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2549发布日期:2020-07-07 13:5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气净化系统中高效空气过滤器是高洁净度空气净化的关键设备,空气过滤器在制作完成后,通常要求逐台进行检测。在高效及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制造完成后,需要使用扫描检漏检测装置对高效及超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出风面进行逐行扫描,以便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漏点检测及性能评价。

现有技术中进行上述检测通常采用便携式颗粒检测仪器,由人工手持操作对被测对象进行逐行扫描并读取数据,然后分析和评价被测对象的过滤性能,便携式颗粒检测仪器通常采用激光粒子计数法,可以人工设定不同的粒径通道,以检测通过被测过滤器不同粒径的粒子数量,根据这些数据即可分析判断被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

采用上述仪器进行检测存在以下缺点:由于采用人工手持操作,速度难以控制,因此在扫描过程中难以对漏点进行准确定位,随意性大,检测误差大,难以准确评价被测对象的性能,既费时费力亦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大批量快速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具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测试风力的供风装置;

与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供风管道相连的、用于压装待测试过滤器的压装平台,所述压装平台包括:与所述供风管道相连通的密封箱;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密封箱上端且与所述密封箱密封连接的压装模板,所述压装模板上设有与待检测过滤器相适配的压装口;以及,承载于密封箱用于将待检测过滤器压紧固定于所述压装口的压紧机构;

承载于所述密封箱的移动测试装置,所述移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探头移动以形成覆盖所述待测试过滤器的测试面的驱动装置;以及,

与所述测试探头相连、用于对测试探头的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显示的测试处理装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时,将待检测过滤器置入压装口内,随后通过压紧机构带动压框下压,将待检测过滤器与压装口密封连接,检测时供风装置从进风口向密封箱吹入检测风,并通过压装口进入过滤器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测试探头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检测,通过粒子计数器计入进入过滤器的灰尘粒子数和测试探头检测到的灰尘粒子数进行统计,并通过测试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分析,即可得出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及漏点位置,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供风装置包括:

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引风机;

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一侧的导风箱,所述导风箱上开设有引风口,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导风箱通过进风管相连通;

承载于所述导风箱且与所述引风口密封连接的第一过滤器;以及,

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的净风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风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箱且与所述引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的净风箱,所述净风箱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以及,承载于所述净风箱且与所述出风口密封连接的第二过滤器;所述出风口连接有出风管。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引风机工作时将外界空气从引风口引入形成检测风,检测风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被进行初步过滤,经导风箱引导后输入引风机并从其出风端进入净化箱中,经第二过滤器进一步净化后从出风管排出,供给检测装置使用,由于经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过滤作用,进入出风管的检测风基本不包含灰尘粒子,此时再通过发尘器向出风管输入定量的灰尘粒子,从而极大的排除了检测过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净风箱内位于所述出风口处固定有排风罩,所述第二过滤器连接于所述排风罩,所述安装箱的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过滤器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风罩方便第二过滤器的安装,通过可以对检测风进行引导,使得检测风排出更加稳定;通过在连接杆上拧紧螺母将连接卡板压紧,使第二过滤器抵压在排风罩上,从而将第二过滤器进一步锁紧固定,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且安装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箱的四个边角处的压紧气缸、以及承载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压框,所述压框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待检测过滤器相适配的压紧部。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框的四个边角处固定有连接盒,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穿入所述连接盒,且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性压紧件,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盒的顶壁、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气缸驱动压框下压时,由于设置在四个边角的压紧气缸动作会略有偏差,通过弹性压紧件可以使得压框的四个边角在压紧过滤器使保持同步的状态,且在压紧过滤器时,弹性压紧件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因此可以减少压紧部对过滤器的刚性压紧,减少对过滤器的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装模板的四周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密封箱设置进风口的一侧设有l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针阀气缸,所述针阀气缸的活塞杆抵压于所述压装模板。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卡扣使得压装模板与密封箱连接过程更加便捷,由于密封箱设置进风口的一侧需要连接供风装置,因此在该侧设置弹性卡扣时受供风装置的限制操作空间较为有限,操作弹性卡扣较为不便,而通过针阀气缸可以自动对压装模板进行压紧,使得压装模板的安装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承载于所述安装架的横向驱动机构、承载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并受所述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沿密封箱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以及承载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并受所述纵向驱动机构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沿密封箱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滑动架靠近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相连接以使所述滑动架呈悬臂状;

