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0949发布日期:2020-02-21 19:45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相色谱分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



背景技术:

色谱分析方法中(液相色谱仪中或液相色谱系统中)使用的色谱柱的寿命和进样次数有限,且成本较高。色谱柱在使用时稍有不慎就会降低柱效、缩短使用寿命甚至直接遭到损坏。

然而,针对上述使用次数有限且价位较高的色谱柱,一部分客户采取的使用方式是用坏就扔,根本不知道色谱柱的有效使用次数,因此无法有效监控实验室中色谱柱的单次使用成本,进而导致该客户的色谱柱的使用效率较低,无法有效管理实验室中的诸多色谱柱。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现有技术实用新型了一种带有芯片的色谱柱,能够记录色谱柱的具体使用次数,并对色谱柱进行标记,但这种色谱柱也存在一个缺陷,即芯片的成本较高,每只色谱柱匹配一芯片的话将导致整个实验室的使用成本大大增高,一般的中低端客户无力购买这种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对色谱柱的标记并有效记录色谱柱的使用次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包括可放置色谱柱的柱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上套设有电阻,所述柱温箱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电阻的阻值的两个触点,当所述色谱柱放在所述柱温箱中时,所述电阻与两个所述触点相接触,所述柱温箱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可以记录所述电阻的阻值以及与所述电阻对应的所述色谱柱的进样次数及所述阻值发生变化的时间。

所述柱温箱上设有与所述色谱柱相匹配的支架,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支撑面上。

所述电阻为环状结构,并套装在所述色谱柱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电阻的成本只用几分钱,而芯片的成本打几百块钱,通过用成本低廉的具有唯一阻值的电阻取代芯片的方式不仅实现对色谱柱的标记的技术效果,还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通过柱温箱中的触点能够测量电阻的阻值,通过与柱温箱相连的可编程控制器能够配合液相色谱仪准确记录具体的进样次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这种液相色谱柱温箱系统,包括可放置色谱柱2的柱温箱1,色谱柱2上套设有电阻3,这种套设方式能够在色谱柱2进液后使电阻3的被测阻值发生变化,由于电阻3具有唯一的阻值,所以这个阻值可以作为一个固定的识别号,进而实现对装有该电阻3的色谱柱2的标记效果;本实施例中,柱温箱1与可编程控制器5相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与液相色谱仪相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可以记录电阻3的阻值以及与该电阻对应的色谱柱2的进样次数,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每次将色谱柱2放入柱温箱前,操作人员先在可编程控制器5上打开相应的数据记录表,并输入对应阻值,然后启动色谱分析,每一次启动进样时数据记录表中都将自动增加一次该色谱柱2的进样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柱温箱1上设有用于测量电阻3的阻值的触点4,当色谱柱2放在柱温箱1中时,色谱柱2上的电阻3与两个所述触点4相接触。具体的,柱温箱1上设有与色谱柱2相匹配的支架11,触点4设置在支架11的支撑面上,色谱柱2放置在支架11上时,将其上的电阻3对准支架11上的触点4即可。可编程控制器5可记录该电阻3的阻值及该阻值发生变化的时间。原理如下:由于进样过程中电阻3的阻值会因加液增加,所以可以依据该阻值增加的时间段换算出总分析时间,并自动记录到数据记录表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输液泵上安装压力传感器记录其在进行色谱分析时的最高压力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电阻3为环状结构,并套装在色谱柱2上。这种结构的作用在于,在美观之余,还使电阻3与色谱柱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关系,当色谱柱2使用寿命结束后,可以取下色谱柱2上的电阻3,并对该电阻3对应的相关数据导出后进行归零,使其能够重复使用,节省使用成本。

综上,本使用新型通过用成本低廉的具有唯一阻值的电阻3取代芯片的方式实现对色谱柱2的标记的技术效果,通过柱温箱1中的触点4能够测量电阻3的阻值,通过与柱温箱1相连的可编程控制器5能够配合液相色谱仪准确记录具体的进样次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