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7422发布日期:2020-12-22 10:4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毫米波雷达测试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智能驾驶迅速发展,车用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驾驶重要的传感器之一,消费因此也快速增长。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会因为安装角度的不同或者误差导致的安装倾斜而受到影响。

就目前研发现状来看,现有用于毫米波雷达测试的支架大部分是固定无法调整角度的,因此在测试过程中,若想测试不同的安装角度下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的差异性,以及对目标的识别是否有影响,则只能用垫片垫在螺栓上来调整角度来模拟实际工况测试;有一些支架虽然可以调整角度,但只能单向调整。现有技术缺乏一种适用于多款雷达及车型、雷达固定稳定且可多方向调整雷达安装角度的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它能够解决现有雷达安装支架不能适用于多款雷达及车型、雷达固定不稳定和不能多方向调整雷达安装角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可调节支座,所述底板、固定支座和可调节支座组成底座组件,所述可调节支座上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雷达,所述可调节支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面向下弯折有连接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冲压槽,所述冲压槽上设置有多个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多组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

优选的,所述冲压槽上设置有十字凹槽,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十字凸台。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多组安装孔组。

优选的,所述多组安装孔组包括第一安装孔组、第二安装孔组和第三安装孔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指示凸台,所述刻度表的半圆状与连接板下半段的半圆状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u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在测试过程中可根据测试需要,灵活地选择安装角度,从而达到测试工况的要求,另外该支架可适用安装多款雷达及车型,大大减少测试工况的搭建时间,同时也节省测试成本,保证测试工况搭建精确,从而获得理想的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底板1

固定支座2

u型槽201

刻度表202

可调节支座3

支撑板301

十字凸台301.1

第一固定孔311

第二固定孔312

连接板302

指示凸台302.1

安装基板4

冲压槽401

弧形槽401.1

十字凹槽401.2

第一安装孔411

第二安装孔412

第三安装孔413

雷达5

第一螺栓6

第二螺栓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测试用可调节安装角度的雷达安装支架,它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支座2,所述固定支座2上设置有可调节支座3,所述底板1、固定支座2和可调节支座3组成底座组件,所述可调节支座3上设置有平放的安装基板4,所述安装基板4上设置有雷达5;

所述可调节支座3是由一块板弯折而成,所述可调节支座3包括平放的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有连接板302,两块连接板302分别设置于固定支座2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302与固定支座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6相连接;所述连接板302的下半段为半圆状,且半圆状的圆弧面朝下;

所述底板1与固定支座2可焊为一体,所述固定支座2的两侧开设有两个u型槽201,所述两个u型槽201前后对称布置,所述u形槽201便于可调节支座3与固定支座2在第一螺栓6固定时留有一定紧固空间,所述u形槽201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固定支座2的重量,经济性强;

所述安装基板4中段设置有冲压槽401,其强度高,有利于雷达5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为了方便加工、使用和支架的美观性;

所述冲压槽401内设置有两个弧形槽401.1,所述两个弧形槽401.1前后对称布置,所述两个弧形槽401.1的凹口相对布置,所述弧形槽401.1内设置有第二螺栓7,所述支撑板301与安装基板4通过第二螺栓7相连接;

所述冲压槽401的中部设置有十字凹槽401.2,所述支撑板301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凸台301.1,所述冲压槽401上的十字凹槽401.2与支撑板301上的十字凸台301.1配合使用,若十字凸台301.1嵌入在十字凹槽401.2内,此时角度上的安装基板4为安装基准,若需调整安装基板4的安装角度,则可将安装基板4与支撑板301分离即十字凹槽401.2与十字凸台301.1分离,旋转到需要安装的角度即可;

所述支撑板301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孔,所述两组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孔311,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孔311分别位于十字凸台301.1的前后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孔组包括两个第二固定孔312,所述两个第二固定孔312分别位于十字凸台301.1的左右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呈十字形布置;

所述安装基板4上还设置三组安装孔组,所述三组安装孔组包括第一安装孔组、第二安装孔组和第三安装孔组,所述第一安装孔组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孔411,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孔411分别位于冲压槽401的左右两侧,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组包括三个第二安装孔412,所述三个第二安装孔412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412设置在安装基板4的前段,另外两个第二安装孔412设置在安装基板4的后段,且左右布置;所述第三安装孔组包括三个第三安装孔413,所述三个第三安装孔413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孔413设置在安装基板4的前段,另外两个第三安装孔413设置在安装基板4的后段,且左右布置;

所述安装基板4前段的第三安装孔413设置在安装基板4前段的第二安装孔412的后侧;

所述安装基板4后段的两个第三安装孔413设置在安装基板4后段的两个第二安装孔412的后侧;

所述安装基板4后段的两个第三安装孔413之间的距离大于安装基板4后段的两个第二安装孔412的距离;

所述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二安装孔412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安装孔413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安装孔411和第二安装孔412的直径尺寸;

所述连接板302上设置有指示凸台302.1,所述指示凸台302.1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固定支座2上设置有刻度表202,所述刻度表202为半圆状,所述刻度表202的半圆状与连接板302下半段的半圆状相对应,若指示凸台302.1正对刻度表202中心,此时位置为安装角度基准,若需调节角度大小,仅需松开第一螺栓6,则可对准刻度表202精确调整角度;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将安装基板4水平横向布置,安装基板4与可调节支座3配合安装,使得固定支座2上的两个u形槽201沿安装基板4的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再将两个弧形槽401.1内的第二螺栓7穿设于可调节支座3上的第一固定孔组内,最后将底板与外界的车身支架固定,此时雷达5只能前后旋转。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将安装基板4水平横向布置,安装基板4与可调节支座3配合安装,将底座组件水平方向旋转90°,使得固定支座2上的两个u形槽201沿安装基板4的宽度方向左右布置,再将两个弧形槽401.1内的第二螺栓7穿设于可调节支座3上的第二固定孔组内,最后将底板与外界的车身支架固定,此时雷达5只能左右旋转。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