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检重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9783发布日期:2020-04-17 18:3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滑板检重秤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滑板检重秤领域,尤其涉及采用柔软皮带托动物体的重量传导件水平布置或小角度倾斜布置的滑板检重秤。



背景技术:

很多物品,如各种盒装、瓶装或袋装的药品或食品、各种形状不规则的土产或水产或工业品,需要在生产线上通过检重秤来检测其重量是否合格或是否缺件、多件,或根据重量来分级。

重量传导件上表面大角度倾斜向下的滑板检重秤由于精度高,已经在生产线上得到大量应用。

滑板检重秤包括底座、顺料滑板、重量传导件、电控柜。被称量物体从重量传导件上表面滑过并同时称重,重量传导件与其下面的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刚性连接,称重传感器的固定端与底座刚性连接,称重传感器与电控柜电连接。重量传导件上表面非常光滑可减小物体滑过的摩擦阻力,重量传导件的上表面也非常平坦可减少物体滑过时的跳跃、颠簸及水平打转、上下翻滚,重量传导件的上表面与称重传感器的承载方向垂直消除了摩擦力对称重结果的影响,可达到较高的称重精度。重量传导件大多由一块薄钢板制造。

重量传导件上表面大角度倾斜向下的滑板检重秤,物体依靠初速度和高度势能在重量传导件上滑过并称重。由于没有旋转部件对称重传感器的干扰,称重传感器也没有来自滑板上物体以外的其他干扰和接触制约,重量传导件沿物体行进方向的长度可以设计得很长以便大幅增加称量时间,所以,滑板秤的称重精度非常高。由于重量传导件质量很轻,既可以选用量程更小的称重传感器以提高称重精度,同时,重量传导件与称重传感器直接刚性固定,还确保重量传导件与称重传感器组成的弹性系统的固有频率非常高,对重量的传导反应极快。所以,滑板检重秤不但精度比皮带检重秤精度高,还能适应高速称重。所以,重量传导件上表面大角度倾斜向下的滑板检重秤在生产线上得到大量应用。

但是,滑板检重秤有如下缺点:

1、要求被称量物体的底面也须非常光滑,与重量传导件上表面的摩擦力非常小,尤其要求被称量物体表面干燥并且没有粘性。

2、要求被称量物体的底面尽量平坦,否则,物体会由于与滑板的摩擦力或阻力可能出现打转或翻转,从而严重影响称重精度。

3、要求被称量物体重心较低;还不适合开口的液体容器的检重,因为倾斜向下的重量传导件会导致开口的液体容器洒出出液体,水平布置的重量传导件会由于物体底部阻力减速、顶部会前倾而漾出液体;同理,封闭的容器也不适合,因为液体在容器内部摇荡导致无法称量准确。

4、必须倾斜20°以上。

对各种常用纸盒、塑料袋等包装品,重量传导件上表面倾斜向下的角度小于15°时,由于被称量物体重量相对滑板表面的下滑分力变小,滑动摩擦力变大,物体滑动姿态、速度变得不稳定,无法实现稳定的称量高精度。重量传导件上表面水平布置或小于15°的小倾角布置时,低速物体无法滑过重量传导件,重量传导件的长度必须较短,只允许底部非常光滑的中高速物体惯性滑过重量传导件。但是,中高速物体滑动中由于每次滑动中物体底部各点与滑板的摩擦力都不一致导致每次的滑动姿态会变化、滑动速度会变慢,而且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初速度同一个姿态下每次在滑板上滑动的速度尤其是冲出滑板时的速度都不一样,尤其是重量传导件的长度很短导致称重传感器承载时间短、重量数据采样少,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称重数据处理从而影响称重精度。

所以,滑板检重秤不适合滑板须水平布置或小于15°的小倾角布置的场合。

但是,事实上,很多生产线只能水平输送,检重秤的秤台必须水平布置或以小于15°的小倾角布置。

5、不适于后续工艺对被称量物体姿态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为现有技术在滑动检重过程中物体可能转动或翻滚。如,很多盒装产品需要在检重后在包装盒特定部位打码,要求检重时包装盒不能有姿态转动,又如,检重后物体需要进行装盒,也要求检重不能导致物体的姿态变化。

