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8733发布日期:2020-06-26 22: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新型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光电探测器。



背景技术:

光电探测器用于射线测量和探测、工业自动控制、光度计量等。现有的光电探测器通常包括光电探测组件和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光电探测组件紧配合连接在壳体内。

上述结构虽然通过壳体能对光端探测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壳体为整体结构,光电探测器安装时只能借助胶水将其粘结在对应的设备上。

胶水连接存在着拆卸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后连接稳定性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且结构紧凑的新型光电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筒一、连接筒二、探测组件和弹性定位机构,上述连接筒一和连接筒二均呈圆筒状,上述探测组件紧配合连接在连接筒一内,上述连接筒二用于与杆状的连接段连接,上述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之间,在弹性定位机构的作用下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具有抵靠在一起的趋势。

本新型光电探测器创造性的将探测组件连接在连接筒一内,通过连接筒二与对应的连接段连接。

由于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通过弹性定位机构稳定连接,最终能方便的将整个光电探测器稳定连接。

可以看出,本光电探测器在连接过程中只需要将连接筒二套在于其相匹配的连接段上即可,由于连接筒二与连接段紧配合连接,因此,光电探测器在连接过程中不需要借助胶水连接。

施加一定外力后,也能将连接筒二方便的由连接段处拆卸。因此,其装卸简便。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接筒一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一,所述连接筒二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二,上述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面接触且上述的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之间。

连接沿一与连接筒一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沿二与连接筒二为一体式结构。

在连接沿一和连接沿二的作用下能提高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接沿二上具有凹入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连接沿一相匹配且连接沿一嵌于定位座处,上述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边沿相平齐。

通过定位座能使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之间连接更加牢固,而且,这样的结构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提高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之间的连接精度。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连杆、定位杆和弹簧,上述连杆内端与连接沿一固连,连杆穿设在连接沿二上,上述定位杆外端穿设在连杆外端,定位杆内端连接在连接筒二侧部,上述弹簧套在连接筒二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沿一和定位杆上。

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杆和连接筒二上,同时,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定位杆和连接沿二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使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具有贴靠在一起的趋势。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定位杆与连接沿二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接筒二侧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定位杆外端嵌于定位凹口处。

这样的结构能使定位杆与连接筒二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杆与连接沿一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连杆对称的设置在连接筒二两侧,每根连杆上均连接有与其对应的定位杆。

对称设置的两根连杆具有与其对应的定位杆,弹簧的端部同时作用在两根定位杆上,提高对弹簧的定位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接筒二的内径小于连接筒一内径。

在上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中,所述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同轴心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光电探测器在装配时,只需要将定位杆同时穿设在连杆和连接筒的定位凹口处即可,受到压缩的弹簧能使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稳定的贴靠在一起,最终保证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稳定连接,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连杆、定位杆和弹簧均位于连接筒二处,不占用过多空间,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光电探测器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筒一;1a、连接沿一;2、连接筒二;2a、连接沿二;2b、定位座;2c、定位凹口;3、探测组件;4、连杆;5、定位杆;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新型光电探测器包括连接筒一1、连接筒二2、探测组件3和弹性定位机构,上述连接筒一1和连接筒二2均呈圆筒状,上述探测组件3紧配合连接在连接筒一1内,上述连接筒二2用于与杆状的连接段连接,上述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筒一1与连接筒二2之间,在弹性定位机构的作用下连接筒一1与连接筒二2具有抵靠在一起的趋势。

所述连接筒一1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一1a,所述连接筒二2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二2a,上述连接沿一1a与连接沿二2a面接触且上述的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沿一1a与连接沿二2a之间。

所述连接沿二2a上具有凹入的定位座2b,所述定位座2b与连接沿一1a相匹配且连接沿一1a嵌于定位座2b处,上述连接沿一1a与连接沿二2a边沿相平齐。

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连杆4、定位杆5和弹簧6,上述连杆4内端与连接沿一1a固连,连杆4穿设在连接沿二2a上,上述定位杆5外端穿设在连杆4外端,定位杆5内端连接在连接筒二2侧部,上述弹簧6套在连接筒二2上且弹簧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沿一1a和定位杆5上。

所述定位杆5与连接沿二2a平行设置。

所述连接筒二2侧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2c,上述定位杆5外端嵌于定位凹口2c处。

所述连杆4与连接沿一1a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连杆4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连杆4对称的设置在连接筒二2两侧,每根连杆4上均连接有与其对应的定位杆5。

所述连接筒二2的内径小于连接筒一1内径。

所述连接筒一1与连接筒二2同轴心线设置。

本新型光电探测器创造性的将探测组件连接在连接筒一内,通过连接筒二与对应的连接段连接。

由于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通过弹性定位机构稳定连接,最终能方便的将整个光电探测器稳定连接。

可以看出,本光电探测器在连接过程中只需要将连接筒二套在于其相匹配的连接段上即可,由于连接筒二与连接段紧配合连接,因此,光电探测器在连接过程中不需要借助胶水连接。

施加一定外力后,也能将连接筒二方便的由连接段处拆卸。因此,其装卸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筒一、连接筒二、探测组件和弹性定位机构,上述连接筒一和连接筒二均呈圆筒状,上述探测组件紧配合连接在连接筒一内,上述连接筒二用于与杆状的连接段连接,上述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之间,在弹性定位机构的作用下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具有抵靠在一起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一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一,所述连接筒二端部处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沿二,上述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面接触且上述的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沿二上具有凹入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连接沿一相匹配且连接沿一嵌于定位座处,上述连接沿一与连接沿二边沿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连杆、定位杆和弹簧,上述连杆内端与连接沿一固连,连杆穿设在连接沿二上,上述定位杆外端穿设在连杆外端,定位杆内端连接在连接筒二侧部,上述弹簧套在连接筒二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连接沿一和定位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与连接沿二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二侧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上述定位杆外端嵌于定位凹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连接沿一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连杆对称的设置在连接筒二两侧,每根连杆上均连接有与其对应的定位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二的内径小于连接筒一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同轴心线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电探测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新型光电探测器包括连接筒一、连接筒二、探测组件和弹性定位机构,上述连接筒一和连接筒二均呈圆筒状,上述探测组件紧配合连接在连接筒一内,上述连接筒二用于与杆状的连接段连接,上述弹性定位机构位于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之间,在弹性定位机构的作用下连接筒一与连接筒二具有抵靠在一起的趋势。本新型光电探测器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明;高彥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久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