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66793发布日期:2021-01-15 14:0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室内导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导航是指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常见的gps导航,北斗星导航等均为卫星导航,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利用太阳、月球和其他自然天体导航已有数千年历史,由人造天体导航的设想虽然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有人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实现,1964年美国建成“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并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开始民用,1973年又开始研制“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苏联也建立了类似的卫星导航系统,法国、日本、中国也开展了卫星导航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导航系统的优点,真正实现了各种天气条件下全球高精度被动式导航定位,特别是时间测距卫星导航系统,不但能提供全球和近地空间连续立体覆盖、高精度三维定位和测速,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室内导航是让置身于大型百货商场里的消费者,即使在建筑物内,仍能利用精确的定位功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找到想去的地方,可以使用室内导航轻松找到一些大型建筑的指定场所,如卫生间,atm和指定商家等,在室外露天厂商定位很容易,因为有gps卫星和地上运营商的通信基站,其实在gps卫星无法穿透的购物中心也并不难——因为国内购物中心内几乎都遍布了wi-fi热点,机场、火车站、图书馆、政府办公楼以及大型购物商城中遍布的wi-fi热点,完全可以充当起“小雷达”的作用,对用户进行室内定位和导航,并且利用wi-fi热点进行室内定位和导航,在技术层面已经成熟,据了解,国内各大商城中,不论是运营商、商城自身还是商城内店铺,几乎都布置了数量庞大的wi-fi热点,导航软件理论上就可以透过用户接入的那个wi-fi热点,再配合上临近三个或以上的wi-fi热点,就可以确定用户的位置,据了解,技术上这些wi-fi能将定位范围缩小到5米左右,媲美室外的gps卫星,尽管技术趋于成熟,但对于室内导航技术的应用,短期内不能过分乐观,“国外一般是运营商对采取该技术不积极,但购物中心的商家因有商业利益而很积极,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运营商和业界对于推动技术很积极,但大型购物中心却不积极,甚至设立门槛,向铺设运营商收取昂贵的‘入场费’,‘管理费’,”不无遗憾地表示,室内导航最大的瓶颈并非技术本身,而且各大商场的物业管理,一些技术人员表示,如果没有物业管理的支持,室内导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要定位和导航,需要绘制室内地图,显然,室内的地图比室外的变动更频繁——室外建筑物不论是外观还是名字都不可能频繁,但在室内,店铺外观和名字的修改过于频繁,此外,如果要透过wi-fi热点进行定位,工程人员需要了解每一个wi-fi热点的准确位置,甚至对每一个wi-fi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这些没有物业管理配合几乎不可能做到,“室内导航不仅仅是为了让男朋友找到女朋友然后幸福地拥抱这么简单,其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透过室内导航,商家可以确定用户进入到某个wi-fi热点范围,然后定点地推送促销信息,最终提高营业额;在对wi-fi进行使用时需要用到抗干扰装置,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卫星信号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下的室内卫星信号导航抗干扰信号接收器由于需要为多台移动终端提供导航服务,导致抗干扰接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导致抗干扰接收器的工作温度升高,影响抗干扰接收器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抗干扰接收器在使用时由于外部的震动容易导致抗干扰接收器震动,影响抗干扰接收器正常接收卫星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式移动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左侧面与安装箱的左侧面铰接,所述箱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开合把手,所述箱门右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挂扣,所述安装箱右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扣合把手,所述安装箱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信号增强框,所述安装柱的顶端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安装柱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安装箱右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式散热装置,所述安装箱内左侧壁与内右侧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插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板,所述插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抗干扰接收器,所述安装框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安装箱内顶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部设置有抗干扰滤波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控制杆,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卡接装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式移动装置包括减震柱,减震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减震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减震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套,第一安装套的内部插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传动轴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安装套,第二安装套外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滑轨,滑轨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柱,导柱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滑轨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第一铰接板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外侧面的顶部插接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套接有第二铰接板,第二铰接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式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壳,安装壳内壁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扇,散热扇的右侧设置有干燥层,干燥层的右侧设置有防尘层,防尘层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风板,第一通风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通风板,第一通风板与第二通风板的外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第二通风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三铰接板,第三铰接板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箍,第二连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第二连板内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块,第二固定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回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形状为工字形,滑轨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滑动座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导柱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开合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优选的,所述防尘层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防尘网,防尘网的孔径从右至左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卡箍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滑垫片,防滑垫片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散热扇是否需要更换,其检测过程如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散热扇的功率:

