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402发布日期:2020-08-14 18:5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检测效果突出的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

[

背景技术:
]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类产品有了大幅度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常用的电子类产品一般都采用可充电式锂电池作为能源供给,“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物质进入环境中会造成重金属镍、钴污染(包括砷),氟污染,有机物污染,粉尘和酸碱污染,由于广泛用于当前的各种需要电池供电的产品设备上,其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供电电源之一。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对锂电池的性能检测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际使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果、体验度,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电池检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检测效率、可靠度等多方面都不够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从锂电池检测设备的具体结构与功能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检测效果突出的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包括主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上部的转移机械手组件、用于对锂电池进行检测的锂电池检测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器、电源组件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所述转移机械手组件包括安设于所述主机体上部的滑动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上部的转移机械手;该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在滑动轨道上移动的滑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部的旋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撑杆上部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旋转支撑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端头部位、用于夹取锂电池的夹取头;该夹取头包括安装板以及可在安装板上相向滑动实现夹取动作的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所述锂电池检测平台包括矩阵式开设的多个用于放置待检测锂电池的锂电池放置槽以及靠近各锂电池放置槽设置、用于与所述锂电池电性接触、进行性能检测的检测组件;还包括开设于主机体上部两侧、分别用于放置待检测锂电池以及检测完成之后锂电池的第一锂电池槽、第二锂电池槽;在所述主机体正面还设置有信号显示屏以及多个控制按钮;该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检测组件、信号显示屏、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械手还包括设置于滑动基座中用于驱动该滑动基座在滑动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支撑杆轴向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伸缩杆伸缩的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绕固定轴旋转的第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相对于第一机械臂绕固定轴旋转的第五驱动电机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平行移动的夹取驱动气缸。

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械手的夹取头部位还安设有用于对锂电池顶面的标签信息进行识别和判定的红外识别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l型检测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l型检测头绕固定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所述检测头朝向锂电池放置槽一面设置有检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l型检测头尾端部位通过一旋转轴与所述主机体相连接;且该检测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地,所述滑动轨道上还安设有用于将检测完成之后的锂电池移转到第二锂电池槽中的第二转移机械手组件;该第二转移机械手组件与转移机械手组件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各锂电池放置槽底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槽体深度的上下调节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机体整体呈方形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通过同时设置主机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组件12、用于对锂电池进行检测的锂电池检测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内部的控制器、电源组件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结构,且在转移机械手组件12中设置安设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滑动轨道12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12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在滑动轨道121上移动的滑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部的旋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撑杆上部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旋转支撑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端头部位、用于夹取锂电池的夹取头,该夹取头包括安装板以及可在安装板上相向滑动实现夹取动作的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转移机械手组件12对锂电池进行快速的转移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1包括主机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组件12、用于对锂电池进行检测的锂电池检测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内部的控制器、电源组件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所述转移机械手组件12包括安设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滑动轨道12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12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该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在滑动轨道121上移动的滑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部的旋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撑杆上部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旋转支撑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端头部位、用于夹取锂电池的夹取头;该夹取头包括安装板以及可在安装板上相向滑动实现夹取动作的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所述锂电池检测平台包括矩阵式开设的多个用于放置待检测锂电池的锂电池放置槽14以及靠近各锂电池放置槽14设置、用于与所述锂电池电性接触、进行性能检测的检测组件13;还包括开设于主机体11上部两侧、分别用于放置待检测锂电池以及检测完成之后锂电池的第一锂电池槽113、第二锂电池槽114;在所述主机体11正面还设置有信号显示屏111以及多个控制按钮112;该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检测组件13、信号显示屏111、控制按钮11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主机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组件12、用于对锂电池进行检测的锂电池检测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内部的控制器、电源组件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结构,且在转移机械手组件12中设置安设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滑动轨道12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12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在滑动轨道121上移动的滑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部的旋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撑杆上部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旋转支撑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端头部位、用于夹取锂电池的夹取头,该夹取头包括安装板以及可在安装板上相向滑动实现夹取动作的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转移机械手组件12对锂电池进行快速的转移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

本申请不涉及对软体以及电路部分的改进,且各功能部件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保护的是检测设备的整体构造,并不限定各功能部件在主机体11内部的布局和方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械手还包括设置于滑动基座中用于驱动该滑动基座在滑动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旋转支撑杆轴向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伸缩杆伸缩的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绕固定轴旋转的第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相对于第一机械臂绕固定轴旋转的第五驱动电机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平行移动的夹取驱动气缸。

优选地,所述转移机械手的夹取头部位还安设有用于对锂电池顶面的标签信息进行识别和判定的红外识别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13包括l型检测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l型检测头绕固定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所述检测头朝向锂电池放置槽一面设置有检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l型检测头尾端部位通过一旋转轴与所述主机体11相连接;且该检测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地,所述滑动轨道121上还安设有用于将检测完成之后的锂电池移转到第二锂电池槽114中的第二转移机械手组件;该第二转移机械手组件与转移机械手组件12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各锂电池放置槽14底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槽体深度的上下调节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机体11整体呈方形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检测设备1通过同时设置主机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组件12、用于对锂电池进行检测的锂电池检测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体11内部的控制器、电源组件和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结构,且在转移机械手组件12中设置安设于所述主机体11上部的滑动轨道12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轨道121上部的转移机械手,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在滑动轨道121上移动的滑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滑动基座上部的旋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撑杆上部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旋转支撑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于伸缩杆的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安设于所述第二机械臂端头部位、用于夹取锂电池的夹取头,该夹取头包括安装板以及可在安装板上相向滑动实现夹取动作的第一夹取块和第二夹取块,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转移机械手组件12对锂电池进行快速的转移和检测,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