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7739发布日期:2020-01-17 20:1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仪。



背景技术:

水平仪是一种测量小角度的常用量具,用于测量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倾斜角。在建筑施工中,施工面积大,不同大小范围内的倾斜角存在不同。水平仪大多需要将其放置于平面上,而水平仪与该平面的接触面就是水平仪的测量基面。现有的水平仪的测量基面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使得其在不平整的建筑工地上使用时产生的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仪,具有测量基面大小可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平仪,包括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螺杆、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升降块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升降块的上方,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垂线,所述垂线的下端设置有重锤,所述升降块与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两端抵触于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块在螺杆上转动以带动定位架升降,以使定位架与地面抵触或脱离;

当底座与地面抵触而定位架两端与地面脱离时,该水平仪的测量基面的大小为底座与地面抵触点之间的面积大小;

当底座与地面脱离而定位架两端与地面抵触时,该水平仪的测量基面的大小为定位架与地面抵触点之间的面积大小;

由此,通过控制底座与地面抵触或定位架与地面抵触以控制测量基面的大小,实现测量基面大小可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块的第一连杆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端部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另一端与地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杆以调节定位架的大小,从而对该水平仪测量基面的大小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块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该水平仪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二连杆的设置,可以扩大该水平仪测量基面大小的调节范围,也可以减小该水平仪不工作时占用空间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驱使两个第二连杆同步滑动的联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部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二连杆相对第一连杆的滑动距离相同,使得底座相对地面的水平位置保持不变,提高该水平仪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齿轮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两个第二连杆的齿条位于所述齿轮相对的相对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其中一个第二连杆以使该第二连杆上的齿条滑动,从而驱使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以驱使另一个第二连杆上的齿条滑动,从而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滑动,由此实现了两个第二连杆的同步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重锤呈圆锥或多棱锥设置,所述重锤的尖锐端朝向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重锤的尖锐端指向确认该水平仪的倾斜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升降块在螺杆上转动以带动定位架升降,以使定位架与地面抵触或脱离,通过控制底座与地面抵触或定位架与地面抵触以控制测量基面的大小,实现测量基面大小可变的目的;

2.第二连杆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杆以调节定位架的大小,从而对该水平仪测量基面的大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螺杆;3、升降块;4、安装块;5、垂线;6、重锤;7、定位架;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8、联动部;81、齿轮;8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平仪,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螺杆2、套设于螺杆2的升降块3和转动连接于螺杆2的安装块4。螺杆2沿竖直方向安装。安装块4位于螺杆2的上方,安装块4的转动轴线与螺杆2的轴线重合。安装块4位于升降块3的上方。升降块3与螺杆2之间螺纹连接以使升降块3能够沿着螺杆2的轴线方向移动。

安装块4上设置有垂线5,垂线5的下端设置有重锤6。优选地,重锤6呈圆锥或多棱锥设置,重锤6的尖锐端朝向地面。垂线5与螺杆2之间的倾斜角即为地面的倾斜角。

升降块3上设置有定位架7,定位架7的两端可抵触于地面。具体地,定位架7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块3的第一连杆71和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杆71端部的第二连杆72。升降块3位于第一连杆71的中心位置。第一连杆71的转动轴心与螺杆2的轴心重合。第二连杆72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杆71且另一端与地面抵触。优选地,第二连杆72呈“l”型设置。第二连杆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72分别套设于第一连杆71的两端。当第二连杆72与地面抵触时,两个第二连杆72与地面抵触点之间的面积大小即为测量基面的面积大小。

参考图1和图2,第一连杆71上设置有驱使两个第二连杆72同步滑动的联动部8,以用于保持升降块3位于定位架7的中心位置。联动部8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71的齿轮81和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72的齿条82,齿轮81与齿条82啮合。两个第二连杆72的齿条82位于齿轮81相对的相对的两侧。滑动其中一个第二连杆72以使该第二连杆72上的齿条82滑动,从而驱使齿轮81转动,齿轮81转动以驱使另一个第二连杆72上的齿条82滑动,从而带动另一个第二连杆72滑动。优选地,齿轮81同轴固定的设置有便于工作人驱使齿轮传动的把手。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滑动第二连杆72以使扩大定位架7的面积,转动螺杆2以使升降块3带动定位架7与地面抵触,底座1与地面脱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