所述测试探头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滑动架,且所述滑动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探头沿滑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时,首先通过纵向驱动机构控制滑动架移动至最高处以方便过滤器的安装,随后将待测试的过滤器安装在密封箱上,通过纵向驱动机构控制滑移架下移至测试探头与过滤器处于合适的测试距离,通过水平驱动机构和横向驱动机构协同作用,使测试探头移动依次对过滤器各个位点进行测试,从而实现对过滤器精确检测,且检测效果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架上滑移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测试探头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电机和皮带组件,所述连接板与皮带组件的皮带相连接;所述滑动架上设有滑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动座,所述连接板呈l形,且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架相抵触的滚轮。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驱动电机带动皮带组件发生传动,即可驱动测试探头往复移动,通过设置滚轮使得连接板滑动更加顺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试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测试探头相连接的粒子计数器、与所述粒子计数器相连的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器,所述处理器接收到粒子计数器的计数信息后生成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参数,并通过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打印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探头扫描待测试过滤器后对过滤器出风面吹出的气流中的灰尘粒子进行检测,并通过粒子计数器对灰尘粒子数进行统计,并通过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比过滤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灰尘粒子数,即可对过滤器的过滤性能进行评判,而若存在过滤器上的某个位点测试探头接收到的灰尘粒子数明显高于其他位点的灰尘粒子数,则说明该位点存在漏点,并通过显示器进行参数的显示,方便的检测人员进行记录,同时通过打印机可以打印记录标签,方便对检测完成的过滤器进行标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包括:用于产生测试风力的供风装置;与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供风管道相连的、用于压装待测试过滤器的压装平台,所述压装平台包括:与所述供风管道相连通的密封箱;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密封箱上端且与所述密封箱密封连接的压装模板,所述压装模板上设有与待检测过滤器相适配的压装口;以及,承载于密封箱用于将待检测过滤器压紧固定于所述压装口的压紧机构;承载于所述密封箱的移动测试装置,所述移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探头移动以形成覆盖所述待测试过滤器的测试面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测试探头相连、用于对测试探头的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显示的测试处理装置。检测时,将待检测过滤器置入压装口内,随后通过压紧机构带动压框下压,将待检测过滤器与压装口密封连接,检测时供风装置从进风口向密封箱吹入检测风,并通过压装口进入过滤器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测试探头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检测,通过粒子计数器计入进入过滤器的灰尘粒子数和测试探头检测到的灰尘粒子数进行统计,并通过测试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分析,即可得出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及漏点位置,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风装置去除安装箱和导风箱顶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装平台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架、测试探头和水平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供风装置;11、安装箱;111、引风机;112、连接杆;113、连接卡板;114、弹性减震座;12、导风箱;121、引风口;122、进风管;13、第一过滤器;131、初效过滤器;14、净风组件;141、净风箱;142、第二过滤器;143、排风罩;15、出风管;

2、压装平台;21、密封箱;211、匀风板;22、压装模板;221、压装口;222、弹性卡扣;223、支撑板;224、针阀气缸;23、压紧机构;231、压紧气缸;232、压框;233、压紧部;234、连接盒;235、弹性压紧件;

3、移动测试装置;31、测试探头;311、加强块;32、驱动装置;321、安装架;322、横向驱动机构;323、纵向驱动机构;324、滑动架;3241、连接板;3242、滑轨;3243、滑动座;3244、滚轮;3245、接近开挂;3246、光电检测;33、水平驱动机构;331、水平驱动电机;332、皮带机构;

4、测试处理装置;41、粒子计数器;42、处理器;43、显示器;44、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高效过滤器自动扫描检漏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产生测试风力的供风装置1;与所述供风装置1通过供风管道相连的、用于压装待测试过滤器的压装平台2;移动测试装置3;以及,用于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和显示的测试处理装置4。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供风装置1包括:安装箱11,安装箱11内设有引风机111;设置于安装箱11一侧的导风箱12,导风箱12上开设有引风口121,引风机111的进风口与导风箱12通过进风管122相连通;承载于导风箱12且与引风口121密封连接的第一过滤器13;以及,设置于安装箱11内的净风组件14。

净风组件14包括:固定于安装箱11且与引风机111的出风端相连通的净风箱141,净风箱141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以及,承载于净风箱141且与出风口密封连接的第二过滤器142;净风箱141的出风口处连接有出风管15。

