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9613发布日期:2020-09-01 16:4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物连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测量和传输是电力物联网的一个主要项目,需要使用无线电传输电路发送监测数据或接收监测控制信号。

为了保证无线测温装置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将无线测温装置的天线的主瓣朝向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所在方向,而现实中,无线测温装置的天线的主瓣朝向往往受测温点处的表面朝向的限制,使得无线测温装置的天线主瓣难以指向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所在方向,这就导致无线测温装置的数据传输不能被可靠接收,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布设无线电中继器来实现无线测温装置与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这就增加了系统成本和施工难度。

通常,无线测温装置需要安装在输电线上,输电线连接金具上,配电柜插头插座等位置上,为了保证无线测温装置的电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必须将无线电传输电路封装在密封壳体内,该密封壳体既不影响无线电传输电路包含的天线接收和发射信号,又可以为无线电传输电路提供环境防护,这种密封结构以及天线与密封壳体的共形设计,也限制了天线朝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测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测温装置存在的天线朝向受限,难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测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测温装置存在的天线朝向受限,难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测温装置,包含用于导热的热传导件(1),与热传导件(1)相连接的测温装置本体(2),所述测温装置本体(2)包含壳体(21)、感温器(22)、温度计算模块(23)、数据发送模块(24)和天线(25);所述热传导件(1)包含导热体(11),导热体(11)包含受热端(12)和测温端(13),受热端(12)包含受热接触面(14),测温端(13)包含测温接触面(15),测温端(13)与感温器(22)存在导热连接,并且,测温端(13)被封装在测温装置本体的壳体(21)内;其特征在于:

导热体(11)既用于测温中的导热又用于天线(25)主瓣指向的调整;导热体(11)为铜片,铜条,铜柱,热管和包含导热工质的波纹管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给出的一种测温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测温装置存在的天线朝向受限,难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缺点。安装方式灵活,数据传输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测温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测温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测温装置使用直式导热体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热传导件;11、导热体;12、受热端;13、测温端;14、受热接触面;15、测温接触面;16、安装接口件;17、通孔;18、通孔;2、测温装置本体;21、壳体;22、感温器;23、温度计算模块;24、数据发送模块;25、天线;26、电池;3、被测温金具;4、螺栓;5、螺母;6、无线接入点;61、无线接入点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测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测温装置存在的天线朝向受限,难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缺点。安装方式灵活,数据传输可靠。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及工作方式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测温装置举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温装置,参见图1所示,包含用于导热的热传导件(1),与热传导件(1)相连接的测温装置本体(2),所述测温装置本体(2)包含壳体(21)、感温器(22)、温度计算模块(23)、数据发送模块(24)和天线(25);所述热传导件(1)包含导热体(11),导热体(11)包含受热端(12)和测温端(13),受热端(12)包含受热接触面(14),测温端(13)包含测温接触面(15),测温端(13)与感温器(22)存在导热连接,并且,测温端(13)被封装在测温装置本体的壳体(21)内;其特征在于:

导热体(11)既用于测温中的导热又用于天线(25)主瓣指向的调整;导热体(11)为铜片,铜条,铜柱,热管和包含导热工质的波纹管中的任一种。

具体地,感温器(22)、温度计算模块(23)、数据发送模块(24)被制作在一块电路板上,由电池(26)为该电路板供电;

电路板的地线gnd与壳体(21)电连接;壳体(21)通过导热体(11)与被测温金具(3)实现电连接,以保障电路板的地线gnd与被测温金具(3)等电位。

所述热管或波纹管包含导热工质,在热平衡状态下,导热工质使得导热体(11)两端的温度相等或导热体(11)两端的温度差小于预定的门限值;

典型地,该门限值为小于5度的数值。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受热接触面(14)用于挤压在被测温金具(3)表面上,受热接触面(14)为圆形、半圆形、音叉形和圆环形中的任一种;

导热体(11)包含的受热接触面(14)所在平面与测温接触面(15)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在45度至135度之间调整;或

导热体(11)包含的受热接触面(14)所在平面的法线与天线(25)主瓣指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在45度至135度之间调整。

