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952发布日期:2020-09-29 09:2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测试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处地下自来水管线、金属管线、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制管线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它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行、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

现有地下管线探测仪如图1所示,其包括发射机1和接收机2,接收机2一端为探测端21,其另一端为屏显端22,接收机2靠近屏显端22方向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握持的手把23;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发射机1根据被测管线的曲直特性来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并将该频率信号施加到目标管线上,可以通过直接连接法或感应法来施加信号,然后,操作人员握持在手把23处,将接收机2的探测端21朝向地面,探测端21内置的感应线圈接收管线的磁场信号,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计算管线的走向和路径,并通过屏显端22实时显示检测过程中各种参数及信号强弱情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人员长时间提拉接收机的动作会使操作人员出现手臂酸疼的症状,操作舒适度较差,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其具有能够提高操作人员操作舒适度的优势。

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其中一端为探测端,其另一端为屏显端,所述接收机靠近屏显端的位置设置有手把;所述接收机外侧壁转动连接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和底板的设置对接收机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操作人员对接收机的拉力,同时滚轮的设置使操作人员能够更为方便的移动接收机进行检测,减小了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度,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其身高调整伸缩件的整体长度,防止操作人员长期维持弯腰俯身的动作而出现腰酸背疼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检测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上端沿其高度方向凹陷设置有对接槽,所述接收机外侧壁设置有插设与对接槽内的对接板,所述伸缩件靠近对接槽处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贯穿对接槽和对接板,所述对接杆其中一端设置有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伸缩件与接收机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接收机出现故障时,进行及时拆卸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上端固定设置有锁止链,所述锁止链远离限位杆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接收机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限位杆与接收机的稳定连接关系,以实现接收机与伸缩件的便捷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靠近接收机探测端方向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滑移连接有锁止杆,所述锁止杆远离固定板方向的端部设置有锁止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检测之后,然后将接收机探测端想靠近伸缩件的方向转动,然后将锁止框沿固定板的厚度方向滑移,直至接收机的探测端被固定插设在锁止框内,以实现对接收机的稳定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供锁止杆插设的对接圆孔,所述锁止杆可沿对接圆孔周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锁止杆可沿对接圆孔周向转动,因此,操作人员可根据接收机相对伸缩件的倾斜角度来转动锁止框,从而使得接收机插入锁止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框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接收机探测端外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减小接收机外侧壁在插入锁止框内部的过程中的磨损,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大锁止框与接收机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使得接收机稳定插设在锁止框内。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端壁设置有便于接收机探测端快速插入锁止框内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减小了橡胶垫端部与接收机探测端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接收机探测端插入锁止框内部的阻力,进而提高了接收机的收纳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内部设置有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的设置使橡胶垫的质地更为柔软,从而加大了橡胶垫的变形程度,进一步减小了接收机探测端插入锁止框内部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伸缩件和底板的设置对接收机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操作人员对接收机的拉力,同时滚轮的设置使操作人员能够更为方便的移动接收机进行检测,减小了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度,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可根据其身高调整伸缩件的整体长度,防止操作人员长期维持弯腰俯身的动作而出现腰酸背疼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检测舒适度;

2、当完成检测之后,将接收机探测端想靠近伸缩件的方向转动,然后将锁止框沿固定板的厚度方向滑移,直至接收机的探测端被固定插设在锁止框内,以实现对接收机的稳定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种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锁止框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发射机;2、接收机;21、探测端;22、屏显端;23、手把;24、对接板;3、伸缩件;31、固定杆;311、对接槽;312、对接杆;3121、限位杆;3122、锁止链;313、锁止螺栓;32、固定管;321、滑移条孔;4、底板;41、滚轮;42、固定板;421、对接圆孔;43、锁止杆;431、锁止框;4311、橡胶垫;4312、空腔;4313、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接收机2和位于接收机2一侧的发射机1,接收机2一端为探测端21,其另一端为用于显示探测信息的屏显端22,接收机2靠近屏显端22的位置一体成型有手把23。

