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4567发布日期:2021-04-13 14: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消防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


背景技术:

2.气体检测器,又称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包括便携式和手持式气体检测器。
3.在对消防灭火救援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需要用到气体检测仪,携带气体检测仪在进入火灾现场时,火灾现场的高温容易使气体检测仪受热损坏,一但掉入火中,气体检测仪将严重受损,消防员通常双手持有消防器械,现有气体检测仪不便于携带,火灾现场比较混乱,基本伴有高处坠物,手持现有气体检测仪,不便于消防员的自我保护,且火灾现场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炸物品,在爆炸时会使气体剧烈膨胀,产生冲击波,导致气体检测仪遗失。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撞垫,所述防护壳上还一体安装有观察窗,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由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和tpu弹簧线,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卡块,所述tpu弹簧线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一侧开设有插孔和滑槽,所述环形卡块与插孔相适配,所述连接杆与滑槽相适配,所述卡座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填充有石蜡,所述防护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囊,所述安装腔内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接触开关,且四个所述接触开关分别设置在两个气囊的上下两侧,所述安装腔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气扇,且所述安装腔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排气扇,所述进气扇和排气扇均与相邻的接触开关信号连接,两个所述气囊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体检测仪,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和多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进气孔的上方,所述气体检测仪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气体检测仪的一端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之间安装有抽气泵,且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固定穿插在防护壳上,所述抽气泵的排气端与气体检测仪的检测端相连通,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记忆金属片,所述防护壳的正面一体成型有观察窗。
8.优选地,所述记忆金属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一侧一体成型
有防滑颗粒。
9.优选地,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防火玻璃,所述观察窗的厚度为0.5cm。
10.优选地,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开设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观察窗相抵触。
11.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呈环形。
12.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弹性抵触块,所述卡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使用时,先将卡座卡在使用者的腰带上,再将环形卡块通过插孔插入卡槽内,使连接杆下滑至滑槽的底部,从而使防护壳不易从卡座上脱落,通过观察窗可观察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数据,通过设置tpu弹簧线增强并优化了防护壳与卡座的连接方式,并确保防护壳的正常使用范围,且使防护壳不易在火灾中丢失,在检测时,采用陶瓷材质的防护壳能够隔绝热量,从而有效保护其内的气体检测仪不易受热损坏,并且石蜡在受热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防护壳外部的热量更加不易传递至气体检测仪,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隔热功能,防撞垫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通过设置防撞垫能够有效保障防护壳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不易受损,通过设置记忆金属片,能够使防护壳在发生碰撞时,确保防护壳的两侧不易挤压受损,防撞垫和记忆金属片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本发明中防护壳的防撞功能,进而确保了防护壳的完整性,通过利用压缩弹簧和缓冲槽的弹性复位原理,能够使防护壳在发生碰撞或掉落时对其内的气体检测仪进行减震,从而再次提升高了气体检测仪的使用寿命,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普通气体检测终端在对消防灭火救援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容易掉落损坏和受热损坏的问题。
15.2、通过设置具有防滑颗粒的防滑垫,提高了手掌与记忆金属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记忆金属片过于光滑而致使把握不牢固,使脱手现象不易发生,从而提升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并且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防护功能。
16.3、通过设置抽气泵,有利于提升气体的流入速率,有利于气体检测仪进行快速检测,且透明板的位置与气体检测仪的位置相对应,可通过透明板观察气体检测仪的显示数据,且在灭火现场温度较高时,因温度较高,热胀冷缩,且气体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体积会逐渐变大,当两个气囊体积大至与两个接触开关相抵时,此时会通过接触开关控制两个进气扇和两个排气扇开启,两个进气扇吸气配合两个排气扇出气,使安装腔的内部形成了空气流道,有利于安装腔内部的散热,保证了气体检测仪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中防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中卡座的剖面
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1.图5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22.图中:1、防护壳;2、防撞垫;3、安装块;4、连接杆;5、环形卡块;6、tpu弹簧线;7、卡座;8、插孔;9、滑槽;10、卡槽;11、石蜡;12、气体检测仪;13、压缩弹簧;14、气囊;15、缓冲槽;16、记忆金属片;17、防滑垫;18、观察窗;19、调节螺栓;20、防滑套;21、弹性抵触块;22、防滑布;23、抽气泵;24、进气孔;25、排气孔;26、接触开关;27、进气扇;28、排气扇;29、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参照图1