这些缺点严重制约了滑板检重秤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水平输送被称量物体的生产线上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提供一种滑板检重秤。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滑板检重秤,它包括重量传导件、称重传感器、重量传导件顶部具有光滑的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面为矩形平面且与称重传感器承载方向垂直,重量传导件与称重传感器的承载端刚性连接,还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运行的皮带输送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包括皮带,所述皮带输送装置上部的左、右各有一个辊轴,分别为左辊轴和右辊轴,皮带在左辊轴和右辊轴上通过,皮带位于左辊轴的上顶点和右辊轴上顶点之间的部分称为轴间上皮带,重量传导件位于左辊轴与右辊轴之间,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的部分下表面滑动接触,被称量物体沿皮带运行方向的长度为wc,滑动接触面的沿皮带运行方向的长度为bc,bc大于wc,左辊轴与右辊轴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均与滑动接触面平行。

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左辊轴截面的顶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zc,被称量物体在没有轴间上皮带时直接压在称重传感器上后称重传感器承载端向下位移为h,zc长度需保证:57.3×h<zc<wc/2。

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右接触点相对右辊轴的顶点的距离为yc,yc需保证且57.3×h<yc<wc/2。

皮带输送装置包括两条独立且平行的皮带,重量传导件顶部只有一个滑动接触面。

重量传导件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滑动接触面,每个滑动接触面的长边沿着皮带运行方向布置,重量传导件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面之外的其他部分的高度比该两个滑动接触面的高度低。

重量传导件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滑动接触面,每个滑动接触面的长边沿着皮带运行方向布置,重量传导件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面之外的其他部分的高度比该两个滑动接触面的高度低;还包括两条独立且平行的皮带;两条皮带分别与对应的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

在左辊轴与滑动接触面之间还设置有顺料滑板,顺料滑板的顶部为光滑平面,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滑动接触面共面或平行,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不低于滑动接触面,顺料滑板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sc,sc长度需满足以下条件:57.3×h<sc<wc/2。

在重量传导件与右辊轴之间还设置有出料滑板,出料滑板的顶部为光滑平面,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滑动接触面共面或平行,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不高于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出料滑板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cc,cc长度需满足以下条件:57.3×h<cc<wc/2。

在左辊轴与滑动接触面之间还设置有顺料滑板,顺料滑板的顶部为光滑平面,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顺料滑板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sc,sc长度需满足以下条件:57.3×h<sc<wc/2;

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向右上方小幅度倾斜且相互夹角a小于10°,皮带运行线速度为v,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顺料滑板顶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zj,zj>0.5×g×sc×sc/(v×v)。

在重量传导件与右辊轴之间还设置有出料滑板,出料滑板的顶部为光滑平面,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出料滑板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cc,cc长度需保证:57.3×h<cc<wc/2;

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向右下方小幅度倾斜且相互夹角b小于10°,出料滑板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滑动接触面的垂直距离为yj,yj>0.5×g×cc×cc/(v×v)。

皮带输送装置是多辊结构,在左辊轴和右辊轴所在平面之下还包括第三辊轴,在轴间上皮带与第三辊轴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安装重量传导件和称重传感器。

还包括底座、电控柜,称重传感器的固定端与底座刚性连接,称重传感器与电控柜电连接;皮带输送装置只有左辊轴和右辊轴共两个辊轴,其中左辊轴为从动轴,右辊轴为主动辊轴,右辊轴由电机驱动,称重传感器穿插设置在两条平行的皮带之间,底座设置在两条皮带之外,重量传导件与称重传感器紧固连接。滑动接触面为矩形平面。

重量传导件的垂直于皮带运行方向的截面为“凹”形结构,重量传导件两侧向上设置凸起;两个凸起的上表面即为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与其滑动接触的皮带的宽度,重量传导件中间部位的上表面高度低于两侧的长条形光滑平面。

