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2796发布日期:2020-09-15 18: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器,依靠加样针自动运动加样,相对半自动凝血分析仪器,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而作为核心部件的加样针,对其保护就尤为重要,由于加样针针体普遍较细,故最需要对加样针做防碰撞保护。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为防止加样针竖向z轴碰撞,在针体尾部安装弹簧、挡片和到位光耦,当碰撞发生时,弹簧压缩,光耦挡片触发到位光耦,机器报警急停。

但是,现有技术结构具有局限性,只能预防竖向z轴碰撞,当加样针横向x与y向位移发生碰撞时,无法做出警报并停机保护加样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加样针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时,无法做出预警并进行停机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包括:加样针组件、加样针固定座、第一导电机构、第一触发线、第二触发线、针套上盖和控制器;

所述加样针组件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腔体内;

所述加样针组件包括加样针和加样针套,所述加样针套套在所述加样针上,并与所述第一触发线电连接;

所述针套上盖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并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套上端;

所述第一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针套上盖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触发线相连;

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存在径向间隙,所述针套上盖、所述加样针套、所述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一触发线、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依次配合构成常开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径向碰撞判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铜制导电片,所述针套上盖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上台阶,所述铜制导电片安装于所述针套上盖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针套上盖为铜制,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上台阶。

优选的,还包括:针套底座、第三触发线和第二导电机构;

所述针套底座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

所述第二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与所述针套底座之间,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可断开接触,所述第二导电机构与所述第三触发线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触发线、所述加样针套、所述针套底座、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和所述第三触发线依次配合构成常闭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闭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轴向碰撞判断。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铜制导电片,所述铜制导电片安装于所述针套底座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针套底座为铜质,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下台阶。

优选的,还包括:弹力复位机构;

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套和所述加样针固定座腔体之间;

所述弹力复位机构能够使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保持径向间隙;

所述加样针径向发生碰撞,所述弹力复位机构产生形变,带动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套移动至与所述针套上盖接触,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复位所述加样针,使所述加样针与所述针套上盖保持径向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弹力复位机构;

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套和所述加样针固定座腔体之间,所述加样针固定座腔体内设有用于防止弹力复位机构脱出的台阶;

所述加样针沿所述加样针的轴向向下运动发生碰撞,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压缩,带动所述加样针套沿所述加样针轴向向上移动,并与所述针套底座断开,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复位所述加样针组件,使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保持接触。

优选的,所述弹力复位机构包括塔簧,所述塔簧的大口径端设置在所述加样针套上端,小口径端设置在所述加样针套下端。

优选的,还包括:导线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触发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通过所述导线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导线连接结构包括:坦克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将所述加样针组件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腔体内;所述加样针组件包括加样针和加样针套,所述加样针套套在所述加样针上,并与所述第一触发线相连;所述针套上盖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并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套上端;所述第一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针套上盖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触发线相连;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存在径向间隙,所述针套上盖、所述加样针组件、所述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一触发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构成常开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径向碰撞判断。通过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加样针防撞装置,加样针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时,使预先构建的常开电路变成闭环电路,为控制器提供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后,判断当前加样针发生x轴与y轴发生碰撞,从而起到警报作用,并通过停机防止加样针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发线a、第二触发线b和第三触发线c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坦克链的加样针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发线a与加样针套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触发线b与第一导电机构3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触发线c与第二导电机构7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加样针组件1、加样针固定座2、第一导电机构3、针套底座4、针套上盖5、弹力复位机构6、第二导电机构7、坦克链8、固定螺钉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样针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加样针防撞装置包括:加样针组件1、加样针固定座2、第一导电机构3、第一触发线a、第二触发线b、针套上盖5和控制器;

所述加样针组件1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腔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将加样针组件1安装在加样针固定座2的腔体内,在加样针固定座2移动时,能够带着加样针组件1移动,并能将加样针组件1移动至某一指定位置,加样针组件1将样品注入至容器中。

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一般采用聚甲醛材质,聚甲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具有阻燃特点的工程塑料,在国外有“夺钢”、“超钢”之称。聚甲醛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于弹性,此外它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聚甲醛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如替代锌、黄铜、铝和钢制作许多部件,自问世以来,聚甲醛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仪表、日用轻工、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在很多新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技术、运动器械等方面,聚甲醛也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还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3,加样针组件1具体可通过固定螺钉9安装在加样针固定座2上。

所述加样针组件1包括加样针和加样针套,所述加样针套套在所述加样针上,并与所述第一触发线a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加样针组件1中的加样针套是套在加样针上,能够起到保护加样针的目的,防止加样针在遇到x与y轴碰撞时,加样针弯曲或者断裂。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发线a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加样针套上,具体的,如图4所示,可以将第一触发线a焊接在加样针套内壁上,焊接点为d,使第一触发线a不易与加样针套断开,但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触发线a与加样针套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焊接。

