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334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尤指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消毒是保障饮用水安全,避免产生大规模水媒流行病爆发的最重要手段,是自来水厂不可替代的基本工艺。但在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时,也会产生一些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的消毒副产物。1974年,研究人员在加氯消毒后的饮用水中检测出三氯甲烷,从而引起了水处理行业对消毒副产物问题的重视。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卤代消毒副产物被鉴定出来,包括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代醛、卤代酮、卤代醇等。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0多种消毒副产物被鉴别出来。

除了上述卤代消毒副产物外,研究人员发现水中还存在更为微量的含氮消毒副产物(包括亚硝胺、卤代酰胺、卤代硝基甲烷、卤乙腈等)和碘代消毒副产物(包括碘代三卤甲烷、碘代卤乙酸等),通常被称作新兴消毒副产物。这些新兴消毒副产物往往在采用氯胺消毒的自来水中更容易产生,而采用游离氯消毒时由于反应途径不同而不易生成。

有研究发现,水中各类有机物是形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含碳消毒副产物和亚硝胺、卤乙腈、卤代酰胺等含氮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物。天然有机物是由水源和土壤中植物和动物物质腐烂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复杂组合,是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不仅仅是有毒有害物质的附着载体,还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而人为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如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氨基酸、蛋白质、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等,也被证实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重要来源。

由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是消毒副产物的一类重要前体物,同时随着消毒副产物对饮水健康的威胁不断增加,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变化可作为研究消毒副产物性质的依据,因此快速分离检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变化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虽然,一些经典的水中有机组分宏观性质解析方法对研究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操作复杂、检测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对有机物回收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及其应用,该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地分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检测器、并联的本底通道和极性分类通道,所述本底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所述本底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截留,并且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设置为与待测样品的输入管道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一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带负电荷的物质进行截留;

第二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非极性物质进行截留;

第三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带正电荷的物质进行截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第二注射泵、第一极性分类单元和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所述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的远离所述第二注射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的远离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一溶剂瓶和第三溶剂瓶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第三注射泵、第二极性分类单元和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所述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的远离所述第三注射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的远离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二溶剂瓶、第三溶剂瓶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第二过滤器、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第四注射泵、第三极性分类单元和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所述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的远离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的远离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四溶剂瓶连接,所述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五溶剂瓶连接,所述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与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第二溶剂瓶、第三溶剂瓶、第六溶剂瓶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强阴离子交换柱。

任选地,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sax柱或dea柱,优选地,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为sax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c18柱或c8柱,优选地,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为c18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强阳离子交换柱。

任选地,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scx柱或prs柱,优选地,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为scx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可以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中的多种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与所述检测器之间设置有第八多通道选择控制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部的样品瓶和废液收集装置;

所述样品瓶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连接,并且所述外壳内部在所述样品瓶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之间依次设置有蠕动泵和第一过滤器;

所述废液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本底通道和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靠近所述检测器的一端以及所述检测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本底通道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注射泵。

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在分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中的应用。

在本申请的应用实施例中,

当用于分析水中含氮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

当用于分析水中含碳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

本申请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具有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可满足水处理行业对水中复杂有机物组分的分类解析研究,对水处理工艺优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可以通过控制注射泵的注射速度,使水样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能够尽可能地被吸附,提高了极性分类单元的吸附效果;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吸附效果的极性分类单元,可以使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能够有针对性地被吸附;检测器内可以设置通讯模块,使得检测器可以连接到在线分析终端,达到了实时监测前体物的动态变化的目的;检测器内还可以设置有流通装置,能够及时收集废液,既可以重复检测,又能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符号的含义为:

1-外壳;2-样品瓶;3-蠕动泵;4-第一过滤器;5-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6-第一注射泵;7-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8-第二注射泵;9-第一极性分类单元;10-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2-第三注射泵;13-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4-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5-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6-第二过滤器;17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8-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9-第四注射泵;20-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1-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22-第一溶剂瓶;23-第二溶剂瓶;24-第三溶剂瓶;25-第四溶剂瓶;26-第五溶剂瓶;27-第六溶剂瓶;28-检测器;29-废液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检测器28、并联的本底通道和极性分类通道,所述本底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所述本底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器28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器28连接,所述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截留,并且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设置为与待测样品的输入管道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第一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带负电荷的物质进行截留;

第二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非极性物质进行截留;