重量传导件的“凹”形结构及其中的凸起是由整块板材折弯而成,折弯线与皮带运行方向平行。

重量传导件的垂直于皮带运行方向的截面为“凹”形结构,重量传导件两侧向上设置凸起;重量传导件的“凹”形结构包括轻质的材料做成的“凹”形框架以及与“凹”形框架的两个侧面的凸起固定连接的具有光滑上表面的硬质导轨,硬质导轨的长度方向与皮带运行方向一致,硬质导轨的上表面即为滑动接触面。

在右辊轴之后连接用作剔除不合格物体的皮带输送机,在剔除用的皮带输送机上上下重叠设置两个气动喷嘴,每个气嘴对应一个电磁阀,两个气动喷嘴指向同一个方向和位置。

本方案大幅扩展了现有滑板检重秤的使用范围、大幅提高了现有检重秤的技术效果,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高精度称量,超过了现有滑板检重秤的精度。

由于皮带柔软,经过标定后,皮带的初始张力与由于称重传感器承载端下移造成的皮带拉伸应力增量之和在铅锤方向的分力对被称量物体的称重结果的影响被完全补偿掉,再加上有皮带动力托动被称量物体滑过重量传导件,重量传导件沿物体移动方向的长度可以做得很长确保称重传感器可以采样更多的数据,还可以速度可控地滑过重量传导件,而大倾角滑板检重秤上被称量物体的速度和姿态完全自由不可控。所以,本申请方案的称重精度非常高,超过了大角度倾斜式滑板检重秤的称重精度。

2、即可超低速称量,也可超高速称量,远远超过了现有滑板检重秤的速度使用范围。

由于被称量物体不直接接触重量传导件,不需要靠速度惯性冲过滑板,而是通过皮带托动,且皮带托动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高速运动的被称量物体不会因摩擦阻力减速、打转或翻到,称重采样非常平稳,保证了称重结果的高精度。由于皮带托动物体,低速运动的物体(如盛有液体的容器)也可以平稳地滑过并高精度称量。

3、因为有皮带的平稳托动,底部不光滑、潮湿甚至有粘性的被称量物体也可以用滑板方式检重。比如,有些物体的底部毛糙,即便滑板倾斜大于20°,仍然不能正常使用滑板检重秤。本申请的方案大幅扩展了现有滑板秤技术的使用范围。

4、因为有皮带的平稳托动,底部不平坦的物体也可以用滑板方式检重。

5、因为有皮带的平稳托动,盛放各种液体的容器也可方便高精度称量。

6、因为有皮带的平稳托动,不再要求被称量物体的重心较低,高瓶、高盒都可以称量,不会在滑动称量中翻倒。

7、因为设置两条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皮带,使得重量传导件与称重传感器及底座的安装极为方便,可以直接在两条皮带之间固定或拆卸重量传导件,底部不平坦的物体可以由两条皮带抬着运行,更平稳。

8、重量传导件的“凹”形结构可以平稳移动底部凹凸不平的物体,实现高精度称量。

9、上料滑板、出料滑板与重量传导件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更换和调整皮带时,非常方便,还不影响原来的称重参数设置和称重精度。

10、顺料滑板、重量传导件、出料滑板的“凹”形结构是钣金折弯而来,更滑方便、成本低,由于顺料滑板、重量传导件、出料滑板的“凹”形结构的一致性,称重精度更高。在“凹”形框架两凸起侧上表面固定光滑的硬质长条,使更换成本更低。

11、适合对检重后物体姿态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如,检重后打码、装盒、码垛等。

