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和磁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9463发布日期:2021-03-05 14: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和磁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其带有用于导引能导电的介质的测量管,带有在测量管外延伸的用于产生和用于导引至少部分垂直于介质的流动方向地贯穿测量管的磁场的磁路装置,并且带有用于对介质中感应出的测量电压分压的两个电极,其中,磁路装置具有用于产生磁场的至少一个第一线圈和第一极靴板及第二极靴板,其中,在极靴板之间形成了磁场,其中,测量管布置在两个极靴板之间,并且其中,电极布置在测量管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并且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假设的连接线垂直于流动方向并且垂直于磁场方向延伸。


背景技术:

[0002]
所述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大多由现有技术公知并且用于确定介质的流量。作为流量测量的基础的测量原理基于微粒在磁场中的电荷分离原理。电荷分离导致了感应电压即测量电压,其与在介质中运动的载流子的流动速度成比例,因而由该流动速度可以推导出测量管中的流量。电荷分离原理的前提是,介质在测量管内的流动方向和贯穿介质的磁场的取向并不同向。虽然测量管和磁场的垂直的对齐是值得期望的,因为那时电荷分离的效果最大,但并不是强制性必需的。当磁路装置产生了至少部分垂直于流动方向地贯穿测量管的磁场时,那么这指的是合理的评估,磁场“基本上垂直地”贯穿测量管,但磁场的至少一个分量垂直于流动方向地贯穿测量管。
[0003]
磁路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产生磁场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大多通过导引磁场的元件导引给极靴。极靴用于,以限定的方式使磁场的磁力线从磁路出来;在极靴之间的空间被磁场贯穿。极靴优选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中通过极靴板实现,极靴板具有较小的厚度,因而下文中谈及极靴板。但本发明并不能转用到极靴的其它形式上。
[0004]
由de 10 2012 014 266 a1已知所述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在此所说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磁路装置除了两个极靴板之外还包括总共四个线圈,所述线圈产生磁场。各两个线圈布置在测量管的和极靴板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每一侧的两个线圈彼此串联布置,其中,在两个线圈之间布置着电极。线圈通过各一个磁轭元件一方面相互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与各一个极靴板连接,因而总体上实现了一种闭合的磁路装置。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或者磁场的磁力线,通过磁轭元件居中地在极靴板的面朝线圈的侧面上输入到极靴板中。
[0005]
因为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一方面取决于所产生的磁场的磁场强度并且另一方面取决于所产生的磁场的均匀性,所以持续不断地致力于进一步优化磁场的均匀性,以便取得更好的测量结果。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外部的尺寸在实践中也很重要;在此力求尽可能紧凑地设计测量仪本身,因此测量仪能尽可能节省空间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它的出色之处在于更好的
测量灵敏度。
[0007]
之前表明的和推导出的任务在本文开头所说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中由此解决,即,每个极靴板具有面朝第一线圈的第一侧面和与该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并且为了将磁场输入到极靴板中而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分别构造有每个极靴板至少两个输入区域。
[0008]
按照本发明,先识别到,构造在极靴板之间的磁场的均匀性基本上取决于磁场到极靴板的输入,即特别是取决于输入区域的数量,磁场或者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的磁力线通过输入区域导入到极靴板中。因此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地通过至少两个输入区域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输入到极靴板中。在现有技术中,每个侧面具有仅唯一一个输入区域。
[0009]
