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5832发布日期:2021-04-30 13:0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电子设备一般均设有显示模组,显示模组通常包括相互贴合的显示屏和透光盖板,透光盖板的厚度会影响显示模组的光敏以及红外的底噪,因此,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通常获知透光盖板的厚度。

目前,通常采用直接测量的方式对透光盖板的厚度进行测量,通过使超声波自显示模组的一侧表面沿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射入,使超声波在显示模组的另一侧表面发生反射,最终自显示模组的入射侧射出。根据超声波在显示模组内的传播时间,且基于显示屏的已知厚度,以及显示屏和透光盖板的材料等已知条件,可以确定透光盖板的厚度。

但是,在采用上述测量方式对透光盖板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如果透光盖板背离显示屏的表面有手指等其他物体遮挡,则超声波可能会在遮挡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产生传播方向与透光盖板厚度方向呈大于0°的夹角的杂波,杂波经传播后,也能够自显示屏背离透光盖板的一侧射出显示模组,且被超声波接收装置所接收,由于杂波的传播路径不能代表显示模组的厚度,因此,在采用上述测量方式对透光盖板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杂波的存在会干扰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电子设备测量透光盖板的厚度时,如果透光盖板的表面有其他物体遮挡,超声波反射过程中会产生杂波,杂波会干扰测量结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具有相背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厚度检测装置,所述厚度检测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厚度检测装置包括传播部、超声波发射部和超声波接收部,所述传播部具有相背且平行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设置,所述传播部包括传导子部和隔离子部,所述传导子部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第三表面,第二端面位于所述第四表面,所述隔离子部围绕所述传导子部设置,所述隔离子部的超声波吸收系数大于所述传导子部的超声波吸收系数;所述超声波发射部和所述超声波接收部均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超声波发射部发射的第一超声波可自所述传导子部沿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厚度方向进入所述第一结构件内,所述超声波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二超声波;

其中,所述第二超声波为所述第一超声波到达所述第一表面之后反射并进入所述传导子部的超声波。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结构件和厚度检测装置,厚度检测装置可以对第一结构件的厚度进行检测,第一结构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厚度检测装置朝向第二表面设置。厚度检测装置的传播部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贴合设置,传播部包括传导子部和隔离子部,传导子部的第一端面位于第三表面,第二端面位于第四表面。厚度检测装置的超声波发射部和超声波接收部均贴合设置在第二端面,超声波发射部发射的第一超声波能够自传导子部沿第一结构件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之内,也即第一超声波自第二表面侧进入第一结构件,在第一超声波传播至第一表面处之后,第一超声波能够在第一表面处发生反射,形成第二超声波,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的反射波,第二超声波沿第一结构件的厚度方向传播,且自第二表面处进入传导子部,最终被超声波接收部接收。

根据第一超声波的发射时间点和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总时间间隔,其次,基于传导子部的材料、尺寸、结构和安装方式等已知参数,可以得到超声波(包括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传导子部中的传播时间,再次,通过与总时间间隔求差,即可得到超声波(包括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中的传播时间,最后,根据第一结构件的材质,可以确定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内的传播速度,且得到第一结构件的厚度。

并且,在上述电子设备的传播部中,隔离子部围绕传导子部设置。在厚度检测装置对第一结构件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结构件背离厚度检测装置的一侧存在遮挡物,部分第一超声波可能会穿出至第一表面之外,且在遮挡物的表面发生反射产生杂波,杂波的传播方向与第一结构件的厚度方向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首先,杂波在自第一结构件之外射入至第一结构件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程度的衰减,其次,在入射至第一结构件时,杂波还会在第一表面产生反射,因此,只有少量的杂波能够进入第一结构件之内。再次,杂波自第一结构件的第二表面射出时,绝大部分的杂波会入射至隔离子部中,由于隔离子部的超声波吸收系数相对较大,因此,杂波在隔离子部内传播的过程中会较快地衰减,即便有更少量的杂波在传播和反射的过程中射向传导子部,由于杂波依旧会在传导子部的表面发生较强的反射,进而,几乎不会有杂波能够自隔离子部射入至传导子部之内,从而使超声波接收部所接收到的超声波基本均为有效波,即第二超声波。

综上,上述电子设备中在对第一结构件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基本不会有杂波被超声波接收部接收到,从而可以保证对第一结构件的厚度的测量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厚度测量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厚度测量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厚度测量装置中传导子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结构件、111-第一表面、120-显示本体、130-遮挡物、

210-传导子部、211-第一端面、212-第二端面、213-第一侧面、214-第二侧面、220-隔离子部、

300-超声波发射部、

400-超声波接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件110和厚度检测装置。

其中,第一结构件110具有相背且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第一结构件110具体可以为电子设备中显示模组中的透光盖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110亦可以为其他部件。通过厚度检测装置可以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进行检测,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为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

