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智能声呐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1018发布日期:2020-10-17 01:2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安全智能声呐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智能声呐鞋。



背景技术:

当人们出行时,按下声呐鞋开关,声纳鞋开始工作。如果用户遇到坑洼、障碍物等路况,声呐鞋鞋底前方能够及时振动预警。如果用户身后、身侧有极速车辆靠近时,声呐鞋鞋底后面、侧面能够及时振动预警,同时声呐鞋后方设有红灯闪烁以提示车辆减速行驶。如果用户身后有坏人尾随时,声呐鞋鞋底的后面能够及时振动预警。通过预警提示,人们能够及时躲闪,避免发生意外,若有意外发生(脚底无压力超过3秒),声呐鞋能够及时发短信、电话振铃通知家人,家人收到地理定位信息后,拨打110或120电话,使用户得到及时救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声呐鞋,当人们出行遇到路面坑洼、突起,或有极速车辆靠近,或身后有人尾随时,声呐鞋能够振动预警,提醒人们及时躲闪,避免发生意外。若有意外发生,声呐鞋能够及时发短信、电话振铃通知家人,家人拨打110或120电话,使用户得到及时救助。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全智能声呐鞋,其组成包括:鞋本体1,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侧面设置电源开关12,所述的鞋本体1的后跟设置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下方设置指示红灯3,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前脚掌上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ⅰ4-1,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ⅰ4-1的前方设置超声波模块ⅰ5-1,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中间左侧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ⅱ4-2,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ⅱ4-2的右侧设置gsm通讯模块11,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ⅱ4-2的下方设置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所述的超声波模块ⅱ5-2的右侧设置单片机6,所述的单片机6的下方设置gps定位模块7,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脚跟部设置压力传感器模块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模块8的下方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ⅲ4-3,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ⅲ4-3的下方设置超声波模块ⅲ5-3,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ⅲ4-3的左侧设置红外传感器模块9,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模块9与超声波模块ⅲ5-3之间设置红灯提示模块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与超声波模块ⅰ5-1、超声波模块ⅱ5-2、超声波模块ⅲ5-3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6接收gps定位模块7、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压力传感器模块8、红外传感器模块9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6向预警震动模块ⅰ4-1、预警震动模块ⅱ4-2、预警震动模块ⅲ4-3、gsm通讯模块11、红灯提示模块10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通过电源开关12控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的1号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3号端连接gps定位模块7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4号端连接gps定位模块7的4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5号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6号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模块8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10号端连接gsm通讯模块11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10号端连接gsm通讯模块11的4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1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ⅰ5-1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2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ⅰ5-1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3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4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5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ⅲ5-3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6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ⅲ5-3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7号端连接红外传感器模块9的2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的9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6的18号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6的19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0号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6的28号端串联二极管d2与电阻r6后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单片机6的40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ⅰ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ⅰ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ⅰ4-1使用,

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ⅱ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ⅱ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ⅱ4-2使用,

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ⅲ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ⅲ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ⅲ4-3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gsm通讯模块1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3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电压vcc通过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供电,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vcc端连接电源开关12的一端,所述的电源开关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与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gnd端。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当人们出行时,按下声呐鞋开关,声纳鞋开始工作。如果用户遇到坑洼、障碍物等路况,声呐鞋鞋底前方能够及时振动预警。如果用户身后、身侧有极速车辆靠近时,声呐鞋鞋底后面、侧面能够及时振动预警,同时声呐鞋后方设有红灯闪烁以提示车辆减速行驶。如果用户身后有坏人尾随时,声呐鞋鞋底的后面能够及时振动预警。通过预警提示,人们能够及时躲闪,避免发生意外,若有意外发生(脚底无压力超过3秒),声呐鞋能够及时发短信、电话振铃通知家人,家人收到地理定位信息后,拨打110或120电话,使用户得到及时救助。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人群,尤其适合低头族、儿童、老人、盲人、聋人、夜跑、高度近视等群体;户外使用,晴天,雨天均可,尤其适用于夏季暴雨天气,路面水浊水深,肉眼无法识别的路况。

3.本实用新型的声纳鞋预警电路系统镶嵌在每只鞋底,完全封闭式嵌入,橡胶底作为保护膜,做到绝缘,绝水。太阳能电池板附着在鞋后跟,再封装一层高强度塑料薄来保护太阳能电池板。

4.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探测发射角度大,方向性强,可以直接测量近距离目标,纵向分辨率高,并具备不受天气、光线、烟雾、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探测坑洼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a)路面平坦的反射图像(b)路面平坦的时间电流图像。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a)路面坑洼的反射图像(b)路面坑洼的时间电流图像。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a)路面障碍的反射图像(b)路面障碍的时间电流图像。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a)驱动马达ⅰ的电路图,(b)驱动马达ⅱ的电路图,(c)驱动马达ⅲ的电路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a)gsm通讯模块的电路图,(b)gps定位模块的电路图,(c)单片机的电路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电路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a)红外传感器的电路图,(b)压力传感器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a)超声波模块ⅰ的电路图,(b)超声波模块ⅱ的电路图,(c)超声波模块ⅲ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安全智能声呐鞋,其组成包括:鞋本体1,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侧面设置电源开关12,所述的鞋本体1的后跟设置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下方设置指示红灯3,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前脚掌上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ⅰ4-1,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ⅰ4-1的前方设置超声波模块ⅰ5-1,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中间左侧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ⅱ4-2,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ⅱ4-2的右侧设置gsm通讯模块11,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ⅱ4-2的下方设置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所述的超声波模块ⅱ5-2的右侧设置单片机6,所述的单片机6的下方设置gps定位模块7,所述的单片机6,

