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7678发布日期:2020-12-29 09:4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用于检测液态样本的样本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生物领域,样本的分析检测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样本的分析检测是众多试验及治疗的基础。一些液态样本在检测时需要先与检测液混合进行反应,而样本与检测液的混合过程涉及样本定量的问题,操作比较繁琐,另外,对于某些本身具有污染性质的样本,检测人员有安全卫生的要求,不方便进行直接接触。

具体的,粪便一般情况下呈固态,当人们患肠胃炎这类疾病时,粪便可能呈液态,在进行粪便检测时,同时会对液态粪便内的隐血进行检测,粪便隐血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大肠癌、息肉、腺瘤)的早期筛查意义重大,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癌早诊和人群筛查的重要技术之一,粪便隐血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可将肿瘤检出率提高4—6倍,是目前筛检结直肠肿瘤高危人群的最佳方法。多个大规模队列研究所证实每年检测粪便隐血能使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粪便隐血检测已被美国癌症协会、中国国家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等多个权威组织推荐为最主要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技术。

常规粪便隐血检测需由被检者留取粪便送检,由医院专业人员检测。但是,由于粪便采集和送检的标本保存和运送要求较高,而到医院参加体检的人们经常因为不方便而选择忽略或者不愿送检粪便。因此,实际的人群筛查和体检中,粪便采样送检率较低。在徐汇区和哈尔滨南岗区进行大肠癌筛查试验中,社区居民粪便送检率不到40%。

而实际上,市面上的胶体金免疫试纸用于检测粪便隐血十分简单,它类似于早孕试纸,完全可由社区居民在家中自己检测,自己判定结果。但是由于粪便气味大,大家不愿意直视或接触粪便。其次,粪便检测中,一般需要先充分与检测液混合后方可进行免疫试纸检测。再次,粪便采样量的控制困难。最后,检测操作中必需确保粪便溶于检测液后不溢漏,否则不适合家用或非专业化的家庭检测。目前一些粪便隐血试剂厂家虽然各自设计有一些采便器,但其采便器无采样量控制装置,且均不包括检测器,所有检测都在开放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粪便隐血仅限于专业医疗机构内进行,专业人员检测时一般先将定量的粪便置于带检测液的容器内溶解,再将容器内粪液倒入小杯或小孔中,再将吸液试纸条插入小杯或小孔进行检测,根据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混合液与试剂盒中的试纸条接触跑板,出现色带,根据色带颜色深浅与标准色卡比对,判断粪便隐血阴性或者阳性。检测中粪性液体开放,直视粪便次数多,操作中小杯和小孔容易倾覆溢漏液体,需带手套进行操作,检测器具分散不成套,不便于携带和运送,这些缺点使得目前的粪便隐血无法由非专业人士自行测定。

市面上有一小部分适合粪便隐血自测的器具,它们中大多数只能进行固态粪便的检测,无法进行液态粪便的检测。此外,在它们的内部结构中,一般检测腔设置的位置低于混合腔,或者检测腔设置的位置与混合腔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相同,方便混合腔内部的混合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检测腔中,但是这样设置也带来了技术问题,如果混合腔与检测腔的之间的密封出现了问题,在混合腔未加入样本时,混合腔内的检测液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检测腔内,与测试元件接触,那么这个样本检测装置就报废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该液态样本检测装置包括:设于装置主体内的混合腔、检测腔和加样单元,混合腔内装有检测液,混合腔内能加入样本,在样本加入后,检测液与样本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检测腔内设有测试元件,测试元件用于检测混合液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

加样单元内设有连通腔;

加样单元包括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混合腔与检测腔为非连通状态;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混合腔和检测腔通过连通腔连通。

进一步地,混合腔和检测腔通过一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通道延伸入检测腔内。

进一步地,加样单元上设有密封元件;

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密封元件与通道接触,密封通道;

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密封元件与通道脱离,不密封通道。

进一步地,连通腔内壁内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

进一步地,检测腔和连通腔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连通腔和混合腔通过第二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加样单元还包括端盖,端盖与连通腔可拆式连接。

