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渗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414发布日期:2020-05-26 18:4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墙体渗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质量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渗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墙体渗水的情况,墙体渗水的原因一般可能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基于防水材料性能的差异和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使房屋的防水设计带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旦工程的防水设计出现问题,则将直接造成房屋建筑外墙的渗漏;另一种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所采用的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具备孔隙率较大、吸水性较强和抗渗透能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在砌筑的过程当中,灰缝,尤其是竖缝当中的水泥砂浆一般都很难达到饱满与挤揉密实的效果,墙体跟钢筋混凝土的梁柱之间、窗框跟墙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往往因材料在性能上的不同而形成裂缝,进而造成墙体的渗漏问题;第三种是由于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而造成的房屋建筑的外墙渗漏。

授权公告号为cn20852052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外墙渗水测试装置,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淋水管以及水箱,淋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射头,建筑外墙上还设有淋水管的下方的且与水箱连通的集水部,集水部设有将集水部固定于建筑外墙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沿集水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吸盘,固定吸盘连通有第二抽气件。通过淋水管将待检测的建筑外墙进行喷淋,通过在内腔观察水的渗漏情况以判断渗水孔的位置,同时位于淋水管下方的集水部可将喷淋水进行收集,并回流到水箱中,减少喷淋水的浪费,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固定吸盘与抽气件的配合,以实现集水槽与建筑外墙的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喷射头只能对着墙体一个部位喷水,喷射范围较小,能检测的墙体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渗水检测装置,具有增加喷射墙体表面积以增加检测范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体渗水检测装置,包括水箱和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通过出水管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柔性的引流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喷水管,喷水管侧壁沿轴向连接有多个喷嘴引流管,所述喷水管连接有用于对喷水管支撑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固定连接有机架,机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机架安装有用于驱动喷水管摆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与喷水管固定连接的摇杆,摇杆与喷水管连接的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摇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曲柄,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机架安装有带动曲柄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引流管抽送到喷水管,水从喷水管上的喷水喷射到墙面。电机带动曲柄转动,曲柄再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摇杆在一定角度摆动,则端部与摇杆端部固定连接的喷水管在一定角度转动,喷嘴朝向墙体的角度随之改变,能够喷射到更大范围的墙体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包括与水泵出水端固定连接的外管,外管内滑动连接有内管,外管与内管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引流管穿过内管;喷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与第一伸缩机构结构相同,喷水管与第二伸缩机构中的内管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喷射不同高度的墙体时,推拉内管沿外管轴向移动,当高度合适后通过限位组件实现两者的固定,实现调节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长度,从而调节墙体渗水检测机构的喷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敞口端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水箱敞口相适配的导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板能将墙体流下的水导入水箱中,既能减少对地面的沾污又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检测完毕后可以用导水板将水箱盖合起来,防止外部杂物落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板远离水箱的一端设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水板与墙体贴合更紧密,更利于将墙体流淌的水导入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板与水箱之间通过卡环与卡扣卡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与卡环卡合后能够将导水板固定在水箱上,以免导水板轻易翻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敞口端固定设置有与敞口端轮廓适配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能过滤除去从墙体流下的水中杂质,减小杂质对水泵等结构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检测装置还包括显色件,显色件包括具有显色剂的底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墙体接触到显色件上时,显色件局部遇水变色,便于快速找出渗水部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外套设有保护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将电机保护起来,减小水喷到电机上,造成电机受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调节墙体渗水检测机构的喷射高度;

2.喷水管能够转动,喷嘴朝向墙体的角度随之改变,能够喷射到更大范围的墙体面积;

3.导水板能将墙体流下的水导入水箱中,既能减少对地面的沾污又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放大图;

图4是为了展示曲柄摇杆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放大图。

图中,1、水箱;11、导水板;12、斜面;13、卡扣;14、卡环;15、过滤网;16、底座;2、墙体;3、喷水机构;31、出水管;32、水泵;33、引流管;34、外管;35、限位孔;36、限位柱;37、弹簧;38、内管;39、喷水管;391、喷嘴;4、曲柄摇杆机构;41、摇杆;42、连杆;43、曲柄;44、电机;5、机架;5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墙体渗水检测装置,包括水箱1和与水箱1连接的用于向墙体2喷水的喷水机构3,喷水机构3连接有用于调节喷射范围的曲柄摇杆机构4。

