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890发布日期:2020-05-22 20:3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盲区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后视镜存在视觉盲区,在进行变道之前看不到盲区的车辆,如果盲区内有超车车辆,此时变道就会发生碰撞事故。在大雨天气、大雾天气、夜间光线昏暗等环境中行车,进行变道更加难以看清后方的车辆,如果此时变道就会面临更大的危险,从而急需一种盲区监测电路能够有效对盲区监测进行实时监测,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能够有效对盲区进行监测,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包括设置于汽车左侧用于汽车左侧盲区监测的左侧超声波探头和设置于汽车右侧用于汽车右侧盲区监测的右侧超声波探头,还包括与左侧超声波探头信号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左侧超声波探头监测信号的左侧探头接收电路、与右侧超声波探头信号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右侧超声波探头监测信号的右侧探头接收电路、用于实时接收汽车左转向信号的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实时接收汽车右转向信号的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用于左侧盲区监测发现车辆进行警示的左侧警示灯电路和用于右侧盲区监测发现车辆进行警示的右侧警示灯电路,所述左侧探头接收电路、右侧探头接收电路、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左侧警示灯电路和右侧警示灯电路分别与一处理模块信号连接形成超声波自动盲区监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左侧探头接收电路设置有用于与左侧超声波探头连接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与第一电源连接,其中,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用于和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电容与地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右侧探头接收电路的电路结构与左侧探头接收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转向灯电路连接接收左转向信号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七电阻与一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用于和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并且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电源连接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与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左侧警示灯电路设置有用于与处理模块连接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通过第十五电阻与第一电源连接并且还通过第十七电阻与一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一警示灯和第十二电阻与一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右侧警示灯电路的电路结构与左侧警示灯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优选地,监测控制电路还设置有用于与左侧警示灯电路及右侧警示灯电路配合进行报警的声音报警电路。

优选地,所述声音报警电路设置有用于与处理模块连接的第四输入端,所述第四输入端通过第十九电阻与一第五三极管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十一电阻与第二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两端并联有蜂鸣器,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并且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间并联有第五电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处理模块协调左侧探头接收电路、右侧探头接收电路、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左侧警示灯电路和右侧警示灯电路的信号和工作使得能够进行自动盲区监测,能够有效对盲区进行监测,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声音报警电路配合左侧警示灯电路及右侧警示灯电路进行盲区监测提醒,提高提醒的效果,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探头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探头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警示灯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警示灯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声音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盲区监测控制电路,包括设置于汽车左侧用于汽车左侧盲区监测的左侧超声波探头1和设置于汽车右侧用于汽车右侧盲区监测的右侧超声波探头3,还包括与左侧超声波探头1信号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左侧超声波探头1监测信号的左侧探头接收电路2、与右侧超声波探头3信号连接用于实时接收右侧超声波探头3监测信号的右侧探头接收电路4、用于实时接收汽车左转向信号的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用于实时接收汽车右转向信号的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用于左侧盲区监测发现车辆进行警示的左侧警示灯电路9和用于右侧盲区监测发现车辆进行警示的右侧警示灯电路10,左侧探头接收电路2、右侧探头接收电路4、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左侧警示灯电路9和右侧警示灯电路10分别与一处理模块5信号连接形成超声波自动盲区监测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5为单片机。左侧警示灯电路9和右侧警示灯电路10的指示灯设置于仪表盘上方并且平行设置从而使得观察方便。

左侧探头接收电路2设置有用于与左侧超声波探头1连接的第一输入端l_int,第一输入端l_int依次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源v1连接,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源v1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用于和处理模块5连接的第一输出端l_data连接,第一输出端l_data通过第一电容c1与地线gnd连接。右侧探头接收电路4的电路结构与左侧探头接收电路2的电路结构相同。

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转向灯电路连接接收左转向信号的第二输入端l_t_s,第二输入端l_t_s通过第七电阻r7与一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用于和处理模块5连接的第二输出端l_sig连接并且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电源v1连接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线gnd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容c3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的电路结构与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的电路结构相同。

左侧警示灯电路9设置有用于与处理模块5连接的第三输入端led_l,第三输入端led_l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第一电源v1连接并且还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一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一警示灯led1和第十二电阻r12与一第二电源vcc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地线gnd连接。右侧警示灯电路10的电路结构与左侧警示灯电路9的电路结构相同。

监测控制电路还设置有用于与左侧警示灯电路9及右侧警示灯电路10配合进行报警的声音报警电路8。声音报警电路8设置有用于与处理模块5连接的第四输入端beep,第四输入端beep通过第十九电阻r19与一第五三极管q5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r14、第三二极管d3和第十一电阻r11与第二电源vcc连接,其中,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十四电阻r14连接,第三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蜂鸣器b1,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地线gnd连接并且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间并联有第五电容c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v1为5v直流电源,第二电源vcc为12v或24v或48v直流电源。第三二极管d3为稳压二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在行车过程中,当没有打转向灯,处理模块5没有接收到来着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或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的信号,同时左侧超声波探头1和右侧超声波探头3没有监测到后方面盲区有车辆时,左侧警示灯电路9、右侧警示灯电路10和声音报警电路8都不工作,不进行报警。当没有打转向灯,处理模块5没有接收到来着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或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的信号,同时左侧超声波探头1和右侧超声波探头3两者中一个或两个都监测到后方面盲区有车辆时,则对应的左侧警示灯电路9或右侧警示灯电路10进行报警指示,同时声音报警电路8不工作。当进行转向,打转向灯时,处理模块5接收到来着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或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的信号,同时左侧超声波探头1和右侧超声波探头3没有监测到后方面盲区有车辆时,左侧警示灯电路9、右侧警示灯电路10和声音报警电路8都不工作,不进行报警。当进行转向,打转向灯时,处理模块5接收到来着左转向信号检测电路6或右转向信号检测电路7的信号,同时左侧超声波探头1和右侧超声波探头3两者中一个或两个都监测到后方面盲区有车辆时,则对应的左侧警示灯电路9或右侧警示灯电路10进行报警指示,同时声音报警电路8工作进行声音提醒,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