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4971发布日期:2020-06-02 19: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隐形战斗机的出现,导弹挂载方式由外挂发展为飞机内埋,内埋导弹在投放分离瞬间,受飞机内埋弹舱影响,容易与飞机发生接触。通常开展风洞试验研究内埋导弹与飞机分离时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为适应风洞试验需求,当前有必要发展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

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其特点是,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撞击装置和投放装置,模型载机的上表面开槽ⅰ,槽ⅰ内安装撞击装置,模型载机的下表面开槽ⅱ,槽ⅱ内安装投放装置,槽ⅰ和槽ⅱ之间有连通的孔道;

所述的撞击装置包括支座、左导轨块、导杆、右导轨块和压紧螺钉;支座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模型载机槽ⅰ的底部平面上,支座内开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固定有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通过从支座侧面拧紧的水平的压紧螺钉固定成一个整体,左导轨块和右导轨块之间的通道为导轨;

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挂架固定座和六连杆机构,挂架固定座通过沉头螺钉ⅰ固定在槽ⅱ的顶部平面上,前上挂架、上挂架、后上挂架、后下挂架、下挂架和前下挂架依次通过六组销钉开口销套件连接组成六连杆机构,上挂架通过沉头螺钉ⅱ固定在挂架固定座的下表面上;前下挂架的下方伸出有前卡扣,后下挂架的下方伸出有与前卡扣前后对称的后卡扣,投放模型通过前卡扣和后卡扣固定在投放装置上,投放模型位于模型载机的槽ⅱ内;

所述的导杆的顶端正对冲击气缸的活塞,导杆从上至下穿过导轨、孔道和上挂架,沉头螺钉ⅲ从下至上穿过下挂架与导杆的末端连接;导杆的上部开有水平的通孔,卡销从支座的侧面水平插入导杆的通孔中。

所述的导杆为t型,导杆的顶端设置有圆盘。

所述的卡销为细长圆杆,圆杆插入导杆的位置两侧加工有环形的槽。

所述的前卡扣和后卡扣的压紧面为斜面,斜面两侧有突出的挡边。

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中的投放模型的初始位置在模型载机下表面开槽ⅱ内,能够模拟槽对投放模型在投放瞬间的空气动力学影响;前卡扣和后卡扣采用的斜面和挡边能够防止投放模型左右晃动;卡销的预断裂处两侧加工的环形的槽能够尽一步减小截面面积,具有预制应力集中断面的作用,提升了卡销断裂速度。

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采用气缸冲击撞击装置内的导杆,导杆冲击投放装置固定的投放模型,投放模型与投放装置快速分离,再通过高速摄像捕捉分离后的投放模型运动轨迹,最后通过图像分析获得投放模型分离数据。

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功能可靠,能够在风洞中精确模拟内埋导弹投放分离瞬间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主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三维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去除模型载机的三维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中的投放装置三维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中的前下挂架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中的后下挂架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中的卡销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的风洞安装示意图。

图中,1.模型载机2.投放模型3.支座4.左导轨块5.导杆6.右导轨块7.卡销8.压紧螺钉9.内六角螺钉10.挂架固定座11.沉头螺钉ⅰ12.沉头螺钉ⅱ13.上挂架14.前上挂架15.前下挂架16.下挂架17.后下挂架18.后上挂架19.销钉开口销套件20.沉头螺钉ⅲ21.冲击气缸22.支杆23.试验段中部支架24.压紧面25.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包括撞击装置和投放装置,模型载机1的上表面开槽ⅰ,槽ⅰ内安装撞击装置,模型载机1的下表面开槽ⅱ,槽ⅱ内安装投放装置,槽ⅰ和槽ⅱ之间有连通的孔道;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撞击装置包括支座3、左导轨块4、导杆5、右导轨块6和压紧螺钉8;支座3通过内六角螺钉9固定在模型载机1槽ⅰ的底部平面上,支座3内开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固定有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通过从支座3侧面拧紧的水平的压紧螺钉8固定成一个整体,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之间的通道为导轨;

如图1~6所示,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挂架固定座10和六连杆机构,挂架固定座10通过沉头螺钉ⅰ11固定在槽ⅱ的顶部平面上,前上挂架14、上挂架13、后上挂架18、后下挂架17、下挂架16和前下挂架15依次通过六组销钉开口销套件19连接组成六连杆机构,上挂架13通过沉头螺钉ⅱ12固定在挂架固定座10的下表面上;如图7、8所示,前下挂架15的下方伸出有前卡扣,后下挂架17的下方伸出有与前卡扣前后对称的后卡扣,投放模型2通过前卡扣和后卡扣固定在投放装置上,投放模型2位于模型载机1的槽ⅱ内;

