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尺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580发布日期:2020-05-29 11:5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尺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尺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尺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具有计量和检验的作用,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侧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卡尺是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量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安装业和科研院所等领域,卡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校准,现有校准方法采取用手抓住校准块来测量,但是校准块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从而导致影响卡尺的校准结果,同时卡尺对一个校准块测量数据较少,难以确定卡尺的测量的准确度,若对多个校准块进行测量则需购买大量的校准块增大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卡尺校准装置,具有对卡尺提供多个测量点,提高卡尺校准的准确度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尺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标准尺、第二标准尺,定位杆和游杆,所述第一标准尺与第二标准尺平行设置,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标准尺和第二标准尺连接,且垂直于第一标准尺和第二标准尺设置;

游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标准尺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第二标准尺穿设在第二通孔内,且游杆始终垂直于第一标准尺和第二标准尺设置,所述游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游杆与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间相对位置的固定件;

第一标准尺的起始刻度位于定位杆远离游杆的侧壁与第一标准尺的交界处,第二标准尺的起始刻度位于定位杆靠近游杆的侧壁与第二标准尺的交界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移动游杆,当游杆移动至预定刻度后,操作人员使用固定件固定当前游杆的位置,随后即可开始校准;外径校准:操作人员将卡尺用于测量外径的两个脚分别与游杆及定位杆相互背离的侧壁向接触,将此时卡尺测量的数据与第一标准尺上游杆远离定位杆的侧壁所在位置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得知该卡尺的外径测量是否准确;内径校准:操作人员将卡尺用于测量内径的两个脚分别与游杆及定位杆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接触,将此时卡尺测量的数据与第二标准尺上的上游杆靠近定位杆的侧壁所在的位置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得知该卡尺的内径测量是否准确;检测过程简单方便,该装置可对卡尺的内径与外径均进行校对,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杆和压块,所述螺杆螺纹穿设于游杆上,压块位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且与螺杆的一端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螺杆,使得压块与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抵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游杆被固定在当前位置,固定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压块位于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背离刻度的一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上的刻度被压块磨花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所述压块用于与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抵接的侧壁设置有橡胶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增大了压块与第一标准尺或第二标准尺间的摩擦力,使得游杆为固定的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第一标准尺与第二标准尺相互背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且沿限位槽滑移的滑块,所述第一通孔靠近第一标准尺刻度的侧壁不与第一标准尺设置刻度的端面相碰触,所述第二通孔靠近第二标准尺刻度的侧壁不与第二标准尺设置刻度的端面相碰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与滑块的设置使得游杆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侧壁不与第一标准尺和第二标准尺相碰触,有效的减少第一标准尺与第二标准尺上的刻度被游杆划花的现象发生,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设置为t型槽,滑块设置为t型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t型槽与t型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游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提高该装置尺寸的精准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通过游杆的移动可更改需被卡尺测量的尺寸,多尺寸的校验可提高校验的准确度;

二、检测过程简单方便,该装置可对卡尺的内径与外径均进行校对,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三、限位槽与滑块的设置有效的减少游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转,提高该装置所提供的尺寸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与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标准尺;2、第二标准尺;3、定位杆;4、游杆;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固定件;51、螺杆;52、压块;53、橡胶层;6、限位槽;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卡尺校准装置,包括第一标准尺1、第二标准尺2,定位杆3和游杆4。第一标准尺1与第二标准尺2平行设置,定位杆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标准尺1和第二标准尺2设置刻度的端面连接,定位杆3垂直于第一标准尺1和第二标准尺2。第一标准尺1的起始刻度位于定位杆3远离游杆4的侧壁与第一标准尺1的交界处,第二标准尺2的起始刻度位于定位杆3靠近游杆4的侧壁与第二标准尺2的交界处。使得第一标准尺1与第二标准尺2分别对应校准卡尺的外径测量和内径测量。

如图1、2所示,游杆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第一标准尺1穿设在第一通孔41内,第二标准尺2穿设在第二通孔42内,第一通孔41与第二通孔42相互远离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的滑块7,第一标准尺1与第二标准尺2上设置有与滑块7相配合的t型的限位槽6,用于限定游杆4仅沿第一标准尺1和第二标准尺2的长度方向移动,减少游杆4的偏转,游杆4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与定位杆3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41靠近第一标准尺1设置刻度的侧壁及第二通孔42靠近第二标准尺2设置刻度的侧壁与设置刻度的端面间的最小间距为1mm,以防止游杆4在移动的过程中刮花刻度,减少对操作人员读数时造成的影响。

如图2所示,游杆4背离第一标准尺1和第二标准尺2设置刻度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件5;固定件5包括螺杆51和压块52,螺杆51螺纹穿设于游杆4上,压块52位于第一通孔41或第二通孔42内,且与螺杆51的一端连接,压块52使得滑块7抵紧限位槽6的侧壁,在滑块7与限位槽6间的摩擦力及压块52与第一标准尺1或第二标准尺2间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游杆4被固定在当前位置。压块52靠近第一标准尺1或第二标准尺2的端面还粘接有橡胶层53,以增大与第一标准尺1或第二标准尺2间的摩擦力,稳固游杆4被固定后的位置。

使用过程:

外径校准:操作人员沿第一标准尺1的长度方向移动游杆4,当游杆4位于预定位置时,转动螺杆51使得橡胶层53抵紧第一标准尺1和第二标准尺2,固定当前游杆4的位置。随后操作人员将卡尺用于测量外径的两个脚分别与游杆4及定位杆3相互背离的侧壁向接触,将此时卡尺测量的数据与第一标准尺1上游杆4远离定位杆3的侧壁所在位置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得知该卡尺的外径测量是否准确。

内径校准:操作人员将卡尺用于测量内径的两个脚分别与游杆4及定位杆3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接触,将此时卡尺测量的数据与第二标准尺2上的上游杆4靠近定位杆3的侧壁所在的位置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得知该卡尺的内径测量是否准确。

检测过程简单方便,该装置可对卡尺的内径与外径均进行校对,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在校准时可提供多个标准刻度供卡尺校准,提高校准的准确度。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