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5547发布日期:2020-07-14 16:5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和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其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领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沥青混合料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公路施工现场和沥青试验室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通过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来测定。在进行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需要对装有水和沥青混合料的负压容器进行抽真空处理,并需要对负压容器内的气压进行调节,再通过开动振动装置和抽真空,最后将负压容器浸入恒温水槽中,最后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总质量,从而完成试验。

而沥青混合料控制的主要参数如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都是依据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得到,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混合料整体使用性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取得准确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对负压容器抽真空处理后,需要对负压容器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而此时仪器上的压力表会显示负压容器内的气压。如果仪器出现损坏,压力表上显示的读数与负压容器内的真实气压值偏差太大,会影响实验数据。

而现有对仪器的检定,特别是一些检定单位对仪器进行检定时,是直接将进行真空处理后的负压容器打开将气压传感器放入,对负压容器内的气压进行测定后与压力表上显示的读数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负压容器需要打开容器盖放入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与负压容器连通才能进行测量,而此时容器盖不能将负压容器的开口完全遮盖住,导致负压容器没有处于密封状态,十分影响最后的检定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具有提高检定结果精确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包括振动台、负压容器和抽气机,所述负压容器放置于所述振动台上,所述抽气机上连接有压力表,所述负压容器上设置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通过抽气管与所述抽气机连通,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转动连接有遮挡所述通孔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通孔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遮挡板朝向通孔转动的弹性复位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仪器进行检定时,将容器盖盖在负压容器上,并启动抽气机对负压容器进行抽真空,压力表显示负压容器内的压强,然后再将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通过通孔推开遮挡板进入到负压容器内,对负压容器内的压强进行检定,并将检定后的数据与压力表上的数据进行比对,检定完成后,将气压管拔出去时,遮挡板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重新对通孔进行遮挡,在此过程中,不用对容器盖直接打开,保证了检定过程中的气密性,具有提高检定结果精确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外于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外螺纹端,所述第一外螺纹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盖。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螺纹端,并在第一外螺纹端上螺纹连接上螺纹盖,使得螺纹盖可以进一步对通孔进行遮挡,保证了容器盖盖住负压容器并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负压容器内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气压传感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管夹,所述支架沿平行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方向设置有用于所述管夹滑动的滑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检定过程中,将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固定在支架上的管夹上,并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管夹,便于管夹带动气压管穿过通孔并推动遮挡板进入到负压容器中进行检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管夹相连的弹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弹簧,当检定完成后,便于管夹通过弹簧的弹力快速带动气压管从通孔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与所述容器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端螺纹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容器盖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将支架与第二外螺纹端进行螺纹连接,便于支架通过第二外螺纹端与容器盖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套,使得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在进入到通孔内时,密封套可以减小气压管与通孔之间的间隙,保证了负压容器内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复位件设置为扭簧,便于遮挡板在失去气压管的抵接后快速通过扭簧朝向通孔进行转动复位,使得遮挡板重新对通孔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遮挡板在对通孔进行遮挡时,通过设置有密封垫,使得密封垫减少了遮挡板与通孔之间的间隙,保证了负压容器内的气密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对仪器进行检定时,将容器盖盖在负压容器上,并启动抽气机对负压容器进行抽真空,压力表显示负压容器内的压强,然后再将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通过通孔推开遮挡板进入到负压容器内,对负压容器内的压强进行检定,并将检定后的数据与压力表上的数据进行比对,检定完成后,将气压管拔出去时,遮挡板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重新对通孔进行遮挡,在此过程中,不用对容器盖直接打开,保证了检定过程中的气密性,具有提高检定结果精确性的优点;

二、通过设置有第一螺纹端,并在第一外螺纹端上螺纹连接上螺纹盖,使得螺纹盖可以进一步对通孔进行遮挡,保证了容器盖盖住负压容器并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负压容器内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容器盖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容器盖的遮挡板转动打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振动台;2、负压容器;3、抽气机;4、压力表;5、容器盖;6、抽气管;7、通孔;8、遮挡板;9、弹性复位件;10、第一外螺纹端;11、螺纹盖;12、支架;13、管夹;14、滑槽;15、弹簧;16、第二外螺纹端;17、密封套;1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包括振动台1、负压容器2和抽气机3。负压容器2上设置遮挡其上部开口的容器盖5,负压容器2设置有两个,分别放置于振动台1上的放置槽内。抽气机3设置于机体内,并通过抽气管6与容器盖5相连,用于容器盖5遮挡住负压容器2时,与负压容器2相连通,抽气机3在机体内还连接有显示负压容器2内压强的压力表4。

结合图1和2,容器盖5上设置有与负压容器2相连通的通孔7,通孔7内套设有密封套17。通孔7外于容器盖5上设置有与通孔7连通的第一外螺纹端10,第一外螺纹端10螺纹连接有遮挡通孔7的螺纹盖11。容器盖5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端16,第二外螺纹端16螺纹连接有用于放置气压传感器的支架12。支架12沿平行于通孔7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内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的管夹13,滑槽14内固定有沿滑槽14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的弹簧15,弹簧15的另一端与管夹13相固定。

结合图3和图4,通孔7于容器盖5靠近负压容器2的一面转动连接有遮挡通孔7的遮挡板8,遮挡板8与通孔7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遮挡板8朝向通孔7转动的弹性复位件9,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9为扭簧。遮挡板8朝向通孔7的一面粘接有密封垫18,用于减小遮挡板8遮挡通孔7时,遮挡板8与通孔7边缘处的空隙。

具体工作过程:在对仪器进行检定时,先将支架12与容器盖5上的第二外螺纹端16进行螺纹连接,再将容器盖5盖在负压容器2上并盖紧。启动抽气机3再通过抽气管6对负压容器2内抽取真空,压力表4对负压容器2内的压强进行显示。再拧开螺纹盖11,并将气压传感器的气压管固定于支架12的管夹13内,并沿滑槽14的长度方向朝向通孔7内滑动管夹13,使得管夹13带动气压管穿入入通孔7推开遮挡板8,从而进入到负压容器2内,使得气压管与负压容器2相连通,气压传感器对负压容器2内的压强进行检定,操作人员将气压传感器检定后的数据与压力表4上的数据进行比对。

检定完成后,操作人员松开管夹13,管夹13通过弹簧15的弹力带动气压管快速从通孔7内穿出,遮挡板8在为扭簧的弹性复位件9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重新对通孔7进行遮挡。操作人员再将气压管从管夹13上取下,并重新将螺纹盖11与第一外螺纹端10进行螺纹连接,完成检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