输入区域指的是这样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处,磁力线被导入到极靴板中。输入区域因此在结构设计上是这样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处,极靴板与磁路装置的其它导引磁场的或产生磁场的元件接触或连接。通过将至少两个输入区域构造在极靴板的一个侧面处并且此外构造在极靴板的相同的侧面处,改进了极靴板之间的磁场的均匀性。磁场的更好的均匀性带来了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更好的测量灵敏度。
[0010]
这种设计方案被证实特别有利,在该设计方案中,输入区域接近边缘地构造,即分别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的纵向延伸的外部的四分之一处。由此不仅获得了极靴板之间的有利的磁场分布,而且也获得了结构设计上的优点,下文中还将继续详细探讨所述优点。
[0011]
输入区域能以不同的方式在设计结构上实现。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线圈布置在电极的侧面上。在一种设计方案中,线圈用于产生磁场。该线圈通过基本上y形的磁轭元件与第一极靴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并且通过另外的基本上y形的磁轭元件与第二极靴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在此,磁轭元件的y臂与极靴板连接,因而各两个输入区域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当提及y形的磁轭元件时,那么在此指的是所有的设计方案,在这些设计方案中,磁轭元件由两部分组成。这样的磁轭元件例如也属于y形的磁轭元件,在该磁轭元件中y主干直线地转为第一y臂,第二y臂本身在构造成直角并且此外直角地从y主干分支。磁轭元件例如可以相应地也构造成h形。两个y形的磁轭元件优选构造成相同的。
[0012]
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磁路装置具有第二线圈,因而贯穿测量观的磁场由两个线圈产生。第二线圈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布置在极靴板的与第一线圈对置的侧面上,极靴板的第二侧面因此面朝第二线圈。为了将磁场输入到极靴板中,在极靴板的第二侧面处分别构造有每个极靴板至少两个另外的输入区域。这优选由此实现,即,第二线圈也通过第一y形的磁轭元件与第一极靴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并且通过第二y形的磁轭元件与第二极靴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在极靴板的第二侧面处的输入区域同样优选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二侧面的纵向延伸的外部的四分之一处。磁路装置因此总共具有两个线圈和每个极靴板至少四个输入区域,其中,各两个输入区域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并且两个输入区域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二侧面处。
[0013]
在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磁路装置同样具有两个线圈。但与在之前所说明的设计方案中不同的是,第二线圈布置布置在极靴板的和第一线圈相同的侧面上。两个线圈优选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进一步优
选将电极布置在线圈之间。两个线圈中的每一个线圈通过至少一个输入区域将磁场输入到极靴板中,因而实现了总共至少两个输入区域。
[0014]
在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磁路装置具有四个线圈,因而贯穿测量管的磁场由四个线圈产生。在此,在测量管的每个侧面上,即在各一个电极的每个侧面上,布置着两个线圈。两个线圈优选在每个侧面上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前后相继地布置。特别优选的是电极继续布置在两个线圈之间,即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布置在第一线圈后和第二线圈前。
[0015]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进一步规定,每个线圈至少间接地通过一个输入区域与第一极靴板连接并且通过一个输入区域与第二极靴板连接。因此在总共四个线圈时,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构造有至少两个输入区域并且在极靴板的第二侧面处同样构造有至少两个输入区域。
[0016]
通过将输入区域优选构造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外部区域中,并且将线圈在电极旁,亦即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布置在电极之前和之后,获得了这样的优点,即,为线圈提供了许多结构空间,线圈由此可以构造成能从第一极靴板朝着第二极靴板延伸。
[0017]
