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7861发布日期:2021-03-30 21:2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足底异物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人员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在一些特殊场所,如机场、火车站等人员密度比较高的地方,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配备必要的安检设备,以防止人员携带危险物品或者违禁品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安检设备包括安检门、安检x光机、手持金属探测仪等。在使用手持金属探测仪时,需要工作人员对旅客逐一进行检测,且检测时需要进行手动扫描操作,耗时长,且检测精度低,目前仅在机场、高铁站等人员密度比较大,但流通速度较慢的场所使用,无法满足需要快速通行的场所,如地铁站等;安检门和安检x光机虽然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但是安检x光机仅能够针对旅客所携带的行李进行检测,无法对人员进行检查,因而容易遗漏人员随身藏匿的违禁品等,检测准确性不高;安检门虽然能够对人员进行快速检测,但是在检测中,如果被检测者将违禁品等藏匿起来,特别是将少量违禁品藏匿在足部鞋履中,存在检测盲区,安检门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则非常有限。

因而,能够针对人员进行快速,且检测较准确的足部检测设备应运而生,在检测中,仅需要人员站立在检测设备上,机器对其足底进行扫描即可完成检测。足部检测设备具有检测便捷、高效的特点,且检测精度高,尤其适用于足部等易藏匿物品的检测盲区。但是,目前所提供的足部检测设备,一方面需要提供承载被检测者的检测台,另一方面需要电磁波穿过检测台以扫描被检测者身体,检测台的设计以及承载额度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如果检测台设计的过厚,则影响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进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度;如果检测台设置的过薄,则影响被检测者的承载,无法顺利完成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足底检测设备上检测台的设计影响检测准确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足底异物探测装置。

一种足底异物探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载物平台;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承载组件由多根平行设置的支撑件连接而成,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支撑所述载物平台,所述支撑件沿平行于所述载物平台的方向移动,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支撑件之间具有间隙;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天线总成,所述天线总成连接所述支撑件,且所述天线总成设置于所述间隙之间;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检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天线总成沿平行于所述载物平台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移动设置,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检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沿所述载物平台的纵向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支撑件的轴向方向沿所述载物平台的横向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检测组件沿所述滑轨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平台由透波材料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载物平台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天线总成移动以带动所述承载组件沿所述滑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总成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天线总成包括毫米波发射器和毫米波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总成包括多对,所述多对天线总成沿所述支撑件的轴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持架,所述天线总成连接所述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连接所述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包括两个,所述两个保持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包括两组,所述两组保持架沿所述检测组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并依次连接两个相邻所述支撑件。

本申请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由壳体、承载组件、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构成,壳体上设置载物平台,承载组件、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中,承载组件用于支撑壳体上的载物平台,承载组件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撑件组成,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检测组件移动,检测组件上的天线总成与支撑件连接,且天线总成处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隙中。本申请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一方面,由于载物平台下设置有承载组件,能够通过承载组件提高承载重量,从而降低了载物平台上所受的压力,因此,载物平台可以选择较薄的材料,进而降低其对天线总成发射或接受信号的衰减影响,提高检测的敏锐度,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天线总成处于相邻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处,且天线总成移动时能够带动支撑件移动,从而保证天线总成在移动检测时发送的信号不会受到支撑件的干涉,而是直接经过载物平台到达载物平台上的被检测者,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根”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足部检测设备具有检测便捷、高效的特点,且检测精度高,尤其适用于足部等易藏匿物品的检测盲区。但是,目前所提供的足部检测设备,一方面需要提供承载被检测者的检测台,另一方面需要电磁波穿过检测台以扫描被检测者身体,检测台的设计以及承载额度存在一定的矛盾点,如果检测台设计的过厚,则影响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进而降低了检测的准确度;如果检测台设置的过薄,则影响被检测者的承载,无法顺利完成检测。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a-a剖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b-b剖视图,结合图1-图3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包括壳体1、载物平台2、承载组件3、移动组件4、检测组件5和驱动组件(未图示),载物平台2设置在壳体1的顶面,用于承载被检测者;承载组件3、移动组件4、检测组件5和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1内部,承载组件3与壳体1连接,用于支撑载物平台2,;检测组件5设置在移动组件4上,驱动组件连接检测组件5,驱动组件驱动检测组件5沿移动组件4移动;检测组件5上设置天线总成51,驱动天线总成51沿移动组件4往复移动的同时实现被检测者的扫描。