厚度检测装置朝向第二表面设置,也即,厚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表面背离第一表面111的一侧,且厚度检测装置与第二表面贴合,保证厚度检测装置所测量的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较为准确。

厚度检测装置包括传播部、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传播部具有相背且平行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贴合设置。传播部包括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如图1和图2所示,隔离子部220围绕传导子部210设置。具体地,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可以为同种状态的材料,如二者均为固态结构,当然,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也可以分别为两种状态的材料,如传导子部210为固态结构,而隔离子部220为气态结构。其中,在二者均为固态结构的情况下,隔离子部220上可以设置有通孔,以容纳传导子部210。另外,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各自的形状和尺寸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传导子部210的第一端面211位于第三表面,第二端面212位于第四表面,也即,传导子部21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传播部中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内。在这种情况下,传导子部210可以与第一结构件110的第二表面相互贴合。可选地,通过增大第二表面和传导子部210的第一端面211的平整度,可以使传导子部210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

传导子部210的超声波吸收系数小于隔离子部220的超声波吸收系数,超声波吸收系数可以表征参数相同的超声波在不同物质中传导时能够传播的距离的远近情况。物质的超声波吸收系数越小,则超声波在该物质中传播时,传播过单位长度的距离后,超声波的被吸收程度相对较小,在该物质中传播的距离较长;反之,则超声波在该物质中传播时,传播过单位长度的距离后,超声波的被吸收的程度相对较大,在该物质中的传播距离较短。具体地,传导子部210可以为固态材料,隔离子部220可以为气态材料,当然,也可以使二者为超声波吸收系数不同的固态材料。

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均贴合设置在第二端面,也就是说,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均设置在第四表面背离第三表面的一侧,且均与传导子部210贴合。具体地,超声波发射部300可以为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收部400可以为超声波接收器,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可以组装在同一设备内,二者也可以为分体设置的器件,且分别与传播部连接。

超声波发射部300发射的第一超声波能够自传导子部210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110内,也即,超声波发射部300发射的第一超声波先进入传导子部210,穿过传导子部210之后经第二表面进入第一结构件110之内,且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110内的传播方向为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从而可以根据第一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110内的传播时间,确定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为了使第一超声波能够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110之内,超声波发射部300和传导子部2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下文会对前述设置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列举说明。

超声波接收部400能够接收第二超声波,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到达第一表面111之后反射并进入传导子部210的超声波,也即,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的发射波,二者的传播路径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第二超声波会自传导子部210背离第二表面的一端射出,并入射至超声波接收部400内,从而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所接收。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结构件110和厚度检测装置,厚度检测装置可以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进行检测,第一结构件110具有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厚度检测装置朝向第二表面设置。厚度检测装置的传播部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贴合设置,传播部包括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传导子部210的第一端面211位于第三表面,第二端面212位于第四表面。厚度检测装置的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均贴合设置在第二端面212,超声波发射部300发射的第一超声波能够自传导子部210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110之内,也即第一超声波自第二表面侧进入第一结构件110,在第一超声波传播至第一表面111处之后,第一超声波能够在第一表面111处发生反射,形成第二超声波,第二超声波为第一超声波的反射波,第二超声波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传播,且自第二表面处进入传导子部210,最终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接收。

根据第一超声波的发射时间点和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总时间间隔,其次,基于传导子部210的材料、尺寸、结构和安装方式等已知参数,可以得到超声波(包括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中的传播时间,再次,通过与总时间间隔求差,即可得到超声波(包括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110中的传播时间,最后,根据第一结构件110的材质,可以确定超声波在第一结构件110内的传播速度,且得到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

并且,在上述电子设备的传播部中,隔离子部220围绕传导子部210设置。在厚度检测装置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结构件110背离厚度检测装置的一侧存在遮挡物130,部分第一超声波可能会穿出至第一表面111之外,且在遮挡物130的表面发生反射产生杂波,杂波的传播方向与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首先,杂波在自第一结构件110之外射入至第一结构件110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程度的衰减,其次,在入射至第一结构件110时,杂波还会在第一表面111产生反射,因此,只有少量的杂波能够进入第一结构件110之内。再次,杂波自第一结构件110的第二表面射出时,绝大部分的杂波会入射至隔离子部220中,由于隔离子部220的超声波吸收系数相对较大,因此,杂波在隔离子部220内传播的过程中会较快地衰减,即便有更少量的杂波在传播和反射的过程中射向传导子部210,由于杂波依旧会在传导子部210的表面发生较强的反射,进而,几乎不会有杂波能够自隔离子部220射入至传导子部210之内,从而使超声波接收部400所接收到的超声波基本均为有效波,即第二超声波。

