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岩心洗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5558发布日期:2020-04-21 16:4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高效岩心洗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心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岩心洗油机。



背景技术: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十分需要通过测试开发层的原始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实验数据,进而分析测试岩心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征。其中,地质岩心清洗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将影响岩心资料的测取,影响地质资源的评价结果,洗油机是岩心清洗所必不可少的机器,用于清洗含油岩心中原油及其可溶物。

现有洗油机的冷凝效果不佳,导致冷凝室内的蒸气不能充分回流,大多蒸气直接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原料的浪费。另外,现有的洗油机主要利用有机溶剂循环、浸泡岩心样品的方式,将岩心孔隙中的原油通过废液排除干净。中国专利cn206132484u公开了一种“快速岩心洗油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冷凝管、岩心管、圆底烧瓶,其中冷凝管作为冷凝部件,岩心管作为岩心室,圆底烧瓶作为洗剂室。所述冷凝管底端和圆底烧瓶的顶端之间还通过一个旁通的蒸汽管连通。所述岩心管底端还通过一个虹吸管单独连通至圆底烧瓶的上端口。”,但是这种利用有机溶剂循环、浸泡岩心样品的方式提取原油的速度较慢、效率低、洗油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岩心洗油机,适用于自动化实现大批量岩心的快速清洗,洗油效率高;且能循环利用有机溶剂,节约资源、避免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岩心洗油机,包括蒸发部件、集液部件、冷凝部件和洗油部件,所述蒸发部件与所述集液部件连通,所述集液部件与所述冷凝部件连通,所述集液部件的下端与所述洗油部件连通,所述洗油部件的下端与所述蒸发部件连通;

所述蒸发部件包括储油室和用于给所述储油室加热的加热模块;

所述集液部件包括集液室,所述集液室与所述储油室通过蒸汽管道连通;

所述冷凝部件包括冷凝室,所述集液室与所述冷凝室连通;

所述洗油部件包括用于放置岩心的岩心篮、驱动所述岩心篮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岩心篮旋转的旋转机构和用于容纳所述岩心篮的洗油室,所述冷凝室与所述洗油室连通,所述洗油室与所述储油室连通;

所述蒸发部件、所述集液部件、所述冷凝部件和所述洗油部件皆集中安装在一安全罩内,所述安全罩上固定有控制蒸发部件和洗油部件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蒸发部件还包括用于升降所述加热模块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安全罩内的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和旋转手柄,所述加热模块在所述旋转手柄的作用下沿所述升降杆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加热模块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导向杆。

所述集液室的下端具有用于蒸气管道穿过的管道口和排出洗油剂的出液口,所述蒸气管道的上端高于所述集液室的下端的管道口,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道与所述洗油室连通,所述蒸汽管道的上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蒸汽管道的上端具有间隙。

所述冷凝室包括外周挡板、上挡板、下挡板、若干位于所述外周挡板内部的冷凝管、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所述上挡板与所述外周挡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外周挡板的下端连接,若干所述冷凝管的上端皆与所述上挡板的网孔连通,若干所述冷凝管的下端皆与所述下挡板的网孔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所述外周挡板下方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与所述外周挡板上方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后,绕所述外周挡板的内部一周后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流出。

所述冷凝室还包括一中心圆管和隔板,若干所述冷凝管分布于所述中心圆管的外周,所述中心圆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挡板的中部连接,所述中心圆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挡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外周挡板的内壁、所述中心圆管的外壁、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密封连接。

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包括水平进水管段和垂直进水管段,所述垂直进水管段远离所述水平进水管段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垂直进水管段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垂直进水管段的管道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水孔;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包括水平出水管段和垂直出水管段,所述垂直出水管段远离所述水平出水管段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垂直出水管段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垂直出水管段的管道侧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孔;

所述冷凝部件还包括冷却室密封盖,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与所述上挡板连接,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与所述上挡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上具有通风管。

所述储油室具有用于添加洗油剂的加液口、用于观察储油室液位的玻璃观察窗和排污口,所述加液口和所述玻璃观察窗皆位于所述储油室的上端,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储油室的下端,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导热铜体和若干与所述导热铜体连接的加热棒。

所述洗油部件还包括用于周转岩心篮的周转机构,所述周转机构包括周转支撑杆、与所述周转支撑杆套接的周转座、与所述周转座连接的承接平台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周转座转动角度的限位件,所述周转座与所述周转支撑杆相对旋转,所述承接平台与所述周转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用于固定导轨的固定架、固定所述固定架上的升降电机和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杠,所述升降平台上固定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岩心篮密封盖,所述岩心篮密封盖与所述岩心篮为拆卸连接;