第三极性分类通道,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设置为对所述待测样品中的带正电荷的物质进行截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当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包括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时,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可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第二注射泵8、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和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0,所述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的远离所述第二注射泵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所述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0的远离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28连接,所述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第一溶剂瓶22和第三溶剂瓶24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第三注射泵12、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和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4,所述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的远离所述第三注射泵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所述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4的远离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28连接,所述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第二溶剂瓶23、第三溶剂瓶24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第二过滤器16、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7、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8、第四注射泵19、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和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21,所述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的远离所述第二过滤器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所述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21的远离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器28连接,所述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第四溶剂瓶25连接,所述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7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第五溶剂瓶26连接,所述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8与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第二溶剂瓶23、第三溶剂瓶24、第六溶剂瓶27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可以为强阴离子交换柱,任选地,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可以为sax柱或dea柱,例如,可以为填充有三甲基胺丙基/硅胶基的sax柱或填充有二乙基胺丙基/硅胶基的dea柱;优选地,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为sax柱;所述sax柱可以采用安捷伦bondelutsax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可以为c18柱或c8柱,例如,可以为填充有三官能团十八烷基/硅胶基的c18柱或填充有辛基/硅胶基的c8柱;优选地,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为c18柱;所述c18柱可以采用安捷伦bondelutc18柱,所述c8柱可以采用安捷伦bondelutc8柱或购买自alltechassociates的extractcleanspec8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可以为强阳离子交换柱,任选地,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可以为scx柱或prs柱,例如,可以为填充有苯磺酸/硅胶基的scx柱或填充有丙基磺酸/硅胶基的prs柱;优选地,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为scx柱;所述scx柱可以采用安捷伦bondelutscx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可以为固相萃取小柱或装填的过滤柱。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使待测样品同时进入本底通道、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或按设计顺序分别进入本底通道、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28可以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器28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中的多种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与所述检测器28之间可以设置有第八多通道选择控制阀,可以通过第八多通道选择控制阀选择将极性分类通道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或总氮分析仪导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28内可以设置有通讯模块,使得所述检测器28可以连接到在线分析终端,对所述检测器28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在线分析,达到了实时监测前体物的动态变化的目的。所述检测器28内还可以设置有流通装置,能够及时收集废液,既可以重复检测,又能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样品瓶2和废液收集装置29;

所述样品瓶2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连接,并且所述外壳1内部在所述样品瓶2与所述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之间依次设置有蠕动泵3和第一过滤器4;

所述废液收集装置29分别与所述本底通道和所述极性分类通道的靠近所述检测器28的一端以及所述检测器28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本底通道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注射泵6。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水中有机物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在分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中的应用。

在本申请的应用实施例中,

当用于分析水中含氮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

当用于分析水中含碳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含量时,所述极性分类通道可以包括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和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7均采用购买自哈希的hq40d型号ph/orp检测仪;

检测器28包括岛津公司uv-2700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toc-vcph型号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和岛津公司tnm-1型号的总氮分析仪。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高效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设置有一条本底通道、一条第一极性分类通道、一条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一条第三极性分类通道,使得检测器28可以选择性地从四个通道进样检测,在检测器28内实现在线实时动态监测,方便人们在移动终端直观的观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的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为sax固相萃取小柱,为安捷伦bondelutsax柱;第二极性分类通道的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为c18固相萃取小柱,为安捷伦bondelutc18柱;第三极性分类通道的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为scx固相萃取小柱,为安捷伦bondelutscx柱。

第一溶剂瓶22内盛放有二氯甲烷,此外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有机溶剂;第二溶剂瓶23和第三溶剂瓶24内分别盛放有甲醇溶液和超纯水;第四溶剂瓶25内盛放有naoh溶液,此外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碱液;第五溶剂瓶26内盛放有hcl溶液,此外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酸液;第六溶剂瓶27内盛放有nacl溶液。

本实施例的自动化分类解析设备的工作流程为:使用前,检查选用的二氯甲烷、甲醇溶液、超纯水和nacl溶液以及在线ph调节装置中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两种ph调节液的储备情况,同时检查三种固相萃取小柱的使用情况。使用时,将设备电源打开,待测水样装入样品瓶2,蠕动泵3会将样品瓶2中的待测样品经第一过滤器4后进入设备内,通过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进行通道的分配,其中待测水样原水在零通道内,流经第一注射泵6后,进入检测器28,检测器28会得到原水水质的数值,通过检测器28内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进行记录。

当从事如三卤甲烷前体物等水中含碳溶解性有机物的分类解析工作时,同时采用第一极性分类通道、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进行分类解析,此时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总有机碳分析仪分别获得水的uv值、toc值,无需采用总氮分析仪。当从事如亚硝胺前体物等水中含氮溶解性有机物的分类解析工作时,采用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和第三极性分类通道进行分类解析,此时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分别获得水的uv值、toc值、tn值。

通过本底通道检测待测样品中总的有机物的含量:通过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控制样品瓶2所在的待测样品输入管道与本底通道导通,使样品瓶2内盛放的待测样品经过蠕动泵3和第一过滤器4后进入本底通道,然后进入检测器28,通过观察检测器28的实时数据,得到原水水样中总的有机物的含量,被检测后的样品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装置29。

