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标本收集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5006发布日期:2020-12-25 08:0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标本收集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粪便分析的一次性标本收集杯。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对粪便做检查时都会应用标本收集杯,但申请人发现:市场上现有的标本收集杯存在标本在检验时取样不方便、拍照时无法定向、集卵效果差和密封效果差等诸多缺陷问题,导致标本的检验得不到实际的结果,从而造成医生的误判;而且在检验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标本外泄,会散发出异味,造成办公环境污染,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自动加稀释液、自动混匀分离,且密封性好,自动混匀分离准确性好,集卵效果佳,采集安全、可靠、卫生,无污染,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一次性标本收集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及,包括收集杯和密封盖;其中,所述收集杯的内部设有相通的混匀腔和采集腔,所述密封盖是硬质盖体,其内侧设有凸起的环形接合部,所述环形接合部是弹性软胶体,所述密封盖装配在收集杯上端时,所述收集杯上端缘边卡在密封盖周向缘边与环形接合部之间,且所述环形接合部与收集杯的上端内侧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内端设有采集勺,所述采集勺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密封盖上,下端插入在混匀腔内,同时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穿刺膜和第二穿刺膜,所述第一穿刺膜和第二穿刺膜是在刺穿拨针后可自动收缩至密封状态的弹性软胶膜,且所述第一穿刺膜正对着采集勺的上端驱动头。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杯的内部上端设有定量采集块,所述定量采集块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一穿刺膜和第二穿刺膜的正下方,而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下端均与混匀腔连通,所述采集勺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插入在混匀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接合部是硅胶体,所述第一穿刺膜和第二穿刺膜是硅胶膜。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接合部、第一穿刺膜和第二穿刺膜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同轴心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是从下往上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形通孔,所述下通孔是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形通孔,且所述上通孔的下端和下通孔的上端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定量采集块呈台阶形,包括第一台阶块和第二台阶块,并在第二台阶块的上方形成第一避空位,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设于第二台阶块和第一台阶块上,所述采集勺上端的驱动头和密封盖转动连接驱动头的部分位于第一避空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杯的内部设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纵向设置,且其下缘边和左右缘边分别与收集杯的内底面和内侧壁紧密连接,将收集杯的内腔分隔成所述混匀腔和采集腔;所述分隔体的下端设有一个以上连通混匀腔和采集腔的通道,所述通道上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体的上端设有加液导向槽,所述加液导向槽的上端位于定量采集块的第二通孔的正下方,所述加液导向槽的下端连通混匀腔。

进一步地,所述混匀腔的内底面设有朝向通道倾斜的引流面,所述采集腔的内底面设有集卵槽。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杯的外表面设有检测拍摄面,所述检测拍摄面位于混匀腔的外侧并正对着所述采集勺的勺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自动加稀释液、自动混匀分离,且密封性好,自动混匀分离准确性好,有很好的集卵效果,采集安全、可靠、卫生,无污染,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完全解决了人工操作导致的效率慢、操作繁琐、空气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包括收集杯1和密封盖2。其中,所述收集杯1的内部设有相通的混匀腔11和采集腔12,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收集杯1的内部设有分隔体5,所述分隔体5纵向设置,且其下缘边和左右缘边分别与收集杯1的内底面和内侧壁紧密连接(如图3:所述收集杯1的内底面和内侧壁设有卡槽16,所述分隔体5的下缘边和左右缘边分别紧密地卡在卡槽16内。),将收集杯1的内腔分隔成所述混匀腔11和采集腔12;所述分隔体5的下端设有一个以上连通混匀腔11和采集腔12的通道51,所述通道51上设有过滤网52;所述分隔体5的上端设有加液导向槽53,所述加液导向槽53的上端位于定量采集块4的第二通孔42的正下方,所述加液导向槽53的下端连通混匀腔11。所述密封盖2是硬质盖体,其内侧设有凸起的环形接合部21,所述环形接合部21是弹性软胶体(比如:硅胶体),所述密封盖2装配在收集杯1上端时,所述收集杯1上端缘边卡在密封盖2周向缘边与环形接合部21之间,且所述环形接合部21与收集杯1的上端内侧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2的内端设有采集勺3,所述采集勺3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密封盖2上,下端插入在混匀腔11内,同时所述密封盖2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所述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是在刺穿拨针后可自动收缩至密封状态的弹性软胶膜(比如:硅胶膜),且所述第一穿刺膜22正对着采集勺3的上端驱动头31(该驱动头31可以是带卡位的驱动啮合部),所述环形接合部21、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还可以为一体化结构(比如:环形接合部21、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采用硅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密封盖2也可以与环形接合部21、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一体化结构(比如:环形接合部21、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采用灌注方式设置在密封盖2上)。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的收集杯1和密封盖2之间、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均具有极佳的密封效果,使用过程标本绝对不会外泄和散发出异味,保证了办公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如图2和3,所述收集杯1的内部上端设有定量采集块4,所述定量采集块4上设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所述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分别位于第一穿刺膜22和第二穿刺膜23的正下方,而且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的下端均与混匀腔11连通,所述采集勺3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41插入在混匀腔11内。其中,所述第一通孔41包括同轴心的上通孔43和下通孔44,所述上通孔43是从下往上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形通孔,所述下通孔44是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大的喇叭形通孔,且所述上通孔43的下端和下通孔44的上端圆滑过渡。通过定量采集块4即可简单实现采集勺3的定量采样,有效提高混匀效率和效果,检测更快,结果更准确。

