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7408发布日期:2020-07-07 14:3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测绘领域,涉及测绘装置,具体是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测绘就是测量和绘图,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利用测绘装置对施工地区进行勘测,便于进行精确的施工步骤。

申请号为201620845985.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支撑板,所述工作台的上部设有测绘望远镜,其虽然方便移动,但是平衡性较为一般,且不能够对相关的测绘机体进行防护。

现有的测绘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测绘装置大多在移动时不够方便,且在放置后平衡性较为一般,不能够对万向轮进行翻转;现有的测绘装置对测绘机体的保护措施较为一般,不能在测绘机体闲置期间对其进行收纳和保护,给实际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测绘装置大多在移动时不够方便,且在放置后平衡性较为一般,不能够对万向轮进行翻转;现有的测绘装置对测绘机体的保护措施较为一般,不能在测绘机体闲置期间对其进行收纳和保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包括支撑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平衡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箱,且防护箱的顶端卡接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测绘机体,所述防护箱的顶端靠升降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板;

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升降板,两块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侧壁之间靠底部焊接有底板,且两块升降板的相背侧壁均连接有升降轨;

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与升降支架相契合的收容槽,且收容槽的两侧内壁均连接有与升降轨相契合的对接杆,所述防护箱的顶端与推板的底部衔接处开设有横向滑槽;

所述平衡架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组翻转槽,且翻转槽的内部设置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连接有万向轮,且支杆的内侧与翻转槽的两侧之间设置有连接轴。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端靠两侧均设置有一块定位板,两块所述定位板的侧壁分别与两块升降板的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测绘机体固定安装在两块定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贯穿所述平衡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轴套,平衡架通过轴套与固定轴的两端相套接,所述平衡架的两侧均呈三角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横向滑槽相契合的滑轨,推板通过滑轨与横向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前端设置有开关门,开关门的一侧通过铰链与防护箱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轨的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对接杆通过卡入到内凹槽与升降轨相卡接,贯穿所述升降轨和升降板的侧壁设置有紧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的内部设置固定轴,且在固定轴上安装平衡架,平衡架通过轴套与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只需将整个装置抬起,将万向轮进行翻转,万向轮利用支杆在连接轴的转动下进行翻转,将万向轮从翻转槽翻转至平衡架的下方,再将整个装置放下,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推动装置,即可利用万向轮对装置进行移动,在操作时较为方便,将万向轮再次翻转时可以将其调整至平衡架的上部,从而可以对万向轮进行收纳,且平衡架的两侧设置成三角形,底部呈平整状,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保证了整个测绘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防护箱配合升降支架,将两块推板相外推动,推板利用滑轨在横向滑槽内移动,将收容槽露出,拉动两块升降板,将升降支架从防护箱内拉出,升降板利用升降轨在对接杆上滑动,带动底板的位置上升,将测绘机体放置在两块定位板之间,利用升降板的升高,将测绘机体从防护箱的内部送出即可进行测绘操作,将升降支架利用升降轨在对接杆上下滑,即可将升降支架整体送入到防护箱内,再将推板推动至将收容槽顶部封闭,即可对测绘机体进行保护,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避免测绘机体外露在测绘环境当中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支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箱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衡架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板;2、固定轴;3、平衡架;4、防护箱;5、升降支架;6、测绘机体;7、推板;8、升降板;9、底板;10、定位板;11、升降轨;12、收容槽;13、对接杆;14、横向滑槽;15、翻转槽;16、支杆;17、连接轴;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包括支撑板1,贯穿支撑板1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固定轴2,且固定轴2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平衡架3,支撑板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箱4,且防护箱4的顶端卡接有升降支架5,升降支架5的顶部设置有测绘机体6,防护箱4的顶端靠升降支架5的两侧均设置有推板7,升降支架5收入到防护箱4之后,将推板7推至收容槽12的上方,对防护箱4的顶部进行密封;

升降支架5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升降板8,两块升降板8的相对侧壁之间靠底部焊接有底板9,且两块升降板8的相背侧壁均连接有升降轨11,通过控制升降轨11的升降来调整升降支架5的高度;

