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0961发布日期:2020-10-17 01:2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相关配件的设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同类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装配工艺过于复杂,无论对生产的要求和装配工的水平均是一个挑战,生产的质量和装配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残次品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包括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中央设有开孔并安装有中路信号传输通道、转盘上固定安装有顶部法兰,顶部法兰下端通过法兰依次串联、转动安装七个旁路关节和底部法兰,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俩俩相互连接处均转动安装;

转盘上固定安装有七个天线座、对应的七个旁路关节上固定安装有旁路连接器,每个天线座对应一个旁路关节上的旁路连接器按照串联顺序通过一个旋转铰链连接;

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穿过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

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由两段组合安装为一体结构,其中一段固定安装于转盘上、另一段固定安装于底部法兰中央,两段耦合安装实现信号传输。

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七个天线座在转盘上呈扇形分布。

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的外壁与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之间均采用轴承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装配时装配人员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和和操作精细程度,降低了对装配工技术技能和思想集中度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因装配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责任缺乏带来的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包括转盘1,转盘1中央设有开孔并安装有中路信号传输通道2、转盘1上固定安装有顶部法兰3,顶部法兰3下端通过法兰依次串联、转动安装七个旁路关节4和底部法兰5,顶部法兰3、底部法兰5和七个旁路关节4俩俩相互连接处均转动安装;

转盘1上固定安装有七个天线座6、对应的七个旁路关节4上固定安装有旁路连接器7,每个天线座6对应一个旁路关节4上的旁路连接器7按照串联顺序通过一个旋转铰链连8接;

中路信号传输通道2穿过顶部法兰3、底部法兰5和七个旁路关节4。

中路信号传输通道2由两段组合安装为一体结构,其中一段固定安装于转盘1上、另一段固定安装于底部法兰5中央,两段耦合安装实现信号传输。

七个天线座6在转盘1上呈扇形分布。

中路信号传输通道2的外壁与底部法兰5和七个旁路关节4之间均采用轴承转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包括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中央设有开孔并安装有中路信号传输通道、转盘上固定安装有顶部法兰,顶部法兰下端通过法兰依次串联、转动安装七个旁路关节和底部法兰,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俩俩相互连接处均转动安装;

转盘上固定安装有七个天线座、对应的七个旁路关节上固定安装有旁路连接器,每个天线座对应一个旁路关节上的旁路连接器按照串联顺序通过一个旋转铰链连接;

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穿过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由两段组合安装为一体结构,其中一段固定安装于转盘上、另一段固定安装于底部法兰中央,两段耦合安装实现信号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七个天线座在转盘上呈扇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的外壁与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之间均采用轴承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旋转关节结构,包括转盘、顶部法兰、七个旁路关节和底部法兰,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俩俩相互连接处均转动安装;转盘上固定安装有七个天线座、对应的七个旁路关节上固定安装有旁路连接器,每个天线座对应一个旁路关节上的旁路连接器按照串联顺序通过一个旋转铰链连接;中路信号传输通道穿过顶部法兰、底部法兰和七个旁路关节。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装配时装配人员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和和操作精细程度,降低了对装配工技术技能和思想集中度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因装配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责任缺乏带来的质量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根;李金彪;孙维红;周峰;郝徐兵;江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海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