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2835发布日期:2021-01-05 17:50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电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漏电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漏电检测电路可以有效的检测待测线路或装置是否存在漏电现象,然而现有技术中,漏电检测电路需要配合漏电互感器完成漏电检测;当漏电互感器损坏或虚接的情况下,漏电检测电路无法完成检测功能;因此存在待测线路漏电,而漏电互感器损坏或虚接导致漏电检测电路检测漏电值为零的现象,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具有故障检测功能的一种漏电检测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互感模块、运放模块、滤波模块、钳位保护模块以及故障检测模块;

所述互感模块用于感应待测线路漏电信号;

所述钳位保护模块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起到对电压信号的钳位保护作用;

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互感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放大后的漏电信号进行滤波,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的输入端;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互感模块工作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互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74、并联在所述电阻r74两端的漏电互感器、以及漏电互感器输入引脚l+、漏电互感器输出引脚l-;所述互感模块用于通过互感器输入引脚l+以及互感器输出引脚l-连接待测线路并通过漏电互感器感应漏电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钳位保护模块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d1以及第二钳位二极管d2;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d1与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d2反向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一电阻r74两端并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3、第二电阻r71、第三电阻r73;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互感模块;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7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7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3.3v基准电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运放模块为同向比例运放电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72以及第一电容c41;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41的一端以及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互感模块、运放模块、滤波模块、钳位保护模块以及故障检测模块;所述互感模块用于感应待测线路漏电信号;所述钳位保护模块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起到对电压信号的钳位保护作用;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互感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放大后的漏电信号进行滤波,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的输入端;当待测线路或装置存在漏电时,互感模块感应待测线路的漏电信号并通过运放模块对漏电信号进行放大,进而通过滤波模块进行滤波,最终传送到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上并输出漏电值;同时,故障检测模块通过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互感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当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输出漏电值为0且故障检测模块检测互感模块正常工作时,则可以判断待测线路或装置无漏电现象。本实用新型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可以准确判断待测线路、装置是否漏电,互感模块是否故障,同时也减少了故障排查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图

图2为图1所示漏电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包括互感模块、运放模块、滤波模块、钳位保护模块以及故障检测模块;

所述互感模块用于感应待测线路漏电信号;

所述钳位保护模块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起到对电压信号的钳位保护作用;

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互感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放大后的漏电信号进行滤波,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的输入端;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互感模块工作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漏电检测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待测线路或装置存在漏电时,互感模块感应待测线路的漏电信号并通过运放模块对漏电信号进行放大,进而通过滤波模块进行滤波,最终传送到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上并输出漏电值;同时,故障检测模块通过与所述互感模块连接,用于检测互感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当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输出漏电值为0且故障检测模块检测互感模块正常工作时,则可以判断待测线路或装置无漏电现象。本实用新型一种漏电检测电路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可以准确判断待测线路、装置是否漏电,互感模块是否故障,同时也减少了故障排查时间。

其中,在互感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互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74、并联在所述电阻r74两端的漏电互感器、以及漏电互感器输入引脚l+、漏电互感器输出引脚l-;所述互感模块用于通过互感器输入引脚l+以及互感器输出引脚l-连接待测线路并通过漏电互感器感应漏电信号。

对应于现场应用时,需将待测线路或装置接入所述漏电互感器输入引脚l+、漏电互感器输出引脚l-;当待测线路或装置有漏电现象时,所述电阻r74两端会产生压降,通过所述运放模块放大,滤波模块滤波,最终输入到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中,输出漏电值。

其中,在钳位保护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钳位保护模块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d1以及第二钳位二极管d2;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d1与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d2反向并联后再与所述第一电阻r74两端并联。

当漏电互感器短路或错误操作电路中会产生较大电流,此时电阻r74两端压降将会过大。所述钳位保护模块可以使得r74两端电压处于一定的电压范围,防止因压降过大导致电阻r74或其他器件损坏。

其中,在故障检测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3、第二电阻r71、第三电阻r73;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互感模块的漏电互感器输入引脚l+;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7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7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3.3v基准电压。

所述故障检测模块可以用于检测所述互感模块是否正常工作,例如当所述三极管q3导通时:若adc2检测到的漏电值大于3993ma,则互感模块中漏电互感器断路;若adc1检测到的漏电值小于2720ma,则互感模块中漏电互感器短路;若adc1检测到的漏电值介于2721ma与3992ma之间,则互感模块中漏电互感器正常。当电路中同时满足adc2检测漏电值为0且adc1检测的漏电值介于2721ma至3992ma之间则可以确定待测线路、装置或漏电互感器正常工作,无漏电现象。

其中,在故障检测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3可以选用功率相对较大的9013npn型三极管

其中,在运放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运放模块为同向比例运放电路。

优选的,所述运放模块可以采用性价比较高且性能较强的tcl2272idr运算放大器。

其中,在滤波模块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72以及第一电容c41;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41的一端以及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经过放大的漏电信号通过所述滤波模块进行过滤,可以输出可靠的漏电放大信号,并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输出漏电值。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