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8736发布日期:2020-08-07 2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所述待测管路(7)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上,所述待测管路(7)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与气瓶连接,所述出气端通过排气管路与排气环境连通;

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51)和第一压力表(52);所述后端排气管路(6)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61)、第二球阀(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第二支架(3)上,并分别与第一压力表(52)、第二压力表(6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后端排气管路(6)分别位于底座(1)的两端,待测管路(7)位于底座(1)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所述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多根;所述多根第一杆(21)相互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底座(1)上,第二杆(22)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一杆(21)的上表面,第三杆(23)相互平行且水平滑动配合在第二杆(22)的上表面,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待测管路(7)可拆卸固定在第三杆(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第二杆(22)、第三杆(23)均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沿其长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上限位槽(20)和下限位槽(20’),上限位槽(20)和下限位槽(20’)之间通过隔断隔开,所述隔断上开设有螺孔;

所述第一杆(21)固定在底座(1)的上;所述第二杆(22)通过螺栓(81)穿过其隔断上的螺孔,与限位在第一杆(21)上限位槽(20)内的螺母(82)配合固定;所述第三杆(23)通过螺栓(81)穿过其隔断上的螺孔,与限位在第二杆(22)上限位槽(20)内的螺母(82)配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由四块板材围成的上下贯通、侧面闭合的中空长方形截面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杆(21)的两端通过螺栓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固定在底座(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包括多根立杆(31);多根所述立杆(31)垂直于底座(1)的上表面并呈线性排布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可拆卸固定在第二支架(3)朝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结构与第二支架(3)结构相同,并与第二支架(3)分别固定在底座(1)的同侧两端;所述后端排气管路(6)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三支架朝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管路(7)上穿射管夹;所述管夹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三杆(23)的上限位槽(20)内限位有螺母(82),通过螺栓(81)穿过管夹的螺孔与第三杆(23)上限位槽(20)内的螺母(82)螺合实现固定待测管路(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1)为方形截面的铝型材,其朝向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竖向滑槽(311);所述竖向滑槽(311)内限位有螺母(82),所述前端进气管路(5)和后端排气管路(6)上分别套设有管夹,所述管夹上开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螺孔与竖向滑槽(311)内的螺母螺合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管路气密性保压测试平台,包括底座,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待测管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分别固定在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上,待测管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连通;前端进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一球阀和第一压力表;后端排气管路上按照气体流向分别固定有第二压力表、第二球阀。通过在底座上搭建3个支架,将前端进气管路、后端排气管路固定,且为待测管路提供固定支架,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为测试提供测试平台,且通过在前端进气管路和后端排气管路上设置的球阀和压力表,可实时监测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骆再根;谢鹏飞;王遥;彭凯;唐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