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6525发布日期:2020-10-28 11:4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粒物料称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各种粉粒物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对粉粒物料的不同混合比例的测试中,对混合量的控制较难掌握,现有的称重装置在收取物料时易洒出,不仅浪费实验用的物料,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设置的遮挡装置可控制投放的粉粒物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合比例,且遮挡装置容易控制,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同时设置的齿轮和齿板能够将下部的物料碗平稳推出,避免拿取物料时物料洒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包括底板、称重机构、料斗和遮挡机构;

底板:所述底板为正方形实心平板,底板的上表面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与顶板的下表面四角固定连接,且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四角与四根支撑柱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顶板与隔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大小相同的通槽;

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包含缓震弹簧、连接板、电子秤、物料碗支架、物料碗、滑轨和电子秤数显屏,所述缓震弹簧共设有四根,四根缓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和连接板的下表面四角,所述连接板为实心平板,且连接板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挡块,所述电子秤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滑轨与连接板的上表面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物料碗支架呈十字形,物料碗支架固定安装于电子秤的上表面中部,且物料碗支架的上表面开槽为弧形,所述物料碗为碗状结构,物料碗活动安装于物料碗支架的上表面开槽内,所述电子秤数显屏固定安装于电子秤的前表面;

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安装于顶板的上表面中部通槽内,且料斗的下端延伸至顶板的下表面下侧;

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固定安装于隔板与顶板之间,且遮挡机构中的牛津布与隔板左侧面的回收机构中的收纳箱相连接;

其中:电子秤的输入端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机构包含定位块、光杠、卡环、固定板、牛津布和把手,所述定位块共设有四个,四个定位块分别固定安装于隔板的上表面四角,所述光杠共设有两根,两根光杠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侧左右对应的定位块的内侧面中部固定连接,且两根光杠的外环面与两个卡环的内环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卡环的外环面相对内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牛津布的右端面,所述把手的后侧面通过连杆与前侧的卡环的外环面前侧固定连接。遮挡机构可控制投放的粉粒物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合比例,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混合比例的粉粒物料进行实验。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机构包含收纳箱、加长轴和手轮,所述收纳箱固定安装于隔板的左侧面,且收纳箱的内部转轴与牛津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长轴的后端面与收纳箱的内部转轴前端面固定连接,且加长轴的前端面与手轮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通过手轮可将牛津布收回,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遮挡机构的控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含齿板、齿轮、转轴、转把、固定块和弹簧,所述齿板的右侧面两端通过连杆与电子秤的左侧面两端固定连接,且齿板的卡齿向下,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前后两侧通过两根弹簧与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上部的开孔与转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转把,转轴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板相契合。齿轮和齿板能够将下部的物料碗平稳推出,避免拿取物料时物料洒出,从而达到完整的收取粉粒物料的目的。

进一步的,还包括胶环,所述胶环共设有两个,两个胶环分别固定安装于料斗的下表面和隔板的上表面通槽处。料斗下侧和隔板上侧的胶环能够增加遮挡装置的密封性,避免物料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设置的遮挡装置可控制投放的粉粒物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合比例,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混合比例的粉粒物料进行实验。

2、遮挡装置容易控制,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同时料斗下侧和隔板上侧的胶环能够增加遮挡装置的密封性,避免物料洒出。

3、同时设置的齿轮和齿板能够将下部的物料碗平稳推出,避免拿取物料时物料洒出,从而达到完整的收取粉粒物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顶板、3隔板、4支撑柱、5称重机构、501缓震弹簧、502连接板、503电子秤、504物料碗支架、505物料碗、506滑轨、507电子秤数显屏、6运动机构、601齿板、602齿轮、603转轴、604转把、605固定块、606弹簧、7料斗、8回收机构、801收纳箱、802加长轴、803手轮、9遮挡机构、901定位块、902光杠、903卡环、904固定板、905牛津布、906把手、10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进料控制装置的称重装置,包括底板1、称重机构5、料斗7和遮挡机构9;