所述针套上盖5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并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套上端;

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设置于所述针套上盖5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触发线b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导电机构3设置在针套上盖5与加样针固定座2之间,通过针套上盖5能够将第一导电机构3固定在加样针固定座2上,能够起到防止第一导电机构3脱落。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导电机构3与第二触发线b相连,而第一导电机构3与针套上盖5相连,因此,针套上盖5间接与第二触发线b相连。

第二触发线b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第一导电机构3上,如图5所示,第二触发线b焊接在第一导电机构3的e点,能够有效防止第二触发线b与第一导电机构3断开,从而实现第二触发线b与第一导电机构3牢固相连,但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触发线b与第一导电机构3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焊接。

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5存在径向间隙,所述针套上盖5、所述加样针套、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所述第一触发线a、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b依次配合构成常开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径向碰撞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加样针套与针套上盖5为存在一定间隙装配,所述第一触发线a和所述第二触发线b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使得针套上盖5、所述加样针套、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所述第一触发线a、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b构成常开电路回路,当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下部分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时,根据杠杆原理,加样针上部分会产生位移,而加样针套是套在加样针上,因此加样针套也会产生位移,然而加样针套与针套上盖5的间隙非常小,因此会使加样针套与针套上盖5接触,最终导致针套上盖5、所述加样针套、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所述第一触发线a、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b形成闭环电路回路,控制器会根据常开电路所形成的电信号变化,来判断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是否发生x轴与y轴碰撞,即径向碰撞。

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加样针组件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的腔体内;所述加样针组件包括加样针和加样针套,所述加样针套套在所述加样针上,并与所述第一触发线a相连;所述针套上盖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并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套上端;所述第一导电机构设置于所述针套上盖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触发线b相连;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存在径向间隙,所述针套上盖、所述加样针套、所述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一触发线a、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b依次配合构成常开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的加样针径向碰撞判断。通过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加样针防撞装置,加样针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时,使预先构建的常开电路变成闭环电路,为控制器提供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常开电路的电信号后,判断当前加样针发生x轴与y轴发生碰撞,从而起到警报作用,并通过停机防止加样针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包括:铜制导电片,所述针套上盖5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上台阶,所述铜制导电片安装于所述针套上盖5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电机构3为导电材质的电片,可以为铜制导电片,也可以为铁制导电片,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导电能力的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铜制导电片,但第一导电机构3并不仅限于铜制导电片。

在加样针固定座2上设有一个与针套上盖5配合的台阶,通过该台阶,能够方便针套上盖5安装,以及能够将第一导电机构3更好的固定在加样针固定座2上。

进一步,所述针套上盖5为铜制针套上盖,所述铜制针套上盖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上台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针套上盖5为导电材质上盖,可以为铜制针套上盖,也可以为铝制,还可以为其他具体导电能力的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铜制针套上盖,但针套上盖5的材质并不仅限于铜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将铜制针套上盖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上台阶上,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导电机构从加样针固定座2脱落,以及方便铜制针套上盖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所述加样针防撞装置,还包括:针套底座4、第三触发线c和第二导电机构7;

所述针套底座4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

所述第二导电机构7设置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与所述针套底座4之间,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4可断开接触,所述第二导电机构7与所述第三触发线c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针套底座4安装在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下端,能够将第二导电机构7固定在加样针固定座2上,防止第二导电机构7在加样针工作时脱落。

还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4设置为可断开接触,可以在加样针发生某些碰撞的情况下断开,防止加样针在碰撞时损坏。

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触发线a、所述加样针套、所述针套底座4、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和所述第三触发线c依次配合构成常闭电路回路,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常闭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轴向碰撞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4可断开接触,而第二导电机构与第三触发线c一端相连,如图6所示,将第三触发线c焊接在第二导电机构(这里具体为导电片)上,其焊接点为f,第三触发线c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电路板上,以及加样针组件1与第一触发线a相连,当加样针组件1在z轴发生碰撞时,即z轴沿加样针轴向向下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此时的加样针套与针套底座4断开,然而,在z轴未发生碰撞时,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第一触发线a、所述加样针套、所述针套底座4、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和所述第三触发线c依次配合能构成一个常闭电路回路,控制器实时获取该常闭电路的电信号,当常闭电路的电信号发生改变,则说明常闭电路此时为断开电路,即z轴发生碰撞,因此控制器可以根据常闭电路的电信号变化来判断加样针是否发生轴向碰撞。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电机构7包括:铜制导电片,所述铜制导电片安装于所述针套底座4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导电机构7为导电材质的电片,可以为铜制导电片,也可以为铁制导电片,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导电能力的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铜制导电片,但第二导电机构7并不仅限于铜制导电片。

进一步,所述针套底座4通过螺纹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下台阶。

需要说明的是,将针套底座4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的下台阶上,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导电机构7从加样针固定座2脱落,以及方便针套底座4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所述加样针防撞装置,还包括:弹力复位机构6;

