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45884发布日期:2020-07-29 02:5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滚筒或波轮洗衣机,洗净衣物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水、洗涤剂和机械力三者的作用来完成,一定剂量的洗涤剂能大大提高衣物洗净程度,但是存在以下问题:①洗涤剂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有潜在致癌风险,给用户造成心理恐慌;②现在市场上的洗衣机还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检测,从而无法告知或者提醒消费者使用的洗涤剂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成分并且通过洗衣机控制其在一定范围内。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其包括:

控制模块;

阀泵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控制进水阀或排水泵的开关状态,以对洗衣机进水或排水进行控制;

水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洗衣机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所述水位检测模块内预设基准水位,并发送水位信息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水位信息控制阀泵驱动模块,以控制进水量;

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清洗水接受紫外光后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包括:

紫外线发射模块,用于向清洗水发射紫外光;

反射光捕捉模块,接收并分析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的。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水位信息达到基准水位的信息时,控制所述阀泵驱动模块停止进水。

优选的,清洗水达到基准水位后,洗衣机内筒保持同一方向转动预设时间t后停转,并保持停转时长△t后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对清洗水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内预设标准判断值x1;

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初始阶段采集空气蓝光的光强值为bst;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采集并记录洗涤过程中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0;

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将|b0-bst|与x1比较,判断洗涤阶段的清洗水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内预设漂洗程序的最大漂洗次数为n+a;

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采集并记录第i次漂洗程序中采集的反射光中蓝光光强值为bi,其中1≤i≤n+a;

反射光捕捉模块,将|bi-bst|与x1比较,判断漂洗阶段的清洗水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并将判断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发送的判断信号,判断是否增加漂洗次数;若增加一次漂洗次数,进行下一次漂洗程序的荧光增白剂检测。

优选的,洗涤剂投放模块,控制洗涤剂的投放。

优选的,所述反射光捕捉模块内预设清洗水中投放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的工况下,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反射光的蓝光光强值b与洗涤剂浓度c之间的标准拟合曲线;

洗涤剂浓度cx时的差值标准值为ax+σst;

其中,cx为标准拟合曲线上的洗涤剂浓度范围内的任意值;ax为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cx对应的bx值与检测值b`x值之间的确定其不含荧光增白剂的差值上限;σst为标准拟合曲线的标准差;

控制模块内预设洗涤剂投放时间的最大时长为tmax;单位时间的洗涤剂投放量记为m,以控制所述洗涤剂投放模块的投放。

优选的,洗衣机进水,所述洗涤剂投放模块进行第i次投放洗涤剂;

控制模块,记录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其中,ti-≤tmax;清水投入量li-;并计算洗涤剂浓度c`i=(m*ti-)/(m*ti-+li-)。

优选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内预设在特定浓度c`i下的检测次数为a,并计算洗涤剂浓度c`i下a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b`i=(b`i1+b`i2+…+b`ij+…+b`ia)/a;

其中,b`ij为第i次投放洗涤剂后,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采集并记录的第j次检测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其中1≤i,1≤j≤a;

控制模块,判断是否满足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最大时长tmax,以控制是否进入补水阶段;

若进入补水阶段,判断洗涤程序是否停止;若洗涤程序停止,获取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

计算在n次投放洗涤剂的过程中,洗衣过程中洗涤剂浓度ci-时检测到的反射光信号检测值b`i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ci-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i-之间的差值(b`i-bi-)>(ai-+σst)的个数q,q=countif((b`1-b1-):(b`n-bn-),“>ai-+σst”);

并判断是否满足q>int(n/2),若是,判定洗涤水含荧光增白剂;若否,判断洗涤水不含荧光增白剂;

若洗涤程序继续进行,增加一次洗涤剂投放次数;进行下一次洗涤剂投放后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分析。

优选的,若不满足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最大时长tmax,获取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

计算在n次投放洗涤剂的过程中,洗衣过程中洗涤剂浓度ci-时检测到的反射光信号检测值b`i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ci-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i-之间的差值(b`i-bi-)>(ai-+σst)的个数q,q=countif((b`1-b1-):(b`n-bn-),“>ai-+σst”);