具体而言,承载组件3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件31组成,支撑件31用于支撑载物平台2,包括但不限于滚筒、滚轴、支撑杆以及支撑板等。多个支撑件31通过连接件32依次连接,且相邻的支撑件31之间存在间隙33,检测组件5与支撑件31连接,同时检测组件5上的天线总成51处于间隙33之间,当检测组件5沿移动组件4移动以进行扫描时,检测组件5能够带动承载组件3以移动,同时其上的天线总成51始终保持在间隙33之间,从而避免了天线总成51在进行信号传输过程中因承载组件3的遮挡而导致的信号衰减。

通过在载物平台2的下方设置承载组件3,缓解了载物平台2上所承受的来自被检测者的重量。优选地,载物平台2由透波材料组成。相比于没有承载组件的足底检测装置,其上的载物平台需提供被检测者所站立的位置,因此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被检测者,同时又需要便于检测信号的传输,因而载物平台在材料选择上透波性要求较高,同时尺寸较大,但过厚的载物平台必然会影响到信号传递的灵敏度。而本申请所提供的载物平台,由于其底部通过承载组件进行支撑,因此载物平台的尺寸要求较低,即使很薄的载物平台也能够完成检测任务,因此,透波性较好,且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的灵敏度更高,检测的速度更快。

本申请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载物平台2呈矩形结构,其具有较长的纵向b-b边和较短的横向a-a边,被检测者站立在载物平台2上,在对被检测者进行检测扫描时,优选的扫描路径为沿纵向b-b方向往复进行,即天线总成51的移动方向为沿载物平台2的纵向b-b方向。移动组件4包括滑轨41和滑块42,滑块42连接检测组件5的底部,并能够沿滑轨41移动。因此,当需要天线总成51沿载物平台2的纵向b-b方向移动时,将滑轨41沿载物平台2的纵向b-b方向设置,驱动组件驱动检测组件5或滑块42沿滑轨41移动即可实现。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但不限于齿轮齿条结构、蜗轮蜗杆结构、传动带、传动链结构等,只需要将动力传递到检测组件5或滑块42上,推动检测组件5或滑块42沿滑轨41移动即可。该部分内容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组件。

天线总成51在移动时,为了保证其始终处于相邻支撑件31之间的间隙33处,需要将天线总成51固定在支撑件31上,且支撑件31不会影响到天线总成51的移动。在设计中,一方面考虑到支撑件31需要承载载物平台2,另一方面,支撑件31需要与天线总成51同步运动,从而保证天线总成51始终处于间隙33的位置,因此,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滑槽11,滑槽11与滑轨41的延伸方向相同。具体而言,多个支撑件31平行设置在滑槽11中,且依次连接以形成较为平整的平面,便于承载载物平台2;同时支撑件31的两端卡接在滑槽11中,通过滑槽11提供承载组件3的移动路径。

