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1534发布日期:2020-10-13 08:0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试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岩体滑坡土坡丧失原来的稳定性,一部分土体相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由于土坡表面倾斜,在土体自重及其他应力作用下,整个土体都有从高处向低处滑动的趋势,为了对土坡的情况进行判断,一般通过滑坡模型试验箱对场景进行模拟,进行试验以做出合理判断并才去相应措施。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是岩土斜坡工程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因试验对象的主要参数可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设置、突出所研究问题的主导因素、尺寸比原型缩小而节省人力与物力等诸多优点,一直是斜坡工程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方法。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6490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至少两块方形的斜坡板,所有的斜坡板依次铰接成开链结构,不同斜坡板的倾斜度不相同,但所述开链结构总体为倾斜向下的走势;相邻的所述斜坡板之间设置有角度保持机构;还包括竖直设立的竖直支架、高度调节架、水平底板以及水平调节架;所述开链结构的较高一端铰接在所述高度调节架上;所述开链结构的较低一端铰接在所述水平调节架上。上述的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具有调节灵活方便的特点,可以使实验人员灵活根据需要将斜坡板倾斜度调成各种值,再在倾斜板上搭建岩土滑坡模型,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成本。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在试验过程中从装置顶部滑落下的试样直接落在位于下方的横板上,甚至会从横板继续向放置试验装置的工作台上散落,试验完成后清理麻烦,且工作人员不便于对试验后的试样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具有便于对试验后的试样进行收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与竖板相互垂直,所述横板与竖板之间设置有模型板,所述模型板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一衬板,所述第一衬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第一滑块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板远离第一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衬板,所述第二衬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横板上,所述横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供第二滑块滑动的第二滑槽,两根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位于第二衬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横板上设置支撑架,将第二衬板底部的滑块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两根支撑架之间设置接料机构,在试验过程中,当试样从模型板的第一支板滑落至第二支板上,再从第二支板滑落至第二衬板后,落入接料机构内,接料机构对试样进行收集,相比于工作人员在试验后再将散落的试样从横板上清理出再进行收集,方便了试验的收集过程,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接料架和接料箱,所述接料架固定设置在第二衬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所述接料架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接料箱设置在放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接料架固定在第二衬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的夹角时,在第二衬板移动时接料架随第二衬板同步移动,从而保证接料箱始终位于第二衬板的下方,工作人员无需手动移动接料箱的位置,即可使接料箱对移动位置后的第二衬板底部落下的试样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包括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所述第一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模型板的两侧设置接料槽,对少部分流向模型板两侧的试样进行收集,将第一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板上,将第二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无需手动对接料槽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料槽与第二料槽之间连接有柔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之间设置柔性片,以便于适应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角度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料槽远离第一料槽的一端设置有封堵板,所述第二料槽上开设有插槽,所述封堵板插设在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料槽远离第一料槽的一端设置封堵板,试验过程中将封堵板插设在插槽内,对试样进行拦截,以避免试样落至试验装置外;试验结束后将封堵板从插槽抽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拦截到的试样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衬板上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竖板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第一螺钉插设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衬板上设置第一螺钉,并在竖板上分布多个螺纹孔,将第一螺钉插设到不同位置的螺纹孔内以便于对第一衬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衬板上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第二滑块并延伸至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供第二螺钉插设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螺钉插设到第二滑槽底壁上不同位置的螺纹孔内,以便于对第二衬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模型板角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供滚轮滚动的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料箱的底部设置滚轮,并在横板上开设滚槽,使滚轮在滑槽内滚动以便于对接料箱的位置进行拉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在横板上设置支撑架,将第二衬板底部的滑块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并在两根支撑架之间设置接料机构,对试样进行收集,相比于工作人员在试验后再将散落的试样从横板上清理出再进行收集,方便了试验的收集过程,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料架固定在第二衬板远离第二支板的一侧,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的夹角时,在第二衬板移动时接料架随第二衬板同步移动,从而保证接料箱始终位于第二衬板的下方,工作人员无需手动移动接料箱的位置,即可使接料箱对移动位置后的第二衬板底部落下的试样进行收集。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型板的两侧设置接料槽,对少部分流向模型板两侧的试样进行收集,将第一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板上,将第二料槽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无需手动对接料槽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板;11、滚槽;2、竖板;21、第一滑槽;3、模型板;31、第一支板;32、第二支板;33、第一衬板;331、第一滑块;332、第一螺钉;34、第二衬板;341、第二滑块;342、第二螺钉;4、支撑架;41、第二滑槽;5、接料机构;51、接料架;511、放置槽;52、接料箱;521、滚轮;6、接料槽;61、第一料槽;62、第二料槽;621、封堵板;63、柔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横板1和竖板2,横板1与竖板2相互垂直,横板1与竖板2之间设置有模型板3,模型板3包括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相互铰接,第一支板31远离第二支板32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第一衬板33,第一衬板3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331,竖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第一滑块331滑动的第一滑槽21,第二支板32远离第一支板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衬板34,第二衬板3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341,第二滑块341滑动设置在横板1上。

如图2所示,第一衬板33上设置有第一螺钉332,竖板2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第一螺钉332插设的螺纹孔,将第一螺钉332插设到不同位置的螺纹孔内以便于对第一衬板33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二衬板34上设置有第二螺钉342,第二螺钉342穿过第二滑块341并延伸至第二滑槽41内,第二滑槽41的底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供第二螺钉342插设的螺纹孔,将第二螺钉342插设到第二滑槽41底壁上不同位置的螺纹孔内,以便于对第二衬板34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模型板3角度的变化。

如图1、图3所示,横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开设有供第二滑块341滑动的第二滑槽41,两根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接料机构5,接料机构5位于第二衬板34的下方,接料机构5包括接料架51和接料箱52,接料架51固定设置在第二衬板34远离第二支板32的一侧,接料架51上开设有放置槽511,接料箱52设置在放置槽511内,接料箱52的高度低于第二衬板34的高度,以便于试样落入接料箱52,接料箱5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21,横板1上开设有供滚轮521滚动的滚槽11,使滚轮521在滑槽内滚动以便于对接料箱52的位置进行拉动。

将接料架51固定在第二衬板34远离第二支板32的一侧,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板31与第二支板32的夹角时,在第二衬板34移动时接料架51随第二衬板34同步移动,从而保证接料箱52始终位于第二衬板34的下方,工作人员无需手动移动接料箱52的位置,即可使接料箱52对移动位置后的第二衬板34底部落下的试样进行收集。

如图2所示,模型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接料槽6,对少部分流向模型板3两侧的试样进行收集,接料槽6包括第一料槽61和第二料槽62,第一料槽6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板31上,第二料槽6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板32上,将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之间角度的改变时,无需手动对接料槽6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一料槽61与第二料槽62之间连接有柔性片63,以便于适应第一支板31和第二支板32之间角度的改变。第二料槽62远离第一料槽61的一端设置有封堵板621,第二料槽62上开设有插槽,封堵板621插设在插槽内,试验过程中将封堵板621插设在插槽内,对试样进行拦截,以避免试样落至试验装置外;试验结束后将封堵板621从插槽抽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拦截到的试样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横板1上设置支撑架4,将第二衬板34底部的滑块滑动设置在支撑架4上,并在两根支撑架4之间设置接料机构5,在试验过程中,当试样从模型板3的第一支板31滑落至第二支板32上,再从第二支板32滑落至第二衬板34后,落入接料机构5内,接料机构5对试样进行收集,相比于工作人员在试验后再将散落的试样从横板1上清理出再进行收集,方便了试验的收集过程,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