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2633发布日期:2020-04-28 19:5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led模块面板组成,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设备。

显示屏在安装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存在有灰尘等异物,现有检测装置的相机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检测的兼容性差,检测的速率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异物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物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的相机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检测的兼容性差,检测的速率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

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

螺纹块,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的表面;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正面;

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

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螺纹块的底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柱状盒,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且位于柱状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柱状盒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柱状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柱状盒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贯穿所述柱状盒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所述安装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管,所述滑管的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物检测装置,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螺纹块沿滑轨移动,螺纹块带动第一固定板移动,第一固定板带动检测相机和补光灯移动,检测相机移动对检测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且补光灯可以对相机进行补光,使检测的效果更好,通过驱动组件使检测相机移动对检测件进行检测,极大的提高的检测的效率,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转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架,2、支撑腿,3、驱动组件,31、电机,32、丝杆,33、滑轨,34、螺纹块,35、第一固定板,4、检测相机,5、补光灯,6、连接板,7、转动组件,71、安装板,72、柱状盒,73、轴承,74、第一转动轴,75、第一齿轮,76、第二固定板,77、第二齿轮,78、第二转动轴,79、滑杆,710、套管,711、固定块,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测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异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

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

丝杆32,所述丝杆32通过联轴器固定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的一端;

螺纹块34,所述螺纹块34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32的表面,螺纹块34上开设有与丝杆32相适配的内螺纹孔;

第一固定板35,所述第一固定板35固定于所述螺纹块34的正面,第一固定板35为l形板;

检测相机4,所述检测相机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5的顶部;

补光灯5,所述补光灯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5的正面的底部,补光灯5通过固定件安装在第一固定板35上,且位于检测相机4的一侧。

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丝杆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架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滑轨33,所述螺纹块34的底部与所述滑轨33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35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7。

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安装板71,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柱状盒72,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且位于柱状盒7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73。

所述轴承7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74,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75,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一端贯穿柱状盒72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72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柱状盒7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76。

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柱状盒7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78,所述第二转动轴7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77,所述第二齿轮77的一侧贯穿所述柱状盒72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72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77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75的顶部啮合,所述安装板7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滑杆79,所述滑杆79的表面套接有滑管710,所述滑管710的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11,所述第二固定板76上开设有固定孔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电机31带动丝杆32转动,丝杆32带动螺纹块34沿滑轨33移动,螺纹块34带动第一固定板35移动,第一固定板35带动检测相机4和补光灯5移动,检测相机4移动对检测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且补光灯5可以对检测相机4进行补光,使检测的效果更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物检测装置,通过电机31带动丝杆32转动,丝杆32带动螺纹块34沿滑轨33移动,螺纹块34带动第一固定板35移动,第一固定板35带动检测相机4和补光灯5移动,检测相机4移动对检测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且补光灯5可以对检测相机4进行补光,使检测的效果更好,通过驱动组件3使检测相机移动对检测件进行检测,极大的提高的检测的效率,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异物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物检测装置还包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4、图5和图6,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物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转动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所述第一固定板35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7。

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安装板71,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柱状盒72,柱状盒72的靠近安装板71的一侧设置为空腔结构,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且位于柱状盒7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73,轴承73的外圈与安装板71固定连接,内圈可以与外圈相对转动。

所述轴承7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74,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75,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一端贯穿柱状盒72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72的外部,第一转动轴74与柱状盒72的贯穿处的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动轴74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柱状盒7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76。

所述安装板71的正面且位于所述柱状盒72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78,所述第二转动轴7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77,所述第二齿轮77的一侧贯穿所述柱状盒72且延伸至所述柱状盒72的内部,第二齿轮77的底部与柱状盒72的惯出处的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轮77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75的顶部啮合,所述安装板7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滑杆79,滑杆79通过两个固定件固定于安装板71上,滑杆79的截面为矩形杆,所述滑杆79的表面套接有滑管710,滑管710与滑杆79为滑动连接,所述滑管710的表面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11,固定块711的底端设置有齿牙状,可以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且固定块71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第二固定板76上开设有固定孔8,固定孔8的数量有四个,

现有补光灯5安装后,位置是不能动的,不能对补光灯5的角度进行调节,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补光灯5的使补光效果最好,使用不方便,通过在连接板6上设置转动组件7,将补光灯5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6上,当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向上移动固定块711,使固定块711与第二齿轮77分开,此时通过转动第二齿轮77,第二齿轮77带动第一转动轴74转动,第一转动轴74通过第二固定板76带动补光灯5转动,当调节好角度后通过向下移动固定块711,使固定块711的底部与第二齿轮77进行啮合,固定块711底部设置有橡胶套,可以增大摩擦,对第二齿轮77进行限位,即对补光灯5进行限位,操作简单,调节的精度高,使补光灯5补光的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