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162发布日期:2020-07-14 16:5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计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而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对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将样品放置到放置架上,再将放置架放入检测机内,这样操作十分不便。

专利号cn208091905u公开了一种分光光度计带式进样器,采用带式的方式将样品送入分光光度计中。分光光度计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尽量的将外界光线进行隔离,采用活动式的进料将会有部分光线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样装置,可以自动的将样品送入分光光度计中,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外部光线进入分光光度计中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进样装置包括将样品送入分光光度计内的入料单元、将样品送入分光光度计内暗室的送样单元和遮挡光线的幕帘装置;

所述入料单元包括送料带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和推料装置;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顶凸,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的带面上均匀的设有与顶凸数量相同的卡槽;每个卡槽包括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用于限位样品的凸起;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转杆、推杆和用于转杆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转杆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所述转杆的一端在复位装置不受力的状态下可与顶凸接触,另一端上设置推杆;推杆可在转杆转动时推动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的样品;

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幕帘装置,两个幕帘装置位于分光光度计内;

所述送样单元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的一侧,推杆在转杆的转动下将样品推入送样单元中;

送样单元部分位于分光光度计的暗室内,送样单元的位于暗室内的部分与其余部分通过幕帘装置分隔。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转杆固接,在复位弹簧不受力时,推杆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上的样品不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向推杆内凹的弧形,推杆推动样品时样品的一端与推杆的弧形面始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幕帘装置包括幕帘架和两张幕帘;两张幕帘悬挂在幕帘架的上端,在自然状态下将幕帘架与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上皮带上的幕帘架部分完全遮蔽。

进一步地,所述幕帘架包括框架和横杆;所述框架为矩形,所述横杆通过连杆平行于框架的顶杆且与框架不同面的固定在框架上;所述两块幕帘悬挂在横杆上;两块幕帘自然状态下相邻端搭接。

进一步地,所述幕帘的边缘在其平面的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框架上。

进一步地,幕帘为黑色。

进一步地,所述送样单元包括第二皮带输送机、样品盒;

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安装在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一侧,所述样品盒的一个侧面开口,开口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末端齐平和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面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凸起;

所述转杆的与顶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扭力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块导向槽板;两块所述导向槽成漏斗形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进料口,引导第一皮带输送机上的样品到第二皮带输送机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通过设置入料单元和送样单元使得样品在进入分光光度计后到检测的暗室通过了两条不同的进入通道,可以是的通道外面的光线进入暗室的光量最大化的减少,再通过幕帘装置又可以将部分光线进行遮挡和吸收,这样就算样品在通过入料单元进入暗室的时候,暗室内部接收到的外部光线依旧很少,这样在暗室内进行检测的是时候可以更加的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实施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剖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d-d剖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皮带输送机;111.顶凸;112.卡槽;1121.凸起;121.转杆;1211.扭力弹簧;122.推杆;1221.弧形面;1231.复位弹簧;21.第二皮带输送机;211.定位凸起;22.样品盒;311.框架;312.横杆;313.连杆;32.幕帘;4.两块导向槽板;5.样品;6.暗室所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进样装置包括将样品5送入分光光度计内的入料单元、将样品5送入分光光度计内暗室的送样单元和遮挡光线的幕帘装置;

入料单元包括送料带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11和推料装置;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皮带的侧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顶凸111,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皮带的带面上均匀的设有与顶凸111数量相同的卡槽112;每个卡槽112包括两块相对平行设置的用于限位样品5的凸起1121;

推料装置包括转杆121、推杆122和用于转杆121复位的复位装置;转杆121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转杆121的一端在复位装置不受力的状态下可与顶凸111接触,另一端上设置推杆122;推杆122可在转杆121转动时推动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皮带上的样品5;

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幕帘装置,两个幕帘装置位于分光光度计内;

送样单元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皮带的一侧,推杆122在转杆121的转动下将样品5推入送样单元中;