参照图2和图3,接收机2下方设置有伸缩件3,伸缩件3包括固定管32和插设于固定管32内的固定杆31;固定杆31侧壁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313,固定管32侧壁贯穿开设有供锁止螺栓313插设的滑移条孔321,滑移条孔321沿固定管32的高度方向设置;接收机2下表面垂直焊接有对接板24,固定杆31上端壁向下凹陷开设有对接槽311,对接槽311朝向接收机2探测端21方向的侧壁与固定杆31侧壁相齐平;固定杆31靠近对接槽311处的侧壁贯穿插设有的对接杆312,对接杆312贯穿对接板24;对接杆312一端垂直焊接有限位块(图中未示出),对接杆312远离限位块方向的侧壁上贯穿插设有限位杆3121,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杆3121防止对接杆312脱离对接板24;伸缩件3的设置对接收机2起到支撑作用,减小操作人员对接收机2的提拉力度,减轻检测过程中的不适度,通过实现接收机2与伸缩件3的转动连接,一方面便于将接收机2的探测端21始终对准待测试的地面,另一方面实现了接收机2与伸缩件3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接收机2出现故障时进行拆卸检修。

参照图2和图3,限位杆3121其中一端焊接有锁止链3122,锁止链3122远离限位杆3121方向的端壁固定焊接在接收机2侧壁,以实现限位杆3121与接收机2的固定连接,便于操作人用更为便捷地装卸对接杆312。

参照图2,固定管32下端垂直焊接有底板4,底板4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滚轮41,以便操作人员更为便捷地驱动接收机2进行地面管线检测,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度。

参照图2和图4,底板4靠近接收机2探测端21位置的侧壁向上倾斜焊接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靠近接收机2探测端21方向的侧壁上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对接圆孔421,对接圆孔421内侧壁插设有圆柱状的锁止杆43,锁止杆43长度方向的截面呈t型;锁止杆43靠近接收机2方向的端壁焊接有锁止框431;当完成检测之后,根据接收机2相对固定板42的倾斜角度,周向转动对接杆312,以使得锁止框431相对固定板42的倾斜角度与接收机2相对固定板4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然后将锁止框431向靠近接收机2方向移动,直至将接收机2探测端21固定插设在锁止框431内,以限制接收机2的转动,实现对接收机2的稳定收纳。

参照图2和图4,锁止框431两内侧壁分别固定粘接有橡胶垫4311,橡胶垫4311侧壁与接收机2探测端21侧壁相贴合,以减小接收机2插入锁止框431的过程中,锁止框431对接收机2外侧壁的磨损;橡胶垫4311内部开设有空腔4312,以提高橡胶垫4311本身的柔软度,从而提高橡胶垫4311在接收机2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程度,以减小橡胶垫4311对接收机2插入锁止框431过程中的阻力;橡胶垫4311靠近接收机2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导向面4313,以减小接收机2与橡胶垫431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橡胶垫4311对接收机2插入锁止框431过程中的阻力。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测试前,将发射机1放置在底板4上,然后根据操作人员身高和操作习惯调节伸缩件3的整体高度,接着,转动接收机2以将接收机2探测端21朝向待检测的地面,并通过滚轮41带动接收机2前行;以达到提高操作人员操作舒适度的效果。

在检测过程中,发射机1通过直接连接法或感应法将指定频率的信号施加到铺设在待检测地面内部的管线上,接收机2探测端21接收到管线的磁场信号,并计算出管线的走向和路径,并将检测到的信息显示在接收机2屏显端22。

在检测完成后,将接收机2探测端21朝靠近伸缩件3方向转动,转动锁止杆43,使锁止框431相对固定板42的倾斜角度与伸缩件3相对固定板4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接着将锁止框431向靠近接收机2方向移动,直至将接收机2探测端21插设在锁止框431内,以限制接收机2的转动,实现接收机2的稳定收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