参见图2所示,被测温金具(3)包含供螺栓(4)穿过的通孔,螺栓(4)上带有螺母(5),螺母(5)挤压在安装接口件(16)上,通过挤压安装接口件(16)将受热接触面(14)挤压在被测温金具(3)表面上。

安装接口件(16)为导热体(11)提供防护,防止导热体受热端(12)受压后磨损或发生大的形变。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受热接触面(14)为半圆形、音叉形和圆环形时,使用穿过被测温金具(3)上的通孔并穿过半圆形受热接触面包含的凹口、音叉形受热接触面包含的凹口和圆环形受热接触面包含的圆孔的螺栓(4)将受热接触面(14)挤压在被测温金具(3)表面上。

被测温金具(3)的一种具体形态为:被测温金具(3)为在输电塔上使用的电力线连接板,被测温金具(3)上的通孔为输电线连接板紧固输电线的通孔。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热传导件(1)还包含用于紧固受热接触面(14)的安装接口件(16),安装接口件(16)带有连接导热体受热端(12)的通孔(17)、凹槽和腔体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包含与用于紧固导热体(11)的紧固件相连接的通孔(18)、凹槽和凸台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紧固件使用安装接口件(16)上的通孔(18)、凹槽和凸台中的至少一种,将导热体受热端(12)紧固在在输电塔上使用的电力线连接板上;或

将导热体受热端(12)紧固在在输电塔上使用的管母上。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导热体受热端(12)的通孔(17)、凹槽和腔体包含或部分包含导热体受热端;

所述用于紧固导热体(11)的紧固件包含紧固带、紧固片、紧固钢丝和紧固弹簧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紧固件也用于实现导热体(11)与被测温金具(3)之间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与用于紧固导热体(11)的紧固件相连接的通孔或凹槽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

凹槽为圆环形凹槽,圆环形凹槽内侧环形边条是该环形凹槽包含的圆形通孔的外边条;

该圆环形凹槽内包含接触面为圆环形的受热端,使用穿过该圆环形凹槽内包含的圆形通孔的螺栓将所述受热端挤压在被测温金具表面上。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测温装置本体(2)包含的感温器(22)、温度计算模块(23)、数据发送模块(24)和天线(25),其连接关系包括:

感温器(22)与测温端(13)包含的测温接触面(15)保持导热接触,并与温度计算模块(23)保持电连接,温度计算模块(23)与数据发送模块(24)之间保持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24)使用天线(25)发送数据;

感温器(22)将与温度相关联的电特性信号送往温度计算模块(23),温度计算模块(23)计算出温度值,并将温度值传递给数据发送模块(24),数据发送模块(24)通过无线电信道将温度值发送给无线电接入点(6)。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导热体(11)包含可以调整受热端至测温端的弯曲度的铜片,铜条,铜柱,热管和包含导热工质的波纹管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导热体(11)在生产或安装的过程中,用于以手动方式调整其弯曲度,实现测温装置本体包含的天线(25)的主瓣指向与受热接触面法向指向的夹角的改变。

所述调整调整受热端至测温端的弯曲度,具体包括通过调整调整受热端至测温端的弯曲度实现测温装置本体的姿态改变,从而实现测温装置本体包含的天线的主瓣指向与受热接触面法向指向的夹角的改变。

本实施例给出的装置,其中,

所述导热体(11)在生产或安装的过程中,通过以手动方式调整其弯曲度,实现测温装置本体的姿态改变,从而使测温装置本体包含的天线(25)指向无线接入点(6)的无线接入点天线(61)所在方向。

所述实现测温装置本体包含的天线的主瓣指向与受热接触面法向指向的夹角的改变,具体包括:将天线的主瓣指向无线接入点的天线所在方向。

具体地,导热体(11)中部的初始形态为“i”形的铜片,铜条,铜柱,热管和包含导热工质的波纹管中的任一种,参见图3所示;或

导热体(11)中部的初始形态为“7”形的铜片,铜条,铜柱,热管和包含导热工质的波纹管中的任一种,参见图2所示。

所述导热体(11)中部的初始形态为生产制作完成时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使用电子技术、无线电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含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采用结构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实现。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的界定范围为准。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给出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测温装置存在的天线朝向受限,难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缺点。安装方式灵活,数据传输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