12、滑板检重秤不再限于必须倾斜须大于20°。不仅适合重量传导件上表面水平布置或小于15°小倾角布置时,现有滑板检重秤适合的所有倾斜角度都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设置顺料滑板和出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料滑板和出料滑板相对滑动接触面小角度倾斜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左视剖面图。图6为重量传导件由整块板材折弯而成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示意图,图8为重量传导件由凹形结构与导轨组成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重量传导件,2-称重传感器,3-底座,4-皮带,5-顺料滑板,6-出料滑板,7-被称量物体,8-左辊轴,9-右辊轴,11-紧固件,12-“凹”形框架,13-硬质导轨,14-滑动接触面,19-电机,zc-左辊轴顶点或轴间上皮带与顺料滑板的最右接触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yc-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右接触点相对右辊轴顶点或轴间上皮带与出料滑板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wc-被称量物体沿皮带运行方向的长度,sc-顺料滑板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cc-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出料滑板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zj-滑动接触面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顺料滑板顶部平面的垂直距离,yj-出料滑板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滑动接触面的垂直距离,a-顺料滑板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向右上方倾斜的夹角,b-出料滑板的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向右下方倾斜的夹角,箭头-皮带运行方向,bc-滑动接触面沿皮带运行方向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滑板检重秤,见图1和2,包括重量传导件1、称重传感器2、底座3、电控柜,称重传感器2的固定端与底座3刚性连接,称重传感器2与电控柜电连接,重量传导件1顶部具有光滑的矩形平面,该平面称为滑动接触面14且与称重传感器2承载方向垂直,重量传导件1直接与且只与称重传感器2的承载端刚性连接,还包括皮带输送装置,皮带输送装置包括皮带4,如图2中箭头所示,所述皮带4的位于皮带输送装置上部的部分自左向右运行,所述皮带输送装置上部的左、右各有一个辊轴,分别为左辊轴8和右辊轴9,皮带4在左辊轴8和右辊轴9上通过,皮带4位于左辊轴8的上顶点和右辊轴9上顶点之间的部分称为轴间上皮带,皮带薄且柔软,皮带输送装置施加在皮带4上的拉伸张力使轴间上皮带几乎呈平面,重量传导件1位于左辊轴8与右辊轴9之间,滑动接触面14与轴间上皮带的部分下表面滑动接触,被称量物体7沿皮带运行方向的长度为wc,滑动接触面14的沿皮带4运行方向的长度为bc,bc大于wc,左辊轴8与右辊轴9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均与滑动接触面14平行。

皮带输送装置只包括一条皮带4,皮带输送装置只有左辊轴8和右辊轴9共两个辊轴,其中左辊轴8为从动轴,右辊轴9为主动辊轴,右辊轴9由电机19驱动,重量传导件1顶部只有一个滑动接触面14。

左辊轴8截面的顶点不低于滑动接触面14,右辊轴9截面的顶点不高于滑动接触面14。

左辊轴8截面的顶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14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zc,被称量物体7在没有轴间上皮带时直接压在称重传感器2上后称重传感器2承载端向下位移为h,zc长度需保证:57.3×h<zc<wc/2。

57.3×h<zc可以保证在如下工况下仅仅由于来自左辊轴8方向的皮带张力原因所致的检重误差在25mg之内:两条皮带,各自厚度0.17mm、宽度20mm、皮带张力1000g力,pvc材质,,称重传感器量程6000g,称重传感器承载端最大挠度0.36mm,此时,把平直的长zc的皮带一端下移h带来的角度变化为1°时,皮带原始张力和皮带伸长增加的张力之和为160g力,数学简化模型中正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互换带来的理论误差率为0.000152305,二者相乘后张力所致误差约为0.025g。所以,若要控制本申请结构在后续称重结果数字处理时不可避免的函数转换误差所致的张力误差在25mg之内,则需要arctg(h/zc)<1°,也即,zc>h/tg(1°)=57.3×h。如果arctg(h/zc)>1°,误差将急剧增大。

zc<wc/2可以确保被称量物体7从左辊轴8顶部跨越上滑动接触面14时重心还在左辊轴8顶部上,避免被称量物体7的底部右边缘冲击滑动接触面14的左边缘,使被称量物体7可以平稳地移到滑动接触面14上,减少称重误差。

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14的最右接触点相对右辊轴9的顶点的距离为yc,yc需保证且57.3×h<yc<wc/2。

与左辊轴8顶点相对滑动接触面14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之间皮带的长度限制原理相同,57.3×h<yc可以保证在如下工况下仅仅由于来自右辊轴9方向的皮带张力原因所致的检重误差在25mg之内:两条皮带,厚度0.17mm,宽度20mm,皮带张力1000g力,皮带弹性模量为70gpa,称重传感器量程6000g,称重传感器承载端最大挠度0.36mm。

yc<wc/2可以确保被称量物体7从滑动接触面14跨越上右辊轴9顶部时重心还在滑动接触面14上,避免被称量物体7的底部右边缘冲击右辊轴9的顶部,使被称量物体7可以平稳地移到右辊轴9上,减少称重误差。