所述洗油室的上端具有与所述集液室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洗油室的下端具有与所述储油室连通的回流液口。

所述安全罩的上方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扇;

所述安全罩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安全罩上还固定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蒸发部件、集液部件、冷凝部件和洗油部件,自动化实现大批量岩心的快速清洗以及洗油溶剂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部件具有升降所述加热模块的第二升降机构,可定期将储油室取出并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部件包括冷凝室,洗油机从蒸气管道进入冷凝室的冷凝管,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冷凝室后,绕中心圆管一周后从冷却水出水管流出,使得冷凝管内的苯蒸气变成苯液体后回流至集液室内,并从集液室的出液口流至洗油室,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室的结构设计保证苯蒸气的冷凝效果,避免过多的苯蒸气从通风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洗油部件包括岩心篮和洗油室,岩心篮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于洗油室内周向旋转,相较于将岩心浸泡于洗油机中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快速、高效洗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无安全罩);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洗油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液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冷凝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室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周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周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蒸发部件100、储油室101、加热模块102、导热铜体1021、加热棒1022、升降杆103、旋转手柄104、导向杆105、加液口106、玻璃观察窗107、排污阀109、第二浮球式检测装置110、第二玻璃观察管111、集液部件200、集液室201、端盖202、第一浮球式检测装置203、第一玻璃观察管204、第一采样阀206、冷凝部件300、冷凝室301、外周挡板3011、上挡板3012、下挡板3013、、冷凝管3014、冷却水进水管3015、水平进水管段30151、垂直进水管段30152、出水孔30153、冷却水出水管3016、水平出水管段30161、垂直出水管段30162、进水孔30163、中心圆管3017、隔板3018、冷却室密封盖302、通风管303、洗油部件400、岩心篮401、洗油室402、周转支撑杆403、周转座404、定位销4041、销轴孔4042、抵挡块4043、承接平台405、限位件406、限位槽4061、光电传感器4062、弹性件4063、导轨407、固定架408、升降电机409、升降平台410、丝杠411、旋转电机412、岩心篮密封盖413、锁钩414、锁扣415、第三玻璃观察管416、第二采样阀418、蒸汽管道1、安全罩2、固定架3、出液管道4、第一四通5、回收液管道6、第二四通7、排气管8、万向轮9、报警器10和控制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高效岩心洗油机,如图1-图15所示,包括蒸发部件100、集液部件200、冷凝部件300和洗油部件400,所述蒸发部件与所述集液部件连通,所述集液部件与所述冷凝部件连通,所述集液部件的下端与所述洗油部件连通,所述洗油部件的下端与所述蒸发部件连通;

所述蒸发部件包括储油室101和用于给所述储油室加热的加热模块102;

所述集液部件包括集液室201,所述集液室与所述储油室通过蒸汽管道1连通;

所述冷凝部件包括冷凝室301,所述集液室与所述冷凝室连通;

所述洗油部件包括用于放置岩心的岩心篮401、驱动所述岩心篮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岩心篮旋转的旋转机构和用于容纳所述岩心篮的洗油室402,所述冷凝室与所述洗油室连通,所述洗油室与所述储油室连通;

所述蒸发部件、所述集液部件、所述冷凝部件和所述洗油部件皆集中安装在一安全罩2内,所述安全罩上固定有控制蒸发部件和洗油部件的控制器11。

所述蒸发部件还包括用于升降所述加热模块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安全罩内的固定架3上,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103和旋转手柄104,所述加热模块在所述旋转手柄的作用下沿所述升降杆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加热模块的底板之间连接有导向杆105。具体为,所述加热模块的底板具有一连接口,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口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手柄连接。

所述集液室的下端具有用于蒸气管道穿过的管道口和排出洗油剂的出液口,所述蒸气管道的上端高于所述集液室的下端的管道口,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道4与所述洗油室连通,所述蒸汽管道的上端安装有端盖202,所述端盖与所述蒸汽管道的上端具有间隙。

所述集液室的侧壁设有第一浮球式检测装置203。

所述出液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四通5,第一四通的向上连接口与第一玻璃观察管20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玻璃观察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室的上端连通,第一四通的向下连接口连接有第一采样管,所述第一采样管上安装有第一采样阀206。

所述端盖为弧形端盖,加热后蒸发的洗油剂从端盖与蒸汽管道的上端之间的间隙进入冷凝室,从冷凝室冷凝后流下的洗油剂经端盖的边缘流入集液室的底部。

所述冷凝室包括外周挡板3011、上挡板3012、下挡板3013、若干位于所述外周挡板内部的冷凝管3014、冷却水进水管3015和冷却水出水管3016,所述上挡板与所述外周挡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挡板与所述外周挡板的下端连接,若干所述冷凝管的上端皆与所述上挡板的网孔连通,若干所述冷凝管的下端皆与所述下挡板的网孔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所述外周挡板下方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与所述外周挡板上方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后,绕所述外周挡板的内部一周后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流出。