防护箱4的顶部开设有与升降支架5相契合的收容槽12,且收容槽12的两侧内壁均连接有与升降轨11相契合的对接杆13,防护箱4的顶端与推板7的底部衔接处开设有横向滑槽14,设置横向滑槽14便于推板7的移动;

平衡架3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组翻转槽15,且翻转槽15的内部设置支杆16,支杆16的顶端连接有万向轮18,且支杆16的内侧与翻转槽15的两侧之间设置有连接轴17,设置连接轴17便于万向轮18的翻转。

底板9的顶端靠两侧均设置有一块定位板10,两块定位板10的侧壁分别与两块升降板8的相对侧壁固定连接,测绘机体6固定安装在两块定位板10之间,利用定位板10对测绘机体6进行限位,防止其在使用时移动。

贯穿平衡架3的两侧均设置有轴套,平衡架3通过轴套与固定轴2的两端相套接,平衡架3的两侧均呈三角形状,设置成三角形状,提高平衡架3的稳定性。

推板7的底部设置有与横向滑槽14相契合的滑轨,推板7通过滑轨与横向滑槽14滑动连接。

防护箱4的前端设置有开关门,开关门的一侧通过铰链与防护箱4活动连接,设置开关门,便于对测绘机体6进行充电等操作。

升降轨11的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对接杆13通过卡入到内凹槽与升降轨11相卡接,贯穿升降轨11和升降板8的侧壁设置有紧固栓,通过设置紧固栓,便于对升降支架5的高度进行固定。

一种便于移动的测绘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固定轴2安装至支撑板1的内侧,将平衡架3通过轴套与固定轴2的两端固定,将平衡架3的底部与测量区域地面接触,在测量时,首先将两块推板7相外推动,推板7利用滑轨在横向滑槽14内移动,将收容槽12露出,拉动两块升降板8,将升降支架5从防护箱4内拉出,升降板8利用升降轨11在对接杆13上滑动,带动底板9的位置上升,将测绘机体6放置在两块定位板10之间,利用升降板8的升高,将测绘机体6从防护箱4的内部送出,利用测绘机体6进行测绘操作,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只需将整个装置抬起,将万向轮18进行翻转,万向轮18利用支杆16在连接轴17的转动下进行翻转,将万向轮18从翻转槽15翻转至平衡架3的下方,再将整个装置放下,使得万向轮18与地面接触,推动装置,即可利用万向轮18对装置进行移动,在操作时较为方便,不需要移动时,将万向轮18向上翻转,使得平衡架3的底部支架与地面接触,平衡架3的两侧设置成三角形,底部呈平整状,在放置时能够使得整个测绘装置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1的内部设置固定轴2,且在固定轴2上安装平衡架3,平衡架3通过轴套与固定轴2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时,只需将整个装置抬起,将万向轮18进行翻转,万向轮18利用支杆16在连接轴17的转动下进行翻转,将万向轮18从翻转槽15翻转至平衡架3的下方,再将整个装置放下,使得万向轮18与地面接触,推动装置,即可利用万向轮18对装置进行移动,在操作时较为方便,将万向轮18再次翻转时可以将其调整至平衡架3的上部,从而可以对万向轮18进行收纳,且平衡架3的两侧设置成三角形,底部呈平整状,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保证了整个测绘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防护箱4配合升降支架5,将两块推板7相外推动,推板7利用滑轨在横向滑槽14内移动,将收容槽12露出,拉动两块升降板8,将升降支架5从防护箱4内拉出,升降板8利用升降轨11在对接杆13上滑动,带动底板9的位置上升,将测绘机体6放置在两块定位板10之间,利用升降板8的升高,将测绘机体6从防护箱4的内部送出即可进行测绘操作,将升降支架5利用升降轨11在对接杆13上下滑,即可将升降支架5整体送入到防护箱4内,再将推板7推动至将收容槽12顶部封闭,即可对测绘机体6进行保护,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避免测绘机体6外露在测绘环境当中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