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4666发布日期:2020-07-07 14:0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涉及一种在物理勘探时进行人工震源制造的震源装置,属于地震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重力锤进行周向和轴向减震,避免重力锤和导向滑杆受到反向振动损坏的震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地质勘探中的一种勘探方式,其原理就是用地震的方法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特征,而其中所用的震源方式有可控震源、炸药震源和人工锤击震源,而传统上的人工锤击震源方式通常是通过将震锤提升一定高度后落下锤击地面以此产生震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落锤在锤击地面时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容易弹向其他方位造成危险,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震锤两侧设置导向机构对震锤进行反震限位,但是其导向机构在限位时会受到剧烈的反向震动,容易受震锤巨大反作用力而产生损坏。

公告号cn209327586u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环境勘探的人工震源发生器,包括缓冲装置、箱体、导向桶、重锤、吸尘装置、收绳装置和定滑轮,箱体内腔一侧设置有导向桶,导向桶内活动设置有重锤,导向桶底部设置有与重锤配合的通孔,箱体设置有缓冲装置,箱体内腔位于导向桶一侧设置有收绳装置,该装置的导向桶处缺少减震结构,在限位重锤时直接受到重锤的刚性作用力而碰撞,对重锤和导向桶造成伤害。

公告号cn207780259u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包括支架和重力锤,还包括钢丝绳、定滑轮和用于抓取或释放重力锤的抓取机构,定滑轮设置在支架的顶部,支架上设置有手扳葫芦,钢丝绳的一端与手扳葫芦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抓取机构连接,重力锤由配重块、空气弹簧和锤体组成,配重块供抓取机构抓取,配重块可拆卸设置在锤体上,且配重块和锤体之间设置有安装腔,空气弹簧设置在安装腔内,支架上还设置有水平仪;该装置在使用时其重力锤缺乏导向机构,重力锤在锤击地面时容易受到较大反作用力而产生弹向偏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重力锤进行周向和轴向减震,避免重力锤和导向滑杆受到反向振动损坏的震源装置。能够对重力锤进行限位,防止其弹向其他方向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由双轴电机、提升辊轮、支撑板、液压缸、主体架、支脚座、锥形头、滑动块、重力锤、导向滑杆、固定架、缓冲弹簧、滑槽、连接中心杆和拉绳组成,四个支脚座置于主体架底部,所述主体架上开有通槽,两个液压缸置于主体架上,支撑板置于两个液压缸的活动端上,双轴电机置于支撑板中部,两个固定架分别置于支撑板中部两侧,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电机轴分别通过轴承置于固定架上,两个提升辊轮分别套置于两个电机轴上,导向滑杆的一端固定置于支撑架底部,重力锤套置于导向滑杆上,所述重力锤底部置有配重环,两个拉绳的一端分别绕置于两个提升辊轮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置于重力锤上,连接中心杆的一端和导向滑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中心杆的截面“十”字型,所述连接中心杆的四侧面上分别开有滑槽,滑动块可滑动的置于滑槽内,多个缓冲弹簧置于滑槽内,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和滑块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和滑槽内壁相连接,所述滑动块外侧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线和导向滑杆的中心共线,锥形头置于连接中心杆的另一端上,所述锥形头尖头向下。

有益效果

一、能够对重力锤锤击地面的反向作用力进行周向和轴向的减震缓冲,避免与导向机构刚性碰撞损伤。

二、能够对重力锤进行限位,防止其弹向其他方向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手持杆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拉绳处的立体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为:双轴电机1,提升辊轮2,支撑板3,液压缸4,主体架5,支脚座6,锥形头7,滑动块8,重力锤9,导向滑杆10,固定架11,缓冲弹簧12,滑槽13,连接中心杆14,减震弹簧15,滑套16,拉绳1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双轴电机1、提升辊轮2、支撑板3、液压缸4、主体架5、支脚座6、锥形头7、滑动块8、重力锤9、导向滑杆10、固定架11、缓冲弹簧12、滑槽13、连接中心杆14和拉绳17组成,四个支脚座6置于主体架5底部,所述主体架5上开有通槽,两个液压缸4置于主体架5上,支撑板3置于两个液压缸4的活动端上,双轴电机1置于支撑板3中部,两个固定架11分别置于支撑板3中部两侧,所述双轴电机1的两个电机轴分别通过轴承置于固定架11上,两个提升辊轮2分别套置于两个电机轴上,导向滑杆10的一端固定置于支撑架底部,重力锤9套置于导向滑杆10上,所述重力锤9底部置有配重环,两个拉绳17的一端分别绕置于两个提升辊轮2上,所述拉绳17的另一端固定置于重力锤9上,连接中心杆14的一端和导向滑杆1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中心杆14的截面“十”字型,所述连接中心杆14的四侧面上分别开有滑槽13,滑动块8可滑动的置于滑槽13内,多个缓冲弹簧12置于滑槽13内,所述缓冲弹簧12的一端和滑块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2的另一端和滑槽13内壁相连接,所述滑动块8外侧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中心线和导向滑杆10的中心共线,锥形头7置于连接中心杆14的另一端上,所述锥形头7尖头向下;

使用时,人员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通过控制液压缸4将支撑板3进行下降,使得导向滑杆10底端的锥形头7插入地面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启动双轴电机1驱动,电机轴转动带动提升辊轮2转动,对拉绳17进行缠绕卷收,使得重力锤9上升至导向滑杆10的一端处,然后令其自由下落,重力锤9在导向滑杆10上滑动下落,下落到导向滑杆10另一端处与地面发生撞击,此时导向滑杆10上的多个滑动块8配合缓冲弹簧12对重力锤9反向四周作用力进行缓冲,能够对重力锤9锤击地面的反向作用力进行周向减震缓冲,避免与导向机构刚性碰撞损伤,同时避免偏斜,震动效果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重力锤9内壁上增设开有凹槽,滑套16置于凹槽内,多个减震弹簧15置于凹槽底部,所述减震弹簧15的一端和重力锤9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5的另一端和滑套16相连接;使用时,在重力锤9在受到反作用力向上弹时,其内部的滑套16受到惯性保持向下,配合减震弹簧15对重力锤9进行减震缓冲,能够对重力锤9锤击地面的反向作用力进行轴向减震缓冲,避免与导向机构刚性碰撞损伤;

所述主体架5上开有通槽的设计,能够对导向滑槽13和重力锤9进行让位;

所述重力锤9底部置有配重环的设计,使得重力锤9的重力更大,震动效果好;

所述连接中心杆14的截面“十”字型的设计,配合四个滑块对重力锤9的四周进行减震缓冲,缓冲效果好;

所述弧形面的中心线和导向滑杆10的中心共线的设计,避免滑块凸出对重力锤9的下垂造成阻碍摩擦;

达到能够对重力锤9进行周向和轴向减震,避免重力锤9和导向滑杆10受到反向振动损坏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