并判断是否满足q>int(n/2),若是,判定洗涤水含荧光增白剂;若否,判断洗涤水不含荧光增白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其包括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包括用于向清洗水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线发射模块、接收并分析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的反射光捕捉模块;本发明设置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能够有效检测含洗涤剂水中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以方便用户参照检测结果来更换洗涤剂或增加漂洗次数,以减少衣物上荧光增白剂的残留,能够使用户放心洗衣,安心穿衣,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洗衣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洗衣机的外筒与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洗衣机的外筒与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a-a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沿b-b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实施例三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以上各图中:机壳1;前板11;门体12;外筒2;前外筒2a;后外筒2b;前端部21;投入口22;控制面板3;洗涤剂盒组件4;检测单元9;基座90;固定部6;检测部7;弧形表面7a;平面表面7b;防水罩91;第一凹陷部93;分隔板5;第一容置室93a;第二容置室93b;电路板95;反射光接收单元96;反射光分析单元97;紫外线发光灯珠9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一种洗衣机,如图1-图8所示,所述洗衣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外筒2,所述外筒2以固定方式被支撑于机壳1内;所述外筒2内部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筒2内;所述外筒2轴线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通外筒2的后方,并与滚筒连接。

机壳1上形成有用于投入洗涤物的开口部的前板11。所述前板11的开口部设有门体12,所述门体12用于封闭开口部。所述外筒2包括形成前部的前外筒2a和形成后部的后外筒2b。利用螺丝等结合体来组装前外筒2a和后外筒2b,并在前外筒2a和后外筒2b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滚筒的空间。所述前外筒2a靠近前侧的端部记为前端部21,所述前外筒2a的前端部21形成有投入口22,以能够投入洗涤物。

所述前板11上的开口部与门体12连接。在门体1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解除门体12的锁定机构(未图示)的把手。通过将把手拉到跟前,锁定机构被解除,门体12被打开,通过将门体12推压到前板11上的开口部,而使门体12锁定并关闭。所述滚筒的前侧设有内筒口,所述内筒口与投入口22相对应;所述滚筒上设有水流孔,以连通滚筒与外筒2。所述外筒2的投入口22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外筒2的前方突出的轮缘部。所述轮缘部具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维持轮缘与机壳1的前板11上的开口部间的气密性。所述密封垫还发挥防止外筒2和滚筒之间流入异物的功能。

在机壳1的上部设置有具备电源开关、操作开关、程序设定调节器、显示器等的控制面板3。在控制面板3的左侧配置有向外筒2内供给包括水、洗涤剂、柔软剂等的液体的洗涤剂盒组件4,其中,洗涤剂盒组件4上设有与外筒2内腔通过管路相连通的混合出水口。

外筒2内壁设有用于检测清洗水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其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可设于外筒2的周壁上,亦可设于外筒2的后壁上。本实施例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设于外筒2的后壁上。其中,清洗水包括洗涤程序中的洗涤水和漂洗程序中的漂洗水。如图4-图8所示,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具有基座90,基座90包括固定部6和检测部7;本实施例中,固定部6呈圆柱型;检测部7为底面呈弓形的柱体,其包括弧形表面7a及位于弧形表面7a下方的平面表面7b;其中平面表面7b呈水平设置,以与外筒2内的清洗水的水面相平行。其中检测部7的弓形截面为固定部6圆形截面的一部分,即检测部7的弧形表面7a与固定部6的表面共面。

检测部7的平面表面7b上设有防水罩91,以有效保护检测部7内容置的电器元件。

检测部7上的平面表面7b向上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93,第一凹陷部93内设有第一容置室93a和第二容置室93b;第一容置室93a内设有反射光捕捉模块,第二容置室93b内设有紫外线发光灯珠98。其中,第一容置室93a和第二容置室93b之间设有分隔板5,以阻断紫外线发光灯珠98发出的紫外光直接照射至反射光捕捉模块,能够有效防止紫外线发光灯珠98发出的紫外光不经清洗水反射直接照射到反射光接收单元96上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反射光捕捉模块包括电路板95、设于电路板95上的反射光接收单元96和反射光分析单元97。其中,反射光接收单元96用于接收被外筒2内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反射光分析单元97根据反射光接收单元96接收到的反射光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在检测部7的平面表面7b上的投影中,多个紫外线发光灯珠98以反射光接收单元96为圆心分布于同一圆周上,即在检测部7的平面表面7b上的投影中,各紫外线发光灯珠98与反射光接收单元96保持等距分布,从而确保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到反射光接收单元96的距离相等,保证检测标准的一致性。多个所述紫外线发光灯珠9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各紫外线发光灯珠等同性,保证检测标准的一致性。