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线圈因此构造成长线圈。长线圈指的是这样线圈,它的长度要比它的直径大得多。这种线圈尤为优选,在这种线圈中,线圈的长度对应直径的至少十倍。线圈的长度与其直径之比,从人们谈到长线圈起,尤其取决于相应的线圈的额定宽度。在额定宽度dn 150下,当线圈的长度对应直径的至少十倍时,人们指的是长线圈。在额定宽度dn 600和更大的情况下,当线圈的长度对应直径的至少二十倍时,人们指的是长线圈。长线圈相比其长度和线圈半径处于相同的数量级的短线圈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磁场在线圈内部中是均匀的,或者明显比在短线圈的内部中的磁场更为均匀。此外,在长线圈中出现了明显更小的不期望的散射场,由此能通过使用长线圈降低对散射场的易受干扰性。基于明显更小的散射场,可以简化地实现用于屏蔽散射场的屏蔽措施或者可以取消使用用来屏蔽散射场的屏蔽措施。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因此根本上有别于与在说明书导言中阐述的来自现有技术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在该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中,线圈布置在电极和极靴板之间并且因此构造成与有限的空间相匹配)。长线圈此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它们能节省材料地制造。
[0018]
在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之前所说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同样存在可能性,即,线圈通过磁轭元件、特别是也通过y形的磁轭元件与极靴板连接。在使用y形的磁轭元件时,然后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每个极靴板的侧面有多于两个的输入区域。
[0019]
有利的是,将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磁路装置在结构设计上设计得尽可能简单,特别是尽量最小化所使用的构件的数量,以便也由此进一步提高磁场的均匀性,因为通过在两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区段或连接点可以产生干扰性的涡流场。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线圈直接与极靴板连接。当谈及线圈直接与极靴板连接时,那么指的是,没有使用单独的磁轭元件。因此可以减少磁路装置中连接点的数量。优选规定,线圈具有各一个线圈芯并且线圈芯与极靴板连接。线圈芯在此指的是用线圈的线匝包围的区段,其中,线圈芯也可以无关紧要地延伸超过线圈的线匝。线圈芯延伸超过线匝的长度优选少于线圈芯的用线匝包围的区段的长度的十分之一。所述长度尤其仅能选择到正好能实现与极靴板连接为止。
[0020]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线圈芯具有凹槽,极靴板导入到凹槽中。凹槽有利的构造成切槽状,其中,切槽状的凹槽的宽度优选基本上对应极靴板的厚度,因而极靴板可以插入到切槽状的凹槽中。极靴板优选为此在其第一侧面上相应地弯曲。
[0021]
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线圈构造成弧形、特别是构造成圆弧形。线圈的弯曲半径特别优选对应测量管的外半径,因而线圈能节省结构空间地布置在测量管处。
[0022]
由现有技术公知,这样来设计测量管,使得测量管具有横截面基本上呈矩形的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测量区段,其中,测量管的该测量区段是测量管的被磁场贯穿的区域。当谈及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时,那么测量管大多被这样实现,即,矩形的横截面的纵侧彼此平行地布置,其中,横截面的短侧则不必强制性地构造成笔直的。更确切地说,短侧大多构造成弧形。在这种测量管中,电极布置在测量区段的短的横截面侧上。此外,在带有这种测量管的流量测量仪中规定,极靴板布置在测量区段的纵侧处,即布置在矩形的横截面的长侧处。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一种设计方案的出色之处在于,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具有测量管横截面基本上呈矩形的测量管,其中,极靴板布置在测量区段的纵侧处。为了机械地加强测量区段,在测量区段中构造有加强肋。加强肋优选构造在测量区段的纵侧上。按照本发明,在布置在测量区段的两个纵侧处、特别是放置在测量区段上的极靴板中,构造有与加强肋对应的、用于容纳加强肋的凹槽。由此能够将极靴板尽可能靠近测量管布置,由此可以最小化两个极靴板彼此间的间距。视加强肋和极靴板中对应的凹槽的设计方案而定,加强肋可以实施针对极靴板的固定功能。
[0023]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规定,测量管具有定位元件并且在极靴板中构成了用于定位元件的定位凹槽。与加强肋相反的是,定位元件没有加强测量管或测量区段的功能,而是用于对磁路装置进行定位并且特别是用于固定极靴板。
[0024]
通过在极靴板中构造凹槽,还减少了极靴板中的散射场和涡流。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磁场的均匀性。此外,由于更少的散射场和涡流,还实现了磁场的更为快速的转换。
[0025]