其中,p代表散热扇的功率,d代表散热扇的风轮直径,π代表自然常数,ηd代表散热扇中电机的效率,ρ代表空气密度,v代表风速,λ代表风能利用系数,λ=0.4;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散热扇的效率:

其中,ηf代表散热扇的效率,f代表散热扇中电机的驱动力,v代表散热扇中电机的额定转速,ηj代表传动机械的效率;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果散热扇的效率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散热扇的效率小于预设值时,进一步确认散热扇的效率过低;

预警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判定当散热扇的效率小于预设值,则发出报警提示用户对散热扇进行维修或更换。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的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信号接收器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部分卫星信号传递至信号增强框上,信号增强框将卫星信号折射至信号接收器上,信号接收器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

2)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抗干扰滤波器对除所接收卫星信号外的信号和噪声进行滤除。

3)抗干扰接收器对过滤后的卫星信息进行接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使用者转动旋转手柄,使得旋转手柄带动第二通风板转动,实现了对第一通风板与第二通风板之间通风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第一通风板与第二通风板之间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散热扇实现了对抗干扰接收器的散热,保证了抗干扰接收器的温度,避免了抗干扰接收器温度过高影响抗干扰接收器的正常使用。

2、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移动控制杆推动移动轮进行转动,使得移动轮带动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对抗干扰装置的使用,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

3、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竖向减震,通过第二减震弹簧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横向减震,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移动时的多组减震,增强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减震效果,延长了抗干扰装置的使用寿命。

