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3570发布日期:2020-07-29 01:4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检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灯检机检测工位站上方布置的光源方案一般有:背光源、背光源+底光源、偏光源等。但是上述光源布置方案对于具有棱角的玻瓶内重异物检测效果不佳,主要是在进行瓶体转动后检测异物的过程中,由于在棱角玻瓶的棱角位置处的流动效果较差,加之在棱角位置对光照的影响而导致在该棱角位置的光照效果更差,进而综合导致了对棱角玻瓶的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针对棱角玻瓶光照效果的棱角玻瓶灯检背光源效果,可有效地提高对棱角玻瓶内异物的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包括支撑板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安装在支撑板上,在背光源的光源侧为灯检输送通道,还包括至少两个条形光源,所述条形光源沿灯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背光源的光源侧,其中条形光源的光照强度大于背光源的光照强度,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光源之间形成一个检测工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条形光源嵌入设置到背光源内部。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调整垫块,所述调整垫块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条形光源安装在调整垫块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条形光源的发光面呈矩形结构,且其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沿竖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条形光源设置有四个,四个条形光源沿灯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距离的分布设置。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条形光源之间的间距l与被检测棱角玻瓶沿输送方向的宽度h的比值为0.5-1.5倍。

进一步的是:所述灯检输送通道为弧形,所述背光源为弧形面光源,所述的多个条形光源为平面面光源,并且多个条形光源沿灯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角度的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相应的条形光源,由条形光源针对棱角玻瓶的棱角部位进行光源亮度补偿调节,可提高针对棱角玻瓶棱角位置的光照效果,进而可提高灯检过程中整体的背光效果,使针对棱角玻瓶的灯检结果更加准确、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局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支撑板1、条形光源3、条形光源光线31、调整垫块2、背光源4、背光源光线41、灯检输送通道5、瓶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为设置于灯检机上用于为灯检产品,如玻瓶等的灯检作业提供背光照作用的光源结构;具体包括支撑板1和背光源4,所述背光源4安装在支撑板1上,在背光源4的光源侧为灯检输送通道5,还包括至少两个条形光源3,所述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背光源4的光源侧,其中条形光源3的光照强度大于背光源4的光照强度,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光源3之间形成一个检测工位。

其中,灯检输送通道5为在进行灯检作业时需要灯检的产品的输送通道5,被灯检产品由灯检机驱动沿灯检输送通道5依次通过,在位于相应的检测工位时,通过背光源4提供相应的背光照作用,并由灯检机上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采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应的条形光源3,并将条形光源3设置于检测工位的边沿位置,这样可通过条形光源3针对棱角玻瓶的棱角位置进行光源亮度补偿调节,可提高对棱角部位的光照效果,进而确保棱角玻瓶灯检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不失一般性,条形光源3的光照强度可设置为大于背光源4的光照强度,以此提高对棱角部位的光照效果。另外,条形光源3可为独立设置的光源结构,如附图中所示的结构中条形光源3与背光源4即为独立设置的情况;当然,也可将条形光源3嵌入设置到背光源4内部,即条形光源3对应的发光单元与背光源4对应的发光单元共同安装在背光源4的内部。

不失一般性,本实用新型中的条形光源3的形状可设置为成条形状的间隔分布在背光源4的光源侧;同时根据检测工位的数量,可具体设置多个条形光源3,例如附图中所示的具体结构中,其设置有四个条形光源3,且四个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距离的分布设置,相应的可形成三个检测工位。

另外,当然条形光源3为独立部件时,为了便于安装条形光源3,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还包括调整垫块2,所述调整垫块2可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1上,所述条形光源3安装在调整垫块2上。这样一来,即可根据被检测瓶体的尺寸不同,而选用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2进行安装,可调整安装后的条形光源3的高度位置以适配相应的瓶体尺寸,确保条形光源3能有效地照射到瓶体内的异物。

更具体的,所述条形光源3的发光面可设置为矩形结构,且其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沿竖向方向设置,即条形光源3呈竖向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结构,如附图中所述。

另外,为确保条形光源3对棱角玻瓶的棱角位置的光照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相邻两个条形光源3之间的间距l与被检测棱角玻瓶沿输送方向的宽度h的比值为0.5-1.5倍,例如具体设置距离l与宽度h的比值为1倍的情况;这样一来,当瓶体5输送到相邻两个条形光源3之间的检测工位时,由两侧的条形光源3产生的条形光源光线31能更好地针对棱角部位进行针对性光照补偿;而对于瓶体5的背部,则可由背光源4产生的背光源光线41提供正常的背光光照作用。

更具体的,根据灯检机的结构不同,其灯检输送通道5通常分为弧形通道和直线形通道,相应的对应于转盘式灯检机和直线式灯检机。例如参照附图中所示,其灯检输送通道5为弧形,对应的为转盘式灯检机,相应的背光源4设置为弧形面光源,而多个条形光源3则可采用独立设置的平面面光源,此时多个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角度的分布设置。



技术特征:

1.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包括支撑板(1)和背光源(4),所述背光源(4)安装在支撑板(1)上,在背光源(4)的光源侧为灯检输送通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条形光源(3),所述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背光源(4)的光源侧,其中条形光源(3)的光照强度大于背光源(4)的光照强度,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光源(3)之间形成一个检测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光源(3)嵌入设置到背光源(4)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垫块(2),所述调整垫块(2)安装在支撑板(1)上,所述条形光源(3)安装在调整垫块(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光源(3)的发光面呈矩形结构,且其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沿竖向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光源(3)设置有四个,四个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距离的分布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条形光源(3)之间的间距l与被检测棱角玻瓶沿输送方向的宽度h的比值为0.5-1.5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检输送通道(5)为弧形,所述背光源(4)为弧形面光源,所述的多个条形光源(3)为平面面光源,并且多个条形光源(3)沿灯检输送通道(5)的输送方向间隔等角度的分布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棱角透明玻瓶灯检背光源结构,属于灯检机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针对棱角透明玻瓶光照效果的背光源结构,可有效地提高对棱角玻瓶内异物的检测效果;其包括支撑板和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安装在支撑板上,在背光源的光源侧为灯检输送通道,还包括至少两个条形光源,所述条形光源沿灯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背光源的光源侧,条形光源可为独立部件也可嵌入设置在背光源内部,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光源之间形成一个检测工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应的条形光源,由条形光源针对棱角玻瓶的棱角部位进行光源亮度补偿调节,可提高针对棱角玻瓶棱角位置的光照效果,使针对棱角玻瓶的灯检结果更加准确、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飞;王素榕;万维根;蒋涛;梁祺;李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