进一步地,当端盖与连通腔分离时,连通腔与外界连通;当端盖与连通腔连接时,连通腔与外界隔断。

进一步地,该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检测腔的盖体,盖体连接加样单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液态粪便的隐血检测,混合腔位于检测腔的液体入口的下方,混合腔内的检测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是无法流入到检测腔内的,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混合腔内的检测液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检测腔内导致装置报废的技术问题;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无需直视和接触粪便,并且可以直接从装置外侧读取测试条的检测结果;盖体通过螺纹配合与检测腔盖合并保持紧密,能够隔绝粪便的臭味,让检测过程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态样本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态样本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装置主体的剖视图;

图4是液态样本检测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液态样本检测装置处于加样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是液态样本检测装置处于检测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阐述,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该液态样本检测装置包括:设于装置主体10内的混合腔20、检测腔30。混合腔为样本与检测液进行混合的腔体,样本与检测液混合后溶于检测液,得到混合液,样本可以是液态的粪便。检测腔为对混合液进行检测的腔体,检测腔内设有测试元件,测试元件用于检测混合液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被分析物质可以是血液。具体的,参照附图3-附图5,检测腔30包括位于液体入口31,当装置主体10处于附图3-附图5状态时,也称为装置正置时,混合腔20位于检测腔30的液体入口31的下方,混合腔20内的检测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是无法流入到检测腔30内的,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混合腔内的检测液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检测腔内导致装置报废的技术问题。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前提是装置正置,但是在检测装置的运输途中,还是存在一些其他情况,会导致装置出现倾斜、翻转的情况。为了避免装置因倾斜、翻转而导致检测液流入检测腔的情况。该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还包括加样单元50,加样单元50包括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混合腔20与检测腔30为非连通状态,第一工作位置为装置未启用时的状态(检测装置出厂时的状态);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混合腔20与检测腔30为连通状态,第二工作位置为装置进行检测时的状态。具体的,参照附图4-5,混合腔20和检测腔30通过一通道40连通。加样单元50位于通道内,加样单元50内设有连通腔51,连通腔51内壁内设有第一连通孔52和第二连通孔53。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如图4所示,连通腔51通过第一连通孔52与检测腔30连通,第二连通孔53位置的外壁完全与通道40内壁接触,通道40密封第二连通孔53,混合腔20与检测腔30为非连通状态;当加样单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如图5所示,连通腔51仍通过第一连通孔52与检测腔30连通,此时第二连通孔53位置的外壁部分或者全部裸露在通道40外,连通腔51和混合腔20通过第二连通孔53连通,检测腔30与混合腔20通过连通腔51连通,混合腔20与检测腔30为连通状态。

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二连通孔53位置的外壁完全与通道40内壁接触,通道40密封第二通孔53。通过壁与壁之间的接触来实现密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是那么牢靠的,因为壁与壁之间的缝隙很难消除,这个缝隙可能是肉眼看不到的,也会存在漏液的风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加样单元50上设有密封元件54,密封元件54能够使加样单元50上的一部分与通道40紧密接触。当装置主体10处于正置状态时,密封元件54位于第二连通孔53下侧位置。密封元件54优选弹性密封圈。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密封元件54与通道40接触,密封通道40;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密封元件51与通道40脱离,不密封通道。

参照附图5,当加样单元50上第二连通孔53位置的内壁部分或者全部裸露在通道40外时,混合腔20与检测腔30为连通状态,由于重力的作用,混合腔20内的混合液无法进入检测腔30检测,此时如果要进行检测,需要将装置主体10倒置,混合腔20内的混合液才能流入检测腔30内进行检测,如图6所示。因此装置主体10包括两个工作位置:正置和倒置。

优选的,参照附图4-5,加样单元50还包括端盖55,端盖55与连通腔51可拆式连接。当端盖55与连通腔51连接时,如附图4,连通腔51与外界隔断;当端盖55与连通腔51分离时,如附图5,连通腔51与外界连通,此时能够通过滴管往连通腔51内加入液体样本,液体样本的加入量由滴管控制,同时在加样过程中,应使滴管下端的出液孔低于第一连接孔52的位置,避免在加样过程中,液体样本通过第一连接孔52进入检测腔30内。