当驱动组件驱动检测组件5沿滑轨41移动时,由于检测组件5与支撑件31连接,能够带动支撑件31沿滑槽11移动,而多个支撑件31彼此依次连接,从而使承载组件3沿滑槽11移动。此时,承载组件3与检测组件5进行同步移动,检测组件5上的天线总成51始终处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31之间的间隙33之中。优选地,为了提高扫描的效率,即检测组件5沿滑轨41的一侧移动即可完成一次检测,可在检测组件5上设置多对天线总成51,多对天线总成51沿支撑件31的轴向方向设置,每对天线总成51上设置一个信号发射器511和一个信号接收器512。用于检测用的信号经信号发射器511发射出去后,可依次穿过支撑件31的间隙33、载物平台2进入到被检测者的足部,之后再经过载物平台2、间隙33进入到信号接收器512中,最后经检测组件5中的图像分析设备进行分析判断。优选地,信号发射器511包括毫米波发射器,信号接收器512包括毫米波接收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检测组件5和支撑件31连接,同时保证检测组件5上的天线总成51处于固定位置,可在检测组件5和支撑件31之间设置保持架6。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支撑件31具有两个端部311,两个端部311分别设置在滑槽11中,多个支撑件31彼此之间通过连接件32连接。优选地,连接件32设置在滑槽11中,一方面能够实现多个支撑件31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不会影响到支撑件31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32仅是起到连接多个支撑件31的作用,保证检测组件5带动部分支撑件31移动时,能够通过连接件32使得整个承载组件3处于移动状态中,从而保证载物平台2的底部始终被承载组件3所支撑。因此,在利用连接件32将多个支撑件31连接时,连接件32的结构可以为链轮结构,也可为带轮结构,只要能够保证支撑件31在滑槽11中移动即可,其移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滚动方式或者平动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设计。

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保持架6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件31和检测组件5的两端,通过保持架6将检测组件5与支撑件31连接,且能够保持天线总成51处于两个相邻支撑件31之间的间隙33处。需要说明的是,该种方式的保持架6与多个支撑件31中的其中之一连接即可,检测组件5在移动时,带动一个支撑件31移动,而多个支撑件31通过连接件32连接为一个整体,则一个支撑件31移动后即可带动整个承载组件3移动。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其主要的区别点在于保持架的结构不同。实施例二中的保持架6包括两组,两组保持架61、62分别沿检测组件5的移动方向先后设置,两组保持架61、62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件31,并且通过两组保持架61、62使得相邻两个支撑件31之间形成间隙33。进一步地,承载组件3经两组保持架61、62分成了两组,即沿间隙33两侧形成两个承载分组311和312,每个承载分组311、312中的多个支撑件31依次连接,从而使得当检测组件5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位于间隙33两侧的两个承载分组311、312移动,进而保证了多个支撑件31始终处于支撑载物平台2的状态,同时能够保持天线总成5始终处于间隙33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处于一个支撑件两端的保持架,还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支撑件的保持架,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承载组件能够随检测组件移动,另一方面保证承载组件上位于检测组件正上方处始终存在间隙,从而避免了检测组件在移动扫描时承载组件削弱检测信号的情况发生。

结合图1-图5所示,被检测者7站立在载物平台2上,检测组件5能够沿壳体1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以对被检测者7进行扫描检测,在检测组件5进行移动的同时,由于检测组件5经保持架6连接承载组件3,检测组件5移动时能够带动承载组件3同步移动,通过保持架6使得检测组件5上的天线总成51始终处于间隙33处,保证了天线总成51在最低的干扰下穿过载物平台2对被检测者7进行扫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检测信号的衰减量,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由壳体、承载组件、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构成,壳体上设置载物平台,承载组件、检测组件和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中,承载组件用于支撑壳体上的载物平台,承载组件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撑件组成,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检测组件移动,检测组件上的天线总成与支撑件连接,且天线总成处于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之间的间隙中。本申请所提供的足底异物探测装置,一方面,由于载物平台下设置有承载组件,能够通过承载组件提高承载重量,从而降低了载物平台上所受的压力,因此,载物平台可以选择较薄的材料,进而降低其对天线总成发射或接受信号的衰减影响,提高检测的敏锐度,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天线总成处于相邻支撑件之间的间隙处,且天线总成移动时能够带动支撑件移动,从而保证天线总成在移动检测时发送的信号不会受到支撑件的干涉,而是直接经过载物平台到达载物平台上的被检测者,具有较高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