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791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



背景技术:

防错样件测试要求为1个pass3个fail,先测试一个良品,再测试3个不良品,目前我们在线束测试时现场做防呆样件验证并正确的做了验证有虚假记录现象,且存在管理疏忽或无法管理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所述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导线,所述一号导线的后端设置有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导线,所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三号导线,所述二号导线、三号导线的一端均设置有测试防错验证工装,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指示灯,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靠近一号指示灯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指示灯,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靠近二号指示灯的一侧设置有三号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导线的前端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线的后端与测试设备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测试设备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十六组按键,所述按键与测试设备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指示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导线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固定连接,且二号导线与测试设备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导线与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固定连接,且三号导线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指示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号指示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测试设备的信号端口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信号端口相连接,所述二号导线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三号导线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的信号端口相连接,且三号导线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的信号端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将产品安装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之间,通过二号导线将测试设备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连接,测试设备会把对应的测试结果反馈给二号导线,测试防错验证工装会依据测试防错验证逻辑(即先测试一个正常产品,再测试三个非正常产品),抓取测试设备信息,如操作逻辑正常,测试防错验证工装上的三号指示灯亮起,反之二号指示灯亮起,若测试设备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之间的一号导线或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之间的三号导线被断开,则无法进行生产产品测试,即一号指示灯会亮起,利用此套治具达到了防呆样件验证的自动化管理,杜绝了不做防呆验证的可能性,并达到了验证正确性的自动化管理,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4、一号导线;5、测试设备;6、按键;7、二号导线;8、三号导线;9、测试防错验证工装;10、一号指示灯;11、二号指示灯;12、三号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支撑板1的上端靠近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导线4,一号导线4的后端设置有测试设备5,测试设备5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导线7,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一端设置有三号导线8,二号导线7、三号导线8的一端均设置有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指示灯10,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靠近一号指示灯10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指示灯11,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靠近二号指示灯11的一侧设置有三号指示灯12。

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导线4的前端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后端固定连接,一号导线4的后端与测试设备5的前端固定连接,测试设备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十六组按键6,按键6与测试设备5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一号指示灯10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二号导线7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固定连接,且二号导线7与测试设备5固定连接,三号导线8与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固定连接,且三号导线8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固定连接,二号指示灯11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三号指示灯12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测试设备5的信号端口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信号端口相连接,二号导线7的数量为两组;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相连接,且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使用者将产品安装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之间,通过二号导线7将测试设备5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连接,通过按键6控制测试设备5,测试设备5会把对应的测试结果反馈给二号导线7,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会依据测试防错验证逻辑(即先测试一个正常产品,再测试三个非正常产品),抓取测试设备5信息,如操作逻辑正常,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上的三号指示灯12亮起,反之二号指示灯11亮起,若测试设备5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之间的一号导线4或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之间的三号导线8被断开,则无法进行生产产品测试,即一号指示灯10会亮起,在使用前景上超越了传统的线束测试防错工装,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靠近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所述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导线(4),所述一号导线(4)的后端设置有测试设备(5),所述测试设备(5)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导线(7),所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一端设置有三号导线(8),所述二号导线(7)、三号导线(8)的一端均设置有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指示灯(10),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靠近一号指示灯(10)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指示灯(11),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靠近二号指示灯(11)的一侧设置有三号指示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板(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线(4)的前端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线(4)的后端与测试设备(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测试设备(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十六组按键(6),所述按键(6)与测试设备(5)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指示灯(10)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导线(7)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固定连接,且二号导线(7)与测试设备(5)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导线(8)与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2)固定连接,且三号导线(8)的一端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指示灯(11)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指示灯(12)与测试防错验证工装(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测试设备(5)的信号端口与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3)的信号端口相连接,所述二号导线(7)的数量为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相连接,且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与三号导线(8)的信号端口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近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所述二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后端设置有一号导线,所述一号导线的后端设置有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的一端设置有二号导线,所述一号检测治具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三号导线,所述二号导线、三号导线的一端均设置有测试防错验证工装,所述测试防错验证工装的上端设置有一号指示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防错工装,达到了防呆样件验证的自动化管理,杜绝了不做防呆验证的可能性,并达到了验证正确性的自动化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福尔希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