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58934发布日期:2021-12-24 17:4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血型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尤其涉及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血型通常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通常一些抗原是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或密切连锁的几个基因的编码产物,这些抗原就组成一个血型系统。在做血型鉴定时,通常是用特异性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对血型物质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30多种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主要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所含凝集原(即血型抗原,有a、b、h三种)的不同而命名的。采用标准的抗a及抗b血清鉴定被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直接试验);同时用标准的a型及b型红细胞鉴定被检者血清中的抗体(反转试验)。尿液中也存在着血型物质,可通过相关实验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医疗领域中尚无上述的检测以及分析方法,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5.(1)材料选取:选取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和尿液常规检测正常住院无血缘关系的患者共计132例,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6~82岁,试剂与仪器,抗a、抗b单克隆抗体为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
6.(2)标本收集:尿液中不含唾液酶,所以无需象检测唾液中物质那样灭活能使血型物质不活化的唾液酶。制定并执行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标本采集应选用干燥、洁净、防漏的一次性材料,并与尿液不发生化学反应。容积50~100ml,圆形开口,底坐宽而能直立。以生物安全角度(因尿液标本会产生气溶胶)应选择有盖易于启闭的密封装置,对于儿童患者尿液采集使用专用清洁柔软的聚乙烯塑料袋等。最理想的是留取中段尿,一般留取5—10毫升。妇女月经期不宜做尿液化验检查;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做化验检查,是理想的尿化验标本。因为尿液中所含成分的浓度比白天大量饮水稀释后的尿液中多,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检测结果变化;
7.(3)尿液储存: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免细胞代谢等影响检验结果,天气炎热时留取尿液保存时间较长时要加防腐剂或冰箱冷藏保存,可在每100ml尿液中加入0.5ml福尔马林防腐剂。冷藏保存(4℃)时,要避光、加盖,以免尿液变质影响化验检查结果,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超过8小时,尿液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检测;
8.(4)信息采集:如尿液中含有影响检测结果的其它有形成分时,需采用自然沉淀或离心机3000转/分离心1分钟后弃去有形成分,不宜使用严重的菌尿标本。避免人为因素对标本采集的影响,如果发生临床检验单破损丢失或标本污染、医生书写患者信息或申请项目不规范、字迹不清难以识别,就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差错。计算机条形码包括患者信息及检验项目等所有信息,条形码是所有住院患者的唯一识别码,将条形码贴在尿液标本容器上送检,会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标本采集错误。提高护理人员对尿液检验结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规范地采集样本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这需要检验人员、医师、护理人员相互理解沟通、密切协助配合,减少医护耦合性差错,最关键是护理人员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9.(5)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用滴管分别加1:16稀释倍数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各100μl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尿液100μl,混合,静置15分钟,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3000r/min离心15s。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混匀,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有无凝集;
10.(6)尿液中血型物质质控:排列九组试管,实验组三排试管,阴性对照组三排试管,阳性对照组三排试管,每组七管,每管中加入生理盐水两滴,将标准抗a、抗b和抗ab血清分别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管两滴后,将各排标准血清从1:2逐级稀释到1:128,实验组各管中加入受检者尿液100μl,阴性对照管加入不含待测血型成分的患者或志愿者尿液,阳性对照管加入含有待测血型成分的患者或志愿者尿液,混合,静置15分钟,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试剂红细胞悬液50μl混匀,3000r/min离心15s。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混匀,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有无凝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稀释管稀释到1:64及其以后各管因抗原抗体比例不当出现带现象,结果为不凝集;阴性对照组1:8和1:32管因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凝集强度弱于1:16;2min内,实验组1:16和1:32管含有相应血型物质试管结果为不凝集,但1:16管结果更稳定,1:2~1:8管凝集较好,总体看,使用1:16稀释管做尿液血型鉴定最好,如为防止尿液浓缩或稀释对结果的影响也可加做1:8和1:32管;
