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505发布日期:2020-07-04 00:4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断电,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受到更多的关注。供电系统中很大一部分故障是因为触头过热而导致绝缘损坏的,在供电过程中,触头由于长期运行、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接触部位老化、接触电阻增大,因而在大电流通过的时候会严重发热,从而造成电阻击穿,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火灾,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对触头的实时测温与对电火花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触头无法实时的对触头的温度及电火花的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不能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容易导致断电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包括梅花触头,导电流杆,壳体与绝缘护套,所述梅花触头包括第一卡片,第二卡片,触片与拉簧,所述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之间通过多根螺栓固定连接,对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保证连接固定可靠,所述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一卡片上的卡槽与第二卡片上的卡槽位置一一对应,保证触片在卡槽中位置的准确性及卡接的牢固性,所述卡槽上插设有触片,对温度进行传导,所述触片靠近第二卡片的一端设置有触头,与通电设备进行接触,所述触片背离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拉簧,通过拉簧对多个触片进行固定,保证梅花触头的美观与牢固,所述导电流杆为一端设置有卡环的圆环柱体结构,所述卡环穿过第一卡片并与第一卡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电流杆上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为圆环柱体结构,所述壳体与导电流杆接触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2-3个温度传感器,对导电流杆的温度进行测量,取最高值,测温准确,保证设备安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ds18b20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所述壳体与第一卡片接触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2-3个光电传感器,对梅花触头处由于电火花而产生的光亮进行监测,保证设备的安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与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发射器采用zigbee,成本低,功耗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第一线路板相连接,第一线路板将温度传感器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与第二线路板相连接,第二线路板将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同时连接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将温度信号与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的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导电流杆外套设有绝缘护套,对设备进行保护,所述绝缘护套的内侧靠近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挡圈,通过挡圈与梅花触头对壳体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触片背离卡槽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数量为4根,两根所述拉簧设置于靠近第一卡片的一侧,另外两根拉簧设置于第二卡片与触头之间,保证了第一卡片、第二卡片与触片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卡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卡片的内径,所述导电流杆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卡片的内径,保证导电流杆穿过第一卡片的同时使卡环与第一卡片的连接固定可靠。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径略小于绝缘护套的内径,保证壳体放置于绝缘护套中,所述壳体的厚度a略大于挡圈到绝缘护套开口处的距离b,保证壳体在绝缘护套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电流杆与触片的材质为铜,导热性与导电性高,所述绝缘护套的材质采用胶木,绝缘性能好,坚固耐用抗老化。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片的中心点、卡环的中心点、第一卡片的中心点、导电流杆的中心点、壳体的中心点与绝缘护套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了设备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通过温度传感器与导电流杆的多点接触,对触头的温度进行准确测量,通过光电传感器与第一卡片的多点接触,对设备触头处的电火花现象进行监测,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对温度信号与电信号进行传输,实现了对触头温度及电火花现象的实时监测,从而避免了温度过高或者接触不良引发的断路器相对地短路接地烧毁,造成突发停电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片与第二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梅花触头;2.导电流杆;3.壳体;4.绝缘护套;5.第一卡片;6.第二卡片;7.触片;8.拉簧;9.卡槽;10.触头;11.凹槽;12.卡环;13.温度传感器;14.光电传感器;15.第一线路板;16.第二线路板;17.无线信号发射器;18.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梅花触头式无线温度放电光亮传感器组合装置,包括梅花触头1,导电流杆2,壳体3与绝缘护套4,所述绝缘护套4的材质采用胶木,绝缘性能好,坚固耐用抗老化,所述梅花触头1包括第一卡片5,第二卡片6,触片7与拉簧8,所述导电流杆2与触片7的材质为铜,导热性与导电性高,所述第一卡片5与第二卡片6之间通过多根螺栓固定连接,对第一卡片5与第二卡片6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保证连接固定可靠,所述第一卡片5与第二卡片6上开设有多个卡槽9,所述第一卡片5上的卡槽9与第二卡片6上的卡槽9位置一一对应,保证触片7在卡槽9中位置的准确性及卡接的牢固性,所述卡槽9上插设有触片7,对温度进行传导,所述触片7靠近第二卡片6的一端设置有触头10,与通电设备进行接触,所述触片7背离卡槽9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有拉簧8,所述拉簧8的数量为4根,两根所述拉簧8设置于靠近第一卡片5的一侧,另外两根拉簧8设置于第二卡片6与触头10之间,通过拉簧8对多个触片7进行固定,保证梅花触头1的美观与牢固,保证了第一卡片5、第二卡片6与触片7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结构稳定,所述导电流杆2为一端设置有卡环12的圆环柱体结构,所述卡环12穿过第一卡片5并与第一卡片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环12的外径大于第一卡片5的内径,所述导电流杆2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卡片5的内径,保证导电流杆2穿过第一卡片5的同时使卡环12与第一卡片5的连接固定可靠,导电流杆2的规格随着断路器额定电流的变化而改变,所述导电流杆2上套设有壳体3,所述壳体3为圆环柱体结构,所述壳体3与导电流杆2接触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3个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采用ds18b20,ds18b20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对导电流杆2的温度进行测量,取最高值,测温准确,保证设备安全,所述壳体3与第一卡片5接触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3个光电传感器14,对梅花触头1处由于电火花而产生的光亮进行监测,保证设备的安全,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第一线路板15、第二线路板16与无线信号发射器17,无线信号发射器17采用zigbee,成本低,功耗小,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第一线路板15相连接,第一线路板15将温度传感器13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温度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14与第二线路板16相连接,第二线路板16将光电传感器14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17同时连接第一线路板15与第二线路板16,将温度信号与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的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观测,所述导电流杆2外套设有绝缘护套4,对设备进行保护,所述绝缘护套4的内侧靠近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挡圈18,通过挡圈18与梅花触头1对壳体3进行固定,所述壳体3的外径略小于绝缘护套4的内径,保证壳体3放置于绝缘护套4中,所述壳体3的厚度a略大于挡圈18到绝缘护套4开口处的距离b,保证壳体3在绝缘护套4中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卡片6的中心点、卡环12的中心点、第一卡片5的中心点、导电流杆2的中心点、壳体3的中心点与绝缘护套4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了设备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