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155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地上衡,尤其是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属于地上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上衡也被称为地磅,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目前,现有的电子地上衡一般包括秤台、基座、称重传感器和仪表等部件。其中,称重传感器位于秤台和基座之间,以测量称台上方摆放货物的重量,而称重结果则通过与称重传感器信号连接的仪表显示。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地上衡不具有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当称台上的货物过载时,则容易导致称重传感器断裂损坏;当大载重的货物从一侧推上称台时,则容易导致称台、称重传感器、基座之间发生偏载位移,而当该位移量超过称重传感器的设计移动量时,则会导致称台翘起或称重传感器脱落,从而影响电子地上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

技术方案: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包括秤台框架、基座框架、称重传感器、接线盒、显示仪表,所述秤台框架包括称重平台、沿所述称重平台四周边沿向下设置的上保护框架、固定在所述称重平台底部的限位板,所述基座框架包括底座、沿所述底座四周边沿向上设置的下保护框架,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称重平台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上保护框架对所述下保护框架形成包覆,且所述上保护框架与下保护框架错位设置以形成水平方向的机械限位保护,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下保护框架对位设置以形成竖向机械限位保护,所述接线盒位于所述称重平台和底座之间且与所述称重传感器信号关联,所述显示仪表位于所述称重平台上方且与所述接线盒信号关联。

本使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错位设置的上保护框架与下保护框架形成水平方向的过载保护,即形成偏载保护;通过对位设置的限位板与下保护框架形成竖向限位保护,即形成过载保护,从而使电子地上衡兼具过载保护和偏载保护。此外,上保护框架对下保护框架形成包覆,也可防止零散货物或杂物从上保护框架与下保护框架之间的过载间隙掉入下保护框架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板为横向和/或纵向设置于所述称重平台底部的多块竖板,且所述竖板连接所述称重平台和上保护框架,以在便于与下保护框架形成对位的同时,提升秤台框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秤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存盒仓,所述接线盒存放在所述存盒仓内,所述开口上盖设有盖板。本结构将接线盒脱离底座存放,以在受潮或有积水侵入下保护框架时,防止接线盒被水浸泡短路。

进一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钢管,所述接线盒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称重传感器信号关联,所述信号线穿设所述钢管电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接线盒。以在缩短线程的同时,避免竖板的通孔边沿割破信号线。

进一步,所述底座下端固定有转轮,以实现地上衡的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称重平台上的扶手,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显示仪表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本结构在便于推动地上衡移动的同时,将显示仪表设置到便于观察的高点位置,方面操作人员使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上保护框架、下保护框架、限位板同时实现了地上衡的防过载保护和防偏载保护,延长了地上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集成过载和偏载保护功能的电子地上衡,如附图1所示,包括秤台框架1、基座框架2、称重传感器3、接线盒4、显示仪表5、钢管6、信号线7、转轮8、扶手9、支撑平台10。

秤台框架1包括称重平台11、沿称重平台11四周边沿向下设置的上保护框架12、固定在称重平台11底部的限位板13,基座框架2包括底座21、沿底座21四周边沿向上设置的下保护框架22,称重传感器3设置于称重平台11与底座21之间,上保护框架12对下保护框架22形成包覆,且上保护框架12与下保护框架22错位设置以形成水平方向的机械限位保护,限位板13与下保护框架22对位设置以形成竖向机械限位保护,接线盒4位于称重平台11和底座21之间且与称重传感器3信号关联,显示仪表5位于称重平台11上方且与接线盒4信号关联。本实施例中,上保护框架与下保护框架错位设置以形成水平方向的机械限位保护是指当称重平台承受偏载时,上保护框架发生歪斜,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下保护框架发生位移,当该水平位移达到称重传感器能够承受的极限时,上保护框架与下保护框架发生接触,以限制其进一步的水平位移,从而防止称重传感器偏载损坏;限位板与下保护框架对位设置以形成竖向机械限位保护是指当称重平台上的货物重量到达称重传感器的极限称重量时,限位板在货物的下压下与下保护框架发生接触,以限制其进一步的竖向位移,从而防止称重传感器过载损坏。

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秤台框架1的结构强度,如附图2所示,限位板13采用横向和/或纵向设置于称重平台11底部的多块竖板,且竖板连接称重平台11和上保护框架12。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接线盒受潮短路,秤台框架1还包括至少一侧具有开口的存盒仓14,接线盒4存放在存盒仓14内,开口上盖设有盖板15。

本实施例中,竖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钢管6,接线盒4通过信号线7与称重传感器3信号关联,信号线7穿设钢管6电连接称重传感器3、接线盒4,以在缩短线程的同时防止限位板割破信号线。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地上衡的移动称重,在底座21下端固定有转轮8。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推动地上衡的移动和观察显示仪表的测量结果,还包括固定在称重平台11上的扶手9,扶手9上设置有支撑平台10,显示仪表5固定在支撑平台10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