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8079发布日期:2020-04-03 13:4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



背景技术:

进行大气采样时,需要准备大气采样器、多个吸收管件、采样箱,吸收管件用于储存带有污染物质的溶液,且每次采样过程,为了提高后期检测的准确性,通常会采集多组溶液,也就需要多个相同种类的吸收管件;而采样箱用于集中收纳多个吸收管件,以方便吸收管件的转移。

现实中,针对于不同污染物所用的吸收管件的形状大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而现有的采样箱仅能收纳单一种类的吸收管件,因此,当操作者需要采集不同种类的污染物时,通常还需要配备不同种型号的采样箱,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可通过调整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的拼接形态,则可改变采样箱的可收纳吸收管件种类,从而拓宽采样箱的适配范围,提高了便利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与箱盖之间连接有锁紧盖合组件,所述箱体内可拆卸嵌设有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第二软垫抵接于箱底且第一软垫抵接于第二软垫远离箱底一侧,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上分别开有第一嵌孔和第二嵌孔,第一嵌孔贯穿第一软垫且设有若干个,第二嵌孔也设有若干个且每个第一嵌孔对应一个第二嵌孔,第一嵌孔与对应的第二嵌孔同轴线设置,第一嵌孔的内径小于第二嵌孔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通过取出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并进行上下组合拼接,则可改变采样箱的可收纳吸收管件的种类,从而拓宽采样箱的适配范围,提高了便利程度。具体为:

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二软垫夹于第一软垫和箱体底部之间,第一嵌孔内可嵌入试管型的吸收管件;

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软垫夹于第二软垫和箱体底部之间,第二嵌孔内可嵌入烧杯型的吸收管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箱口处设有一圈外链牙,箱体的箱口处设有隔档膜,且隔档膜阻挡于第一软垫靠近箱盖一侧,隔档膜的外周连接有一圈内链牙且内链牙啮合于外链牙,内链牙和外链牙之间连接有拉链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通过拉动拉链件,使内链牙与外链牙啮合,从而使隔档膜封闭住箱体的箱口,此时,即使箱体倒置,吸收管件受隔档膜的限制,也不会脱出第一嵌孔或第二嵌孔;尤其是当操作者已经打开箱盖,而箱体处于箱口向下状态,则隔档膜可有效防止吸收管件脱出。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吸收管件的管口往往需要塞上软木塞,以防止溶液溅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嵌孔为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嵌孔不连通第二软垫,则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一嵌孔和第二嵌孔不连通,且吸收管件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软垫,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底部,因此吸收管件的底端能得到保护;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嵌孔和第二嵌孔依然不连通,吸收管件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嵌孔孔底,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底部,因此吸收管件的底端能得到保护;而且还可以有第三种使用状态,此状态下时,第一嵌孔和第二嵌孔连通,第一嵌孔和第二嵌孔内可共同嵌有烧瓶型的吸收管件,吸收管件的底部嵌于第二嵌孔内,吸收管件的颈部位于第一嵌孔内;且吸收管件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嵌孔孔底,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底部,因此吸收管件的底端能得到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嵌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摩擦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摩擦螺纹可用于降低嵌于第一嵌孔内的吸收管件的脱出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嵌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二摩擦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摩擦螺纹可用于降低嵌于第二嵌孔内的吸收管件的脱出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壁上连接有背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通过背带背起采样箱,从而操作者方便转移采样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远离箱体一侧壁上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短距离移动采样箱时,把手为操作者提供了一个另一个握持施力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操作者可通过取出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并进行上下组合拼接,则可改变采样箱的可收纳吸收管件的种类,从而拓宽采样箱的适配范围,提高了便利程度;

