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09750发布日期:2022-06-05 1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的测定方法,是基于离心罐进行的,所述离心罐包括浆体罐、与所述浆体罐连通的承水杯、以及垫设于所述浆体罐靠近所述承水杯的底部的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预设的水灰比分别称取第一拌合水和第一水泥,拌合获得第一净浆;s2、将所述第一净浆置于所述浆体罐中并进行离心,所述第一净浆中的净浆可离心水经由所述过滤层进入所述承水杯中,称量所述净浆可离心水的质量m
w
;采用式1计算所述第一净浆中的可离心水分含量w0:其中,p0为所述浆体罐内第一净浆中的第一水泥的质量;s3、根据步骤s1中所述水灰比和预设的骨灰比分别称取第二拌合水、第二水泥和再生骨料,首先将所述第二水泥和所述第二拌合水在与步骤s1中所述第一净浆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拌合,获得第二净浆,然后向所述第二净浆中加入所述再生骨料继续拌合并静置,获得再生水泥基材;其中,所述再生水泥基材为再生砂浆或再生混凝土;s4、将不同静置时间t下的所述再生水泥基材置于所述浆体罐中,并在与步骤s2中所述第一净浆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离心,所述再生水泥基材中的再生水泥基材可离心水经由所述过滤层进入所述承水杯中,称量所述再生水泥基材可离心水的质量m
wt
;采用式2计算所述再生水泥基材在不同静置时间t下的吸水率w
t
:其中,p为所述浆体罐内再生水泥基材中的第二水泥的质量;g为所述浆体罐内再生水泥基材中的再生骨料的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再生骨料为废旧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至粒径为0.16mm~4.75mm的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水泥基材为再生砂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再生骨料与所述第二水泥的体积之比为1:1~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水泥与所述第一拌合水的混合物、或向所述第二水泥与所述第二拌合水的混合物中添加减水剂,以使所述第一净浆和所述再生水泥基材的初始流动度均大于160mm且不泌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步骤s4中,均采用至少两个且偶数个所述离心罐,且装有所述第一净浆或所述再生水泥基材的至少两个且偶数个所述离心罐之间的质量误差小于0.20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再生骨料为废旧混凝土经破碎、筛分至粒径为4.75mm~30mm的再生粗骨料;所述再生水泥基材为再生混凝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再生骨料与所述第二水泥的体积之比为1:1~7: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水泥与所述第一拌合水的混合物添加减水剂,以使所述第一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均大于160mm且不泌水,或向所述第二水泥与所述第二拌合水的混合物中添加减水剂,以使所述再生水泥基材的初始扩展度大于
400mm。9.根据权利要求1、6~8任一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步骤s4中,均采用至少两个且偶数个所述离心罐,且装有所述第一净浆或所述再生水泥基材的至少两个且偶数个所述离心罐之间的质量误差小于0.02kg。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静置时间t以所述再生骨料添加至所述第二净浆中时为起点计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通过先行测定预定水灰比下的净浆中可离心水含量,继而测定含有再生骨料的再生水泥基材在相同水灰比下的可离心水含量,并扣除单独净浆时的背景,即可计算获得再生骨料在水泥基材中的吸水率。该测定方法仅需控制在相同的水灰比和相同的拌合及离心工艺下,分别进行两次净浆的拌合,克服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即可,其不限于水灰比的具体值,且应用场景多样化、灵活化。该测定方法充分考虑了再生骨料在水中和在水泥基材中吸水能力的不同,提供了更为量化考评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再生骨料回用至水泥基材料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调整及评价。久性能的调整及评价。久性能的调整及评价。


技术研发人员:李贞 于诚 姜骞 袁森森 张茜 陆加越 刘红 李炜 郭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2/6/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