实际上,通过标定,可以进一步大幅降低由于皮带4的原始张力和滑动接触面14因承载后下移使皮带4伸长带来的张力增量之和对称重传感器2的影响。

采用山东西泰克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带数字滤波功能的scw-plac6000检重控制模块,只有一条皮带4,宽120mm、厚度0.17mm,皮带4张力6000g,pvc材质,称重传感器2量程6000g,称重传感器2承载端最大挠度0.36mm,称量50g重的纸质包装盒,包装盒沿皮带4长度方向长wc=60mm,沿皮带4宽度方向长106mm,高度12mm,zc=yc=20mm,重量传导件1与轴间上皮带只有一个矩形的滑动接触面14,滑动接触面14的沿物体运行方向的长度bc=150mm、垂直于物体运行方向的宽度130mm,包装盒使称重传感器2承载端下移h=0.003mm,50g载荷带来的角度变化为0.0086°,尽管导致了1.8g的铅锤分力,但通过测试前的数字标定处理,该铅锤分力对称重结果的影响被抵消掉。生产线速度为每分钟400盒,皮带4速度为75米/分钟,本方案实际称量精度达到了0.31g。

而现有技术的皮带检重秤,秤台长度150mm,同样采用山东西泰克仪器有限公司的scw-plac6000检重模块,在检测400盒/分钟的同样物体时,皮带速度也为75米/分钟,最好的精度只有0.4g。所以,本申请方案的机械结构大幅提高了现有技术的称重精度。

实施例2,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两条独立且平行的皮带4,两条皮带4的宽度各为20mm,两条皮带4的沿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的间距也为66mm,每条皮带4的张力为1000g,50g载荷带来了0.6g的铅锤分力,仍可以通过测试前的数字标定处理被抵消。

两条皮带4架着被称量物体7在滑动接触面14的上空移动,被称量物体7的底面中只有与皮带4接触的部分的不平整度可能影响移动的平稳性,这样,可以降低滑板检重秤对被称量物体7底面平坦度的要求。

两条皮带4的总质量比实施例1的皮带总质量小很多,皮带4的接缝所致不平整度对重量传导件1的干扰、皮带4的各点质量不平衡度对重量传导件1的干扰都大幅减小。

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工况,本方案实际称量精度达到了0.28g,相比实施例1,进一步提高了称重精度。

实施例3,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重量传导件1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滑动接触面14,每个滑动接触面14的长边沿着皮带运行方向布置且长边长度为150mm、宽度均为20mm,该两个滑动接触面14的沿物体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的距离为66mm,重量传导件1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面14之外的其他部分的高度比该两个滑动接触面14的高度低。

宽120mm的皮带4托着被称量物体7在这两个滑动接触面14上滑动,被称量物体7底面中只有位于滑动接触面14之上的部分的不平整度才可能影响物体运行移动的平稳性,这样,可以降低滑板检重秤对被称量物体7底面平坦度的要求。

一条皮带4托着被称量物体7称重,还可以防止被称量物体的内容物撒漏对影响称重。

尽管仍有宽120mm的皮带4的接缝不平整度及不平衡质量的干扰,但是完全杜绝了被称量物体7的底面的不平整度对称重精度的影响。

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工况,本方案实际称量精度达到了0.25g,相比实施例1,进一步提高了称重精度。

实施例4,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特点还有,见图1和2和5,重量传导件1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相同形状和尺寸的滑动接触面14,每个滑动接触面14的长边沿着皮带运行方向布置且长边长度为150mm、宽度均为20mm,该两个滑动接触面14的沿物体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的距离为66mm,重量传导件1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面14之外的其他部分的高度比该两个滑动接触面14的高度低;

还包括两条独立且平行的皮带4,两条皮带4的宽度各为20mm,每条皮带4张力1000g,50g载荷带来了0.60016g的铅锤分力,但通过测试前的数字标定处理,该铅锤分力对称重结果的影响被抵消了;两条皮带4的沿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的间距也为66mm。