5,一种消防灭火救援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终端,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撞垫2,防护壳1上还一体安装有透明板29,防护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一侧由上往下依次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和tpu弹簧线6,连接杆4远离安装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卡块5,tpu弹簧线6远离安装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座7,卡座7的一侧开设有插孔8和滑槽9,环形卡块5与插孔8相适配,连接杆4与滑槽9相适配;
26.卡座7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0,防护壳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填充有石蜡11,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囊14,安装腔内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接触开关26,且四个接触开关26分别设置在两个气囊14的上下两侧,安装腔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气扇27,且安装腔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排气扇28,进气扇27和排气扇28均与相邻的接触开关26信号连接,两个气囊14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体检测仪12,防护壳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孔24和多个排气孔25,排气孔25设置在进气孔24的上方;
27.气体检测仪1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13,压缩弹簧13远离气体检测仪12的一端与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压缩弹簧13之间安装有抽气泵23,且抽气泵23的进气端固定穿插在防护壳1上,抽气泵23的排气端与气体检测仪12的检测端相连通,防护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记忆金属片16,防护壳1的正面一体成型有观察窗18,且进气孔24、出气孔25、透明板29以及抽气泵23的进气端均安装在观察窗18上;
28.使用时,先将卡座7卡在使用者的腰带上,再将环形卡块5通过插孔8插入卡槽10内,使连接杆4下滑至滑槽9的底部,从而使防护壳1不易从卡座7上脱落,在进入消防灭火救援现场需要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再将防护壳1从卡座7上取出,使防护壳1的背面对准需要检测的方向,需要检测的气体通过防护壳1背面开设的检测孔,进入气体检测仪12的检测端,气体检测仪12对进入的气体检测,通过观察窗18可观察气体检测仪12的检测数据,通过
设置tpu弹簧线6增强并优化了防护壳1与卡座7的连接方式,并确保防护壳1的正常使用范围,且使防护壳1不易在火灾中丢失;
29.在检测时,当本发明靠近火源时,防护壳1的材质为陶瓷,抗弯强度和弹性的合理组合,使陶瓷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强度,同时陶瓷具有极好的耐火特性,它不会融化、滴落或爆炸,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采用陶瓷材质的防护壳1能够隔绝热量,从而有效保护其内的气体检测仪12不易受热损坏,并且石蜡11在受热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防护壳1外部的热量更加不易传递至气体检测仪12,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隔热功能,防撞垫2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通过设置防撞垫2能够有效保障防护壳1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不易受损;
30.通过设置记忆金属片16,能够使防护壳1在发生碰撞时,确保防护壳1的两侧不易挤压受损,防撞垫2和记忆金属片16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本发明中防护壳1的防撞功能,进而确保了防护壳1的完整性,通过利用压缩弹簧13和缓冲槽15的弹性复位原理,能够使防护壳1在发生碰撞或掉落时对其内的气体检测仪12进行减震,从而再次提升高了气体检测仪12的使用寿命,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普通气体检测终端在对消防灭火救援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容易掉落损坏和受热损坏的问题。
31.其中,记忆金属片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7,防滑垫1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防滑颗粒,通过设置具有防滑颗粒的防滑垫17,提高了手掌与记忆金属片16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记忆金属片16过于光滑而致使把握不牢固,使脱手现象不易发生,从而提升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并且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防护功能。
32.其中,观察窗18的材质为防火玻璃,观察窗18的厚度为0.5cm,防火玻璃具有透光、隔烟、隔火、遮挡热辐射、隔声和抗冲击性能,通过设置防火玻璃,使用者可在不打开观察窗18的情况下观察防护壳1内气体检测仪12的检测数据,同时保护气体检测仪12不易受热损坏。
33.其中,防护壳1的底部开设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9,调节螺栓19的一端与观察窗18相抵触,通过设置调节螺栓19,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栓19时,调节螺栓19与观察窗18相抵触,使观察窗18能够与防护壳1稳定连接,方便将调节螺栓19安装在防护壳1上,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栓19时,使调节螺栓19远离观察窗18,便于观察窗18的拆卸。
34.其中,调节螺栓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套20,防滑套20呈环形,通过设置防滑套20,提高了手指与调节螺栓19之间的摩擦力,使旋转调节螺栓19的过程更加省力,进而使得本发明更加人性化。
35.其中,卡槽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弹性抵触块21,卡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布22,通过设置弹性抵触块21和防滑布22,增加了卡座7与使用者腰带之间的摩擦力,使卡座7与使用者的腰带插接后不易掉落。
36.工作原理:本发明中,使用时,先将卡座7卡在使用者的腰带上,再将环形卡块5通过插孔8插入卡槽10内,使连接杆4下滑至滑槽9的底部,从而使防护壳1不易从卡座7上脱落,在进入消防灭火救援现场需要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再将防护壳1从卡座7上取出,使防护壳1的背面对准需要检测的方向,需要检测的气体通过防护壳1背面开设的检测孔,进入气体检测仪12的检测端,气体检测仪12对进入的气体检测,通过观察窗18可观察气体检
测仪12的检测数据,通过设置tpu弹簧线6增强并优化了防护壳1与卡座7的连接方式,并确保防护壳1的正常使用范围,且使防护壳1不易在火灾中丢失;
37.在检测时,当本发明靠近火源时,防护壳1的材质为陶瓷,抗弯强度和弹性的合理组合,使陶瓷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强度,同时陶瓷具有极好的耐火特性,它不会融化、滴落或爆炸,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采用陶瓷材质的防护壳1能够隔绝热量,从而有效保护其内的气体检测仪12不易受热损坏,并且石蜡11在受热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防护壳1外部的热量更加不易传递至气体检测仪12,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隔热功能,防撞垫2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通过设置防撞垫2能够有效保障防护壳1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不易受损,通过设置记忆金属片16,能够使防护壳1在发生碰撞时,确保防护壳1的两侧不易挤压受损,防撞垫2和记忆金属片16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本发明中防护壳1的防撞功能,进而确保了防护壳1的完整性,通过利用压缩弹簧13和缓冲槽15的弹性复位原理,能够使防护壳1在发生碰撞或掉落时对其内的气体检测仪12进行减震,从而再次提升高了气体检测仪12的使用寿命,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普通气体检测终端在对消防灭火救援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时,容易掉落损坏和受热损坏的问题。
38.通过设置抽气泵23,有利于提升气体的流入速率,有利于气体检测仪12进行快速检测,且透明板29的位置与气体检测仪12的位置相对应,可通过透明板29观察气体检测仪12的显示数据,且在灭火现场温度较高时,因温度较高,热胀冷缩,且气体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体积会逐渐变大,当两个气囊14体积大至与两个接触开关26相抵时,此时会通过接触开关26控制两个进气扇27和两个排气扇28开启,两个进气扇27吸气配合两个排气扇28出气,使安装腔的内部形成了空气流道,有利于安装腔内部的散热,保证了气体检测仪12的正常运行。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