送样单元部分位于分光光度计的暗室内,送样单元的位于暗室内的部分与其余部分通过幕帘装置分隔。

通过设置入料单元和送样单元使得样品5在进入分光光度计后到检测的暗室通过了两条不同的进入通道,可以是的通道外面的光线进入暗室的光量最大化的减少,再通过幕帘装置又可以将部分光线进行遮挡和吸收,这样就算样品5在通过入料单元进入暗室的时候,暗室内部接收到的外部光线依旧很少,这样在暗室内进行检测的是时候可以更加的准确。

具体的,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1231;复位弹簧123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转杆121固接,在复位弹簧1231不受力时,推杆122与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皮带上的样品5不接触。

通过复位弹簧1231就可以实现对转杆121的自动复位,结构简单且稳定。

具体的,推杆122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向推杆122内凹的弧形,推杆122推动样品5时样品5的一端与推杆122的弧形面1221始终接触。

将推杆122的推动面设置为弧面可以使得推杆122在推动并若转杆121的转动点转动时,推杆122的对样品5的推动力尽量的直线第二皮带输送机21。

具体的,幕帘装置包括幕帘架和两张幕帘32;两张幕帘32悬挂在幕帘架的上端,在自然状态下将幕帘架与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上皮带上的幕帘架部分完全遮蔽。

将幕帘32设置为两张,中间分离,使得样品5通过幕帘32的时候阻力小。

具体的,幕帘架包括框架311和横杆312;框架311为矩形,横杆312通过连杆313平行于框架311的顶杆且与框架311不同面的固定在框架311上;两块幕帘32悬挂在横杆312上;两块幕帘32自然状态下相邻端搭接。

通过将横杆312与框架311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可以在样品5撩起幕帘32后,幕帘32再自然垂落的时候不会被框架311干扰,从而使得幕帘32不能自然的平整的垂落。同时将幕帘32设置为搭接,可以减少两张幕帘32交界处透过的光线。

具体的,幕帘32的边缘在其平面的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框架311上。

通过横杆312和框架311可以使得幕帘32自然垂直时可以将框架311的边框也遮挡,这样可以尽量的减少光线的穿过。

具体的,幕帘32为黑色。

黑色的幕帘32可以减少光线的穿过。

具体的,送样单元包括第二皮带输送机21、样品盒22;

第二皮带输送机21安装在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一侧,样品盒22的一个侧面开口,开口与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末端齐平和对齐。

通过第二皮带机可以将样品5输送到分光光度计的暗室,通过样品盒22可以将经过检测的样品5进行收集,这样分光光度计可以一次性检测多个样品5而不用打开暗室的顶盖。

具体的,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皮带面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凸起211;

转杆121的与顶凸111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扭力弹簧1211。

通过定位凸起211可以使得样品5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上的位置相对的确定,通过扭力弹簧1211可以在样品5已经解除到定位凸起211后,不至于推杆122继续推动样品5。

具体的,还包括两块导向槽板4;两块导向槽成漏斗形设置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进料口,引导第一皮带输送机11上的样品5到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上。

通过导向槽可以将样品5的位置理顺,方便在暗室中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将样品5放置到第一皮带输送机11上的卡槽112内,启动第一皮带输送机11和第二皮带输送机21。

在第一皮带输送机11的转动下,顶凸111运动,当顶凸111接触到转杆121后,转杆121受力转动,从而推杆122推动第一皮带输送机11上的样品5,样品5在推杆122和导向槽的作用下被输送且理顺到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上。

样品5在第二皮带输送机21的作用下进入暗室所处位置6后,第二皮带输送机21停止转动,分光光度计开始检测样品5。根据检测时间的长短控制第二皮带输送机21工作的时间间隔和速度,使得在进行检测的时候,第二皮带输送机21上的样品5被检测。

当检测完成后,第二皮带输送机21继续转动,检测过的样品5被推动到样品盒22中集中起来。

检测的过程中可以持续性的向第一皮带输送机11上安放样品5。当检测完成后样品盒22放满样品5后,关闭分光光度计取出样品盒22内的样品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