所述的导杆5的顶端正对冲击气缸21的活塞,导杆5从上至下穿过导轨、孔道和上挂架13,沉头螺钉ⅲ20从下至上穿过下挂架16与导杆5的末端连接;导杆5的上部开有水平的通孔,卡销7从支座3的侧面水平插入导杆5的通孔中。

所述的导杆5为t型,导杆5的顶端设置有圆盘。

如图9所示,所述的卡销7为细长圆杆,圆杆插入导杆5的位置两侧加工有环形的槽。

所述的前卡扣和后卡扣的压紧面24为斜面,斜面两侧有突出的挡边25。

实施例1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安装在高速风洞中,模型载机1的尾部连接支杆22,支杆22连接试验段中部支架23。

安装投放模型2时,先将导杆5推至下限位,投放模型2与前下挂架15的前卡扣压紧面24、后下挂架17的后卡扣压紧面24接触,并位于前卡扣和后卡扣的挡边25内,再将导杆5拉至上限位,随后将卡销7依次穿过支座3、导杆5,最后固定导杆5,投放模型2位于模型载机1的槽ⅱ内。

在高速风洞投放试验时,高速风洞流场稳定后,先打开冲击气缸21,用冲击气缸21的活塞撞击导杆5,导杆5向下切断卡销7,再运动至下限位,推动下挂架16,并带动六连杆机构中的前下挂架15、后下挂架17进行旋转运动,使前下挂架15的前卡扣、后下挂架17的后卡扣与投放模型2脱离接触,投放模型2实现自由飞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放机构包括撞击装置和投放装置,模型载机(1)的上表面开槽ⅰ,槽ⅰ内安装撞击装置,模型载机(1)的下表面开槽ⅱ,槽ⅱ内安装投放装置,槽ⅰ和槽ⅱ之间有连通的孔道;

所述的撞击装置包括支座(3)、左导轨块(4)、导杆(5)、右导轨块(6)和压紧螺钉(8);支座(3)通过内六角螺钉(9)固定在模型载机(1)槽ⅰ的底部平面上,支座(3)内开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固定有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通过从支座(3)侧面拧紧的水平的压紧螺钉(8)固定成一个整体,左导轨块(4)和右导轨块(6)之间的通道为导轨;

所述的投放装置包括挂架固定座(10)和六连杆机构,挂架固定座(10)通过沉头螺钉ⅰ(11)固定在槽ⅱ的顶部平面上,前上挂架(14)、上挂架(13)、后上挂架(18)、后下挂架(17)、下挂架(16)和前下挂架(15)依次通过六组销钉开口销套件(19)连接组成六连杆机构,上挂架(13)通过沉头螺钉ⅱ(12)固定在挂架固定座(10)的下表面上;前下挂架(15)的下方伸出有前卡扣,后下挂架(17)的下方伸出有与前卡扣前后对称的后卡扣,投放模型(2)通过前卡扣和后卡扣固定在投放装置上,投放模型(2)位于模型载机(1)的槽ⅱ内;

所述的导杆(5)的顶端正对冲击气缸(21)的活塞,导杆(5)从上至下穿过导轨、孔道和上挂架(13),沉头螺钉ⅲ(20)从下至上穿过下挂架(16)与导杆(5)的末端连接;导杆(5)的上部开有水平的通孔,卡销(7)从支座(3)的侧面水平插入导杆(5)的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5)为t型,导杆(5)的顶端设置有圆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销(7)为细长圆杆,圆杆插入导杆(5)的位置两侧加工有环形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卡扣和后卡扣的压紧面(24)为斜面,斜面两侧有突出的挡边(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内埋试验模型投放机构。该投放机构的撞击装置安装在模型载机上表面的槽Ⅰ中,投放装置安装在模型载机下表面的槽Ⅱ中,槽Ⅰ、槽Ⅱ有连通的孔道;撞击装置的支座固定在槽Ⅰ的底部平面上,支座内开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固定有左、右导轨块,左、右导轨块之间的通道为导轨;投放装置的挂架固定座固定在槽Ⅱ的顶部平面上,六连杆机构的上挂架固定在挂架固定座的下表面上;投放模型固定在六连杆机构下方的前卡扣和后卡扣上;导杆的顶端正对冲击气缸的活塞,导杆从上至下穿过导轨、孔道和上挂架,末端固定在六连杆机构的下挂架上;导杆的上部开有水平的通孔,通孔内插有卡销。该投放机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功能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唐淋伟;范长海;杨海泳;廖明;陈海峰;蒲麒;刘刚;黄攀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