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及其PCB板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2671发布日期:2020-07-04 01:2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及其PCB板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化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温湿度传感器是指能将温度量和湿度量转换成容易被测量处理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温湿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食品、纸制品、蔬菜养殖等需要精确控制温湿度的行业。为保证温湿度传感器的质量,在大批量温湿度传感器生产过程中,对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普遍的做法指示单纯把传感器接上电源测试,对温湿度输出信号是否异常没有监控,通电老化完成后,无法判断温湿度传感器是否还能正常工作,需要下一个工序再测试,造成作业上的繁琐和低效。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及其pcb板和装置,旨在对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便于区分温湿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包括直流稳压模块和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测试接口、信号检测单元和led驱动单元;所述测试接口、信号检测单元、led驱动单元均与直流稳压模块供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分别与测试接口、led驱动单元连接。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u2和第二比较器u3;所述第一比较器u2和第二比较器u3的3脚均通过分压单元与直流稳压模块连接,其5脚均与直流稳压模块连接,其2脚均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4脚与测试接口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其1脚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led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4脚与测试接口连接,用于接收湿度信号,其1脚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led驱动单元。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led驱动单元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1和发光二极管l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2的1脚连接,其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1与直流稳压模块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比较器u3的1脚连接,其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2与直流稳压模块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1和发光二极管l2均为正接。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2的1脚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3的1脚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7连接。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l1与直流稳压模块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2与直流稳压模块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3连接。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测试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分别与若干个测试模块供电连接。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直流稳压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1;所述稳压芯片u1的vin端与第一滤波单元连接,其vout端与第二滤波单元连接,其gnd端接地。

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其中,所述稳压芯片u1的vin端还通过二极管d1接地,所述二极管d1反接。

一种pcb板,所述pcb板上印刷有如上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所述直流稳压模块和测试模块之间为铜箔连接关系。

一种老化测试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及其pcb板和装置,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信号检测单元和led驱动单元,通过检测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是否异常,控制led驱动单元工作,并显示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便于测试人员区分出工作异常的温湿度传感器,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接口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和led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直流稳压模块、110-第一滤波单元、120-第二滤波单元、200-测试模块、210-测试接口、220-信号检测单元、221-分压单元、230-led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及其pcb板和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包括直流稳压模块100和测试模块200;所述测试模块200包括测试接口210、信号检测单元220和led驱动单元230;所述测试接口210、信号检测单元220、led驱动单元230均与直流稳压模块100供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20分别与测试接口210、led驱动单元230连接。

其中,所述测试接口210,用于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并输入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20,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以进行检测并控制led驱动单元230工作;所述led驱动单元230,用于显示测试结果。

请参阅图1,其中,所述测试接口210包括t1端、rh1端、vcc端和gnd端;当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在测试接口210上时,其t1端输出温度信号,其rh1端输出湿度信号,其vcc端与稳压直流模块连接,用于为温湿度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其gnd端接地;且其vcc端通过电容c5与gnd端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将待检测的温湿度传感器插置在测试接口210上,保持通电,进行老化测试。同时,信号检测单元220实时检测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湿度信号是否正常,当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正常时,信号检测单元220控制led驱动单元230使led保持亮起状态;当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发生异常时,led驱动单元230使led熄灭。通过上述设置,测试人员可以区分出工作异常的温湿度传感器,提高作业效率。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20包括第一比较器u2和第二比较器u3;所述第一比较器u2和第二比较器u3的3脚均通过分压单元221与直流稳压模块100连接,其5脚均与直流稳压模块100连接,其2脚均接地;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4脚与测试接口210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其1脚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led驱动单元230;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4脚与测试接口210连接,用于接收湿度信号,其1脚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led驱动单元23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比较器u2的3脚输入用于比较的电压,其5脚用于为第一比较器u2供电。

其中,所述分压单元221,用于调节用于与输入的温度信号、湿度信号比较的电压大小。具体地,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压单元221包括分压电阻r2、分压电阻r5和分压电阻r6;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直流稳压模块10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u2的3脚连接、还通过分压电阻r6与第二比较器u3的3脚连接、通过分压电阻r5接地。实际应用中,测试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各个分压电阻的阻值来设定用于比较的电压范围,为调节方便,也可采用电位器代替电阻。

通过上述设置,温度信号输入第一比较器u2,当温度信号电压达到设定的电压范围,产生一个高电平的控制信号,反之,产生一个低电平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比较器u3的工作原理同上。生产中,温湿度传感器通常在维持一定温湿度的老化室进行测试,因此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恒定,输出信号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判断为该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异常;从而通过控制信号控制led驱动单元230工作,表示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是否正常,便于测试人员进行区分,提高作业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比较器u2和第二比较器u3的型号可选为lmv721;不限于上述型号,也可选择其它电压比较器。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led驱动单元230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1和发光二极管l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2的1脚连接,其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1与直流稳压模块100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比较器u3的1脚连接,其集电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2与直流稳压模块100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1和发光二极管l2均为正接。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比较器u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三极管q1的基极,若该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l1亮起;若为低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1截止,发光二极管l1熄灭,通过发光二极管l1的亮灭判断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所述三极管q2的工作原理同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2的1脚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4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比较器u3的1脚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7连接。通过设置限流电阻以保护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避免其因电流过大而烧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发光二极管l1与直流稳压模块100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2与直流稳压模块100之间通过限流电阻r3连接。通过设置限流电阻以保护发光二极管l1和发光二极管l2,避免其因电流过大而烧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模块20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100分别与若干个测试模块200供电连接;而每个测试模块200可测试一个温湿度传感器,从而实现批量化地进行通电老化测试。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稳压模块100包括稳压芯片u1;所述稳压芯片u1的vin端与第一滤波单元110连接,其vout端与第二滤波单元120连接,其gnd端接地;工作时,直流电源从vin端接入,而第一滤波单元110、第二滤波单元120用于滤去直流电中的波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110设置为滤波电容c1,稳压芯片u1的vin端通过滤波电容c1接地;所述第二滤波单元120包括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3和滤波电容c4,稳压芯片u1的vout端通过滤波电容c2接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芯片u1的vin端还通过二极管d1接地,所述二极管d1反接;当稳压芯片u1的vin端输入的电压过大,会击穿二极管d1,击穿后的二极管d1的电阻接近0阻值,使稳压芯片u1短路,从而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稳压芯片u1的型号可选为ams1117-5.0,稳压输出5v直流电压;不限于上述型号,也可选择其它型号的5v直流稳压芯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pcb板,所述pcb板上印刷有如上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所述直流稳压模块100和测试模块200之间为铜箔连接关系;由于上文对该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老化测试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由于上文对该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通电老化测试电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