第一极性分类通道内首先进行sax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控制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与第一溶剂瓶22连通,第一溶剂瓶22内盛放的二氯甲烷经过第二注射泵8进入第一极性分类单元9对sa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活化,接着控制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与第三溶剂瓶24连通,利用第三溶剂瓶24内盛放的超纯水对sa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清洗,sax固相萃取小柱经活化、清洗后,废液由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0直接进入废液收集装置29,sax固相萃取小柱的活性被激活。然后通过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和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控制样品瓶2所在的待测样品输入管道与第一极性分类通道连通,使样品瓶2内盛放的待测样品经第二多通道选择控制阀7选择,通过第二注射泵8进入sax固相萃取小柱,其中原水水样中部分有机物(即带负电荷的有机物)被sax固相萃取小柱截留,截留后的水样又经第三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0进入检测器28,通过观察检测器28的实时数据,得到截留后待测样品中有机物含量,其中差值即为sax固相萃取小柱所能吸附的有机物含量,被检测后的样品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装置29。

第二极性分类通道内首先进行c18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控制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分别与第二溶剂瓶23或第三溶剂瓶24连通,第二溶剂瓶23和第三溶剂瓶24内盛放的甲醇溶液和超纯水这两种溶液分别经过第三注射泵12,进入第二极性分类单元13对c18固相萃取小柱分别进行活化与清洗,之后废液由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4直接进入废液收集装置29,c18固相萃取小柱活性被激活。然后通过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和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控制样品瓶2所在的待测样品输入管道与第二极性分类通道连通,使样品瓶2内盛放的待测样品经第四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1选择,通过第三注射泵12进入c18固相萃取小柱,其中原水水样中部分有机物(即非极性的有机物)被c18固相萃取小柱截留,截留后的水样又由第五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4进入检测器28,通过观察检测器28的实时数据,得到截留后待测样品中有机物含量,其中差值即为c18固相萃取小柱所能吸附的有机物含量,被检测后的样品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装置29。

第三极性分类通道内首先进行scx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控制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8分别与第二溶剂瓶23、第三溶剂瓶24或第六溶剂瓶27连通,第二溶剂瓶23内盛放的甲醇溶液、第三溶剂瓶24内盛放的超纯水和第六溶剂瓶27内盛放的nacl溶液分别经第四注射泵19对第三极性分类单元20(sc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活化、清洗,scx固相萃取小柱经活化、清洗后,废液由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21直接进入废液收集装置29,scx固相萃取小柱活性被激活。然后进行水样酸碱度的调节和水样检测:待测水样经第一多通道选择控制阀5选择进入第三极性分类通道,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首先将待测水样调至碱性,其中第一在线ph调节装置15与盛有naoh溶液的第四溶剂瓶25连接,经第二过滤器16过滤后,进入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7,此时会将待测水样调节至酸性,其中第二在线ph调节装置17与盛有hcl溶液的第五溶剂瓶26连接,待测水样酸碱度调节完毕,被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8选择控制,使经过ph调节后的水样经第六多通道选择控制阀18选择,通过第四注射泵19进入scx固相萃取小柱,其中原水水样中部分有机物(即带正电荷的有机物)被scx固相萃取小柱截留,截留后的水样又由第七多通道选择控制阀21进入检测器28,通过观察检测器28的实时数据,得到截留后待测样品中有机物含量,其中差值即为scx固相萃取小柱所能吸附的有机物含量,被检测后的样品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装置29。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察了各种spe小柱对已知的ndma(n-二甲基亚硝胺)前体物(二甲胺、扑尔敏、苯扎氯铵、雷尼替丁)的吸附能力。

其中,各种spe小柱的类型和来源如表1所示:

表1spe小柱的类型和来源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spe小柱对已知的ndma前体物吸附能力

可以看出,在众多的极性非极性柱中,c18柱和c8柱对上述ndma前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强阳离子交换柱中的scx柱对上述ndma前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1的分类解析设备进行原水试验。水样是从中国长江三角洲一个受水产养殖影响的湖中采集的。通过对水样进行三次重复测试来确定rsd。紫外线吸收率(suva)低,表明水中的腐殖质含量低。doc/don比值小于10mgc/mgn,表明水中富含氮。

预处理:将它们储存在清洁和灰化(在550℃)的1升琥珀色玻璃杯中带有ptfe涂层盖的瓶子。将1毫升50mm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添加到所有最终水样中,以淬灭任何残留的消毒剂。并立即通过灰烬(在500℃)玻璃纤维过滤器过滤。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原水试验评价表

将臭氧引入装有2l测试水的玻璃反应器中。输入气体和输出气体的臭氧浓度由便携式臭氧分析仪确定。仔细调节臭氧化气体的通量,以使测试水中的臭氧剂量达到1mg/l。臭氧氧化前、后的水质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水处理氧化工艺试验评价表

使用粉末状活性炭(pac)对水样进行吸附处理。将50mg/lpac装入装有测试水的2l玻璃瓶中。将样品用旋转摇床以200rpm混合。24小时后,从这些瓶中取出样品,并通过0.45μm的膜过滤以除去pac。由于100mg/l的较高碱度(如caco3),在实验过程中,ph值稳定在8.0左右。水处理吸附工艺前、后的水质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水处理吸附工艺试验评价表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