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230发布日期:2020-04-03 14: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当地震发生后,房屋坍塌,不少人们被压在瓦砾之下,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必须要争分夺秒的对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进行搜救,现有的搜救方式一般为搜救小队带着搜救犬或手持生命探测设备徒步进行搜寻。

因为地震的缘故,不少道路都被摧毁或变得更加崎岖,这就给搜救小队的前进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无法快速高效的对废墟进行搜救,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同时,地震之后往往有很多余震,在危楼之间行进也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它可以实现无人机进行搜救,在探测到生命源时,通过放置定位装置,方便搜救人员快速找到被困人员,方便、高效、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包括六旋翼无人机,所述六旋翼无人机的顶端设有gps仪器,所述六旋翼无人机和gps仪器固定连接,所述六旋翼无人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放置盒,所述滑块与放置盒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的下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防震箱、拉伸弹簧、放置板、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放置板位于防震箱内,所述防震箱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震箱的内顶壁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上,所述gps模块设在放置板上,所述gps模块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防震箱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放置盒的下端设有控制盒,所述放置盒和控制盒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推动块,所述控制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控制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盘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雷达生命探测仪,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到生命,再定位投放定位装置,方便搜救队员准确定位到被困人员的位置,缩短搜救时间,并且便捷、高效、准确。

优选地,所述gps仪器和gps模块均选用neo-6m模块,定位精度不大于5m,否则无法保证六旋翼无人机的定位及悬停功能。

优选地,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距离为30m,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通过无线电连接有手持终端,且手持终端包括显示屏,方便远程操控。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的外端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为透明材质,所述橡胶套上开设有孔,所述孔与通孔的位置相对,不仅保护了防震箱,且透明材质不会遮挡住防震箱的表面颜色,方便搜救队员查看到,且声光报警器的声音可以从孔内透出。

优选地,所述六旋翼无人机最大可承载重量为10kg,所述放置盒、控制盒、防震箱均为轻质塑料材质,便于六旋翼无人机的飞行。

优选地,所述防震箱的大小与推动块的大小一致,便于投放定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防震箱内设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均电性连接,让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可以长时间的作业,保持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放置盒,将定位装置放于放置盒的空腔内,且定位装置的高度与挡板的高度一致,通过远程操控控制盒,使得推动块可以收缩进控制盒和从控制盒内伸出,方便快捷。

2、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挡板向前移动,定位装置下落一个,再通过远程操控控制盒,推动块从控制盒内伸出,推动挡板向左移动,挡板推动定位装置,将定位装置投放至检测到有生命的位置处,方便高效。

3、通过设置防震箱,便于保护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下拉放置板,拉伸弹簧拉伸,将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的gps模块放置在放置板上,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gps模块的上端紧贴在防震箱的内壁上,防止gps模块的晃动。

4、通过在控制盒的外端套接橡胶套,橡胶套为透明材质,透明材质不会遮挡住防震箱的表面颜色,方便搜救队员查看到。

5、通过在橡胶套上开设孔,将孔与通孔的位置相对,不仅保护了防震箱,且声光报警器的声音可以从孔内透出。

6、通过将防震箱的大小设计与推动块的大小一致,便于投放定位装置,且防震箱内设有锂电池,锂电池与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均电性连接,让gps模块和声光报警器可以长时间的作业,保持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滑槽滑块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放置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投放定位装置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的防震箱剖视图。

图中:1、六旋翼无人机;2、gps仪器;3、固定盘;4、滑槽;5、滑块;6、放置盒;7、空腔;8、定位装置;9、控制盒;10、压缩弹簧;11、挡板;12、推动块;13、防震箱;14、拉伸弹簧;15、放置板;16、gps模块;17、声光报警器;18、橡胶套;19、通孔;20、雷达生命探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震搜救装置,包括六旋翼无人机1,六旋翼无人机1的顶端设有gps仪器2,六旋翼无人机1和gps仪器2固定连接,六旋翼无人机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固定盘3上开设有滑槽4,滑槽4内设有滑块5,滑槽4和滑块5滑动连接,滑槽4的内壁与滑块5的外表面相匹配,滑块5的下端设有放置盒6,滑块5与放置盒6固定连接,放置盒6的下端开设有空腔7,空腔7内设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包括防震箱13、拉伸弹簧14、放置板15、gps模块16和声光报警器17,放置板15位于防震箱13内,防震箱13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海绵,拉伸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震箱13的内顶壁上,拉伸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板15上,gps模块16设在放置板15上,gps模块16的右上端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17,防震箱13的上端开设有通孔19,放置盒6的下端设有控制盒9,放置盒6和控制盒9固定连接,控制盒9内设有推动块12,控制盒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10远离控制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固定盘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雷达生命探测仪20,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20探测到生命,再定位投放定位装置8,方便搜救队员准确定位到被困人员的位置,缩短搜救时间,并且便捷、高效、准确,gps仪器2和gps模块16均选用neo-6m模块,定位精度不大于5m,否则无法保证六旋翼无人机1的定位及悬停功能,雷达生命探测仪20的探测距离为30m,雷达生命探测仪20通过无线电连接有手持终端,且手持终端包括显示屏,方便远程操控,控制盒9的外端个套接有橡胶套18,橡胶套18为透明材质,橡胶套18上开设有孔,孔与通孔19的位置相对,不仅保护了防震箱13,且透明材质不会遮挡住防震箱13的表面颜色,方便搜救队员查看到,且声光报警器17的声音可以从孔内透出,六旋翼无人机1最大可承载重量为10kg,放置盒6、控制盒9、防震箱13均为轻质塑料材质,便于六旋翼无人机1的飞行,防震箱13的大小与推动块12的大小一致,便于投放定位装置8,防震箱13内设有锂电池,锂电池与gps模块16和声光报警器17均电性连接,让gps模块16和声光报警器17可以长时间的作业,保持高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