所述冷凝室还包括一中心圆管3017和隔板3018,若干所述冷凝管分布于所述中心圆管的外周,所述中心圆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挡板的中部连接,所述中心圆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挡板的中部连接,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的四周分别与所述外周挡板的内壁、所述中心圆管的外壁、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密封连接。该结构设计可实现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后,沿中心圆管一周后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流出。

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包括水平进水管段30151和垂直进水管段30152,所述垂直进水管段远离所述水平进水管段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垂直进水管段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垂直进水管段的管道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水孔30153;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包括水平出水管段30161和垂直出水管段30162,所述垂直出水管段远离所述水平出水管段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垂直出水管段位于所述冷凝室的内部,所述垂直出水管段的管道侧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孔30163;

所述冷凝部件还包括冷却室密封盖302,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与所述上挡板连接,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与所述上挡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冷却室密封盖上具有通风管303。

所述储油室具有用于添加洗油剂的加液口106、用于观察储油室液位的玻璃观察窗107和排污口,所述加液口和所述玻璃观察窗皆位于所述储油室的上端,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储油室的下端,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109。

所述储油室还安装有第二浮球式检测装置110和液位高度观察装置,所述液位高度观察装置包括第二玻璃观察管111,所述第二玻璃观察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油室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玻璃观察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管连通。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导热铜体1021和若干与所述导热铜体连接的加热棒1022。

所述洗油部件还包括用于周转岩心篮的周转机构,所述周转机构包括周转支撑杆403、与所述周转支撑杆套接的周转座404、与所述周转座连接的承接平台405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周转座转动角度的限位件406,所述周转座与所述周转支撑杆相对旋转,所述承接平台与所述周转座转动连接。

所述周转座的两端对称形成有定位销4041,所述限位件具有两个限位槽4061,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卡接以限定周转座转动的角度。

所述周转座具有用于销轴穿过的销轴孔4042和用于限制承接平台转动角度的抵挡块4043,所述周转座与所述承接平台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件上还具有光电传感器4062。光电传感器用于感应周转座的转动角度。

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向内凹陷形成孔洞,所述孔洞内安装有自由端为弧面的弹性件4063,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孔洞。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弹珠,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孔洞的底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珠连接,所述弹珠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突出所述孔洞,便于定位销与限位槽的卡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407、用于固定导轨的固定架408、固定所述固定架上的升降电机409和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410,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杠411,所述升降平台上固定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旋转电机412,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岩心篮密封盖413,所述岩心篮密封盖与所述岩心篮为拆卸连接;所述岩心篮密封盖的外周设有若干锁钩414,所述岩心篮的外周设有若干锁扣415,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实现岩心篮密封盖与岩心篮的拆卸连接。

所述洗油室的上端具有与所述集液室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洗油室的下端具有与所述储油室连通的回流液口。

所述回流液口通过回收液管道6与所述储油室连通,所述回收液管道上安装有第二四通7,第二四通的向上连接口与第三玻璃观察管41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玻璃观察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洗油室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四通的向下连接口连接有第二采样管,所述第二采样管上安装有第二采样阀418。洗油室内还具有下限液位传感器,当洗油室内的下限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位高度达到洗油室最低液位时,洗油室岩心篮的旋转电机会加速旋转将岩心篮内的岩心快速甩干。

所述安全罩的上方安装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与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扇。用于将冷凝部件内挥发出的苯蒸气排至指定地点,减少苯的挥发对人的伤害与污染。

所述安全罩的下方安装有万向轮9。

所述安全罩上还固定有报警器10。

所述加热棒、光电传感器、升降电机、旋转电机、下限液位传感器、排气扇和报警器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第一浮球式检测装置和第二浮球式检测装置皆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储液室内装入适量的洗油溶剂(如苯),通过加热加热棒使储液室内的苯溶液形成苯蒸气,苯蒸气通过蒸气管道进入冷凝室,冷凝后形成的液态苯回流至集液室内,进而通过出液管道进入洗油室内,另一方面,装有岩心的岩心篮置于周转平台上,旋转至岩心篮密封盖的下方,并通过锁扣和锁钩实现岩心篮密封盖和岩心篮的固定连接,升降电机驱动岩心篮向下置于洗油室内,进而旋转电机驱动岩心篮旋转,洗油完成后,将洗油室内的苯液体回流至储油室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