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3169发布日期:2020-04-21 19:02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清洁能源需求也越来越大。风力发电是一种较成熟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其中,风电的叶片需要经常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顺利工作,比如风电叶片的防雷检测。

由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处在高空之中,因此对其进行防雷检测十分麻烦,目前,市场上缺少能够简单方便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通过设置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对风电叶片进行防雷检测,通过设置金属网保证能够与风电叶片充分接触,设置引线确保位于地面的检测设备能够与风电叶片顺利连接,同时设置尼龙网和绝缘的布条尽量减少干扰。

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连接件、弹性金属杆、布条、尼龙网、金属网、引线、束线器、皮套和防雷检测器;所述弹性金属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上,所述布条固定连接在弹性金属杆的顶端,所述尼龙网缝制在布条内,所述金属网通过绝缘布缝制在尼龙网中心处,所述引线上端连接至金属网,下端连接至防雷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两侧共设有只翼臂,且无人机本体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翼臂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翼,所述弹性金属杆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翼臂上。

优选的,所述尼龙网上还缝制有皮套,所述引线的上端从皮套中穿过连接在金属网上。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侧面还设有束线器,所述引线通过束线器后引下。

优选的,所述金属网由铜绞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对风电叶片进行防雷检测,通过设置金属网保证能够与风电叶片充分接触,设置引线确保位于地面的检测设备能够与风电叶片顺利连接,同时设置尼龙网和绝缘的布条尽量减少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

其中,1、无人机本体,2、连接件,3、弹性金属杆,4、布条,5、尼龙网,6、金属网,7、引线,8、束线器,9、皮套,10、翼臂,11、旋翼,12、支脚,13、防雷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连接件2、弹性金属杆3、布条4、尼龙网5、金属网6、引线7、束线器8、皮套9和防雷检测器13;所述弹性金属杆3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上,所述布条4固定连接在弹性金属杆3的顶端,所述尼龙网5缝制在布条4内,所述金属网6通过绝缘布缝制在尼龙网5中心处,所述引线7上端连接至金属网6,下端连接至防雷检测器13。弹性金属杆3具有很好的弹性,施加少许外力就能够弯曲,尼龙网5网孔较大,金属网6比较细密,布条4、尼龙网5、皮套9都是绝缘的。

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共设有4只翼臂10,且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设有支脚12,所述翼臂10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翼11,所述弹性金属杆3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翼臂10上。旋翼11设在翼臂10下方,方便在无人机本体1上设置弹性金属杆3等装置。

所述尼龙网5上还缝制有皮套9,所述引线7的上端从皮套9中穿过连接在金属网6上。引线7从皮套9中穿过,确保其稳定,且被保护防止误触。

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侧面还设有束线器8,所述引线7通过束线器8后引下。束线器8约束引线7位置防止引线7与旋翼11碰到。

所述金属网6由铜绞线制成。导电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需要风电叶片的防雷进行检测时,将引线7上下两端分别与金属网6和防雷检测器13连接好,并通过束线器8将引线7在无人机本体1上的位置固定住,防止其与旋翼11碰到,然后操控无人机本体1升空,靠近风电叶片;

靠近风电叶片后,将金属网6对准风电叶片的下端,然后慢慢提升无人机本体1的高度,使金属网6与风电叶片的下端接触,并逐渐包裹住风电叶片的下端(在此过程中,由于无人机本体1在上升而金属网6被抵住无法上升,因此弹性金属杆3会逐渐弯曲,4根弹性金属杆3上端逐渐靠拢,使尼龙网5和金属网6慢慢合拢,将电叶片的下端包裹住),此时金属网6与风电叶片充分接触,然后启动防雷检测器13即可轻松对风电叶片进行防雷检测。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对风电叶片进行防雷检测,通过设置金属网保证能够与风电叶片充分接触,设置引线确保位于地面的检测设备能够与风电叶片顺利连接,同时设置尼龙网和绝缘的布条尽量减少干扰。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连接件(2)、弹性金属杆(3)、布条(4)、尼龙网(5)、金属网(6)、引线(7)、束线器(8)、皮套(9)和防雷检测器(13);所述弹性金属杆(3)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本体(1)上,所述布条(4)固定连接在弹性金属杆(3)的顶端,所述尼龙网(5)缝制在布条(4)内,所述金属网(6)通过绝缘布缝制在尼龙网(5)中心处,所述引线(7)上端连接至金属网(6),下端连接至防雷检测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两侧共设有4只翼臂(10),且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设有支脚(12),所述翼臂(10)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旋翼(11),所述弹性金属杆(3)通过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翼臂(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5)上还缝制有皮套(9),所述引线(7)的上端从皮套(9)中穿过连接在金属网(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侧面还设有束线器(8),所述引线(7)的下端穿过束线器(8)后连接至防雷检测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6)由铜绞线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电叶片防雷检测无人机,涉及风电叶片检测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连接件、弹性金属杆、布条、尼龙网、金属网、引线、束线器、皮套和防雷检测器,通过设置无人机来代替人力对风电叶片进行防雷检测,通过设置金属网保证能够与风电叶片充分接触,设置引线确保位于地面的检测设备能够与风电叶片顺利连接,同时设置尼龙网和绝缘的布条尽量减少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成乐;田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巡飞易科(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恒诚永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