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3111发布日期:2020-09-08 13:4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红外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单元吸收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后,其红外光吸收区会产生温升,从而引起温度传感器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例如热电压或者热电阻等的变化。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一个优势是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在不宜与待测目标接触的场合下,可以规避接触测温,例如在传染病的防疫工作中,非接触测温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红外温度传感器还具有响应速度快、使用安全、寿命长等优点。

目前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敏感元件较多选用热电堆,一般由若干个热电偶串联而成,待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使得热电堆热端温度升高,由于赛贝克效应,会在热电堆的热、冷端产生温差电动势。对温差电动势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即可得出待测目标的实时温度。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封装方式是to罐封装,将高精度红外热电堆封装于金属to罐中,但是to封装体积较大,不易于集成化。

dfn塑料封装方法目前较多用于传统ic集成电路的封装工艺中,具有体积小、可批量化生产等优点;然而,目前却较少将dfn塑料封装方法应用于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中。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难点:(1)热电堆接收的红外辐射能量较少,对于热量的隔热要求高;(2)dfn塑料封装,电磁屏蔽效能较弱。此外,虽然有国内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微型封装的红外热电堆传感器,但是其输出信号依然是模拟电压信号,不利于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顶部带有开窗的dfn封装外壳,dfn封装外壳内设有热电堆、tc模板和asic模块,dfn封装外壳开窗处设有红外滤光片,所述红外滤光片与dfn封装外壳围成密闭空间;dfn封装外壳上设有引气孔和排气孔,dfn封装外壳底部设有引脚,dfn封装外壳内壁上设有金属屏蔽层和sio2薄膜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在dfn封装的壳体内壁蒸镀有铜镀层和铜镀层,其中铜镀层的厚度为0.5~3.8μm,镍镀层的厚度为0.2~0.5μm。

进一步地,所述sio2薄膜厚度为500nm或1μm。

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堆为微型热电堆,可实现红外光辐射能量到电压信号的转化。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滤光片的波长通带为2~14μm,其对应的测温范围约为-65~200ºc。

进一步地,所述tc模块采用金属热电阻或ptc热敏电阻或ntc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tc模块采用微型金属热电阻,其尺寸为0.2mm~0.3mm,其金属材料选用铂金。

进一步地,所述pt热敏电阻丝的宽为2μm,间距为8μm,检测精度为±0.05℃。

进一步地,红外滤光片与dfn封装外壳围成密闭空间中充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选用氩气。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壳外部的底端安装有五个引脚,分别是sda,vdd,gnd,scl,addr。

本发明的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基于mems工艺,内置微型热电堆,并采用塑料dfn封装方式,实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微型化,在可靠性与金属或陶瓷材料相当的前提下,还具有微型化,低成本,成型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广泛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两个气孔在dfn壳体内部填入惰性气体,增加了壳体内的热阻,降低了热电堆热端的热量流失速率,提高检测精度。

(3)本发明在dfn内壁蒸镀了金属屏蔽层,提高了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效能;本发明采用的cu/ni双镀层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功能,镍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蚀性,可以保护内部的铜层不被氧化,长久耐用。

(4)本发明在dfn金属屏蔽层之外继续蒸镀一层sio2薄膜,起到防止连接线短路的作用,同时由于sio2具有较大的热阻,进一步减少热量流失速率,提高检测精度;

(5)本发明采用的镀膜工艺,可批量生产。相比于普通贴膜工艺,可实现生产自动化,且不会产生贴膜误差,比如贴膜过程中造成的贴膜不完整而导致电磁泄漏等问题;

(6)本发明将asic模块同时封装于壳体内,实现对热电堆及tc模块的信号处理与温度补偿,并提供电压输入端口与数字输出端口,提高该温度传感器的可读性与易集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也作摘要附图);

图2是本发明的顶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壳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pt热电阻;

图中:1、dfn封装外壳;2、红外滤光片;3、引气孔;4、排气孔;5、tc模块;6、装配焊点;7、热电堆;8、asic模块;201、窗口;202、sda;203、vdd;204、gnd;205、scl;206、addr;301、dfn封装外壳;302、sio2薄膜;303、cu/ni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包括:dfn封装外壳1;红外滤光片2;引气孔3;排气孔4;tc模块5;装配焊点6;热电堆7;和asic模块8。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最大可能减小所述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体积,选用微型热电堆作为温度敏感器件,将其封装于传感器内部,其功能是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红外滤光片2的波长通带为2~14μm,实现了干扰光的滤除;所述tc模块5采用可采用金属热电阻或ptc热敏电阻或ntc热敏电阻,对热电堆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得出待测目标的实时温度;asic模块可对ntc热敏电阻供电,且可对热电堆与tc模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并作温度补偿运算;热电堆7,tc模块5,asic模块8相隔一定间距排列,并通过装配焊点6安装在dfn封装外壳的底部;红外滤光片固定在箱体上部打开的窗口处并密封良好,红外滤光片与dfn封装外壳一起构成密闭空间。

如图1所示,封装壳两侧分别开有引气口3与排气口4,通过这两个气孔注入惰性气体,优选气体是氩气。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例进一步设计在于,封装方式为塑料dfn封装,封装外部的底端安装有五个引脚,分别是sda,vdd,gnd,scl,addr。所述sda的功能是i2c数据线;vdd是电源端;gnd是接地端;scl是i2c时钟线;addr是i2c的lsb端口。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本实例进一步设计在于,通过在封装壳内壁镀有屏蔽层和隔热层,提高了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电磁屏蔽效能,防止连接线短路,减少热量流失速率,提高检测精度。dfn封装外壳301内壁上依次为屏蔽层为cu/ni镀层303和cu/ni镀层303和sio2薄膜302,其中铜镀层的厚度为0.5~3.8μm,镍镀层的厚度为0.2~0.5μm。隔热层采用sio2薄膜302,sio2薄膜厚度为500nm或1μm。

实施例四:

本实例进一步设计在于,屏蔽层与隔热层的加工顺序与方法,蒸镀步骤为:dfn封装壳内部先蒸镀一层cu,然后再蒸镀ni,最后蒸镀sio2层。

请参阅图4,tc模块为微型tc模块,用于补偿热电堆的冷端温度。tc模块采用金属热电阻或ptc热敏电阻或ntc热敏电阻。tc模块的尺寸为0.2mm~0.3mm。tc模块pt热电阻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在硅基表面生sio2薄膜;

b.在sio2薄膜上生长pt层;

c.光刻工艺刻蚀中pt丝图案;

d.制备sio2保护层;

e.光刻工艺制备pt热电阻电连接点。

所属pt热敏电阻丝的宽为2μm,间距为8μm,包含15个线路循环。所述热电堆与tc模块的输出信号接入asic模块,对热电堆的冷端温度进行补偿,进而测出待测目标的实时温度。该传感器的原始信息经过处理后存储在ram中,所述功能由状态机控制,每个测量转换的结果都可以通过i2c访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dfn封装的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tc模块为微型温度补偿模块,dfn封装外壳采用塑料dfn封装,dfn封装壳体的内部蒸镀一层cu/ni金属薄膜与sio2薄膜,分别作为屏蔽层与隔热层。本发明可实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微型化,可实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微型化;具有不逊于金属或陶瓷封装结构的可靠性,还具有微型化,低成本,成型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广泛等优点。

本申请通过在壳体内部镀有屏蔽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能;通过在壳体内注入惰性气体及在壳体内壁镀有sio2薄膜防止连接线短路,减少热量流失速率,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本发明采用的镀膜工艺可实现批量生产,相对于贴膜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通过集成asic模块提高了该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可读性与易集成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