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0981发布日期:2019-12-31 14:3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



背景技术:

三坐标测量仪在机械、电子、仪表、塑胶等行业广泛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是测量和获得尺寸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它可以代替多种表面测量工具及昂贵的组合量规。但是三坐标测量仪对待测工件基准位置的标准性要求比较高,否则会因为定位基准不符合要求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影响测量数据使用效果,甚至导致采用该数据进行生产的产品出现大量残次品,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如果及时发现错误,则需要进行重新调整测量或者对测量数据进行大量补偿工作,极大的增加工作量和降低劳动效率。

目前待检测工件放在三坐标测量仪上如果发现出现上下偏差,往往需要在夹具下方放置垫片等进行上下偏差调整,由于垫片厚度不一,需要反复进行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效果;而发现旋转角度出现偏差后,则需要人工对夹具和待检测工件进行微调;这两种调整方式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多个人互相帮忙才能完成,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包括回转体状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倾斜调节机构,所述倾斜调节结构上方设有偏转调节机构,偏转调节机构上方设有工件放置台;

所述底座上表面向下设有一个与底座同心的碗状凹槽,碗状凹槽内底中心设有向下的螺纹盲孔,所述倾斜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碗状调整块、压紧螺栓和支撑板,所述碗状调整块同心设置于碗状凹槽内且上沿高出碗状凹槽,所述碗状调整块和碗状凹槽之间设有垫块,垫块位于碗状凹槽底部中心,压紧螺栓上套设弹簧后螺杆部分贯穿碗状调整块和垫块后与螺纹盲孔配合螺纹连接,所述碗状调整块和垫块被压紧螺栓贯穿的孔与压紧螺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座上部设有四个从外侧壁贯穿至碗状凹槽内的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邻两个之间夹角为90°,四个螺纹孔内分别设有螺纹连接一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头部接触碗状调节块外壁;所述碗状调整块顶部固定设有一个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碗状调整块同心;

所述支撑板上部固定设有一个与之同心的中心柱,所述工件放置台底面固定设有一个向下圆柱台,圆柱台上设有一个与中心柱相配合的安装盲孔,工件放置台通过安装盲孔套设在中心柱上;圆柱台外套设一个与之同心的支撑环,支撑环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圆柱台上周向设有一圈涡轮齿,支撑环内壁与圆柱台外壁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内设有与涡轮齿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两端贯穿对应侧支撑环并分别向外延长,蜗杆由贯穿处的支撑环对其支撑。

具体应用时候,碗状调整块和垫块被压紧螺栓贯穿的孔径大于压紧螺栓外径2mm左右。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为:工件通过夹具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设置于工件放置台上;由于人工放置会有微小的高度偏差或者水平角度偏差,当待检测工件检测出现前后或左右高度偏差时,根据偏离方向,同时调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调节螺栓,一个调节螺栓顶着碗装调节块进,另一个调节螺栓顶着碗装调节块同步松动后退,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可以两个手分别控制一个调节螺栓,手感好,调节同步性高,这个过程中碗装调节块在该两个调节螺栓所在方向实现了前后或者左右高度方向倾斜的微调整;另外两个调节螺栓的调节方法与这两个调节螺栓的方法相同;当待检测工件检测出现水平角度偏差时,转动蜗杆漏出支撑环外侧的部分,为了方便手动调整,漏出部分的端部可设置方便拧动的结构,转动蜗杆时,蜗杆与涡轮齿作用,带动圆柱台绕中心柱转动,实现待检测工件的角度偏差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能单人进行待检测工件的上下高度偏差调整和水平角度偏差调整,快速满足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需求,同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三坐标测量仪找准平台,包括回转体状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倾斜调节机构2,所述倾斜调节结构2上方设有偏转调节机构3,偏转调节机构3上方设有工件放置台4;

所述底座1上表面向下设有一个与底座1同心的碗状凹槽5,碗状凹槽5内底中心设有向下的螺纹盲孔6,所述倾斜调节机构2包括一个碗状调整块201、压紧螺栓202,所述偏转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板301,所述碗状调整块201同心设置于碗状凹槽5内且上沿高出碗状凹槽5,所述碗状调整块201和碗状凹槽5之间设有垫块204,垫块204位于碗状凹槽5底部中心,压紧螺栓202上套设弹簧后螺杆部分贯穿碗状调整块201和垫块204后与螺纹盲孔6配合螺纹连接,所述碗状调整块201和垫块204被压紧螺栓202贯穿的孔与压紧螺栓20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四个从外侧壁贯穿至碗状凹槽内的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邻两个之间夹角为90°,四个螺纹孔内分别设有螺纹连接一个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头部接触碗状调节块201外壁;所述碗状调整块201顶部固定设有一个水平的支撑板301,支撑板301与碗状调整块201同心;

所述支撑板301上部固定设有一个与之同心的中心柱2031,所述工件放置台4底面固定设有一个向下圆柱台401,圆柱台401上设有一个与中心柱2031相配合的安装盲孔,工件放置台4通过安装盲孔套设在中心柱2031上;圆柱台401外套设一个与之同心的支撑环8,支撑环8底部与支撑板301固定连接,圆柱台401上周向设有一圈涡轮齿4011,支撑环8内壁与圆柱台401外壁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内设有与涡轮齿4011啮合的蜗杆4012,所述蜗杆4012两端贯穿对应侧支撑环并分别向外延长,蜗杆4012由贯穿处的支撑环8对其支撑。

具体应用时候,碗状调整块201和垫块204被压紧螺栓202贯穿的孔径大于压紧螺栓202外径2mm左右。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为:工件通过夹具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设置于工件放置台4上;由于人工放置会有微小的高度偏差或者水平角度偏差,当待检测工件检测出现高度偏差时,根据偏离方向,同时调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调节螺栓7,一个调节螺栓7顶着碗装调节块201进,另一个调节螺栓顶着碗装调节块201同步松动后退,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可以两个手分别控制一个调节螺栓,手感好,调节同步性高,这个过程中碗装调节块在该两个调节螺栓所在方向实现了左右或前后高度方向倾斜角的微调整;另外两个调节螺栓的调节方法与这两个调节螺栓的方法相同;当待检测工件检测出现水平角度偏差时,转动蜗杆4012漏出支撑环8外侧的部分,为了方便手动调整,漏出部分的端部可设置方便拧动的结构,转动蜗杆4012时,蜗杆4012与涡轮齿4011作用,带动圆柱台401绕中心柱2031转动,实现待检测工件的角度偏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