综上,上述电子设备中在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基本不会有杂波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接收到,从而可以保证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更高。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结构件110与传导子部210之间的支撑效果相对较好,从而可以使第三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保持较好的贴合效果,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

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以使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之间的路程则相对较长,也即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传播时的路径的长度较大,从而增大自第一超声波被发射时至第二超声波被接收时之间间隔的时间段的长短,从而可以降低对超声波接收部400的分辨率的要求,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大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的长度,例如,可以使传导子部210为弯折状结构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发生多次反射,亦可以增大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的长度,从而扩大第一超声波被发射时至第二超声波被接收时之间间隔的时间段的长短,降低对超声波接收部400的分辨率的要求。

其中,在传导子部210为弯折状结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传导子部210的弯折情况进行设计,保证自传导子部210的第二端面212入射的第一超声波能够在传导子部210内反射和传播,并经传导子部210的第一端面211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110之内。对应地,第一超声波在第一表面111发生反射,形成的第二超声波也可以自第二表面射入传导子部210,且从第一端面211出射,最终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所接收。

超声波(包括第一超声波和第二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传播路径的长度与传导子部210的具体结构相关。例如,传导子部210为直角状结构,第一端面211与第二端面212平行,传导子部210可以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第一直段的轴线和第二直段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直段的轴线和第二直段的轴线与第一端面211之间的夹角均为45°。第一超声波沿垂直于第一端面211的方向入射至传导子部210,且依次在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上发生多次反射,并最终自第二端面212射出。在上述实施例中,理论上,第一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传播路径的长度为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在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上的间距的4倍。需要说明的是,因形成传导子部210,以及安装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的过程中均可能存在一定的设计误差等,导致第一超声波在上述结构的传导子部210内的传播路径的长度与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之间间距的4倍之间存在些许误差的情况亦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通过提升精度,降低误差的影响,可以保证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实际传播路径的长度等于理论传播路径的长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同理,在传导子部210为其他种结构的情况下,亦可以根据上述原理确定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传播路径的长度。

可选地,传导子部210为直线状结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对第一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传播路径进行设计,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实际传播路径的长度与理论传播路径的长度之间的误差的大小,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传导子部210为直线结构件指的是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为直线,至于第一端面211是否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相互垂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端面211可以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垂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传导子部210可以与第一结构件110形成较为稳定地支撑关系,从而使第一端面211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贴合效果更好。并且,在上述情况下,可以使第一超声波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依次入射至传导子部210和第一结构件110中,减少第一超声波在反射过程中的衰减,从而使第一超声波在第一表面111处发生反射形成的第二超声波的可检测性更强,进一步降低对超声波接收部400的分辨性能的要求。第二超声波沿与第一超声波相反的传播方向自第一结构件110入射至传导子部210中,并最终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所接收。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第一端面211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不垂直。具体地,第一端面211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45°或60°等。当然,前述夹角亦可以取其他值,只要第一端面211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之间不垂直,也不平行即可,从而保证自第二端面212入射的第一超声波可以传播至第一端面211,且自第二表面处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进入第一结构件110。

如图3所示,以第一端面211与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为例,第一超声波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入射至传导子部210,由于传导子部210为直线状结构件,且传导子部210的轴线与第一端面211之间的夹角为45°,从而在第一超声波进入传导子部210,且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传播的过程中,会到达传导子部210的侧面,且在侧面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件,使第一超声波弯折90°后继续传播,此时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第一超声波继续传播过一段距离又到达传导子部210的侧面,并再次发生反射,重新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传播,以此类推,第一超声波可以自第一端面211处出射。并且,通过设计第一超声波的入射位置和传导子部210的结构和尺寸,可以保证自第一端面211出射时第一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平行于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继而,保证第一超声波能够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入射至第一结构件110中,并在第一表面111发生反射,形成第二超声波,第二超声波的传播路径与第一超声波的传播路径相同,二者的传播方向相反,使得第二超声波能够沿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自第二端面212射出,并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接收。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选地,如图3所示,传导子部210具有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4,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4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4为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传导子部210的侧面的一部分,当然,前述侧面还包括连接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4的其他部分。更具体地说,传导子部210可以为斜四棱柱或斜六棱柱等结构件,第一侧面213和第二侧面214为传导子部210中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均与第一侧面213连接,且第一端面211和第二端面212均与第二侧面214连接,且第一端面211朝向第一侧面213设置,第二端面212朝向第二侧面214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自第二端面212射入的第一超声波可以在第二侧面214上发生反射,由于第二侧面214为四边形平面结构,使得第一超声波在第二侧面214上的反射情况更容易控制,从而可以更为精准地设计第一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传播路径,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内的实际传播路径的长度与理论传播路径的长度之间的误差大小,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算精度。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式测量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或者,还可以通过使超声波在传导子部210和第一结构件110内多次传播,增大超声波的传播路径,从而弱化第一超声波自超声波发射部300发射到射入至传导子部210所耗费的时间,以及第二超声波自传导子部210出射到被超声波接收部400接收所耗费的时间对测量精度产生的不利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当然,还可以在超声波发射部300和超声波接收部400二者与第二端面212之间的间隙处填充超声波传导物质,进一步降低超声波在前述间隙处所耗费的时间,并且,根据填充的前述超声波传导物质,亦可以对超声波在前述间隙处耗费的时间进行测算,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0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本体,第一结构件110为透光盖板,透光盖板具体可以为玻璃盖板。显示本体与第二表面贴合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本体为隔离子部220,显示本体设有传导孔,传导子部210设置在传导孔之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即便电子设备安装有全面屏,也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的显示本体内安装传导子部210,保证厚度测量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实现对第一结构件110厚度的测量目的。其中,全面屏指的是显示屏布满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侧表面。