如图2和3,所述定量采集块4呈台阶形,包括第一台阶块45和第二台阶块46,并在第二台阶块46的上方形成第一避空位47,在第一台阶块45的下方形成第二避空位48,所述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分别设于第二台阶块46和第一台阶块45上,所述采集勺3上端的驱动头31和密封盖2转动连接驱动头31的部分(即:驱动头31和驱动头定位座24)位于第一避空位47内;所述分隔体5的上端和加液导向槽53的上端位于第二避空位48内。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如图3,所述混匀腔11的内底面设有朝向通道51倾斜的引流面13,所述采集腔12的内底面设有集卵槽14,大大提高标本集卵的效果,从而提高检出。

如图3,所述收集杯1的外表面设有检测拍摄面15,所述检测拍摄面15位于混匀腔11的外侧并正对着所述采集勺3的勺部32(即:检测拍摄面15正对着勺部32采集标本的位置),即可实现定向拍摄。

如图2和3,所述采集勺3的勺部32上端设有一个以上尖刺33,当采集勺3在混匀腔11内转动带动勺部32转动时,尖刺133可增强混匀作用,让标本更容易混匀分离。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标本收集杯进行穿刺混匀时,首先拧开密封盖2,握住密封盖2,并利用采集勺3的勺部32进行取样;取样后将采集勺3插入混匀腔11内(在此过程中,当勺部32经过定量采集块4的第一通孔41时,勺部32上多余的标本会被定量采集块4挡住,起到定量取样的效果);然后将密封盖2拧紧,并将勺部32上的标本朝向检测拍摄面15,起到定向拍摄的作用;接着将一次性标本收集杯放到粪便分析仪的试管架上后粪便分析仪的加液针刺穿第二穿刺膜23往混匀腔11加入稀释液,加入完成后拨出,第二穿刺膜23自动收缩至密封状态;再接着混匀针刺穿第一穿刺膜22与采集勺3的上端驱动头31匹配连接,驱动采集勺3在混匀腔11内旋转搅拌,将标本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均匀(在此过程第一穿刺膜22收缩紧贴在混匀针的套筒表面,且套筒与第一穿刺膜22保持不动,混匀针在套筒内转动);最后标本在引流面13的作用下经过滤网52后进入到采集腔12,并汇集到集卵槽14内,达到很好的集卵效果,从而提高检出,以便粪便分析仪后续的自动采集。

这样,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标本收集杯,即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自动加稀释液、自动混匀分离,且密封性好,自动混匀分离准确性好,有很好的集卵效果,采集安全、可靠、卫生,无污染,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完全解决了人工操作导致的效率慢、操作繁琐、空气污染等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