两条皮带4分别与所述两个滑动接触面14滑动接触。

两条皮带4沿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分别与两个滑动接触面14沿皮带运行方向的中心线上下重合。

由于重量传导件1的位于两个滑动接触面14之外的其他部分高度比该两个长条形平面的高度低,被称量物体7与皮带4不接触部分不可能接触重量传导件1,通过两条皮带4架着被称量物体7移动,完全杜绝了被称量物体7的底面的不平整度对称重精度的影响,可以大幅降低滑板检重秤对被称量物体7底面平坦度的要求。

两条皮带4的总质量比实施例1的皮带总质量小很多,皮带4的接缝所致不平整度对重量传导件1的干扰、皮带4的各点质量不平衡度对重量传导件1的干扰都大幅减小。

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工况,本方案实际称量精度达到了0.23g,相比实施例1,进一步提高了称重精度。

实施例5,滑板检重秤,见图3,与实施例4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左辊轴8与滑动接触面14之间还设置有顺料滑板5,

顺料滑板5的顶部为光滑平面,顺料滑板5的顶部平面与滑动接触面14平行,顺料滑板5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顺料滑板5的顶部平面不低于滑动接触面14,顺料滑板5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滑动接触面14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sc,与实施例1中相关zc和yc的限定原理一样,sc长度需保证:57.3×h<sc<wc/2。顺料滑板5与重量传导件1的截面形状一样,这样,被称量物体7在被皮带4托动下可以更流畅地由顺料滑板5跨越到滑动接触面14,不会对称重传感器带2来冲击,可以大幅提高称重精度并适应高速物体的称重。因为,设置顺料滑板5,相对于在左辊轴8之后直接对接滑动接触面14,有较长的顺料滑板5引导被称量物体7,大幅增加了被称量物体7上滑动接触面14时的平稳度,更由于顺料滑板5与重量传导件1的截面形状一样,被称量物体7的底部被压凹的导轨痕迹更吻合,过渡就更平稳。顺料滑板5与底座3刚性连接,这样,顺料滑板5与底座3及其上的称重传感器2、重量传导件1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调整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4相对重量传导件1的位置时,不会改变顺料滑板5与滑动接触面14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了称重精度,方便皮带4的更换和调整张力。

在重量传导件1与右辊轴9之间还设置有出料滑板6,出料滑板6的顶部为光滑平面,出料滑板6的顶部平面与滑动接触面14平行,出料滑板6的顶部平面与轴间上皮带滑动接触,出料滑板6的顶部平面不高于滑动接触面14,滑动接触面14与轴间上皮带接触的最右端点相对轴间上皮带与出料滑板6的最左接触点的距离为cc,cc长度需保证:57.3×h<cc<wc/2。出料滑板6与重量传导件1的截面形状一样,这样,被称量物体7在被皮带4托动下可以流畅地由滑动接触面14跨越到出料滑板6上,不会对称重传感器2带来反作用冲击,可以大幅提高称重精度并适应高速物体的称重。出料滑板6与底座刚性连接,这样,出料滑板6与底座3、称重传感器2、重量传导件1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调整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4相对重量传导件1的位置时,不会改变出料滑板6与滑动接触面14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了称重精度,方便皮带4的更换和调整张力。

顺料滑板5和出料滑板6均与重量传导件1具有同样的截面形状,都可以从两条平行的皮带4的间隔中拆装固定。

与实施例4同样的试验条件,sc=cc=20mm,顺料滑板5与皮带4接触部分长度为90mm,出料滑板6与皮带4接触部分的长度为90mm,由于被称量物体7在上到和离开滑动接触面14的时候,滑动更通畅,本方案的实际称量精度达到了0.18g,相比现有技术大幅提高了称重精度,相比实施例4效果也大幅提高。

把测试速度降至60盒/分钟,皮带4的速度为15米/分钟,本方案称重精度达到0.04g,也好于现有技术。同样测试速度和皮带速度下,现有皮带检重秤的精度为0.06g。