由此证明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一种结构设计上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即,第一极靴板和第二极靴板分别由第一极靴分板和第二极靴分板形成。第一极靴板的第一极靴分板和第二极靴板的第一极靴分板通过磁路装置的导引磁场的元件、特别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线圈和/或一个或多个导引磁场的磁轭元件相互连接,第一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和第二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同样通过磁路装置的导引磁场的元件、特别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线圈和/或一个或多个导引磁场的磁轭元件相互连接,因而磁路装置总体上由两部分构成。这种结构设计方案的特殊优点是,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安装得到了极大的简化。磁路装置的两个部分可以被预制并且然后仅还插装到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测量管上。若极靴分板还具有之前所说明的定位凹槽,那么在插装磁路装置的所述部分之后,定位元件通过定位凹槽作用,因而磁路装置的所述两个部分经固定地布置在测量管处。
[0026]
通过极靴板的由两部分构成的设计方案,还进一步禁止了散射场和涡流的形成。
[0027]
在磁路装置具有四个线圈的一种设计方案中,相应的极靴分板例如通过各两个线圈相互连接。第一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和第二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然后同样通过两个线圈相互连接。
[0028]
本发明不仅涉及一种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而且还涉及用于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磁路装置。按本发明的磁路装置用于产生和导引磁场并且具有用于产生磁场的至少一个
第一线圈和第一极靴板以及第二极靴板,其中,在极靴板之间形成了磁场。在极靴板之间可以布置着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测量管,因而在运行状态下,这个测量管被磁场贯穿。
[0029]
按本发明的磁路装置的出色之处在于,每个极靴板具有面朝第一线圈的第一侧面和与该第一侧面对置的第二侧面,并且为了将磁场输入到极靴板中而在极靴板的第一侧面处分别构造有每个极靴板至少两个输入点。
[0030]
按本发明的磁路装置尤其可以按照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之前所说明的磁路装置的表征该磁路装置的特征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设计。因此所有结合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磁路装置所作的有关有利的不同的设计方案陈述,均适用于按本发明的磁路装置。
附图说明
[0031]
现在详细地存在多种可能性来设计和扩展设计按本发明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和按本发明的磁路装置。为此参考从属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权利要求以及结合附图对优选的设计方案的说明。附图中:图1是带有磁路装置的第一个设计方案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第一个设计方案;图2是磁路装置的第二个设计方案;图3是磁路装置的第三个设计方案;图4是带有磁路装置的第四个设计方案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图5在第一个立体视图中示出了图4的磁路装置;图6在第二个立体视图中示出了图4的磁路装置;图7在第三个立体视图中示出了图4的磁路装置;图8是磁路装置的第五个设计方案;图9是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的测量管;并且图10是磁路装置的第六个设计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1示出了带有测量管2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其中,测量管2用于导引能导电的介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具有在测量管2外延伸的、用于产生和用于导引至少部分垂直于介质的流动方向地贯穿测量管2的磁场的磁路装置3。介质的流动方向通过箭头标出。此外,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还具有两个电极4,所述电极用于对在介质中感应出的测量电压分压。电极4在图1中看不到。磁路装置3还具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5和第一极靴板6以及第二极靴板7,其中,测量管2用测量区段8布置在两个彼此对置的极靴板6、7之间。在极靴板6、7之间形成了磁场,磁场贯穿测量管2。两个电极4同样布置在测量管2的彼此对置的侧面上,其中,在两个电极4之间的未示出的假设的连接线,垂直于流动方向并且垂直于磁场方向延伸。