外筒2固定不动,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的检测部7位置固定,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与外筒2的最低点的距离保持不变;在相应洗衣程序启动一定时间后,使荧光增白剂在清洗水中均匀分布后并静置,再由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的有效性。避免洗涤过程中洗涤剂溶解不均匀或漂洗过程中衣物上的荧光增白剂未完全溶解于漂洗水中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在洗衣过程中通过调整投放的衣物量和清洗水量,以使清洗水的静置液面所在位置恒定,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与清洗水的液面保持平行且检测距离保持恒定,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进行检测;即在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9检测荧光增白剂含量时,检测部7的平面表面7b与清洗水的液面保持平行且检测距离保持恒定,从而确保每次检测时,反射光接收单元96与清洗水液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反射光分析单元97与清洗水液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确保每次检测信号的准确性及检测标准的一致性,从而更加准确、有效地检测清洗水中的荧光增白剂的含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以便用户调整漂洗次数,减少荧光增白剂的残留。

荧光增白剂能够吸收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60—380nm),并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可见光。据此可以根据紫外光照射下,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反射得到的蓝光强度来判断其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本实施例中,紫外线发光灯珠98所发射的紫外线为uva波段的紫外线,其检测结果所获取的蓝光强度差异更为明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原理相同,其为更进一步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如图9所示,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其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洗衣机;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设置为主mcu模块。洗衣机控制模块内预设漂洗程序的默认漂洗次数为n,1≤i≤n,表示第i次漂洗;预设漂洗过程中根据预设条件在默认漂洗次数n上能够增加的漂洗最大次数为a;即控制模块内预设漂洗程序的最大漂洗次数为n+a。

阀泵驱动模块,根据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控制进水阀或排水泵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对洗衣机进水或排水进行控制。

水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洗衣机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水位检测模块内预设基准水位,并发送水位信息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水位信息控制阀泵驱动模块,以控制进水量;当水位检测模块检测到水位等于预设基准水位时,发送水位信息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水位等于预设基准水位的水位信息控制阀泵驱动模块,以停止进水;

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清洗水接受紫外光后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其中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初始阶段采集空气蓝光的光强值为bst,第i次漂洗程序中采集的反射光中蓝光光强值为bi;

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包括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线发射模块、接收并分析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的反射光捕捉模块。其中,紫外线发射模块为紫外线发光灯珠。反射光捕捉模块包括反射光接收单元和反射光分析单元;其中,反射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洗涤剂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反射光分析单元根据反射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反射光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反射光分析单元内预设标准判断值x1。

洗涤阶段,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记录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0;判断是否满足|b0-bst|<x1。

若是,即|b0-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不含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束;

若否,即|b0-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含荧光增白剂,完成洗涤程序并执行步骤漂洗阶段的荧光增白剂检测。

漂洗阶段,第i次漂洗程序,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记录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

判断是否满足|bi-bst|<x1;

若是,即|bi-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不含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束;

若否,即|bi-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含荧光增白剂,增加漂洗程序一次;并判断是否i≤n+a,若是,再次进行漂洗阶段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分析;若否,检测结束。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包括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有以上的控制模块、阀泵驱动模块、水位检测模块、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并设有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其中,控制模块设置为主mcu模块电路;阀泵驱动模块包括阀泵驱动电路及与阀泵驱动电路电性相连的水阀和排水泵;水位检测模块包括水位检测电路及与水位检测电路电性相连的水位传感器;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通过主板通讯电路设于pcb电路板上;显示模块包括显示模块电路及显示屏,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驱动电路及与之相连的电机。

具体的,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如图10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其中,洗衣机的漂洗程序的默认漂洗次数为n,1≤i≤n,表示第i次漂洗;其中第i次漂洗程序中采集的反射光中蓝光光强值为bi;控制模块预设增加漂洗的最大次数为a,即控制模块内预设漂洗程序的最大漂洗次数为n+a。

s1:基准值采集:采集空气的蓝光的光强值bst;

在每个检测周期的初始阶段采集空气的蓝光的光强值bst,能够提高每次信号采集的准确性,以便将后续检测时的信号值与之进行运算对比。

s2:洗涤阶段的荧光增白剂检测:

s21:洗衣机进水到达预定水位并投放预设量的洗涤剂后;

s22:同一方向洗涤预设时间t0后停转,并保持停转预设时长△t0,以使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洗涤水,并减少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确保洗涤水的液面和衣物静止;

s23:在以上状态下,紫外线发光灯珠98照射外筒2内洗涤水,紫外光经洗涤水后的反射光由反射光接收单元96接收,再由反射光分析单元97记录采集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0;

s24:反射光分析单元97对采集到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0信号进行分析;