也可以,顺料滑板5、出料滑板6的顶部平面与滑动接触面14共面。

实施例6,滑板检重秤,见图4,与实施例5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顺料滑板5的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14向右上方小幅度倾斜且相互夹角a小于10°,皮带4运行线速度为v,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滑动接触面14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顺料滑板5顶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zj,zj>0.5×g×sc×sc/(v×v),这样,被称量物体7可以平稳地从顺料滑板5顶部平面移到滑动接触面14上,被称量物体7的底部右边缘近似惯性抛出最后落到滑动接触面14上,而不是抛出后落到滑动接触面141的左边缘的左边,不会因被称量物体7与重量传导件1的左边缘发生冲击而给重量传导件1下的称重传感器2带来干扰;

出料滑板6的顶部平面相对滑动接触面14向右下方小幅度倾斜且相互夹角b小于10°,出料滑板6与轴间上皮带的最左接触点到滑动接触面14的垂直距离为yj,yj>0.5×g×cc×cc/(v×v),这样,被称量物体7可以平稳地从滑动接触面14移到出料滑板6顶部平面上,被称量物体7不会因与出料滑板6的左边缘发生冲击后反作用于重量传导件1下的称重传感器2带来称量精度误差。

与实施例5同样的试验条件,皮带速度75米/分钟,每分钟400盒,a=b=5°,zj=yj=1.6mm,本方案的称量精度达到了0.16g,精度大幅高于现有技术,同时顺料滑板5和出料滑板6相对重量传导件1的调整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不必严格控制相互之间的平行和高度差。由于被称量物体7上到滑动接触面14上和移出滑动接触面14更平稳,所以,精度比实施例5更高、更稳定,不会出现由于底面不平坦导致被称量物体7的右下角冲击重量传导件1或出料滑板6右下边缘的情况,本方案的因安装调整方便、精度更高,适应性更广泛。

实施例7,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皮带输送装置是多辊结构,在左辊轴8和右辊轴9所在平面之下还包括第三辊轴,在轴间上皮带与第三辊轴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安装重量传导件1和称重传感器2。

实施例8,滑板检重秤,见图5,与实施例2或实施例4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称重传感器2穿插设置在两条平行的皮带4之间,底座3设置在两条皮带4之外,可极大地方便重量传导件1与称重传感器2和底座3的安装连接,重量传导件1与称重传感器2的安装固定或拆卸可以在两条平行的皮带4的间隙中进行。重量传导件1与称重传感器2通过紧固件11连接。

实施例9,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3或实施例4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见图5,重量传导件1的垂直于皮带4运行方向的截面为“凹”形结构,重量传导件1两侧向上设置凸起;两个凸起的上表面即为滑动接触面14;滑动接触面1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与其滑动接触的皮带4的宽度,重量传导件1中间部位的上表面高度低于两侧的长条形光滑平面,既保证重量传导件1不阻碍皮带4上的被称量物体7的运行,还保证连接重量传导件1和称重传感器的紧固件11的上表面也不能阻碍被称量物体7的移动。滑动在滑动接触面14上的皮带4托着被称量物体7移动。

中部下凹的重量传导件1可以大幅降低滑板检重秤对被称量物体7底面平坦度的要求。

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见图6和7,滑板检重秤,重量传导件1的“凹”形结构及其中的凸起是由整块板材折弯而成,折弯线与皮带4运行方向平行。

实施例11,与实施例9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见图8和9,一种滑板检重秤,重量传导件1的“凹”形结构包括轻质的材料做成的“凹”形框架12以及与“凹”形框架12的两个侧面的凸起固定连接的具有光滑上表面的硬质导轨13,硬质导轨的上表面即为滑动接触面14,硬质导轨13的长度方向与皮带4运行方向一致,这样,重量传导件1既轻又耐磨,秤台对称重传感器2的固有频率非常高,可以适于高速称重。

实施例12,滑板检重秤,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右辊轴9之后连接用作剔除不合格物体的皮带输送机,在剔除用的皮带输送机上上下重叠设置两个气动喷嘴,每个气嘴对应一个电磁阀,两个气动喷嘴指向同一个方向和位置,目的是为适应多个高速被称量物体的重量连续不合格时,一个喷气气嘴连接的电磁阀不能连续强力吹气,通过两个喷气气嘴及对应的电磁阀的交替动作可以连续强力吹打物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