[0033]
这样来设计两个极靴板6、7,使得所述极靴板具有第一侧面9和第二侧面10,其中,极靴板6、7的第一侧面9面朝线圈5并且第二侧面10与第一侧面9对置,因此处在极靴板6、7的背对线圈5的侧面上。为了将在线圈5中产生的磁场输入到极靴板6、7中,在两个极靴板6、7的第一侧面9上分别构造有每个极靴板6、7两个输入区域11。输入区域11在此分别处在极
靴板6、7的第一侧面9的纵向延伸的外部的四分之一处。输入区域11因此构造在极靴板6、7的边缘区域中。通过磁路装置3的这种设计方案达到了,在两个极靴板6、7之间形成了均匀的磁场。为了将在线圈5中产生的磁场输入到极靴板6、7中,线圈5通过各一个y形的磁轭元件12既与第一极靴板6也与第二极靴板7连接。
[0034]
在图2中示出了磁路装置3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在所示的设计方案中,磁路装置具有两个线圈5,因而贯穿测量管2的磁场由两个线圈5产生。第二线圈5布置在极靴板6、7的与第一线圈5对置的侧面上,因而极靴板6、7的第二侧面10面朝第二线圈5。为了输入第二线圈5产生的磁场,在极靴板6、7的第二侧面10处分别构造有每个极靴板6、7两个另外的输入区域11。因此总共使用两个线圈5来产生磁场,其中,每个极靴板6、7总共构造有四个输入区域11。第二线圈5同样通过各一个y形的磁轭元件12在输入区域11与极靴板6、7连接。线圈5设计成长线圈。
[0035]
在磁路装置3的图1和2所示的设计方案中,一个线圈5或者多个线圈5紧挨电极4布置,即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布置在与电极4的高度上。由于线圈5与电极4的紧挨,在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运行中可能会由于线圈5的散射场而影响电极4。这种影响可以由此被最小化,即,围绕线圈5布置着屏蔽性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优选被这样构造,使得接收不期望的散射场并且将其耦合到极靴板6、7中。金属壳体在图中并未示出。
[0036]
图3示出了带有两个线圈5的磁路装置3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与图2所示的设计方案不同的是,两个线圈5不是居中布置在极靴板6、7的第二侧面9处,而是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布置在与输入点11的高度上。在线圈5的这种布置下获得了这样的优点,即,最小化了由于线圈5给电极4带来的影响,因为在电极4和线圈5之间的间距扩大。
[0037]
电极4和线圈5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没有布置在相同的高度上。磁轭元件12在所述设计方案中构造成h形。
[0038]
在图4中示出了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其中,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具有测量管2和磁路装置3,。为了对测量电压分压,同样设有电极4。磁路装置3在所示的立体视图中能特别好地清楚地看到。磁路装置3总共具有四个线圈5,所述线圈构造用于产生磁场。线圈5中两个线圈布置在极靴板6、7的第一侧面9上,其它两个线圈5则布置在极靴板6、7的第二侧面10上。在极靴板6、7的每个侧面上的各两个线圈5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前后相继地并且平行于彼此地布置。一个电极4或者多个电极4布置在两个线圈5之间的每个侧面上,即沿流动方向观察的话布置在第一线圈5之后和第二线圈5之前,其中,优选并且示出了线圈5与电极以相同的间距布置。线圈5中的每个线圈通过输入区域11与极靴板6、7连接。线圈5中的每个线圈因此通过输入区域11与极靴板6并且通过另一个输入区域11与第二极靴板7连接。没有示出、但却被本发明涵盖在内的是,四个线圈5中的每个线圈均通过多于一个的输入区域11与极靴板6、7连接。这可以如在图1至3中所示那样例如通过使用y形的磁轭元件实现。
[0039]
如在图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线圈5构造成长线圈。长线圈的出色之处在于,线圈的长度l对应线圈的直径的多倍,即特别是,线圈的长度l对应直径的至少十倍。由此获得了在线圈内部的均匀的磁场。此外,出现了明显更小的不期望的散射场,这对易受干扰性有积极影响并且提高了能效。此外,由于使用长线圈而取消了针对所出现的散射场的屏蔽措施或者可以明显简化这些屏蔽措施。
[0040]
此外,如尤其在图5和7中可以看到的那样,线圈5构造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与测量管几何形状,即与测量管2的测量区段8的弧形的区域的外径相匹配,因而线圈5可以紧密地布置到测量管2处,因而总体上可以形成一种磁路装置3,其非常靠近测量管2的测量区段8。由此能以简单的方式形成紧凑的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线圈5具有线圈芯14,线圈芯基本上被线圈5的线匝包围并且从线圈的线匝伸出无关紧要的而一部分。线圈芯14的伸出的部分在图7中能良好看到地示出。为了减少磁路装置3内的连接部位的数量并且因此减小涡流场或磁散射场的潜在来源,在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极靴芯14直接与极靴板6、7连接。为此,线圈芯14在其端部处分别具有凹槽15,所述凹槽构造成切槽状并且极靴板6、7导入到凹槽中。极靴板6、7因此具有与线圈芯14连接的连接区段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极靴板6、7的连接区段16构造成弯曲的。