具体地,传导孔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或者,也可以使前述延伸方向与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方向相对倾斜,对此,本文不作限定。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显示本体上任意位置处均可以正常提供显示功能,可选地,隔离子部220和传导子部210均可以为能够提供显示功能的器件,且通过使隔离子部220和传导子部210的结构和/或材料等相互差异,可以保证隔离子部220和传导子部210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不同,当然,相较于传导子部210而言,需要使隔离子部220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显示本体包括指纹识别区,也即电子设备具有屏下指纹识别功能,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本体背离第二表面的一侧,且朝向指纹识别区,使电子设备的显示本体的设定区域作为指纹放置区,便于用户通过指纹放置区进行指纹识别。并且,传导孔可以设置在指纹识别区,且避让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从而在通过厚度检测装置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进行测量时,使第一结构件110中进行厚度测量的位置更靠近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前述测量结果对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进行调试的效果更好,从而提升超声波指纹识别的效率和精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选地,传导子部210与传导孔的孔壁间隔设置,也即,传导子部210与隔离子部220相互间隔,可选地,传导子部210与传导孔的孔壁之间可以夹设有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第一超声波与遮挡物130碰撞反射形成的杂波的一部分能够入射至隔离子部220内,由于隔离子部220与传导子部210之间夹设有气体,可以使自隔离子部220射出的杂波在气体的受到更强的衰减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少射向传导子部210的杂波,之后,经传导子部210表面的反射,几乎可以防止杂波射入至传导子部210内。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本体120和电子器件,第一结构件110为透光盖板,第一结构件110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区和安装区。具体地,第一结构件11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显示区和安装区之间可以没有界限,仅是作用不同,对应的器件有所不同。显示本体120和电子器件均设置于第一结构件110中第二表面背离第一表面111的一侧,且显示本体120和显示区相对设置,电子器件和厚度检测装置均与安装区相对设置。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厚度检测装置亦可以设置在显示本体120之外,电子器件可以为摄像头或感光元件等。电子设备的显示侧所对应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预设区域用以安装电子器件,且通过使厚度检测装置与电子器件一并安装至显示本体120之外,可以防止厚度检测装置对显示本体120的显示功能产生影响,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定厚度检测装置,尤其是传导子部210和隔离子部220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从而进一步防止在隔离子部220内传播的杂波进入传导子部210,提升对第一结构件110的厚度的测量精度。

更具体地,显示区和安装区各自的面积和形状,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选地,安装区可以为开孔,具体可以为圆孔或腰形孔,使显示本体形成“打孔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显示区的面积相对更大,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显示区通常可以为近似矩形状的结构,安装区可以设置在显示区中靠近短边的一端,且安装区可以居中设置,亦可以靠近显示区的某一角部设置。

或者,安装区也可以为缺口,缺口的形状可以为水滴状或近似矩形状,从而使显示本体形成“水滴屏”或“刘海屏”。在安装区的面积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使安装区对应的区域内所能设置的电子器件的数量较多,如可以设置两个摄像头,或者,可以在安装区设置摄像头、感光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等,使电子设备的功能更强大。

进一步地,安装区背离第一表面111的一侧设有遮挡层,遮挡层设有通光孔,电子器件包括摄像头,摄像头朝向透光孔设置,保证外界光线可以通过通光孔穿过第一结构件110,并入射至摄像头内,使摄像头能够正常进行拍摄工作。并且,摄像头的导线可以设置在通光孔的外侧,且使遮挡层遮挡导线,以防止导线外露设置,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厚度检测装置亦可以设置在通光孔外侧,且与摄像头的导线一并被遮挡层所遮挡,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具有较强的外观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