参照图1,水箱1整体为内部中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水箱1敞口端的一侧铰接有矩形板状的导水板11,导水板11用于将墙体2流下的水导入水箱1中,导水板11远离铰接轴的一端设有斜面12,使得导水板11与墙体2贴合更紧密,更利于墙体2流淌的水导入水箱1中。导水板11与水箱1的敞口相适配,以便检测完毕后导水板11将水箱1盖合起来,水箱1位于铰接轴两端的两相对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卡环14,导水板11位于铰接轴两端侧壁分别铰接有卡扣13,卡扣13与卡环14能够配合卡固,以便检测结束后将导水板11盖合到水箱1的敞口端时,卡扣14与卡环13卡合能够将导水板11固定在水箱1上,以免导水板11轻易翻开。水箱1敞口端的内壁固定有过滤网15,过滤网15可以为纱布或尼龙网,用于过滤除去从墙体2流下的水中杂质,水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板状的底座16。

参照图1和图2,喷水机构3包括与水箱1连通的出水管31,出水管31另一端连接有水泵32,水泵3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水泵32通过柔性的引流管33连接有喷水管39,喷水管39侧壁沿轴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嘴391,引流管33可以为不锈钢金属软管,喷淋管39可以为不锈钢管。

参照图2和图3,引流管33外部套设有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并固定于水泵32出水口处的外管34和同轴设置于外管34内的内管38,外管34的侧壁沿母线方向开设有若干限位孔35,内管38上设有容纳孔,容纳孔中安装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容纳孔中的弹簧37和滑动连接于容纳孔中的限位柱36,弹簧37的端部与限位柱36固定连接,限位柱36的端部为球形端并能伸入到限位孔35内。内管38沿外管34轴向移动时,弹簧37发生弹性形变,拉动限位柱36从限位孔35脱落,当移动到下一限位孔35时,限位柱36再次卡固到限位孔35中,实现调节第一伸缩机构长度。

参照图4和图5,内管38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5,机架5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51。曲柄摇杆机构4包括与喷水管39固定连接的摇杆41,摇杆41与喷水管39连接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板51,摇杆41另一端铰接有连杆42,连杆42另一端铰接有曲柄43,曲柄43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板51上,机架5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带动曲柄43转动的电机44。电机44工作带动曲柄43转动,曲柄43再带动连杆42转动,连杆42带动摇杆41和喷水管39转动,当摇杆41和喷水管39转动时,喷嘴391朝向墙体2的角度随之改变,能够喷射到更大范围的面积。为了保护电机44,在电机44外套设固定有长方体状的保护壳(图中未显示),用来减少喷射的水损坏电机44的可能性。

参照图1,为了提高喷水管39的稳定性,底座16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二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与第一伸缩机构设置相同,喷水管39远离第一伸缩机构的一端与第二伸缩机构上的内管38顶端转动连接,用于稳定喷水管39。

为了便于识别渗水部位,在墙体2背离喷水面上可粘接有显色件,显色件包括白色的底布,底布上可粘有无水硫酸铜粉末,被水沾湿后的区域会呈现出蓝色的水痕,无水硫酸铜还可为无水氯化钴等具有遇水会改变颜色的其他替代试剂。当喷嘴391喷射到墙体2的水渗透到墙体2内侧时,因为水扩散浸润,肉眼往往难以找出渗水的裂缝所在具体位置,但是当渗透到显色件上时会使得显色件的局部发生变色,便于找出渗水部位。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为:开启水泵32和电机44,水泵32通过引流管33向喷水管39输送水,水从喷水管39上的喷嘴391喷出,曲柄43在电机44带动下转动,曲柄43再带动连杆42转动,连杆42带动摇杆41和喷水管34转动,喷嘴391朝向墙体2的角度随之改变,能够喷射到更大范围的面积。喷射到墙体2上的水顺着墙体2侧壁向下流淌,在导水板11的导引下经过过滤网15过滤后重新回到水箱1中,实现循环利用。需要喷射不同高度的墙体2时,推拉内管38沿外管34轴向移动,此时弹簧37发生弹性形变,拉动限位柱36从限位孔35中脱落,当移动到所需位置时,限位柱36再次卡固到限位孔35中,实现调节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的长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