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0845发布日期:2020-05-15 15:4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由于其用途不同,其线芯数量也不同,在线缆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测线缆线芯的数目是否与生产的目标产品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意味着生产过程出现差错。线缆生产过程需加入线缆线芯数目的检测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该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可轻松检测线缆线芯数目是否合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座和与连接座相接的检测部,所述连接座一端固定于地面,所述连接座另一端与检测部活动连接,所述检测部向接收线缆的方向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及底面均设有片式压力传感器,待测线缆进入凹槽直至与凹槽底面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接座与检测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接近检测部的一端设有一内凹螺纹口,所述检测部接近连接座的一端设有一外凸螺纹柱,所述内凹螺纹口与外凸螺纹柱螺接至连接座与检测部的外端面面贴合。

所述内凹螺纹口的深度与外凸螺纹柱的长度一致。

所述检测部的凹槽与外凸螺纹柱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座的内凹螺纹口底面设有一通电接触片,当连接座与检测部的外端面面贴合时,所述外凸螺纹柱与通电接触片相接,所述检测部内设有接通片式压力传感器与通电接触片的电路,如此,外接电源通过通电接触片为检测部内的片式压力传感器供电。

外接电源与通电接触片电连接。

所述凹槽内壁及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为触发式压力传感元件。

所述凹槽内壁装有一圈片式压力传感器,所述片式压力传感器在凹槽内壁上呈阵列式排布。

所述凹槽的内径与待测线缆外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可轻松检测线缆是否合格(即线芯数目是否与合格产品线芯数目一致),检测前先以合格线缆作为标准品,将合格线缆插入检测部后检测的压力数值作为压力标准值,检测待测线缆时,将待测线缆向检测部凹槽内插入后读取压力数值,高于或低于当前合格线缆的压力标准值即说明待测线缆为非合格产品;当需要检测不同型号的线缆时,只需通过将与不同型号线缆配套的检测部螺接至连接部上,通过检测待测线缆是否可插入检测部,或待测线缆插入检测部后读取压力数值是否与合格品的压力标准值是否一致,即可判断待测线缆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片式压力传感器布置图;

其中,1、连接座;11、通电接触片;2、检测部;21、凹槽;22、片式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座1和与连接座1相接的检测部2,连接座1一端固定于地面,连接座1另一端与检测部2螺接,具体地,如图所示,连接座1接近检测部2的一端设有一内凹螺纹口,检测部2接近连接座1的一端设有一外凸螺纹柱,内凹螺纹口的深度与外凸螺纹柱的长度一致,外凸螺纹柱旋入内凹螺纹口,直至连接座1与检测部2的外端面面贴合,即连接座1接近检测部2的端面与检测部2接近连接座1的端面相接触,此时,内凹螺纹口的底面与外凸螺纹柱的底面也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检测部2向接收线缆的方向开设有一凹槽21,凹槽21内壁及底面均设有片式压力传感器22,待测线缆向凹槽21内运动直至与凹槽21底面抵接,此时线缆同时与凹槽21内壁及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抵接。在检测待测线缆是否合格前,先随机抽取十至五十根合格产品作为标准品,预设凹槽21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的压力数值范围a,再在此压力数值范围a内,再读取凹槽21内壁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的压力数值范围b,记录该两个压力数值范围作为压力标准值,然后检测待测线缆在压力数值范围a时,凹槽21内壁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的压力读取值是否在压力数值范围b内,在压力数值范围b内即为待测线缆合格,不在压力数值范围b内即为待测线缆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检测部2的凹槽21与外凸螺纹柱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1的内凹螺纹口底面设有一通电接触片11,当连接座1与检测部2的外端面面贴合时,外凸螺纹柱底面与通电接触片11相接,检测部2内设有接通片式压力传感器22与通电接触片11的电路,如此,与通电接触片11电连接的外接电源通过通电接触片11为检测部2内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供电。

本实施例中,凹槽21内壁及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为触发式压力传感元件。

本实施例中,凹槽21内壁装有一圈片式压力传感器22,片式压力传感器22在凹槽21内壁上呈阵列式排布,即可平行地一行排布,或平行若干行排布(如图3所示),具体以实际检测需要为准;相似地,凹槽21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也呈阵列式排布,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凹槽21的内径与待测线缆外径相等,检测不同型号的线缆时,可对应更换不同内径的与连接座1螺接的检测部2。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座(1)和与连接座(1)相接的检测部(2),所述连接座(1)一端固定于地面,所述连接座(1)另一端与检测部(2)活动连接,所述检测部(2)向接收线缆的方向开设有一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壁及底面均设有片式压力传感器(22),待测线缆进入凹槽(21)直至与凹槽(21)底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与检测部(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1)接近检测部(2)的一端设有一内凹螺纹口,所述检测部(2)接近连接座(1)的一端设有一外凸螺纹柱,所述内凹螺纹口与外凸螺纹柱螺接至连接座(1)与检测部(2)的外端面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螺纹口的深度与外凸螺纹柱的长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2)的凹槽(21)与外凸螺纹柱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内凹螺纹口底面设有一通电接触片(11),当连接座(1)与检测部(2)的外端面面贴合时,所述外凸螺纹柱与通电接触片(11)相接,所述检测部(2)内设有接通片式压力传感器(22)与通电接触片(11)的电路,如此,外接电源通过通电接触片(11)为检测部(2)内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接电源与通电接触片(1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壁及底面的片式压力传感器(22)为触发式压力传感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壁装有一圈片式压力传感器(22),所述片式压力传感器(22)在凹槽(21)内壁上呈阵列式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内径与待测线缆外径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座和与连接座相接的检测部,所述连接座一端固定于地面,所述连接座另一端与检测部活动连接,所述检测部向接收线缆的方向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及底面均设有片式压力传感器,待测线缆进入凹槽直至与凹槽底面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绞合检测装置可轻松检测线缆线芯数目是否合格,检测时只需通过将与不同数目线芯的线缆对应的型号的检测部螺接至连接部上,将产品线缆向检测部凹槽内插入再拔出,即可判断线芯数目是否正确。

技术研发人员:郑曦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众连线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