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0674发布日期:2020-05-20 00:1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保存方便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植物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植物,主要是藻类,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对环境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是水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

按照《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sl733-2016》要求,在野外采集定量水样用鲁哥氏碘液固定后装于样品瓶中带回实验室,倒入沉淀器中静置48h,再用提取管小心缓慢抽掉上清液,其中整个过程不可扰动下层的沉淀物,一旦扰动,应重新静置沉淀,然后将虹吸后余下的20~25ml沉淀物转入待测瓶中,用少许上清液冲洗容器几次,冲洗液加到待测瓶中,定容至30ml。

由于市面上尚无完善的静置浓缩装置,多数监测人员会采用大型分液漏斗或量筒等进行沉降,再用塑料提取管或者医用橡胶管移除上清液。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样品存在多次转移——样品瓶→沉降器→待测瓶,会造成浮游植物的损失,影响浮游植物计数准确性;

(2)虹吸过程通常需要两个人进行配合,且提取管插入沉降器时,若操作不熟练,极易引起水体扰动而导致需要重新进行静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样品转移次数并使虹吸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提高样品检测的简便性和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包括提取管、瓶体、待测瓶、待测瓶保护套、瓶帽;瓶体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开口的瓶口,瓶体的空腔与待测瓶内的空腔连通;瓶帽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提取管与提取管配合孔配合;该提取管同时与待测瓶匹配;瓶帽外侧具有螺纹,该螺纹与瓶体的瓶口螺接,瓶帽中间位置与边缘位置具有多个空槽。

所述瓶体顶部靠近瓶口位置处具有凹陷的吊杆。

所述瓶体底部成锥体结构,靠近该锥体结构的瓶体侧面与待测瓶保护套螺接;锥体底部与待测瓶顶部螺接配合;提取管与瓶帽的提取管配合孔螺接配合。

所述提取管底部侧面具有椭圆形的进水孔;进水孔上方设有3-5层10-30m的筛绢,该筛绢布置在提取管上。

所述提取管顶部具有1-2圈防滑凹槽。

所述瓶体外侧面具有刻度线,待测瓶外侧面同样具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样品的转移次数:样品在现场采集固定后放入本装置,可直接带回实验室静置;静置48h后,通过虹吸、清洗和定容,可直接将待测瓶从装置上旋下用于测定。

(2)虹吸过程简单易操作:提取管直接固定安装在瓶口位置,提取管下降速度可控,虹吸口水平对称开孔,提取管内部设有两层20μm筛绢,这些设计,既使得虹吸过程可以独立操作,又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不会对下层水体产生干扰。

(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瓶体上端安装吊杆,该吊杆可对应的配上拎带,便于野外采样时随身携带样品。

(4)由于在瓶帽上设计空槽,瓶口采用槽内设计;这样减小瓶体头部与外物磕碰的可能性,减少瓶体外部的凸出体积,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体、待测瓶保护套、待测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取管、瓶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瓶帽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瓶体、11.瓶口、12.吊杆、2.待测瓶保护套、3.待测瓶、4.提取管、41.防滑凹槽、42.进水孔、5.瓶帽、51.提取管配合孔、52.空槽、6.底盘、7.筛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图中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包括一个瓶体1、一个待测瓶保护套2、一个待测瓶3、一个提取管4、一个瓶帽5。

瓶体1顶部具有凹陷设计的开口的瓶口11,这样便于将现场采集的水体固定后放入;该瓶体1中间成圆柱体结构;底部成锥体结构,锥体的出口与待测瓶3内的空腔连通,这样便于将收集到的水体导入到待测瓶3内。瓶口11的直径约为瓶体1中间直径的一半,该瓶口11侧面为外螺口。瓶体1上具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刻度线,如20-120毫升,每一个梯度20毫升。瓶体1顶部左右两侧具有槽内凹陷成半圆形的吊杆12,这样方便户外人员使用挂绳拎带携带。瓶体1靠近锥体位置处与待测瓶保护套2通过内外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螺接或者卡扣;锥体底部与待测瓶3顶部同样采用上述方式螺接或者卡扣配合。瓶体1底部锥体部分及待测瓶3处于待测瓶保护套2内部。

待测瓶保护套2为一个开口结构,内部具有空腔这样放置待测瓶3,该待测瓶保护套2同样采用螺接或者卡扣方式与瓶体1螺接配合。

待测瓶3内部空腔可放置待检测水体,其上具有两个刻度线,如20毫升至35毫升。为了对待测瓶3的位置进行固定及稳定瓶体1,故可在待测瓶3底部设计底盘6,该底盘6的直径大于待测瓶3的直径,具体的直径可选择5-10厘米。

提取管4用于吸取部分水体,该提取管4顶部具有3-5圈防滑凹槽41,其用于与乳胶管配合;提取管4的中间与瓶帽5配合的位置可设计螺纹结构或者常规的卡扣结构,这样与瓶帽5内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精确的工作;提取管4的底部尾端侧面具有圆形的进水孔42,进水孔42的孔径可选在2-6毫米,这样水流从水平方向流入提取管4,可减少虹吸过程中对底层水体的扰动;进水孔42上方设有2层8m的筛绢7,该筛绢7布置在提取管4上,以防止浮游植物因虹吸造成样品损失。

瓶帽5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51,提取管4与提取管配合孔51配合,这样提取管4缓慢下降,避免对下层水体造成扰动;该提取管4同时与待测瓶3匹配即位于待测瓶3的20毫米刻度位置从而吸取水体。瓶帽5包括上多个空槽52。在使用时,通过用手拧动空槽52从而将瓶帽5从瓶体1的瓶口11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样品在现场采集固定后放入本装置,直接带回实验室静置48h。静置结束后,将已连接乳胶管的提取管4缓慢安装到瓶口11位置,虹吸移除上层清液,剩下约20ml样品。拆除提取管4,用少量上清液清洗样品瓶,然后打开待测瓶保护套2,将待测瓶3从瓶体11主体下端上取下,再用上清液定容浓缩液至30ml。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管、瓶体、待测瓶、待测瓶保护套、瓶帽;瓶体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开口的瓶口,瓶体的空腔与待测瓶内的空腔连通;瓶帽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提取管与提取管配合孔配合;该提取管同时与待测瓶匹配;瓶帽外侧具有螺纹,该螺纹与瓶体的瓶口螺接,瓶帽中间位置与边缘位置具有多个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顶部靠近瓶口位置处具有凹陷的吊杆。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底部成锥体结构,靠近该锥体结构的瓶体侧面与待测瓶保护套螺接;锥体底部与待测瓶顶部螺接配合;提取管与瓶帽的提取管配合孔螺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管底部侧面具有椭圆形的进水孔;进水孔上方设有3-5层10-30m的筛绢,该筛绢布置在提取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管顶部具有1-2圈防滑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外侧面具有刻度线,待测瓶外侧面同样具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提取管、瓶体、待测瓶、待测瓶保护套、瓶帽;瓶体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开口的瓶口,瓶体的空腔与待测瓶内的空腔连通;瓶帽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提取管与提取管配合孔配合;该提取管同时与待测瓶匹配;瓶帽外侧具有螺纹,该螺纹与瓶体的瓶口螺接,瓶帽中间位置与边缘位置具有多个空槽。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样品转移次数并使虹吸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提高样品检测的简便性和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邵丽丽;曹辉;王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