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282发布日期:2020-08-05 00:5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车灯零部件的工作需要外部提供车灯的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原车使用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作为控制单元,但在零部件的电磁兼容试验时,bcm无法提供车灯pwm信号,线路连接也很复杂,且因bcm本身也是干扰源,同时进行测试会影响试验结果。鉴于此原因,一般会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实现车灯pwm信号:

第一:用定时继电器控制一电压的通断,直接实现pwm波,该方法提供的pwm波频率在20hz以下,且对emi试验的背景噪声影响大,干扰测试判定。

第二:用可编程电源提供pwm波,该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频率,但因为可编程电源本身噪声大,需要使用其他手段将信号隔离传输,且隔离传输后无法提供功率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简便、信号可调制、符合电磁兼容发射和抗扰要求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以在电磁兼容测试时向车灯零部件提供所需的pwm信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所述车灯信号发生装置具有一全金属外壳,所述全金属外壳中设有: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上位机设置的频率参数;时钟电路,用于产生一时钟频率信号;时序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接口、所述时钟电路连接,在所述时钟频率信号的作用下,生成一具有设置的频率参数的pwm波形;整形电路,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对产生的pwm波形进行整形;功率放大电路,与所述整形电路连接,对整形后的pwm波形进行功率放大;输出接口,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连接,将功率放大后的pwm波形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全金属外壳中还设有:复位模块,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使整个车灯信号发生装置恢复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全金属外壳中还设有:用于为装置内所有有源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为rs232接口或usb接口或gpib接口或lan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整形电路包括:输入端ui、输出端uo、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集电极电阻rc、第一电容c1、三极管vt、二极管vd;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在所述输入端ui和三极管vt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vt的基极与电源-vcc之间,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集电极电阻rc连接至电源vcc,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还与所述输出端uo连接;所述二极管vd的阳极连接所述输出端uo,阴极连接电源vdd。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端ui、输出端uo、运算放大器u1a、npn型三极管q1、电感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于所述输入端ui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电感r1连接所述输出端uo,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电感l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接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5w201s。

更进一步地,所述arm芯片的型号为stm32-m3系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支持pwm信号的频率自定义,并且连接简单,具有全金属外壳,可屏蔽外部的电磁干扰,带载能力强,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形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灯信号发生装置1所产生的pwm信号可用于对车灯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与上位机2配合使用,上位机2供用户设置pwm信号需要具备的频率参数后提供给车灯信号发生装置1。车灯信号发生装置1具有全金属外壳,以便屏蔽外部的电磁干扰。全金属外壳中设有通信接口11、时钟电路12、时序控制模块13、整形电路14、功率放大电路15以及输出接口16。

通信接口11需要与上位机2的接口相适配,可以为rs232接口或usb接口或gpib接口或lan接口,用于接收上位机2设置的频率参数。时钟电路12用于产生时序控制模块所必须的时钟频率信号。时序控制模块13与通信接口11、时钟电路12连接,在时钟频率信号的作用下,生成一具有设置的频率参数的pwm波形,当然,时序控制模块13也可以直接使用内部默认设置的频率参数来生成pwm波形。整形电路14与时序控制模块13连接,对产生的pwm波形进行整形,使得pwm波形上升沿与下降沿平缓,优化电磁兼容性能。其中,时序控制模块13可选用单片机或arm芯片实现,例如stc15w201s型号的单片机、stm32-m3系列的arm芯片,也可选用555时基芯片实现,相对来说,555时基芯片的优点为全硬件芯片无需编程,缺点是实现的频率较少,如果选用555时基芯片,则可以省略通信接口11和上位机2。

如图2所示,整形电路14包括:输入端ui、输出端uo、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集电极电阻rc、第一电容c1、三极管vt、二极管vd,具体地,第一电阻r1连接在输入端ui和三极管vt的基极之间,第一电容c1并联于第一电阻r1的两端;第二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vt的基极与电源-vcc之间,三极管vt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集电极电阻rc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还与输出端uo连接;二极管vd的阳极连接输出端uo,阴极连接电源vdd。

功率放大电路15与整形电路14连接,对整形后的pwm波形进行功率放大,以增强后端控制的带载能力。输出接口16与功率放大电路15连接,将功率放大后的pwm波形输出。如图3所示,功率放大电路15包括输入端ui、输出端uo、运算放大器u1a、npn型三极管q1、电感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连接于输入端ui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电感r1连接输出端uo,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电感l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接地。

进一步地,全金属外壳中还设有复位模块17,复位模块17与时序控制模块13连接,可使整个车灯信号发生装置恢复输出。

进一步地,全金属外壳中还设有电源模块18,电源模块18内置12v电池,用于为装置内所有有源器件供电。

车灯信号发生装置1的工作原理如下:上位机2将设置的频率参数下发至通信模块11,时序控制模块13基于该设置的频率参数或基于默认设置的频率参数,在时钟电路12所产生的时钟频率信号的作用下生成pwm波形,该pwm波形依次经过整形电路14整形、功率放大电路15进行功率放大之后通过输出接口16输出,作为车灯pwm信号提供给车灯零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