11.(7)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三组数据样本例数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距无统计学意义;
12.(8)分析结果:此实验为竞争性免疫反应,患者尿液中血型物质与标准红细胞竞争性与稀释后的标准血清反应,如患者尿液中含有该血型物质则标准红细胞与稀释后的标准血清不反应,不会出现可见凝集反应,反之,亦然。如抗a管不凝集,抗b管凝集,即为a型;如抗b管不凝集,抗a管凝集,即为b型;如抗b管不凝集,抗a管不凝集,即为ab型;如抗a管凝集,抗b管凝集,即为o型。并制作“尿液与血液血型对照结果”表格数据,从实验结果看,43例a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a型物质,41例b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b型物质,39例o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o型物质,9例ab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ab型物质,经统计学分析,自由度为6,χ2值小于0.68,p>0.05,两组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
13.(9)质量控制:可同时采集献血者血液和尿液成分做为对照组,两者检测结果应完全一致为合格。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a型、b型或是o型物质
(亦称h型物质)之间的差别决定于糖亚基部末端结构的差异,对于各种血型的人来说,由共同存在的h基因发出指令,合成一种能将某种前体物质转化为h物质(h substance)的酶。在具有a基因(b基因)的人体内,h物质再变为a物质(或b物质)。但o型基因则不能使h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决定了o型血球的抗原。目前已知,a型至少包括20个亚型,绝大多数是a1和a2(>99%),其中a1的比例超过80%。abo表型在各地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是:a型一般占20%-39%,b型一般占20%-38%,极少数人群低于20%;o型一般在30%和40%之间,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大多数人群中,o型频率都超过40%;ab型一般在6%-12%。根据我们的研究,尿液中血型物质与血液中血型物质各型所占全部血型百分比是一致的。
15.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如水、无机盐类、葡萄糖、尿素、尿酸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虽然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但红细胞膜上的一些血型物质则会随着衰老变性红细胞脱落,通过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尿液,使尿液中出现不依赖于血液细胞的血型物质,加之,肾小管细胞对血型物质的分泌作用,则可在尿液中检出血型物质就不以为奇了。只是尿液中血型物质有限,需要将尿液稀释数十倍以后才能检出。通过血型基因扫描检测技术证实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准确性,血型基因检测能简便快速鉴定abo血型和疑难血型,不受自身抗体影响,不必做家系分析。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可不受溶血状态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8.。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也可避免冷凝集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对正确判读患者血型及疑难血型判读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程序流程图;
17.图2是尿液与血液血型对照结果的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19.实施例
20.本实施例列举的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按下述程序方式完成,选取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和尿液常规检测正常住院无血缘关系的患者共计132例,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6~82岁,试剂与仪器,抗a、抗b单克隆抗体为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尿液中不含唾液酶,所以无需象检测唾液中物质那样灭活能使血型物质不活化的唾液酶。制定并执行尿液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标本采集应选用干燥、洁净、防漏的一次性材料,并与尿液不发生化学反应。容积50~100ml,圆形开口,底坐宽而能直立。以生物安全角度(因尿液标本会产生气溶胶)应选择有盖易于启闭的密封装置,对于儿童患者尿液采集使用专用清洁柔软的聚乙烯塑料袋等。最理想的是留取中段尿,一般留取5—10毫升。妇女月经期不宜做尿液化验检查;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做化验检查,是理想的尿化验标本。因为尿液