底板1:底板1为正方形实心平板,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通过四根支撑柱4与顶板2的下表面四角固定连接,且底板1与顶板2之间设置有隔板3,隔板3的四角与四根支撑柱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且顶板2与隔板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大小相同的通槽;

称重机构5:称重机构5包含缓震弹簧501、连接板502、电子秤503、物料碗支架504、物料碗505、滑轨506和电子秤数显屏507,缓震弹簧501共设有四根,四根缓震弹簧5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四角和连接板502的下表面四角,连接板502为实心平板,且连接板502的上表面后侧设置有挡块,电子秤50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滑轨506与连接板502的上表面两侧滑动连接,物料碗支架504呈十字形,物料碗支架504固定安装于电子秤503的上表面中部,且物料碗支架504的上表面开槽为弧形,物料碗505为碗状结构,物料碗505活动安装于物料碗支架504的上表面开槽内,电子秤数显屏507固定安装于电子秤503的前表面;还包括运动机构6,运动机构6包含齿板601、齿轮602、转轴603、转把604、固定块605和弹簧606,齿板601的右侧面两端通过连杆与电子秤503的左侧面两端固定连接,且齿板601的卡齿向下,固定块605的下表面前后两侧通过两根弹簧606与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05上部的开孔与转轴603的中部转动连接,转轴603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转把604,转轴603的右侧端固定安装有齿轮602,且齿轮602与齿板601相契合。齿轮602和齿板601能够将下部的物料碗505平稳推出,避免拿取物料时物料洒出,从而达到完整的收取粉粒物料的目的。

料斗7:料斗7固定安装于顶板2的上表面中部通槽内,且料斗7的下端延伸至顶板2的下表面下侧;还包括胶环10,胶环10共设有两个,两个胶环10分别固定安装于料斗7的下表面和隔板3的上表面通槽处。料斗7下侧和隔板3上侧的胶环10能够增加遮挡装置的密封性,避免物料洒出。

遮挡机构9:遮挡机构9固定安装于隔板3与顶板2之间,且遮挡机构9中的牛津布905与隔板3左侧面的回收机构8中的收纳箱801相连接;遮挡机构9包含定位块901、光杠902、卡环903、固定板904、牛津布905和把手906,定位块901共设有四个,四个定位块901分别固定安装于隔板3的上表面四角,光杠902共设有两根,两根光杠902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侧左右对应的定位块901的内侧面中部固定连接,且两根光杠902的外环面与两个卡环903的内环面滑动连接,固定板904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卡环903的外环面相对内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90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牛津布905的右端面,把手906的后侧面通过连杆与前侧的卡环903的外环面前侧固定连接。遮挡机构9可控制投放的粉粒物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合比例,能够更加方便的对不同混合比例的粉粒物料进行实验。回收机构8包含收纳箱801、加长轴802和手轮803,收纳箱801固定安装于隔板3的左侧面,且收纳箱801的内部转轴与牛津布905的一端固定连接,加长轴802的后端面与收纳箱801的内部转轴前端面固定连接,且加长轴802的前端面与手轮803的后侧面中部固定连接。通过手轮803可将牛津布905收回,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遮挡机构9的控制。

其中:电子秤503的输入端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把手906带动卡环903运动,从而带动固定板904运动,进而使牛津布905将料斗7下口遮起,将料斗7内投入物料,缓慢转动手轮803,使牛津布905通过收纳箱801中的转轴收回,从而使物料经过料斗7下口流入物料碗505中,物料碗505下侧的电子秤503对物料进行称重,当物料重量达到要求时拉动把手906,使牛津布905将料斗7下口遮起,然后转动转把604,转把604带动齿轮602的转动,齿轮602的转动带动齿板601向前运动,齿板601带动电子秤503滑出设备中部,从而方便物料碗505的收取。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子秤503选用永康市华鹰衡器有限公司的300kg级无线电子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