在净风箱141内位于出风口处固定有排风罩143,排风罩143呈锥台状,其大端与第二过滤器142相连,小端与净风箱141的出风口相连,通过设置排风罩143方便第二过滤器142的安装,通过可以对检测风进行引导,使得检测风排出更加稳定;在安装箱11的位于出风口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连接杆112,第二过滤器142背离出风口的一侧设有连接卡板113,连接卡板113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112穿过连接孔,且通常在连接杆1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在连接杆112上拧紧螺母将连接卡板113压紧,使第二过滤器142抵压在排风罩143上,从而将第二过滤器142进一步锁紧固定,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且安装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第一过滤器13为w型中效过滤器,从而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过滤效果更佳,第二过滤器142为高效过滤器,且在第一过滤器13的前端还设有初效过滤器131,通过设置初效过滤器131进一步提高过滤性能,减少第一过滤器13堵塞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引风机111承载于净风箱141,且引风机111与净风箱141之间设有弹性减震座114,弹性减震座114分布在引风机111的四个边角处,弹性减震座114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弹性减震座114减少了引风机111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提高引风机111工作的稳定性。

引风机111工作时将外界空气从引风口121引入形成检测风,检测风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13被进行初步过滤,经导风箱12引导后输入引风机111并从其出风端进入净化箱中,经第二过滤器142进一步净化后从出风管15排出,供给检测装置使用,由于经过第一过滤器13和第二过滤器142的过滤作用,进入出风管15的检测风基本不包含灰尘粒子,此时再通过发尘器向出风管15输入定量的灰尘粒子,从而极大的排除了检测过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

如图5至图7所示,压装平台2包括:密封箱21,密封箱2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可拆卸式装配于密封箱21上端且与密封箱21密封连接的压装模板22,压装模板22上设有与待检测过滤器相适配的压装口221;以及,承载于密封箱21用于将待检测过滤器压紧固定于压装口221的压紧机构23。

具体的,压紧机构23包括:设置于密封箱21的四个边角处的压紧气缸231、以及承载于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的压框232,压框232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待检测过滤器相适配的压紧部233,压紧部233由若干与过滤器尺寸相适配的型材组成,且在压框232的四个边角处固定有连接盒234,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穿入连接盒234,且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性压紧件235,弹性压紧件235的一端固定于连接盒234的顶壁、且另一端固定于压紧气缸231的活塞杆,弹性压紧件235采用弹簧;通过压紧气缸231驱动压框232下压将过滤器压紧,在压紧气缸231驱动压框232下压时,由于设置在四个边角的压紧气缸231动作会略有偏差,通过弹性压紧件235可以使得压框232的四个边角在压紧过滤器使保持同步的状态,且在压紧过滤器时,弹性压紧件235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因此可以减少压紧部233对过滤器的刚性压紧,减少对过滤器的损伤。

在压装模板22的四周设有弹性卡扣222,通过弹性卡扣222使得压装模板22与密封箱21连接过程更加便捷,且在密封箱21设置进风口的一侧设有l形的支撑板223,支撑板223上固定有针阀气缸224,针阀气缸224的活塞杆抵压与压装模板22;由于密封箱21设置进风口的一侧需要连接供风装置1,因此在该侧设置弹性卡扣222时受供风装置1的限制操作空间较为有限,操作弹性卡扣222较为不便,而通过针阀气缸224可以自动对压装模板22进行压紧,使得压装模板22的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在密封箱21的开口处设有匀风板211,通过设置匀风板211使得进入压装口221的检测风更加均匀平稳,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且压装口221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从而提高了过滤器与压装口221的密封性,在压紧部233面向压装口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从而提高了压紧部233与过滤器的密封性,同时可以减少对过滤器上表面的损伤。

安装待检测过滤器时,将过滤器置入压装口221内,随后通过压紧气缸231带动压框232下压,压紧部233抵压在过滤器的上表面将过滤器压紧在压装口221中,并使得过滤器与压装口221密封连接,检测时供风装置1从进风口向密封箱21吹入检测风,并通过压装孔进入过滤器中,即可进行漏点检测;而在检测不同规格尺寸的过滤器时,由于压装模板22和压紧部233均是可拆的,根据过滤器的尺寸规格选择相应尺寸的压装模板22和压紧部233,即可进行不同尺寸的过滤器的检测,而无需整体更换压装平台2,从而降低了检测成本。