判断是否满足|b0-bst|<x1;其中,x1为预设的标准判断值。

若是,即|b0-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不含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束;

若否,即|b0-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含荧光增白剂,完成洗涤程序并执行步骤s3漂洗阶段的荧光增白剂检测。

s3:漂洗阶段的荧光增白剂检测:

漂洗阶段,每次漂洗时,洗衣机进水到达预定水位后,同一方向洗涤t1后停转,其中停转时长记为△t1,以使衣物上残留的洗涤剂充分溶于清水形成均匀的漂洗水,并减少漂洗过程中泡沫的产生,从而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确保洗涤水的液面和衣物静止;在以上状态下,紫外线发光灯珠98照射外筒2内漂洗水,紫外光经漂洗水后的反射光由反射光接收单元96接收,再由反射光分析单元97记录采集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并对采集到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信号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31:i=i+1;其中,i的初始值为0;

s32:判断是否i≤n+a;若是,执行步骤s33;若否,检测结束;

s33:洗衣机进水到达预定水位后,同一方向洗涤t1后停转,其中停转时长记为△t1;

s34: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采集并记录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

s35:判断是否满足|bi-bst|<x1;

若是,即|bi-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不含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束;

若否,即|bi-bst|≥x1,则洗涤剂的水溶液中含荧光增白剂,返回s3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原理相同,其为更进一步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如图11所示,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系统,其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洗衣机;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设置为主mcu模块。控制模块内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时间的最大时长记为tmax;单位时间的洗涤剂投放量记为m;另外,控制模块内预设清洗水中投放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时,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反射光的蓝光光强值b与c之间的标准拟合曲线。

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清洗水接受紫外光后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所述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包括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线发射模块、接收并分析清洗水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的反射光捕捉模块。其中,紫外线发射模块为紫外线发光灯珠。反射光捕捉模块包括反射光接收单元和反射光分析单元;其中,反射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洗涤剂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射光,反射光分析单元根据反射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反射光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以上标准拟合曲线的确定方法如下:

①洗涤剂浓度ci(i为投放洗涤剂的次数,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1≤i≤n,tn≤tmax)下,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在某个时间段内测试a次洗涤水接受紫外光后的反射光的蓝光光强值记为bij(其中,j为检测次数,1≤j≤a);

计算洗涤剂浓度ci下多次测试数据的标准差

σi=((bi1-bi)2+(bi2-bi)2+……+(bia-bi)2)/a)1/2

其中,bi为a次测量的平均值,bi=(bi1+bi2+……+bia)/a,其作为不含荧光增白剂,洗涤剂浓度ci时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

②绘制不同浓度ci与其对应的反射光信号bi之间的标准拟合曲线,同时计算标准拟合曲线的标准差

σst=((σ1-σ0)2+……+(σi-σ0)2+……+(σn-σ0)2)/n)1/2

其中,σ0为n种洗涤剂浓度下多次测试数据的标准差均值,σ0=(σ1+σ2+…+σi+…+σn)/n,其中σi为第①步中计算出的洗涤剂浓度ci时测试数据的标准差。

通过确定标准拟合曲线,获取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cx对应的bx值与待测b`x值之间的确定其不含荧光增白剂的差值上限ax;(cx为标准拟合曲线上的洗涤剂浓度合理范围内的任意值;)

并确定洗涤剂浓度cx时的差值标准值ax+σst;

在洗涤过程中后续多次投放过程中,第i次投放洗涤剂后,总的洗涤剂投放时长记为ti(ti≤tmax),总的加水量记为li,单位时间的洗涤剂投放量记为m,则第i次投放洗涤剂后,洗涤水中的洗涤剂浓度ci=(m*ti)/(m*ti+li)。

阀泵驱动模块,根据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控制进水阀或排水泵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对洗衣机进水或排水进行控制。

洗涤剂投放模块,用于控制洗涤剂盒打开与关闭,以控制洗涤剂的投放,实现洗涤剂的自动投放;其包括洗涤剂投放驱动及与洗涤剂投放驱动相连的洗涤剂盒;

水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洗衣机内的洗涤水的水位;水位检测模块内预设基准水位,当水位检测模块检测到水位等于预设值时,发送水位信息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水位信息控制阀泵驱动模块,以停止进水;同时根据预设程序检测荧光增白剂的含量。

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自动投放泵在进水的过程中第i次自动投放洗涤剂;洗衣机进水到达预定水位后,停止进水;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ti-≤tmax),单位时间投放量m;清水投入量li-;洗衣机程序自动计算洗涤剂浓度c`i=(m*ti-)/(m*ti-+li-)。