4、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第三铰接板、第三连接柱、第二连板、卡箍和调节杆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卡接固定,保证了在对抗干扰装置进行使用时抗干扰装置的稳定性,降低了抗干扰装置偏离原位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局部结构竖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减震式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调节式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信号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减震式移动装置;201、减震柱;202、限位盘;203、第一减震弹簧;204、第一安装套;205、传动轴;206、移动轮;207、第二安装套;208、加固板;209、滑轨;210、顶板;211、导柱;212、第二减震弹簧;213、滑动座;214、第一铰接板;215、第一连接柱;216、第一连板;217、第二连接柱;218、第二铰接板;3、安装箱;4、箱门;5、开合把手;6、挂扣;7、扣合把手;8、信号接收装置;801、安装柱;802、信号增强框;803、信号接收器;804、加固板;9、调节式散热装置;901、安装壳;902、散热扇;903、干燥层;904、防尘层;905、第一通风板;906、第二通风板;907、旋转手柄;10、安装框;11、插板;12、l形限位板;13、抗干扰接收器;14、第一固定杆;15、第一调节块;16、第一回位弹簧;17、安装杆;18、放置框;19、抗干扰滤波器;20、移动控制杆;21、卡接装置;2101、第三铰接板;2102、第三连接柱;2103、第二连板;2104、卡箍;2105、调节杆;2106、连接板;2107、第二固定杆;2108、第二调节块;2109、第二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减震式移动装置2,支撑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箱3,安装箱3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箱门4,箱门4的左侧面与安装箱3的左侧面铰接,箱门4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开合把手5,箱门4右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挂扣6,安装箱3右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扣合把手7,安装箱3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信号接收装置8,信号接收装置8包括安装柱801,安装柱801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信号增强框802,安装柱801的顶端设置有信号接收器803,安装柱80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804,安装箱3右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式散热装置9,安装箱3内左侧壁与内右侧壁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的内部插接有插板11,插板1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板12,插板1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抗干扰接收器13,安装框10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第一固定杆14,第一固定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块15,第一固定杆1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回位弹簧16,安装箱3内顶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7,安装杆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框18,放置框18的内部设置有抗干扰滤波器19,支撑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控制杆20,支撑板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卡接装置21。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抗干扰装置移动时的减震防护,因此减震式移动装置2包括减震柱201,减震柱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02,减震柱20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03,减震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套204,第一安装套204的内部插接有传动轴205,传动轴205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06,通过移动控制杆20推动移动轮206进行转动,使得移动轮206带动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对抗干扰装置的使用,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传动轴205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安装套207,第二安装套207外表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08,加固板208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滑轨209,滑轨209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210,顶板210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柱211,导柱211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减震弹簧212,滑轨209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座213,滑动座213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板214,第一铰接板214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一连接柱215,第一连接柱215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一连板216,第一连板216外侧面的顶部插接有第二连接柱217,第二连接柱217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套接有第二铰接板218,第二铰接板218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竖向减震,通过第二减震弹簧212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横向减震,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和第二减震弹簧212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移动时的多组减震,增强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减震效果,延长了抗干扰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使用者对调节式散热装置9的散热效果进行调节,因此调节式散热装置9包括安装壳901,安装壳90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扇902,散热扇902的右侧设置有干燥层903,干燥层903的右侧设置有防尘层904,防尘层904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通风板905,第一通风板90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通风板906,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的外侧面均开设有通风口,第二通风板906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907,通过使用者转动旋转手柄907,使得旋转手柄907带动第二通风板906转动,实现了对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之间通风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之间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散热扇902实现了对抗干扰接收器13的散热,保证了抗干扰接收器13的温度,避免了抗干扰接收器13温度过高影响抗干扰接收器13的正常使用。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抗干扰装置的卡接固定,因此卡接装置21包括第三铰接板2101,第三铰接板2101外侧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三连接柱2102,第三连接柱2102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第二连板2103,第二连板21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箍2104,第二连板2103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2105,第二连板2103内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06,连接板2106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第二固定杆2107,第二固定杆21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块2108,第二固定杆210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回位弹簧2109,通过第三铰接板2101、第三连接柱2102、第二连板2103、卡箍2104和调节杆2105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卡接固定,保证了在对抗干扰装置进行使用时抗干扰装置的稳定性,降低了抗干扰装置偏离原位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抗干扰装置的减震防护,因此设置滑轨209的形状为工字形,滑轨209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在对抗干扰装置进行减震防护时,滑动座213沿着滑轨209向外侧进行滑动。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对抗干扰装置的减震防护,因此在滑动座213外侧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导柱211的外径相适配,在对抗干扰装置进行减震防护时,滑动座213通过通孔沿着导柱211向外侧进行移动。

在本发明中,为了方便使用者对箱门4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因此在开合把手5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包裹层增大了手掌与开合把手5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使用者对箱门4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为了增强调节式散热装置9的防尘效果,因此在防尘层904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防尘网,防尘网的孔径从右至左依次减小,多组防尘网对外界灰尘进行拦截,增强了调节式散热装置9的防尘效果。

在本发明中,为了增强卡箍2104的固定效果,因此在卡箍2104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滑垫片,防滑垫片的制作材料为橡胶。防滑垫片增大了卡箍2104与卡接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卡箍2104的固定效果。

在本发明中,一种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散热扇902是否需要更换,其检测过程如下: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散热扇902的功率:

其中,p代表散热扇902的功率,d代表散热扇902的风轮直径,π代表自然常数,ηd代表散热扇902中电机的效率,ρ代表空气密度,v代表风速,λ代表风能利用系数,λ=0.4;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检测模块的结果,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散热扇902的效率:

其中,ηf代表散热扇902的效率,f代表散热扇902中电机的驱动力,v代表散热扇902中电机的额定转速,ηj代表传动机械的效率;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结果散热扇902的效率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散热扇902的效率小于预设值时,进一步确认散热扇902的效率过低;

预警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判定当散热扇902的效率小于预设值,则发出报警提示用户对散热扇902进行维修或更换。

有益效果: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测装置,用于用于检测所述散热扇902是否需要更换,当散热扇902使用时间过长,其散热扇902轴部电机的自身属性在下降,散热扇902中电机的效率也在下降,根据散热扇902中电机的效率计算散热扇902的功率,根据散热扇902的功率计算散热扇902的效率,当散热扇902使用时间过长,散热扇902的效率低于预设值,则散热扇需要维修或者更好,散热扇902的效率高于预设值时,则无需更换,避免了因散热扇902的问题而造成抗干扰接收器13的的温度过高,而导致抗干扰接收器13无法正常使用,以上算法通过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减少了因误差避免而带来的判别错误,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上述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的抗干扰方法如下:

1)信号接收器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部分卫星信号传递至信号增强框上,信号增强框将卫星信号折射至信号接收器上,信号接收器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

2)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抗干扰滤波器对除所接收卫星信号外的信号和噪声进行滤除。

3)抗干扰接收器对过滤后的卫星信息进行接收。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抗干扰接收器13进行安装时,将抗干扰接收器13插入到两组l形限位板12之间,插入完毕后,断开扣合把手7与挂扣6之间的连接,断开后,安装人员通过开合把手5将箱门4打开,打开后,安装人员通过第一调节块15向上拉动第一固定杆14,将插板11插入到安装框10内部,插入完毕后,松开第一调节块15,第一固定杆14在第一回位弹簧16的作用下对安装框10与插板11进行固定,实现了对抗干扰接收器13的安装,安装完毕后,安装人员通过开合把手5将箱门4关闭,关闭后,将扣合把手7与挂扣6扣合,使用者根据使用需求对抗干扰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使用者通过移动控制杆20推动移动轮206转动,移动轮206带动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相应位置后,使用者通过卡接装置21对抗干扰装置进行卡接固定,使用者通过第二调节块2108向上拉动第二固定杆2107断开连接板2106与支撑板1之间的连接,断开后,使用者通过调节杆2105带动第二连板2103沿着第三连接柱2102进行转动,第二连板2103转动带动卡箍2104进行转动,将卡箍2104与安装处的卡接杆卡接,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卡接固定,使用者对抗干扰装置进行使用,当抗干扰接收器13的温度过高时,使用者顺时针转动旋转手柄907,旋转手柄907转动带动第二通风板906转动,使得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上的通风口相冲,启动散热扇902,散热扇902对抗干扰接收器13进行散热,实现了对抗干扰接收器13的散热。

综上所述,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使用者转动旋转手柄907,使得旋转手柄907带动第二通风板906转动,实现了对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之间通风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第一通风板905与第二通风板906之间的通风状态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散热扇902实现了对抗干扰接收器13的散热,保证了抗干扰接收器13的温度,避免了抗干扰接收器13温度过高影响抗干扰接收器13的正常使用。

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移动控制杆20推动移动轮206进行转动,使得移动轮206带动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抗干扰装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对抗干扰装置的使用,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

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竖向减震,通过第二减震弹簧212对抗干扰装置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横向减震,通过第一减震弹簧203和第二减震弹簧212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移动时的多组减震,增强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减震效果,延长了抗干扰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室内卫星导航抗干扰装置及其抗干扰方法,通过第三铰接板2101、第三连接柱2102、第二连板2103、卡箍2104和调节杆2105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抗干扰装置的卡接固定,保证了在对抗干扰装置进行使用时抗干扰装置的稳定性,降低了抗干扰装置偏离原位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抗干扰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在本发明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