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套和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腔体之间;

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能够使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上盖5保持径向间隙;

所述加样针径向发生碰撞,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产生形变,带动所述加样针组件1的加样针套移动至与所述针套上盖5接触,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复位所述加样针,使所述加样针与所述针套上盖5保持径向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加样针固定座2中设置弹力复位机构6,可以使加样针组件1与针套上盖5保持一个固定径向间隙,防止加样针在工作过程中,加样针正常移动所产生的震动导致加样针组件1与针套上盖5误接触。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加样针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后,加样针此时并不是竖直在加样针固定座2内,而在加样针固定座2内设置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后,当加样针在x轴与y轴发生碰撞后,加样针上部分会产生位移,此时的弹力复位机构6单侧也会产生压缩,在加样针组件1与针套上盖接触后,加样针停止前行,在加样针后退后,弹力复位机构6在自身的弹力下使加样针竖直处在加样针固定座2内。

优选的,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加样针套和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腔体之间,所述加样针固定座2腔体内设有用于防止弹力复位机构6脱出的台阶;

所述加样针沿所述加样针的轴向向下运动发生碰撞,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压缩,带动所述加样针套沿所述加样针轴向向上移动,并与所述针套底座4断开,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复位所述加样针组件1,使所述加样针套与所述针套底座4保持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弹力复位机构6,在加样针发生z轴碰撞,即沿加样针轴向向下运动时的碰撞,弹力复位机构6压缩变形,此时的加样针套与针套底座4断开,并停止沿加样针轴向向下运动,当加样针沿加样针轴向向上退出后,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能够将加样针复位至与针套底座4接触,减少人工复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包括塔簧,所述塔簧的大口径端设置在所述加样针套上端,小口径端设置在所述加样针套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塔簧是一种宝塔形状的弹簧,即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大的弹簧,具体可以分为等螺旋角、等节距、等应力三种形式塔簧。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力复位机构6为具有弹力的弹簧,具体可以为普通弹簧,也可以为塔簧,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弹力装置6为塔簧,但并不仅限于塔簧。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加样针防撞装置,还包括:导线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触发线和所述第二触发线通过所述导线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导线连接结构包括:坦克链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坦克链8内可以设置第一触发线a,第二触发线b和第三触发线c,为第一触发线a,第二触发线b和第三触发线c提供保护支撑,防止第一触发线a、第二触发线b和第三触发线c在加样针加样时磨损;即上述各导线均通过坦克链8向外连接控制电路板。

为便于理解上述方案,基于图1-图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一种加样针防撞装置,包括加样针组件1、加样针固定座2、第一导电机构3、针套底座4、针套上盖5、弹力复位机构6和第一导电机构7,加样针组件1由加样针和加样针套组成。加样针固定在加样针套上,与弹力复位机构6一起安装在加样针固定座2腔体内,加样针固定座2上下分别有第一导电机构3和第二导电机构7,用针套上盖5与针套底座4固定。当发生碰撞时,弹力复位机构6压缩,通过加样针套与针套底座4和针套上盖5的接触断开关系,使得外部电路通断,从而控制设备运行与急停。

加样针固定在铜制加样针套上,将加样针组件1与弹力复位机构6一起安装在聚甲醛材质加样针固定座2腔体内,加样针固定座2上下分别有第一导电机构3和第二导电机构7,铜制针套上盖5通过螺纹固定在顶部,铜制针套底座4通过螺纹固定底部。在加样针组件1与第一导电机构3上均有导线(即前述的第一触发线a和第二触发线b)向外引出连接检测电路,针套底座4与针套上盖5在第二导电机构7下与检测电路导电相通。当发生z向纵向碰撞时,弹力复位机构6纵向压缩,加样针组件1底部与针套底座4顶部分离,使得1与3连接中断,通过外部电路控制使得机器停机;当发生xy向横向碰撞时,弹力复位机构6单侧压缩,使得加样针组件1顶部横向偏移,触碰针套上盖5,使得加样针组件1与第二导电机构7接通,通过外部电路控制使得机器急停。

本实用新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组装零件少,独立固定,需要时拆卸维修方便,只需拆卸两颗固定螺钉9即可拆除加样针组件用以维护维修。

2、本实用新型可以防纵向z轴碰撞,紧急停机,当故障排除后,无需操作维护自动复位。

3、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横向x轴与y轴碰撞,紧急停机,当故障排除后,无需操作维护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关键点:

1、通过塔簧纵向压缩实现z轴方向防撞;

2、通过塔簧单侧压缩实现xy轴方向防撞;

3、通过检测常闭电路与常开电路信号变化,进行撞针判断。

本实用新型保护点:

1、通过塔簧纵向压缩实现z轴方向防撞。

2、通过塔簧单侧压缩实现xy轴方向防撞。

3、通过检测常闭电路与常开电路信号变化,进行撞针判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