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内预设在特定浓度下的检测次数为a;

第i次投放洗涤剂后,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记录a次检测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j,并计算洗涤剂浓度c`i下a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b`i=(b`i1+b`i2+…+b`ij+…+b`ia)/a;

判断是否满足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最大时长tmax;

若是,洗衣机按设定程序继续洗涤,并判断是否进入补水阶段;

若进入补水阶段,判断洗涤程序是否停止;若洗涤程序停止,获取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计算

q=countif((b`1-b1-):(b`n-bn-),“>ai-+σst”);并判断是否满足q>int(n/2),若是,判定洗涤水含荧光增白剂;若否,判断洗涤水不含荧光增白剂;

若洗涤程序继续进行,洗涤剂投放次数增加一次;进行下一次洗涤剂投放后的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分析。

若不满足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最大时长tmax,获取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计算

q=countif((b`1-b1-):(b`n-bn-),“>ai-+σst”);并判断是否满足q>int(n/2),若是,判定洗涤水含荧光增白剂;若否,判断洗涤水不含荧光增白剂;

即,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计算在n次投放洗涤剂的过程中,洗衣过程中洗涤剂浓度ci-(cx=ci-)时检测到的反射光信号检测值b`i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ci-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i-之间的差值(b`i-bi-)>(ai-+σst)的个数q,即计算q=countif((b`1-b1-):(b`n-bn-),“>ai-+σst”)

判断是否满足q>int(n/2)(int为取整函数);

若是,即q>int(n/2),则判定洗涤水中含荧光增白剂。

若否,即q≤int(n/2),则判定洗涤水中不含荧光增白剂,结束检测。

具体的,b`1对应与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为c1-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1-作差值,b`2对应与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为c2-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2-作差值,b`i对应与标准拟合曲线上洗涤剂浓度为ci-对应的反射光信号标准值bi-作差值;1≤i≤n,依些类推获得n个差值,每个差值都均各自洗涤剂浓度ci-时的差值标准值ai-+σst作比较,并得到满足(b`i-bi-)>(ai-+σst)的个数q。再将满足(b`i-bi-)>(ai-+σst)的个数q与int(n/2)作比较,q>int(n/2)时判定洗涤水中含荧光增白剂,否则不含。

具体的,一种洗衣机的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如图12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洗涤剂投放次数i=i+1,i初始值为0;

s2:洗衣机进水,自动投放泵在进水的过程中自动投放洗涤剂;洗衣机进水到达预定水位后,停止进水;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ti-≤tmax),单位时间投放量m;清水投入量li-

s3:洗衣机程序自动计算洗涤剂浓度c`i=(m*ti-)/(m*ti-+li-)。

s4:内筒同一方向转动,洗涤预设时间t0后停转,其中保持停转预设时长△t0,以使洗涤剂与清水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洗涤水,并减少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确保洗涤水的液面和衣物静止;

s5:检测次数j=j+1,j初始值为0;

s6:荧光增白剂检测模块在某个时间段内测试a次洗涤水接受紫外光后的反射光的蓝光光强值记为b`ij.

在以上状态下,紫外线发光灯珠98照射外筒2内洗涤水,紫外光经洗涤水后的反射光由反射光接收单元96接收,再由反射光分析单元97记录采集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b`ij,并对采集到的反射光中蓝光的光强值信号b`ij进行分析;

s7:判断是否j<a;若是,返回s5;若否,执行s8;

s8:计算洗涤剂浓度c`i下a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b`i=(b`i1+b`i2+…+b`ij+…+b`ia)/a。

即被检测洗涤过程中,投放i次洗涤剂,形成洗涤剂浓度ci-时的检测值为b`i;其中i为投放洗涤剂的次数,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1≤i≤n。

s9:判断是否满足洗涤剂总投放时间ti-≤预设的洗涤剂投放最大时长tmax;若是,洗衣机按设定程序继续洗涤,并执行步骤s10;若否,执行步骤s12;

s10:判断是否进入补水阶段;若是,执行步骤s11,若否,继续洗涤;

s11:判断洗涤程序是否结束;若是,执行步骤s12;若否,执行步骤s1;

s12:获取洗涤过程中实际的总投放次数为n,计算

q=countif((b`1-b1-):(b`n-bn-),“>ai-+σst”);并执行s13;

s13:判断是否满足q>int(n/2),若是,判定洗涤水含荧光增白剂;若否,判断洗涤水不含荧光增白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