中所含成分的浓度比白天大量饮水稀释后的尿液中多,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检测结果变化。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以免细胞代谢等影响检验结果,天气炎热时留取尿液保存时间较长时要加防腐剂或冰箱冷藏保存,可在每100ml尿液中加入0.5ml福尔马林防腐剂。冷藏保存(4℃)时,要避光、加盖,以免尿液变质影响化验检查结果,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超过8小时,尿液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检测。如尿液中含有影响检测结果的其它有形成分时,需采用自然沉淀或离心机3000转/分离心1分钟后弃去有形成分,不宜使用严重的菌尿标本。避免人为因素对标本采集的影响,如果发生临床检验单破损丢失或标本污染、医生书写患者信息或申请项目不规范、字迹不清难以识别,就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差错。计算机条形码包括患者信息及检验项目等所有信息,条形码是所有住院患者的唯一识别码,将条形码贴在尿液标本容器上送检,会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标本采集错误。提高护理人员对尿液检验结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规范地采集样本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这需要检验人员、医师、护理人员相互理解沟通、密切协助配合,减少医护耦合性差错,最关键是护理人员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用滴管分别加1:16稀释倍数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各100μl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尿液100μl,混合,静置15分钟,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3000r/min离心15s。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混匀,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有无凝集。排列九组试管,实验组三排试管,阴性对照组三排试管,阳性对照组三排试管,每组七管,每管中加入生理盐水两滴,将标准抗a、抗b和抗ab血清分别加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管两滴后,将各排标准血清从1:2逐级稀释到1:128,实验组各管中加入受检者尿液100μl,阴性对照管加入不含待测血型成分的患者或志愿者尿液,阳性对照管加入含有待测血型成分的患者或志愿者尿液,混合,静置15分钟,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试剂红细胞悬液50μl混匀,3000r/min离心15s。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混匀,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有无凝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稀释管稀释到1:64及其以后各管因抗原抗体比例不当出现带现象,结果为不凝集;阴性对照组1:8和1:32管因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凝集强度弱于1:16;2min内,实验组1:16和1:32管含有相应血型物质试管结果为不凝集,但1:16管结果更稳定,1:2~1:8管凝集较好,总体看,使用1:16稀释管做尿液血型鉴定最好,如为防止尿液浓缩或稀释对结果的影响也可加做1:8和1:32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三组数据样本例数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距无统计学意义。此实验为竞争性免疫反应,患者尿液中血型物质与标准红细胞竞争性与稀释后的标准血清反应,如患者尿液中含有该血型物质则标准红细胞与稀释后的标准血清不反应,不会出现可见凝集反应,反之,亦然。如抗a管不凝集,抗b管凝集,即为a型;如抗b管不凝集,抗a管凝集,即为b型;如抗b管不凝集,抗a管不凝集,即为ab型;如抗a管凝集,抗b管凝集,即为o型。并制作“尿液与血液血型对照结果”表格数据,从实验结果看,43例a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a型物质,41例b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b型物质,39例o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o型物质,9例ab型血患者尿中均检出ab型物质,经统计学分析,自由度为6,χ2值小于0.68,p>0.05,两组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可同时采集献血者血液和尿液成分做为对照组,两者检测结果应完全一致为合格。
21.该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法,该尿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其分析方
法,a型、b型或是o型物质(亦称h型物质)之间的差别决定于糖亚基部末端结构的差异,对于各种血型的人来说,由共同存在的h基因发出指令,合成一种能将某种前体物质转化为h物质(h substance)的酶。在具有a基因(b基因)的人体内,h物质再变为a物质(或b物质)。但o型基因则不能使h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决定了o型血球的抗原。目前已知,a型至少包括20个亚型,绝大多数是a1和a2(>99%),其中a1的比例超过80%。abo表型在各地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是:a型一般占20%-39%,b型一般占20%-38%,极少数人群低于20%;o型一般在30%和40%之间,但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大多数人群中,o型频率都超过40%;ab型一般在6%-12%。根据我们的研究,尿液中血型物质与血液中血型物质各型所占全部血型百分比是一致的。
22.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如水、无机盐类、葡萄糖、尿素、尿酸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虽然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但红细胞膜上的一些血型物质则会随着衰老变性红细胞脱落,通过肾小球滤过后进入尿液,使尿液中出现不依赖于血液细胞的血型物质,加之,肾小管细胞对血型物质的分泌作用,则可在尿液中检出血型物质就不以为奇了。只是尿液中血型物质有限,需要将尿液稀释数十倍以后才能检出。通过血型基因扫描检测技术证实了血型血清学方法的准确性,血型基因检测能简便快速鉴定abo血型和疑难血型,不受自身抗体影响,不必做家系分析。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可不受溶血状态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也可避免冷凝集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尿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对正确判读患者血型及疑难血型判读具有重要意义。
23.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