所述的鞋本体1的鞋底脚跟部设置压力传感器模块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模块8的下方设置预警震动模块ⅲ4-3,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ⅲ4-3的下方设置超声波模块ⅲ5-3,所述的预警震动模块ⅲ4-3的左侧设置红外传感器模块9,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模块9与超声波模块ⅲ5-3之间设置红灯提示模块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与超声波模块ⅰ5-1、超声波模块ⅱ5-2、超声波模块ⅲ5-3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6接收gps定位模块7、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压力传感器模块8、红外传感器模块9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6向预警震动模块ⅰ4-1、预警震动模块ⅱ4-2、预警震动模块ⅲ4-3、gsm通讯模块11、红灯提示模块10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通过电源开关12控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的1号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3号端连接gps定位模块7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4号端连接gps定位模块7的4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5号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6号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模块8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10号端连接gsm通讯模块11的3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10号端连接gsm通讯模块11的4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1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ⅰ5-1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2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ⅰ5-1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3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4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ⅱ5-2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5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ⅲ5-3的2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6号端连接超声波模块ⅲ5-3的3号端,

所述的单片机6的27号端连接红外传感器模块9的2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6的9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6的18号端,所述的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6的19号端,所述的单片机6的20号端接地,

所述的单片机6的28号端串联二极管d2与电阻r6后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单片机6的40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ⅰ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ⅰ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ⅰ4-1使用,

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ⅱ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ⅱ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ⅱ4-2使用,

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e连接驱动马达ⅲ的一端,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驱动马达ⅲ配合预警震动模块ⅲ4-3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gsm通讯模块11的1号端连接二极管d3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电压vcc通过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供电,所述的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vcc端连接电源开关12的一端,所述的电源开关1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与弧形太阳能板及供电模块2的gnd端。

整个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当前方路面有坑洼或障碍物时,前方超声波返回信号变强,电路电流突然变大,给单片机一个高电平触发信号,单片机控制鞋底前方振动模块工作。当侧面、后方有高速车辆接近时,超声波返回信号频率变大,频率超过设定值,单片机控制鞋底对应的侧面、后方振动模块工作,同时,鞋底后方红灯闪烁,以提示车辆减速行驶。当身后有人跟踪时,红外传感器给单片机高电平,单片机控制鞋底后方振动模块工作。压力传感器模块把脚底的压力大小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来判断用户当前状态(坐着、躺着、站着、行走),若脚底无压力(坐着、躺着)超过3秒,判断用户遇险,单片机控制gms通信模块把gps定位模块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发短信给家人及电话振铃提示。由于鞋底电路需要密封,所以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给电路供电,且节能环保。

1.采用压力传感器模块来判断用户当前状态(坐着、躺着、站着、行走)。

2.采用超声波测距来探测前方路况(是否有坑洼、障碍物)。

3.利用超声波测速模块来探测侧面、后方路况(是否有高速运动物体接近)。

4.采用预警振动模块,每只鞋底设有三处(前、后、外侧)振动模块。

5.使用gps定位模块接收用户地理位置信息。

6.采用gms通信模块发短信、电话振铃通知家人。

7.采用红外传感器探测后方是否有人。

8.采用红灯闪烁提示后方高速行驶车辆减速。

9.采用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给电路供电。

10.采用具有绝缘绝水特性的橡胶材料密封电路。

11.鞋面设有商标logo,同时又是电路按钮开关。

声呐鞋前部装置具有测障,测坑洼功能。探测脚前方约3m左右的路面,声速约为340m/s,在来回6m距离上,接收延迟约为6/340s即17.65ms,而人的反应时间一般在0.2—0.3s之间,这段反应时间加上反射延时人大约前进了2.35m(奔跑状态)<3m,处于安全状态。由于不同的路况,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强度不同,电路的电流大小不同,当单片机检测到有一个高电平触发信号时,声纳鞋振动预警。

(1)如果前方路面平坦,单位时间内返回的声波强度基本相等,电路的电流大小基本稳定,如图5所示.

(2)如果前方路面有坑洼,在坑洼处,声波返回明显延迟,其叠加到后一时刻返回的声波上,后一时刻声波强度变强,电路电流变大,如图6所示。

(3)如果前方路面有障碍物,在障碍处,声波返回明显超前,其叠加在前一时刻返回的声波上,此时声波强度变强,电路电流变大,如图7所示。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