优选的,参照附图4,通道40延伸入检测腔30内,通道40的长度不应该过短,至少要长于第二连通孔53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以确保通道40能够包裹住第二连通孔53。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只要加样单元50上的第二连通孔53完全被通道40包裹,密封元件54与通道40接触,那么加样单元50就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如果加样单元50上的第二连通孔53部分或者全部露出通道40,密封元件54与通道40脱离,那么加样单元50就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这里的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并不是指加样单元50在装置主体10内的一个精准、无法偏移的位置,而是一段区间内的位置都算是第一工作位置或是第二工作位置。通道40只能延伸入检测腔30内,而无法延伸入混合腔20内,这是因为如果通道40延伸进入混合腔20内,那么通道40与混合腔20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凹陷区域(类似附图4中,通道40与检测腔30形成的凹陷区域),凹陷区域的存在,会使装置主体10倒置时,混合液会有很多残留在凹陷区域内无法流入检测腔30,导致流入检测腔30内的混合液不足。

优选的,该液态样本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检测腔30的盖体70,盖体70与检测腔30外壁螺纹配合连接,盖体70连接加样单元50,通过旋转盖体70能够实现加样单元50从第一工作位置到第二工作位置的切换,从而改变通道40与加样单元50上第一连通孔52之间的位置关系。检测腔30内还设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内安装测试元件,测试元件可以选用测试条33,测试条33一般包括样本施加区域、标记区域和检测区域。在放置测试条33的时候,装置主体10处于正置状态,样本施加区域被放置在检测腔30靠近顶部的位置,当装置主体10倒置时,混合液进入检测腔30后与样本施加区域接触,此时的测试条33的下端依靠毛细作用力开始自下而上的流动进行被分析物质的检测。

由于加样单元50、通道40是位于装置内部的,且在一般情况下,装置主体10是不透明的,因此从装置的外部是无法观察到加样单元50上的第二连通孔53与通道4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但是由于密封元件54的存在,当密封元件54随着加样单元50在通道40内移动时,密封元件54与通道40内壁产生摩擦,加样单元50较难移动;当密封元件54脱离通道40时,此时不存在密封元件54与通道40内壁产生的摩擦,加样单元50变得容易移动。具体到上述结构中,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旋转盖体70较为困难;当加样单元5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旋转盖体70较为容易;因此即使装置主体10不是透明的,加样单元50上的第二连通孔53与通道40之间的位置也能够通过旋转盖体70所需要的力得以体现。

优选的,装置主体10整体呈多面体型,方便检测人员握持,旋转盖体70。此外,装置主体10内的混合腔20通过检测腔30间接与外界连通,混合腔20无法直接与外界连通,如果装置主体10一体成型,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混合腔20的加工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装置主体10底部设有底托80,底托80与装置主体10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底托80与装置主体10形成混合腔20。

优选的,装置主体10上位于安装槽32位置透明,无需打开装置,方便检测人员从外侧直接读取测试条33的结果。

为了方便理解技术特征,下面对检测流程进行描述:

1.检测装置初始状态时(检测装置出厂状态),参照附图4,此时加样单元5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密封元件54位于通道40内并密封通道40,通道40完全包裹住第二连通孔53,检测腔30与混合腔20不连通,盖体70处于半拧紧状态。

2.加样:参照附图5,检测人员将盖体70旋紧,此时加样单元5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密封元件54脱离通道40,第二连通孔53将连通腔51与混合腔20连通,检测人员打开端盖55,通过滴管往连通腔51内加入定量的液体样本,液体样本通过第二连通孔53流入到混合腔20内,盖合端盖55,摇匀,液体样本溶解后得到检测液。

3.检测:参照附图6,检测人员倒置装置主体10,混合液通过第二连通孔53流入到连通腔51内,再从连通腔51底部位置的第一连通孔52流入到检测腔30内并与测试条33的样本施加区域接触,测试条33依靠毛细作用力开始自下而上的流动并进行被分析物质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