[0041]
为了加强测量区段8,在测量管2处在测量区段8的区域中构造有加强肋17。磁路装置3的极靴板6、7具有用于容纳加强肋17的相应的凹槽18。用于加强肋的这些凹槽18能特别良好地在图5和图6中看到,在所述图中以进一步的立体视图示出了图4所示的磁路装置3。通过构造用于加强肋17的凹槽18,可以确保,极靴板6、7极为靠近测量区段8并且因此彼此靠近地布置,因而改善在极靴板6、7之间形成的磁场的均匀性。此外,通过所述凹槽18减少了散射场和涡流的形成,由此进一步改进了极靴板6、7之间形成的磁场的均匀性。
[0042]
为了将磁路装置3固定和定位在测量管2处,设有定位元件19,如其尤其在图4中可以看到的那样。每个侧面,即每个极靴板6、7总共设四个定位元件19。极靴板6、7具有相应的定位凹槽20,定位元件19导引通过所述定位凹槽。也通过构造定位凹槽29减少了散射场和涡流的形成。
[0043]
特别有利的是这样一种设计方案,在该设计方案中,极靴板6、7由两部分构成,即第一极靴板6具有第一极靴分板21和第二极靴分板22并且其中第二极靴板7具有第一极靴分板23和第二极靴分板24。第一极靴板6的第一极靴分板21通过线圈5与第二极靴板7的第一极靴分板23连接。第一极靴板6的第二极靴分板22通过其它两个线圈5与第二极靴板7的第二极靴分板24连接。整个磁路装置3因此总体上由两部分构成,即通过没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25和第二部分26形成。这个设计方案的优点是,极大地简化了磁路装置的安装。两个部分25、26可以例如插装到测量管2的测量区段8上。在插装两个部分25、26之后,定位元件18于是可以通过定位开口20与测量管2连接。定位元件19备选可以与测量管2连接或者与这个测量管一体地构造并且部分25、26在插装到测量管2的测量区段8上时与定位元件19卡锁。因此磁路装置3的两个部分25、26固定在测量管2处并且可以不再执行相对测量管2的重要的相对运动。尤其在图5和6中能极为清楚地看到由两部分构成的磁路装置3。图5示出了磁路装置3的立体视图,在图6中则示出了磁路装置3的俯视图。
[0044]
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可以具有带有几何形状不同的测量区段的测量管2。测量管2的在图1和4中示出的测量区段8构造成矩形,因此具有矩形的流动横截面。该测量区段尤其具有两个扁侧,在所述扁侧处布置着极靴板。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测量管2的测量区段8具有圆形的流动横截面。在图7中示出了磁路装置3,该磁路装置有利地构造用于使用带有流动横截面呈矩形的测量区段8的测量管2,反之,在图8中则示出了磁路装置3,该磁路装置有利地构造用于使用带有流动横截面呈圆形的测量区段8的测量管2。
[0045]
极靴分板21、22、23、24在两个设计方案中分别划分成第一区段28和第二区段29。
第一区段28和第二区段29彼此成内角布置。内角指的是,在极靴分板21、22、23、24的面朝布置在极靴板6、7之间的测量管2的侧面上在第一区段28和第二区段29之间的角。内角优选由此实现,即,使第一区段28离开第二区段29地弯曲。在图7所示的磁路装置3中,内角大于180
°
。由此获得了磁路装置3的接近矩形的形状。在图8所示的磁路装置3中,内角小于180
°
。由此获得了磁路装置3的接近圆形的形状。
[0046]
在图2和3中示出的磁路装置3也具有在第一区段28和第二区段29之间的大于180
°
的内角。因为极靴板6、7一体式构造,所以极靴板6、7在此具有一个第一区段28和两个第二区段29,两个第二区段在两侧毗邻第一区段28。所示的磁路装置3相应地构造用于带有流动横截面呈矩形的测量区段8的测量管2。
[0047]
图9示出了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1的测量管2。在此能特别良好地看到矩形的测量区段8,该测量区段具有加强肋17,其中,加强肋17十字形地布置在测量区段8处。此外还可以看到用于紧固定位元件19的紧固区段27。这些定位元件19优选可以例如拧入到测量管2中,其中,紧固区段27然后具有对应构造在定位元件19处的螺纹的对接螺纹。
[0048]
图10示出了磁路装置3的另一个图。磁路装置3具有两个极靴板6、7并且此外还具有两个线圈5。所述线圈5两者均布置在极靴板6、7的第一侧面9处。在所示例子中,这样来构造极靴板6、7,使得它们不具有附加的定位凹槽20。虽然没有示出,但本发明的一部分是极靴板6、7的如在上文中结合两个布置在极靴板6、7的第一侧面9处的线圈所说明那样的所有的设计方案。
[0049]
附图标记列表1
ꢀꢀ
磁感应式流量测量仪2
ꢀꢀ
测量管3
ꢀꢀ
磁路装置4
ꢀꢀ
电极5
ꢀꢀ
线圈6
ꢀꢀ
第一极靴板7
ꢀꢀ
第二极靴板8
ꢀꢀ
测量区段9
ꢀꢀ
极靴板的第一侧面10 极靴板的第二侧面11 输入区域12 磁轭元件14 线圈芯15 凹槽16 极靴板的连接区段17 加强肋18 用于加强肋的凹槽19 定位元件20 定位凹槽21 第一极靴板的第一极靴分板
22 第一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23 第二极靴板的第一极靴分板24 第二极靴板的第二极靴分板25 磁路装置的第一部分26 磁路装置的第二部分27 用于定位元件的紧固区段28 第一区段29 第二区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