如图8至图10所示,包括:测试探头31;以及,承载于密封箱21、用于驱动测试探头31移动以形成覆盖待测试过滤器的测试面的驱动装置32。

具体的,驱动装置32包括:安装架321、承载于安装架321的横向驱动机构322、承载于横向驱动机构322并受横向驱动机构322驱动沿密封箱21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323、以及承载于纵向驱动机构323并受纵向驱动机构323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架324,滑动架324沿密封箱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动架324靠近一端的位置与纵向驱动机构323相连接以使滑动架324呈悬臂状;测试探头31滑动式装配于滑动架324,且滑动架324上设有用于驱动测试探头31沿滑动架324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33。

滑动架324上滑移连接有连接板3241,测试探头31固定于连接板3241,水平驱动机构33包括:水平驱动电机331和皮带组件,连接板3241与皮带组件的皮带相连接,水平驱动电机331采用伺服电机,皮带组件通常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与水平驱动电机33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通过水平驱动电机331带动皮带组件发生传动,即可驱动测试探头31往复移动。

测试探头31设有多个,且相邻测试探头31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块311,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且使得多个测试探头31在测试过程中更加稳定;滑动架324上设有滑轨3242,连接板3241的底部设有与滑轨3242相适配的滑动座3243,连接板3241呈l形,且在连接板3241上设有与滑动架324相抵触的滚轮3244,从而使得连接板3241滑动更加顺畅、方便。

进一步的,滑动座3243上设有接近开关,滑动架324上位于靠近两端的位置处设有用于检测接近开关的光电检测3246器,光电检测3246器上设有检测口,当接近开关插入检测口内时,即表示连接板3241已经移动到了极限位置,水平驱动电机331即停止运作,通过接近开关和光电检测3246器相互配合,连接板3241移动过限。

横向驱动机构322和纵向驱动机构323均从如下结构中选择单独或者组合适用:丝杠传动机构或者皮带传动机构,本实施例中,横向驱动机构322和纵向驱动机构323均采用丝杠传动机构,具体的,在安装架321上滑动式装配有立架,立架的底部设有丝杠座,横向驱动机构322包括:横向伺服电机、变速箱以及固定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的横向驱动丝杠,横向驱动丝杠与丝杠座螺纹连接;相应的在滑动架324上也设有与立架滑移连接的丝杠座,纵向驱动机构323包括:纵向伺服电机、变速箱以及固定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的纵向驱动丝杠,纵向驱动气缸与丝杠座螺纹连接。

测试时,首先通过纵向驱动机构323控制滑动架324移动至最高处以方便过滤器的安装,随后将待测试的过滤器安装在密封箱21上,通过纵向驱动机构323控制滑移架下移至测试探头31与过滤器处于合适的测试距离,通过水平驱动机构33和横向驱动机构322协同作用,使测试探头31移动依次对过滤器各个位点进行测试,从而实现对过滤器精确检测,且检测效果较高。

如图11所示,测试处理装置4包括:与测试探头31相连接的粒子计数器41、与粒子计数器41相连的处理器42、以及与处理器42相连的显示器43,处理器42接收到粒子计数器41的计数信息后生成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参数,并通过显示器43进行显示;处理器42还连接有打印机44,通过测试处理装置4进行处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测试探头31扫描待测试过滤器后对过滤器出风面吹出的气流中的灰尘粒子进行检测,并通过粒子计数器41对灰尘粒子数进行统计,并通过处理器42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比过滤器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灰尘粒子数,即可对过滤器的过滤性能进行评判,而若存在过滤器上的某个位点测试探头31接收到的灰尘粒子数明显高于其他位点的灰尘粒子数,则说明该位点存在漏点,并通过显示器43进行参数的显示,方便的检测人员进行记录,同时通过打印机44可以打印记录标签,方便对检测完成的过滤器进行标记。

检测时,将待检测过滤器置入压装口221内,随后通过压紧机构23带动压框232下压,将待检测过滤器与压装口221密封连接,检测时供风装置1从进风口向密封箱21吹入检测风,并通过压装口221进入过滤器中,通过驱动装置32驱动测试探头31对过滤器进行扫描检测,通过粒子计数器41计入进入过滤器的灰尘粒子数和测试探头31检测到的灰尘粒子数进行统计,并通过测试处理装置4进行处理分析,即可得出待检测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及漏点位置,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