2.本方案中,隔档膜可封闭住箱体的箱口,此时,即使箱体倒置,吸收管件也能受隔档膜的限制,也不会脱出第一嵌孔或第二嵌孔;尤其是当操作者已经打开箱盖,而箱体处于箱口向下状态,则隔档膜可有效防止吸收管件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箱体内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下的箱体内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三种使用状态下的箱体内截面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背带;2、箱盖;3、锁紧盖合组件;31、扣件;32、扣环;4、第一软垫;41、第一嵌孔;42、第一摩擦螺纹;5、第二软垫;51、第二嵌孔;52、第二摩擦螺纹;6、吸收管件;61、软木塞;7、隔档膜;71、外链牙;72、内链牙;73、拉链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气检测用的采样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盖2一侧边铰接于箱体1的箱口处,箱体1与箱盖2之间连接有锁紧盖合组件3,锁紧盖合组件3为不锈钢扁嘴搭扣,且包括固定于箱体1外壁上的扣件31和固定于箱盖2外壁上的扣环32,锁紧盖合组件3用于锁紧箱盖2和箱体1。

箱体1外壁上连接有背带11,操作者可通过背带11背起采样箱,从而操作者方便转移采样箱。箱盖2远离箱体1一侧壁上固定有把手(图中未示出),当操作者需要短距离移动采样箱时,把手为操作者提供了一个另一个握持施力点。

参考图1和图2,箱体1内可拆卸嵌设有第一软垫4和第二软垫5,第二软垫5抵接于箱底且第一软垫4抵接于第二软垫5远离箱底一侧,第一软垫4和第二软垫5上分别开有第一嵌孔41和第二嵌孔51,第一嵌孔41设有若干个且贯穿第一软垫4,第二嵌孔51也设有若干个且每个第一嵌孔41对应一个第二嵌孔51,第二嵌孔51为盲孔,第一嵌孔41与对应的第二嵌孔51同轴线设置,第一嵌孔41的内径小于第二嵌孔51的内径。

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第二软垫5夹于第一软垫4和箱体1底部之间,且第二嵌孔51的孔底靠上设置,则第一嵌孔41和第二嵌孔51不连通,第一嵌孔41内可嵌入试管型的吸收管件6,且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软垫5,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1底部,因此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得到保护。

参考图3,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第一软垫4夹于第二软垫5和箱体1底部之间,且第二嵌孔51的孔口朝上设置,第一嵌孔41和第二嵌孔51依然不连通,第二嵌孔51内可嵌入烧杯型的吸收管件6,且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嵌孔51孔底,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1底部,因此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得到保护。

参考图4,第三种使用状态时,第二软垫5夹于第一软垫4和箱体1底部之间,且第二嵌孔51的孔口朝上设置,第一嵌孔41和第二嵌孔51连通,第一嵌孔41和第二嵌孔51内可共同嵌有烧瓶型的吸收管件6,吸收管件6的底部嵌于第二嵌孔51内,吸收管件6的颈部位于第一嵌孔41内;且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抵接于第二嵌孔51孔底,而不会直接抵接至箱体1底部,因此吸收管件6的底端能得到保护。

参考图1和图2,箱体1的箱口处设有一圈外链牙71,箱体1的箱口处设有隔档膜7,且隔档膜7阻挡于第一软垫4靠近箱盖2一侧,隔档膜7的外周连接有一圈内链牙72,且内链牙72啮合于外链牙71,内链牙72和外链牙71之间连接有拉链件73。操作者可通过拉动拉链件73,使内链牙72与外链牙71啮合,从而使隔档膜7封闭住箱体1的箱口,此时,即使箱体1倒置,吸收管件6受隔档膜7的限制,也不会脱出第一嵌孔41或第二嵌孔51;尤其是当操作者已经打开箱盖2,而箱体1处于箱口向下状态,则隔档膜7可有效防止吸收管件6脱出。其中值得说明的是,吸收管件6的管口往往需要塞上软木塞61,以防止溶液溅出。

第一嵌孔41的孔壁上和第二嵌孔51的孔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摩擦螺纹42和第二摩擦螺纹52,第一摩擦螺纹42可用于降低嵌于第一嵌孔41内的吸收管件6的脱出概率,同理第二摩擦螺纹52可用于降低嵌于第二嵌孔51内的吸收管件6的脱出概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可通过取出第一软垫4和第二软垫5,并进行上下组合拼接,则可改变采样箱的可收纳吸收管件6的种类,从而拓宽采样箱的适配范围,提高了便利程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